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3 23:15

这篇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小提琴和二胡音色的文献,挺有意思的,供大家看着玩吧

之前看过一些网上录音响的视频,“魔鬼的颤音”,midi味的铜管,甜得发腻的木管和人声,牛味的《大象》,次中音号味的圆号,已经有点免疫,见怪不怪了。

最近又有一个神奇发现,好像某些“好听的音箱”,是可以从小提琴独奏中,听出二胡味的。

本来视频是想展示音箱放人声多么多么好听,结果前奏和中间是两段小提琴的旋律,可能歌曲混音时,就已经对小提琴的音色有所修饰美化,再加上音箱充分渲染,那音色,怪怪的~~~
就是没那么明亮,闷一点,挺柔和的,厚厚的,暖暖的,共鸣也不太像小提的琴箱,有点像在管子罐子里的感觉,尤其是中低音的三弦、四弦。
自己当时想了半天,该怎么形容这种音色,中提?不是,不是提琴那种木头味。突然间,恍然大悟,好像有点像二胡了?

于是,赶紧搜了搜小提和二胡的音色区别,结果看到了这个“小提琴二胡奏法”,挺有意思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K4y1o7F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Z4y1x7Fg/

另外,还搜到这篇研究小提和二胡音色特征的文献,太逗了,中科院物理所发在《物理》期刊的。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22cde1e97521595be4e9796920906087318947a18e7f9386.html



闲的没事,好奇又对比了一下云试听和歌曲原声的频谱。红色是原声,绿色是那家音箱录的网上试听。
看上去也是有不小变化吧,这就是有点变味的原因?
http://www.erj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1/03/174040st5tj59jv9j6r7aj.jpg


之前也隐隐约约有种感觉,好像流行歌曲里的弦乐,和实际乐器的音色,好像就是有一点不太一样。发烧碟里的弦乐就更好听了。

这几年网上有很多在家拉琴的视频,是没什么后期处理的,还有很多大师课、不同价位乐器对比、考试、考级的视频,好像更接近乐器实际音色和听感吧。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3 08:58

最近,又发现一个与“二胡味儿”,有点“相反方向”的小提琴音色风格,小提琴在“非正常张力的琴弦”下的演奏。
音色非常特别,向冒了火一样,很紧,很刺激~~
听着都有点揪着心,感觉随时会“啪”的一下,弦断了~~~

会不会有一些烧友,器材线材调着调着,就会把小提琴的音色,调成这种状态了呢?
网上那些云视听的阿卡多“魔鬼的颤音”,是不是有些就多少有点这种味道呢?

马勒第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要求把四根琴弦,调高一个大二度全音,在琴弦被拉得非常紧绷的情况下演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m4y1d7mm/
0:17:00 - 0:26:30 II. 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这个乐章讲的是死亡,但不同的是,它是用孩童的角度看待死亡,所以比起马勒其它描绘死亡的乐章要简单得多,也纯洁得多。

这个乐章和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非常像,要求首席小提琴也是一把"不准"的琴,只不过骷髅之舞是把小提琴一根弦移高半音,这个乐章则是把四根弦移高一个全音,这些手法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要的那种错位感和怪异感,增强表现力,这个乐章还有一个要求,还是向小提琴提出的,那就是演奏得像古提琴。

这个乐章的结构非常特别,是ABAB+Coda,很明显,这个乐章有两个中段B,还有一个类似A的Coda(结尾)。

00:00 A段就是突出移调小提琴的乐段,阐述古怪而神秘的主部主题,就像魔鬼的狞笑,狰狞而怪异,但是没有恐怖的感觉,因为只是孩子眼中的死亡,以无知代替恐惧,十分单纯。

01:38 B段呈现的优美的副部主题就舒缓得多,这是一段优美的三拍子连德勒舞曲,虽然优美,可描述的还是死亡,只不过是孩童被魔鬼带入歧途却不知道是陷阱,以柔和的形式描述魔鬼的诱骗。

02:52 再现A段,仍然是诡异古怪的感觉。

05:03 再现副部主题,增加了许多细节,更加优美,再现后进入了极其神秘充满长音的乐段。

08:39 尾声部分主部主题再现,再现后乐队冷静下来,最后在长笛诡异而神秘的吹奏与三角铁的配合下结束第二乐章。


阿湿love 发表于 2022-11-3 23:26

过于高深导致看不懂

两厢爱好者 发表于 2022-11-4 06:35

我来认真学习一下

yf18920000 发表于 2022-11-4 07:06

有什么奇怪的。大多数东方爱乐者最后不听箱体,只听障版甚至只听喇叭的原因,大多数的人没有是从乐器入手的,也没有独自听喇叭半年以上的,更不知古琴,二胡,琵琶,小提琴,吉他的音域范围。现在的人多数从歌曲入手,从电子乐启蒙,以至于误解了音乐。多数人的发烧都是糊涂的,不明白最后的归途。

无为君 发表于 2022-11-4 09:31

yf18920000 发表于 2022-11-4 07:06
有什么奇怪的。大多数东方爱乐者最后不听箱体,只听障版甚至只听喇叭的原因,大多数的人没有是从乐器入手的 ...

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糊里糊涂的过完一生。

jimmyxzy 发表于 2022-11-4 10:56

不管什么乐器,都得听一下真实现场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4 15:08

阿湿love 发表于 2022-11-3 23:26
过于高深导致看不懂

呵呵,具体学术技术,我也不懂了,就是看个大概,好玩了

B站上有很多讲,如何把人声做得更好听,更甜的视频,应该请做混音、音箱耳机调音的朋友给讲讲,类似这种的声音美化调音,会不会引起或导致小提琴朝着二胡音色的方向变化了。

jiangyb 发表于 2022-11-4 15:15

厉害。楼主学神啊

prodomo 发表于 2022-11-4 15:32

录音里的乐器声音各有不同,制作的时候手段不一样。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4 15:55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4 15:57 编辑

prodomo 发表于 2022-11-4 15:32
录音里的乐器声音各有不同,制作的时候手段不一样。
了解,录音混音肯定是分轨处理的。音箱调音回放,肯定是一锅烩了。想了解的是,这种美化人声的调音手法,对小提琴音色的影响大概是什么变化趋势了。

当时对比了一下,感觉原声里面的小提琴音色,虽然也是美化过的,但还算是比较明亮吧

就是这首了,梨花又开放 姚璎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L4y1L7o4/

网上好像有不少用这首歌体现自己音箱,人声好听的云试听吧。也有在家自拍的真实小提琴演奏。

会不会是,音箱把人声调好听,会顺带着也把小提琴的音色变暗、变暖呢?不是太懂了



prodomo 发表于 2022-11-4 15:5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4 15:55
了解,录音混音肯定是分轨处理的。音箱调音回放,肯定是一锅烩了。

当时对比了一下,感觉原声里面的小提 ...

我尊重制作人的意图,所以不在意不同录音里的不同。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4 16:03

prodomo 发表于 2022-11-4 15:59
我尊重制作人的意图,所以不在意不同录音里的不同。

收到,明白了,可能我的表达也有点欠妥了,谢谢!

prodomo 发表于 2022-11-4 16:0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4 16:03
收到,明白了,可能我的表达也有点欠妥了,谢谢!

我理解你的意思,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我不会过于追求完美,整体合格就行了。不同的录音差异太大了,没法面面俱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篇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小提琴和二胡音色的文献,挺有意思的,供大家看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