foxpix 发表于 2021-10-22 20:57

聊聊这大半年从充电开始优化随身播放器声音的经历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9 23:04 编辑

是的,这不是个介绍或比较具体器材的帖子,期望看这些的可以关闭了。这也不是一个有多少理论依据的“科普帖”,毕竟我本身也没多少电声方面的功底。这个帖子应该更多算是一个发现问题到探索解决问题,再倒推出一些可能原因的记录和小结吧,毕竟半年来的很多个深夜,很多次的反复,总还是希望留下点什么吧。

那么,这个帖子到底要说什么呢?供电是个非常笼统的词,随身播放器也基本都是自带电池的,还要怎么折腾?磨机换电池?外接充电宝?嗯,这些也确实是在折腾供电,但我这里想说的不是这些表面器件上的折腾,而是向聊聊更底层供电环境对随身设备影响的体会,和给电池充电过程的一些探索。

而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一点点发现、并尽可能排除会对随身设备声音表现带来干扰的因素的过程。当然因素肯定不只有电,但目前只是刚刚把电的部分折腾一个段落吧,更多的因素还在继续摸索。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2 21:34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17:01 编辑

那这么折腾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最终结果来说就是,能让随身播放器的声音有更高水平的、持续稳定的表现,声音可以更自然流畅和谐,三频舒展,结像更凝聚立体等等,或者说通过对电的调整,我们可以按照自己期望去调整音声。而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折腾,我理清了很多入烧以来遇到的现象或疑惑。

比如为什么同样的设备或耳机不同人得到的听感会五花八门?当然有不同人听音关注点的区别,但每个人所处供电环境的差异才是基础因素。

比如为什么有人说可以听到xx细节我却听不到?也许确实有些人是金耳朵,但更多时候我觉得是因为你的设备里包含了太多的干扰因素,导致很多东西被湮没了,自然听不出来。

比如同样的歌曲为什么不同来源会有差异?往远了说,同样的素材不同的master处理就会让声音有很大变化;往近了看,生成数字文件所处的电环境就会对文件本身加上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在文件被反复上传下载的过程中累积。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所谓模拟味和数码味的来源了。模拟时代声音的载体往往都是实物形态的,生产出来就基本定型了,信息本身基本不会被用户的电环境影响;而数字时代(主要是mp3时代开始),数字文件制作、传输、存储的过程全都离不开电,这些环节的电也几乎不可能保持一致,自然会被累加上复杂的干扰或冲突,最终听起来不自然几乎是必然的。这么来看,确实CD出现并成为一种主流音乐载体,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固守,是很有其道理的,毕竟它兼顾了数字信息小体积易于保存和类似模拟载体那种信息不易被末端干扰的优点。

那么推而广之,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hufi好听而hifi是刺激?恰恰是因为hifi设备太能反映音源和供电的特质了,如果你给的有问题,自然听起来不好;而hufi则是把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抹掉或模糊化,听起来当然没“毛病”。
同样,为什么有人觉得自己花了高价买的播放器和手机声音没差?如果你也是按手机的使用习惯去对待hifi播放器和随意的下载音乐,当然,听到的声音肯定是和手机差不多的,差得多反而说明你买的播放器可能有问题。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2 22:17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16:17 编辑

所以不难发现,越是方便的东西越难或越不hifi;反过来hifi也就往往意味着要牺牲方便性。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把hifi设备理解为一种追求极致表现力的精密设备的话,那使用环境和人为操作带来的影响都会是巨大的。只不过对于随身范畴来说,本来就是对便携性和使用场景的妥协下,会让人自觉不自觉的乎略了播放器的hifi属性。同样反过来看,如果要追求随身hifi,势必要牺牲很多方便性,得失是否对等,只能自己衡量了。

为了方便阅读,我先放一些经历的总结,看了觉得有用可以随便翻翻后面的流水账,如果觉得是胡说八道也就省的看后面的啰嗦了。大体上,我觉得随身播放器的供电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正确原则。
也就是播放器所处的供电环境接电要正确。比如零火线和接地正确。这虽然看起来很废话,但却是建立一个相对普遍标准的基础,也是非常容易被随身用户忽略的地方。

2、减法原则。
就是尽量让你的播放器和与音乐相关的设备,接电时处于单一、纯粹的电环境。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但实现起来不容易。因为即使家里做了分控配电箱,也很少有人单拉了一路给音响(尤其随身)供电的,而正常生活中的墙插很难只接一个设备。.

