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1 23:38

关于看现场音乐会,又想到了几点“玄玄乎乎”的感觉,试试说说吧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22 02:31 编辑

序曲,如果台上状态是紧的,声音是放不开、甚至略抖的话,在下面听的话,心里也会有一点点悬的慌、不踏实的感觉。
这个视频有段19年汤指带团去琉森的上台前片段,台上声音比较散出去,和大家说不要胆怯,自己也会有些紧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y1s7E5/


第一乐章,现场还会多多少少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心情,好像和在家听音响,不太一样了
有点像现场看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谁会赢,不知道哪里会出彩,哪里会冒泡
一场长号抢拍引发的“惨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11N7xQ/

熟悉的曲目,会认真听指挥的处理,乐队的演奏和配合
不熟悉、没听过的曲目,也会很努力的想去听进去。反正也不能切歌、换碟,呵呵
当然,实在如果找不到太多亮点,质量比较一般,排练不到位的,听不进去,看不下去的话,就仔细挑毛病,找不足?谁又冒泡了,谁的音有点不准了,第几谱台弓法又不对了,哪里又没接好了,哪里挺不平衡的,呵呵呵~~~

李心草这个视频也讲过,他在下面听时,会很紧张的,满手是汗。应该也是这种“不确定感”吧,相信要是在家听CD时,肯定不会这样了吧。
https://tv.cctv.com/2019/08/11/VIDEsRxCov0r54dDA7NCXhQf190811.shtml


第二乐章,没了解过作曲和指挥,也说不出什么专业的门道,基本就是听个热闹,不过,那种“好”,真是能感受到的。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一遍前奏曲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种感觉,说不太出来,但心里是真服了。按现在的话,跪了~~~
巴伦勃依姆98年指柏林爱乐这段,听下来也非常舒服了,推荐一下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y1q7K4/

在现场的话,会不会跟着音乐、指挥、乐团,一起“呼吸”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P4y1L7gJ/


第三乐章,现场好像更容易被融进去,“共情”,受到指挥、演奏员们的感染和影响,从气质、肢体动作、表情、眼神、呼吸~~~~
记得一个舞蹈演员的视频也提过,观众看到的,不光是他的肢体动作,还有他的脸,要用自己的眼神、表情,传递感染观众。

如果看到一个人闭着眼、非常投入的拉琴,很容易被吸引感染吧。艺术家、演奏家现场表达情感时,感染力还是非常强的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T4y1d77j/

指挥家们要是玩起来了,大家也会跟着一起开心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z4y1d7SC/


第四乐章,有时,台下观众也是音乐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虽然演奏结束了,但真正的音乐还没结束~~
原来英雄赞歌,是需要起立致敬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i7YS/
https://www.ixigua.com/7011988998499336708?logTag=a2976a54d91d1fc1753f

看过“最晚响起的掌声”,应该是这个阿巴多琉森马勒6的结尾吧。最后一个音结束,到掌声响起,大概50秒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f4y1h712/

然后是纪念卡拉扬音乐会,小泽征尔柴六这个结尾,大概20多秒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11J7f2


返场,必然是这个“拉 的 刺 激 进 行 曲”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t411V73y/


一时想到瞎说的,大家看着玩吧,谢谢!

hifisxf 发表于 2022-11-22 00:07

交响无际兄,如低频完成度差不多,那么英国声和德国声,哪一个的交响乐表现更贴合兄台听音口味,哈哈~

两厢爱好者 发表于 2022-11-22 00:08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00:3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22 00:39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2-11-22 00:07
交响无际兄,如低频完成度差不多,那么英国声和德国声,哪一个的交响乐表现更贴合兄台听音口味,哈哈~
大概15年前,用过3个4寸、5寸、8寸的“英国声”同轴,都是千元、小几千元水平的吧,那时候好像还挺流行的?喇叭好像还都是原装的吧,只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了

听傅聪的肖邦夜曲,帕格尼尼,还有一盘大提琴独奏,挺好的
听四季,舒八,门三,德八,德九,罗西尼序曲,斯拉夫舞曲,匈牙利舞曲,安德森,一般还可以吧
听柴五,肖五,行星组曲,火鸟,春之祭,印象有点燥,有点乱了

8寸同轴,低频还算有一些的,听港台流行,咚咚咚的

整体印象好像是,比较清新,自然的,音色也还比较正。人声不够动听,不够吸引人(当时耳塞用的是er4b,嘻嘻)。小提、钢琴还挺细腻的。大编制就有点拆不开了,开大声会有点乱成一片。

不过,当时的器材和环境也完全不行了,sony的CD,先锋旗舰DVD,一个朋友送的特别重的国产功放,怪兽信号线、普通喇叭线

德国声不太了解了,不好意思了~~





likewinter 发表于 2022-11-22 08:37

如果是特别熟悉的作品,通常听现场是不太能满意的,即使是大师本人的演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发挥到极致,速度过快,力度过猛,对比过于强烈是现场演出的通病。

zhouwuxi 发表于 2022-11-22 09:38

请教一下如果听个人演唱会,以人声为主的,做哪个位置效果好点?如果是听交响做哪里效果好点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11:1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22 11:22 编辑

likewinter 发表于 2022-11-22 08:37
如果是特别熟悉的作品,通常听现场是不太能满意的,即使是大师本人的演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发挥到极致,速度 ...
看到您的回复,还是挺努力的想了想~~~
实在真的没能想出来,“大师本人的演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发挥到极致,速度过快,力度过猛,对比过于强烈是现场演出的通病”呀?


最“不太能满意”的印象是,十多年前在东方艺术中心看的一场柴五,一提有几个谱台都是靠着椅子背拉的,管乐也有个别音准、冒泡问题,但汤指还是挺卖力。
记得是个周末下午场,一个人去的,在大门口等到快开演前,大概40左右,买的黄牛手里的剩票。
那场人不算太多,自己还偷偷摸摸换到了一个不错的座位,嘻嘻,票钱肯定是值回来了吧。


能在国内,看到大师、名团,也管不了太多吧?
阿巴多一生来过两次中国,1973柏林爱乐,然后就是09年的琉森,全国专业人士、粉丝赴京挤爆。错过了,就真的再也没有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g411A76Z
前几年,有位老哥在欧洲出差,机场偶遇巴伦勃依姆,合了个影发到群里,大家都炸了~~~


过快?
又不是上春晚说相声,呵呵呵,好像后来也说过,那也是节目要求的吧

这个指挥讲速度练习的视频,还挺有意思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M4y1c7Sw/

速度“过快”,不就变这样了吗?哈哈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W411t7x1/


力度过猛?
是不是也不太至于呀?管乐好像力度和音准直接相关吧?弦乐从头拉到尾,还是挺辛苦的吧。
想起了这个视频,用力度控制钢琴调性音准,佩服佩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t4y1E7Kh/


对比过于强烈?
乐团是不是都奢望具有这种对比强烈的能力呢?想做到这点,这个对乐团的演奏能力,要求还是非常非常高的吧?
听说过,大概30年前,国内乐器还不够好,非常羡慕国外乐团的弦乐音量。想做出大渐强,弱的地方,声音就太小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E7Cj/


不好意思,一时想到瞎说的~~~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11:49

zhouwuxi 发表于 2022-11-22 09:38
请教一下如果听个人演唱会,以人声为主的,做哪个位置效果好点?如果是听交响做哪里效果好点

不太了解了

钢琴独奏的话,坐左边吧,右边被琴挡住了,什么都看不到

每个音乐厅,各个位置效果都不一样的
之前还看过一个国内研究文献,印象中说的就是一个音乐厅,中间偏前的“皇帝位”,声学有问题,好像是有些后面声部的声音的反射声绕过去了?记不太清了

这个视频讲了一些音乐厅声学的事,挺有意思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11g7xy/

看指挥、演奏的话,其实舞台侧面二楼的位置,挺好的,非常近,能清楚的看到各个声部演奏,还能看到指挥正面
现在新的音乐厅,还可以坐到舞台后面了吧


每个厅都不一样吧,太靠前,印象中不太好了,舞台还是挺高的。



likewinter 发表于 2022-11-22 12:0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11:16
看到您的回复,还是挺努力的想了想~~~
实在真的没能想出来,“大师本人的演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发挥到 ...

你这么认真的回复,我不多打点字是不是显得太草率了。。。

1、首先的前提是,熟悉的作品。比如听过不同大师演绎的不同版本,或者是自己练习过背过谱的作品,充分了解原谱上的速度和表情要求,以及技术和音乐表达上的关键所在。

2、在熟悉的前提下,会有一个比较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参照体系,比如某大师的一些录音或现场版本,如果这次在现场听到的和那些自己喜欢的版本有比较大的出入(这是大概率事件),就会觉得不太满意。

3、明显的失误,在音乐会上是经常遇到的,在唱片里基本是杜绝的。

4、一般的演奏家(乐手)与部分的大师,台上表演兴奋起来,很容易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这个在中快速的作品或段落里尤其多见,如果本来就是快板急板,那就是炫技了。经验不足的选手在演出或参加比赛时,老师的忠告往往都是控制好速度和力度。

5、至于夸张的力度、速度甚至是音色的对比,在表现浪漫时期之后的作品时,出来的舞台效果的确是加分项,但是对于巴洛克和部分古典作品(比如莫扎特),就不一定合适了,按照一些学院派的理念,甚至不允许在演奏巴洛克作品时使用揉弦。

上面说的完全是个人的看法,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表现与欣赏音乐都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按自己的喜好来即可。并且我也没有任何轻视现场音乐会的意思,毕竟这是大多数职业演奏家和乐手赖以生存的主要形式,而一场高质量的现场演出所能感受到的除了音乐本身还有更多的信息,这是唱片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另外,有不少大师的现场能力即兴水平,在业内人士的圈子里评价都不高,而有些名气不大,但是属于“比赛型选手”的演奏家现场气氛极好。

yelorose 发表于 2022-11-22 13:06

眼睛看到对脑放影响很大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13:08

likewinter 发表于 2022-11-22 12:08
你这么认真的回复,我不多打点字是不是显得太草率了。。。

1、首先的前提是,熟悉的作品。比如听过不 ...
理解了,赞!