3、一致原则。
这就要求你所有和播放器或数字文件相关的设备供电特性要一致。比如你下载音乐的电脑,给播放器充电的充电器最好在同环境下,并且适配器输入端的零火和输出端的正负极要一致。就像前面说的,电不一致等于人为加入很多冲突,远了咱们控制不了,自己使用的东西至少要保持一致。

4、连带原则。
除了播放器本身,还需要有音乐文件和耳机(或音箱),才能让人听到声音。所以不能孤立的看问题,需要把歌曲和耳机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尤其随身范畴常用的耳塞,限制很多,难免存在的缺陷,需要尽量选择单元和结构简单的产品来作为参考依据。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3 21:02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17:09 编辑




那么接下来就是絮絮叨叨的琐碎过程了,和很多时候一样,其实开始并没想去折腾电的,倒不是我不知道折腾电有效果,恰恰相反,在整个发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意识到了电电作用,比如原来发现一些耳放换不同的电池声音就会有区别;比如后来听到在朋友优化好的大系统的电环境下充电的播放器,声音明显优于自己平时听过的。

但好的大系统供电是要花大量资金和精力去构建和维持的,如果只是拿来给随身设备充电,有点过于浪费,从资金和环境的角度对我都不太实际。也因此我总觉得折腾供电的玩法离我还挺远的,还是继续按手机那样的使用方式对待播放器,直到我明确的发现海贝R8的声音会自己变化。

R8是首发买的,作为主力用了一年,之间总会隐隐觉得声音会时而好听时而奇怪,但因为换耳机频繁还总追新歌,就误以为只是耳机不搭或歌不好听。但后来不那么折腾后,这个声音不稳定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如果说开始还可以解释为欠煲,但一年的几乎不断使用,还会这样就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然后等我用固定的耳机和固定的曲目去反复测试,就发现,R8输出的声音是每次从待机(或关机)恢复到播放的时候就会有变化。比如有时会听起来整体尖锐浮躁,有时会两端内卷声音杂糅,还有可能低频下潜非常深但中高频暗哑。当时归结起来大体就是三频的分布和定位会变,可能整体上移或下移,可能内卷导致堆积或过于扩散导致衔接割裂。

曾经我以为这是R8或海贝系统的什么bug,因为以前用那么多播放器似乎没遇到这种情况,为此还特意又买了台NewR6来测试。当发现结果同样后,我就以为找到了症结,还联系了海贝反映了这个“bug”。

这里不得不提下我的听歌习惯,播放器基本不会插着电用,因为原来基本用耳塞,而且听音音量低,插市电会听到嗡嗡的电流声。但后来一次偶然在听歌时接了充电器,竟然发现声音的位置随之改变,从上述的某个状态到了另一个状态。是的,这里不是想讨论接市电和电池供电的声音特点区别,而是发现接了市电声音的排布可以变化(不必然)。


SDK 发表于 2021-10-24 01:45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3 21:02
那么接下来就是絮絮叨叨的琐碎过程了,和很多时候一样,其实开始并没想去折腾电的,倒不是我不认为折腾电有 ...
首先,电池供电的播放器,其实是干扰最低的供电状态;但是你会感觉,不够“有力”;
其次,如果你用手机充电器一类市电开关电源给播放器供电,你会发现,播放器外接移动电源或者说充电宝出来的声音更接近播放器自身供电;因为市电的干扰非常大;


目前,普遍来说,线性降压的移动电源远远好于》》开关电源降压的移动电源好于》》开关电源升压的移动电源。;P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1:38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11:42 编辑

SDK 发表于 2021-10-24 01:45
首先,电池供电的播放器,其实是干扰最低的供电状态;但是你会感觉,不够“有力”;
其次,如果你用手机 ...
不过这里并不是想说两种供能方式的差异,而是,简单来说是折腾给电池充电的经历。
不过你这么说提醒我了,前面并没说清楚,我再慢慢完善下

SDK 发表于 2021-10-24 15:05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1:38
不过这里并不是想说两种供能方式的差异,而是,简单来说是折腾给电池充电的经历。
不过你这么说提醒我了 ...

你可自己测试,只要是接入市电,就会引入市电干扰;只不过目前没有测试过发电机单独发电;P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7:46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17:47 编辑


这之后经过反复摸索我才发现,随身设备普遍用的这种两脚的充电器,虽然本身不明确区分零火位置,但插在插座的不同位置会让声音有变化,甚至比如typec这种不区分正反面的充电接口,插头反转过来也会有区别。那么只要不是特别注意,很可能你这次充电时插的方向和上次就是反的,更不要说随身使用时很可能会去那些根本不知内部线位的地方充电了。

所以如果你像用手机那样,随处随意的充电,就可能把不同方向特性的电累计进电池,对日常功能性操作似乎没啥大影响,但对于对电敏感的hifi音频部分,就会形成干扰。当多种特点的电综合在一起后,就会让声音变“糊”;而如果是两种相反的供电特性交杂在一起,就会刺激。

比如我后来测试发现,我家里和单位插板的接线就是相反的,单位的还没接地。而我虽然多数是在家里充电,但下载和拷贝歌曲却是五五开。而通过usb接口拷贝数据,除非特制线材,都是同时充电的。而我用过的播放器给我的体验多是明亮有余而沉稳不足,声音虽能清晰锐利但容易发飘。

但到这里我只是发现了“插电方向”会对声音有影响,其实并没完全弄清R8不充电时声音就会变化的原因。直到我“突发奇想”的在家里和单位下载了同样的歌曲进行对比。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9:00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20:27 编辑

这一对比我才发现,不同电环境下下载的歌曲也有区别,效果类似播放器充电时的那些变化。而麻烦的是,电可以放完重新充,但文件一旦生成,附加的电特性似乎会固化下来。如此一来,如果你是从各种“分享”途径下载的无损资源,这些资源在分享者那里就已经被加上了他所处的电特性,在你这里还要叠加你的,更不要说你可能下的是过了很多手的资源了。

这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有人觉得自己抓轨的文件比从网上下的无损好听了。所以此后我就固定只在一个地方下载,并且尽量从源头(比如网售或流媒体源)直接下载。至于为什么非要下载下来,当然是因为流媒体声音表现还是有差距,不过这个我们后面看情况再说。我想如果你都能接受电不能随便充的论调,这里应该也不是大问题了。

然后,为了避免通过usb传输歌曲同时会充电的问题,我开始摸索其他的拷歌方式。结果发现只要经过usb的数据传输都会有音质的劣化,即使你只是用usb口的读卡器。所以最后我选择用笔记本上一般会有的,固化在板卡上的读卡器来拷歌,似乎是接触式传输方式里声音表现最好的了。至于那种类似FTP的内网传输方式,我还没怎么测试,一来担心会有二次污染,二来也不是所有播放器都有这样的功能。

在发现usb口对声音的影响后,我才注意到我的电脑上几乎插满了usb设备,有U盘,有键鼠(或无线收发器),甚至我的显示器因为带扩功能,也接了usb线。而后者有自己的供电,还和电脑没在同特性的插口上。怎么还不同特性?皆因我用的一个带电源滤波的排插,上面滤波接口的数量并不多,所以电脑主机接在滤波位,而显示器接的是无滤波的位置。两者再通过usb这么一连,那酸爽,电不乱才怪。