本来也不专业,原来的条件也有限,搜不到这么多有意思的相关信息。

感觉有时认真思考大家的回复想法,能反思、梳理一些自己之前没深入过的感觉或“听说”,再搜搜资料补补课,纠正或明确一些自己的误解或模糊认知,还挺有意思的。

capadace 发表于 2022-11-22 22:53

感谢分享,多一些这样的帖子吧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2 23:28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1-22 23:34 编辑

用现场声音的自然细节,去了解音响的最高境界是可以的。可以不开音响去听周围的自然声,听听晚上的细微声压特色。室内,或者窗外的声音。因为这是以音响为中心,对外吸收好的侧面。
作为对音响声音特色正确认知的自然参照是最好方式。因为这个时候只有自己,没别人。对看不到的声音去细细品味。

但是反过来,想用带视频和直接可见直接投身的现场,去站在全面碾压录音回放的出发点那就不妥。且不说以自然声为中心,自视很高的话,那就不必去踩自认为不如的角度了。但问题是,因为视觉对听觉有严重干扰。而且视觉占现实中人体信息量的百分之七十,那么听觉就剩不下多少了。所以有听戏、听音乐会的说法。如果在乎亏了票价那就只能追星盯住知名音乐家一条路了。

一用录音回放比较多人录音艺术水平细节的时候,根本不能注意其它因素,也不会去注意。只能盯住艺术诠释的细节风格和手法。什么音响效果都不能去管了。这就是注意力的本质特性。

所以为什么修炼是理性的最高境界,通常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要追求理性,那就要排除可以排除的一切干扰,静心专注的去感受需要感受的细微的东西。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2-11-23 08:57

本帖最后由 越山向海 于 2022-11-23 09:09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2 23:28
用现场声音的自然细节,去了解音响的最高境界是可以的。可以不开音响去听周围的自然声,听听晚上的细微声压 ...
看现场演出与音响回放是两回事,如何用现有器材提升播放效果才是重点,实践出真知

录像带视频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 Buddhist Music in the Spiritual Mountain 灵山梵音】 https://b23.tv/QqcBZGk

手机录音雨果版灵山梵音
树莓派i2s解码数播4寸全频音箱 ,小音量提升增益实验
https://b23.tv/VQgqOYP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3 09:55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2 23:28
用现场声音的自然细节,去了解音响的最高境界是可以的。可以不开音响去听周围的自然声,听听晚上的细微声压 ...

厉害~~佩服~~

联想起了“水乐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U4y137yq/

这个固定音高耳朵,听绝对音准的也挺好玩的,最后还踢了踢垃圾桶,呵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J411Y7fJ/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3 16:1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2-11-23 08:57
看现场演出与音响回放是两回事,如何用现有器材提升播放效果才是重点,实践出真知

录像带视频


现场如何玩是个问题,只能烧钱选座和等待名家,或者飞出去追星。器材的可玩性很大,但要看个人定位放在哪里了。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3 16:25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3 09:55
厉害~~佩服~~

联想起了“水乐堂”


个人静听,是器材的特质

sunnygod 发表于 2022-11-23 18:26

jimguo 发表于 2022-11-23 16:11
现场如何玩是个问题,只能烧钱选座和等待名家,或者飞出去追星。器材的可玩性很大,但要看个人定位放在哪 ...

在北京的话,应该认识某位常年去各个现场听音乐的人士吗?他好多年没怎么花正价钱买过票了,他的一位广州票友和我谈起过他,

sunnygod 发表于 2022-11-23 18:3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2 11:49
不太了解了

钢琴独奏的话,坐左边吧,右边被琴挡住了,什么都看不到


音乐厅,十年听下来普遍是A区前7~10排中间左右各五位较为声音听感好,其次是二楼G区楼座中央前两三排,钢琴独奏也是这个区域好,要看钢琴弹奏手法就是弹奏者座位侧那边区域楼座-b区或者e区看钢琴摆位,带望远镜看更方便,a区前4排基本不适合看钢琴演奏手法,座位平行视角都在演奏台下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23 18:47

sunnygod 发表于 2022-11-23 18:36
音乐厅,十年听下来普遍是A区前7~10排中间左右各五位较为声音听感好,其次是二楼G区楼座中央前两三排,钢 ...
找到了,之前看到的是这篇论文,《音乐厅顶棚对观众厅中前排早期反射声影响的研究》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2bf4da80914dcf5cba0eacbf44dd7f51318947a18e7f9386.html


不是太懂了,大家看着玩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看现场音乐会,又想到了几点“玄玄乎乎”的感觉,试试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