而这种便宜的滤波排插,在后来的实践中也被证明会损失声音的表现力,甚至会带来整个电环境的紊乱。还是初烧时埋下的祸根,那会儿会盲目听从各种说法,这些说法本身不一定错,但初烧往往容易乎略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也很难从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以为只要有了相应的设备或功能就会有别人描述的那些效果。图样图森破啊。

至此我才算大致弄清最初问题的来源,不光充电和下载传输不能随意,需要注意电的特性,还有很多细节因素会对本地电环境造成干扰。这些干扰混在电池和文件中,播放时自然会有影响,越高还原能力的播放器就越明显。而R8声音会变,一方面是文件和供电有冲突,另一方面可能和它内部供电架构有关系,持续播放时可以按稳定的特性供电,一旦从待机状态恢复工作,就可能受前面那些因素的影响,变换另一种特性的电流,造成声音变来变去。

至于为什么到R8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前面说的,当你什么都不注意,各种干扰因素混杂后,会让声音处于一个不好不坏模棱两可的“糊”的状态。而买R8本身就是为了16xMQA能力,MQA资源基本从流媒体平台巴拉,音源就相对单纯起来,加上MQA渲染过程又涉及大量软硬件的处理,系统中电的变化就明显起来了。而后来又专门试了其他播放器,也许不会完全如此,但都会受电干扰而出现其他的问题。。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21:19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21:21 编辑




我得承认,R8上遇到的这个现象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但我同样要感谢这段经历,正因此我才体会到了多中状态的声音表现,也才能在反复对比中明确什么才是良好的声音状态。

比如前面说的我原来经常觉得声音定位偏上,人声往头顶跑,低频下不去,虽然觉得不太舒服,但因为换了很多设备都是如此,就以为hifi类的声音就该这样,可能反而是流行歌曲粗制滥造的问题。但经过对比后,就能发现其实有的声音状态下,大部分歌曲定位是很中正的,中高频不会尖锐,低频也有很好的下潜,人声也正在眼前。

既然有了目标声音,也有了大致的调整思路,那接下来当然是继续去探索达成的具体方法了。毕竟初期不需要花多少钱,仅仅是需要找到一个合理和一致的使用方式,是我可能做到的。曾经看似遥远的“玩电”,其实路就在脚下。

思路也很简单,既然是各种干扰因素造成了问题,那就尽量排除干扰源呗。
从电环境方面看,如果你没能力优化所有去到的环境,那就优化好一个,并坚持播放器和相关的设备接电只在这个环境里。然后,在保证接线正确的前提下,如果有条件,自然是直接拉条独立的线路给音响系统或随身设备使用。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那就要在电路意义上,离播放设备越近的地方越要少接其他东西。这里说的“东西”不光包括其他电气设备,甚至包括仅连接但空闲不用的插板。接的东西多了,就会像前面说的,干扰互相叠加后,你就会觉得怎么都差不多,声音自然也不可能有更好表现。

那些所谓的滤波器、电子黑洞等号称优化供电的东西更要第一个去掉。这当然不是说那些东西没用,恰恰是因为有作用,但这个作用到底是正面还是反面的,需要具体去试,而且首先你要有个相对最单纯的环境作为参考基准,排除干扰因素其实就是在尽量找这个基准。

所以目前,我的做法是,用相对更独立的空调插座作为墙电来源,只接出一条线路,并用无任何特殊功能、无开关的最简单的铝合金插板,插座选接触面大且稳定的。如果给播放器充电,就只接一个充电器;如果要下载歌曲,就只接一个电脑,并拔掉所有usb连接。同时家中所有带电机的设备都尽量不开。这样既能保证单独的纯净性,又给两者协调一致创造基础。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22:12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22:43 编辑




这之后可能才是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找到播放器和电脑间一致又相对最正确的那个接电“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在最简单的供电条件下,两者接电如果相反或不一致,声音肯定明显有问题;如果两者一致,但同时都不太正确,声音虽然大体可以接受,但总还是会让你觉得有不和谐的地方,尤其耳机多的用户,因为耳机调音制作差异,就会觉得有的很搭,有的明显怪。只有在两者一致且都相对正确的时候,才能让大部分耳机听起来都还好,少数真的听起来不对的才是真的有问题的。当一切理顺后,不但声音上可以明显舒畅起来,甚至你遇到的一些比如tf卡兼容问问题、软件系统崩溃问题都会解决。

那这麻烦在哪儿呢?就是前面提到的,除了要区分两脚适配器的零火位置,还要为那些外观不区分正面的直流输出头,找到合适的那“面”。而且因为物体本身没有明确标志,也没法描述出简单的分辨方法,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试验体会了,这也是我开头为什么要把参考标准放进总结里的原因。一旦用了本身就比较复杂的耳机作为参考去判断,就很可能得出一个不太准确的结果,等你再换其他耳机就又会觉得有问题。

也许有用的小技巧是,用一个能明确区分直流正负极或插头正反面的设备作为参考,去比较你需要调整的设备。比如用三脚或DC口的电脑,比如用两面有不同特点的c口线等等。

当然,如果你能直接下载歌曲到播放器,确实会省掉这个麻烦的“同步”过程。但一来一些更专注的播放器是没有下载能力的,二来在小屏幕设备上下载和管理大量文件也是很麻烦的。对我来说还有一点就是换播放器总比换电脑频繁,总不能每买一个播放器重新下一遍歌曲吧。

还有一个让我坚持用电脑下歌的因素就是,数字文件的声音不但受基础供电的制约,还受设备处理能力的影响。这不是说处理器越强声音就越好,而是我发现,设备的性能占用率越低,声音的稳定度好,听感会更加流畅细腻。比如你电脑在同时跑多个程需,CPU占用率百分之好几十时,和你想办法把CPU、硬盘占用率控制在10%以下时,下载歌曲的声音质感差距可能大到你怀疑人生。而电脑对于控制进程等操作还是方便多了。

同样的小经验就是,也许很多进程你不确实能不能关,但至少各类杀毒和实时扫描类软件、各种会后台升级的软件或服务进程是一定要关的。如果此时你还觉得CPU占用率不够低,也许可以考虑限制下下载速度。所以某种程度上MR2这种从系统层面就对hifi进行精简优化的“电脑”,可能才是下载歌曲的最好终端,只不过还是屏幕小且win不便触摸操作,也许D1或MAC平台才是更好的选择,只是还无缘用到。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22:39

本帖最后由 foxpix 于 2021-10-24 22:46 编辑




到这里,随身播放器应该有了更准确的表现,可以更好的反映出歌曲里面已经包含的那些信息,可以是有层次有距离的古典曲,可以是有情绪有包围的流行歌。不是只有强烈突出的强音,而是强弱音都能被更轻松和谐的听到,也才是真正的细节丰富,也才有更真实完整的音乐氛围。

比如曾经我入烧随身就是因为工作间隙没有个独立安静的地方休息,听歌既能放松又能隔噪音。但问题是当供电有问题或音源中氛围细节被湮灭时,开大音量不但会听感刺激,还起不到隔音的作用。现在把这些理顺后,我开明显比以前大的音量,也没什么刺激感了,完整的音乐信息也能在你的头部周围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更好的和现实区分开,听歌安定两相宜。

当然,如果你时一个偏好“味道”的烧友,这么折腾一番也许不会让你觉得有更美妙的听感,什么华丽感、松香味可能很难通过这些折腾实现。但显然折腾无止境,路永远在脚下,其实通过对电源线等方面的调整,就可以在“韵味儿”上得到明显效果,甚至前面提到的那些要从电路中去掉的“干扰”,也可以在一点点加回去,在保持声音相对正确的前提下,慢慢探索更有美感的表达,也许这就是我下一简短的折腾目标吧。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23:00

SDK 发表于 2021-10-24 15:05
你可自己测试,只要是接入市电,就会引入市电干扰;只不过目前没有测试过发电机单独发电

是的,我不是否认你的说法,我想说的可能恰恰是想办法排出市电中的干扰因素,从而让电池获得更好的充电,毕竟电池再好不也是要充电的吗,市电中的干扰同样会进入电池中

SDK 发表于 2021-10-25 00:45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9:00
这一对比我才发现,不同电环境下下载的歌曲也有区别,效果类似播放器充电时的那些变化。而麻烦的是,电可以 ...

至于不同环境下,下载音频文件,这个问题;这么说吧,一个存储在SD卡上面的文件A,你直接在电脑上面用播放器出来的声音就是AA;
然后你把A复制到硬盘的C:分区,你会发现,播放器出来的声音还是AA;

而C盘上面有一个文件B,文件B的MD5和Hash校验值与文件A完全相同,你直接在电脑上面用播放器出来的声音就是BB;

你把SD卡上面的文件A通过网络邻居等方式复制到另一台电脑,你会发现用播放器出来的声音还是AA;

但是你用DLNA方式播放文件A、文件B,出来的声音是CC;P;




最后,这种声音会固化,即使你把电脑关机,这个“原始存储介质的味道”不会消失

SDK 发表于 2021-10-25 00:51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4 19:00
这一对比我才发现,不同电环境下下载的歌曲也有区别,效果类似播放器充电时的那些变化。而麻烦的是,电可以 ...

而且,不同的写文件方式,在将文件写入SD卡、TF卡后,这种写文件带来的味道,不会消失,即使你把SD卡、TF卡拔下,完全断开读卡器;
然后再插入其他设备,你会发现,不同写文件方式带来的味道,在另一台设备播放时,依然存在:lol

foxpix 发表于 2021-10-25 10:56

SDK 发表于 2021-10-25 00:51
而且,不同的写文件方式,在将文件写入SD卡、TF卡后,这种写文件带来的味道,不会消失,即使你把SD卡、TF ...

确实不同传输方式会有区别,而且写入卡后可以大致固化,我后来很长时间就是再摸索怎么让数据和播放过程配合的更和谐

qwerqwer0854 发表于 2021-11-13 22:13

楼主的随身播放器好多啊,太羡慕了。

foxpix 发表于 2021-11-29 12:59

最新的体会是,电确实对下载或传输文件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会因为存储介质而有区别,应该来自存储器制作和工作的原理。

比如那些明确是靠电对半导体进行操作的存储介质,如ssd和tf卡等,就会明显受供电条件的影响。而机械硬盘虽然需要供电,但内部是磁盘来记录存储的,就受电影响没那么明显。同理,光盘因为也不是直接存储电子数据,也就不会受终端用户电的干扰。

当然,电脑工作本身离不开各类半导体,所以如果电环境里干扰因素多,依然会影响电脑本身的运作,只是可能数据流的过程很短,对声音特点的影响不像存储器那么大。但应该事会对数据的出错几率有影响。

foxpix 发表于 2021-12-31 23:58

继续补充,上面提到的要理顺不同设备间的接电一致性,就算你不是在电脑下载歌曲再导入播放器,而是直接下载到播放器或直接听流媒体,其实也不是只考虑播放器一个设备就行了的。
最基本的,你还需要有网络吧,不管有线无线,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接电如果不一致,也是有类似上文描述的影响现象的,甚至可能因为你接收端弄的越一致,如果发射端有差异,听起来会更别扭,甚至带来整体偏音。

gavinsan 发表于 2022-1-2 18:29

别的不说,码字不易,赞一个,在我看还是如同玄学般深奥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聊聊这大半年从充电开始优化随身播放器声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