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最近买的两台一体机【高登GDX、歌诗德A20h】
[打印本页]
作者:
james_yoyo
时间:
2017-2-27 21:02
标题:
最近买的两台一体机【高登GDX、歌诗德A20h】
本帖最后由 james_yoyo 于 2017-3-21 09:44 编辑
近阶段比较忙,听歌的时间集中在睡觉之前,床头的空间又非常有限,除了解码耳放一体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选择。去前大概7月份起就一直在物色一台合适的一体机。期间看了不少测评,
根据烧友们的主观听感结合自己的听音习惯,备选了高登GDX、歌诗德A20h和奥莱尔德Aune S6,
大概也有朋友的备选清单与此类似吧,
碍于没有试听条件迟迟没有出手。
后来时间和资金都宽裕了些,去百胜百试听了旧款的GDX,记得没错的话当时王总用的ONIX
SACD-15A同轴接驳的GDX,同时平衡输出到Cembalo Spring1,耳机用的是HD600。第一次听到GDX的调音非常舒服,声底干净透明,虽然单端耳放口的推力一般,但提琴、钢琴、大编制并没有输
Spring1太多,声音的光泽和柔美度较曾今试听过的一众国产设备确实高出一筹,试听结束就把
GDX搬回家了,年前也把这台GDX送到波总那进行耳放卡升级,具体听感后面详细说。而
购买A20h就比较意外了,年前
被
一大波的
A20h评测冲击得不行继而心中长草,在错过巡回试听后厚着脸皮问主办方能不能再提供一次试听机会,歌诗德的主办方倒也爽快的答应,没几天试听机就到家了。因为当时已经买了GDX,也就是抱着听一听的态度参加下试听,顺便也与GDX做个比较,毕竟这两款一体机在论坛都算比较红的。A20h的机身分量比GDX要重,声音与GDX也完全是两个路子,因为
A20h的
试听时间较短,期间也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进行详细对比,年后索性买了一台
A20h
堆叠在GDX上每天翻牌。(
GDX和
A20h都是自己掏钱买的,写对比可以畅所欲言,后续的奥莱尔S6一体机是参加巡回试听的,目前还没到。
)
第一部分:外观对比
1、
Goldenwave GD-X
官方售价:6800人民币
(1)正面布局如下:
两款设备的外形区别就非常大,
GDX是窄而且深的造型,
拿在手里比较有分量,做工也考究,
整台机器看不见明显的缝隙,倒角处理的也比较人性化。
正面左侧是一块
蓝绿色字的显示屏
,
屏幕亮度是无法调节的
,右边有三个调节按钮,自上而下是数字输入,
前级设置和滤波选择;右侧是两个耳机接口,四芯平衡接口一个,6.3单端接口一个,最右边是与琥珀二一样的音量旋钮,按下去即静音的功能在
GDX上也得到了保留
。
(2)背面布局如下:
背部从左向右是平衡输出、RCA单端输出、COAX输入和同轴输出(将GDX作为数字界面)、一个AES输入、一个光纤输入及USB输入。
(3)整体重量如下:
这个秤使用时间比较久,被我压的变了形,从图片中可以大概看到
裸机重量大概5Kg不到
。
(4)GD-X的
发热量比A20h大,而且这个设备也需要热机,热机后的声音明显要好过刚开机,
机器周身没有散热孔
。
2、
歌诗德 A20h
官方售价:4580人民币
(1)正面布局如下:
非常主观的说,我更喜欢GDX的外观,无论从机器外壳的设计还是字体的选择,GDX显得更加洋气。歌诗德A20h也采用了拉丝工艺,
机器的造型是宽且薄,
这样的外形设计对摆放的要求似乎比GDX更宽容些。在开关按钮的右侧是一块
白色字体的显示屏,它的屏幕亮度是可调的
。
同样的,
A20h也具备数字输入与
数字滤波的
选择,但
多了增益调节
,高增益下的声音会比低增益更加有力,更加凝聚,当然音色上就会更硬。
(2)背面布局如下:
背部从左向右是RCA单端输出、平衡输出、
USB输入、IIS输入、
光纤输入
、
COAX输入及一个AES输入。A20h比GDX多一个
支持DSD64、DSD128、DSD256、DSD512硬解的IIS输入,但少一个同轴数字输出。
(3)整体重量如下:
大约在6KG左右,
非常沉,
比GDX重约1公斤。与其他朋友反馈一样,这台设备左右两边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单手搬运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不小心砸在地板上就是一个憋洞。
(4)A20h机箱顶部多了一块散热区域,与GDX对比使用相同的时间A20h外壳温度比GDX要低不少,这些散热孔的确实用但也略拉低了这台机器的颜值。
第二部分:听感对比
外观部分基本说完了,毕竟都不算新面孔了,下面说说听感。
听音器材如下:
(1)转盘: 马兰士CD6005
(2)解码耳放: Goldenwave GD-X、
歌诗德 A20h
(3)线材: 电源线用的是VOLEX 50元一根的电源线、
同轴线也大概50元
试听曲目:
(1)蔡琴 《民歌蔡琴》
(2)小提琴 《拉卡托斯》
(3)钢琴 《久石让安可曲
》
(4)大编制 《红杉仔》、《1987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Goldenwave GD-X
一家之见:单片AK4495解码芯片完全不输A20H 双AK4497,声音中性透明,定位层次感强但耳放口推力较弱,推旗舰需搭配耳放,在搭建系统时所起的作用比较灵活。
耳放解码功能比例:3|7
适合用家:
对声音还原有要求,
听纯乐比较多且想尝试中高端声音,已有或能接受一体机后接耳放的用家。
还是先说
GD-X,声音中性透明,耳机能够忠实反应前端的水平。无论是提琴还是钢琴,那股光泽感真是处理的相当棒,而且两端的延伸做的也到位。平衡的HD600插在GDX上感觉基本也到顶了,在当下HD600算
是比较好推的耳机了,尤其是HEK,乌托邦,AYBSS等耳机的相继问世,HD600不必搬出神话般存在的叶老8PR只要推力足够、声音无染并能收的住低频的纯耳放乃至靠谱的国产一体机基本都能将HD600控制的很好,对于定位在6000+的GDX能推好HD600似乎也不值得去太多的炫耀。接着换上HD800,对于HD800我个人觉得这只耳机
一是
高频很难被控制住、二是中频靠后也就是俗称中频凹的问题,如果无法从音源上去填满的话从耳放入手对中频靠后的问题也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我始终认为用胆机的思路来为HD800找放需要的成本应该会比石机要小,走的弯路也应该会少。回到主题上,要说GDX能把HD800推到非常高的水准那是不客观的,但在GDX上HD800的高频
至少
被
较好的控制住了,而且该有的细节并没有被粗暴的一刀切,
乐器层次混乱、声音发闷发散等这些初级问题并没有出现,也反应出高登对于这款产品还是非常用心的
。但是,HD800中频凹的问题还是没有被很好的解决,GDX耳放口的推力问题是比较大的因素,密度撑不起来对于HD600这样的耳机如果不仔细听几乎没有感觉,但对于HD800就不一样了,在高解析的同时一旦
声音饱满度跟不上,800出来的声音就会偏软,虽然音色还是那么的漂亮、定位还是那么的准确。我试着在GDX后面接了一款DIY的胆机,素质不算高但在充沛的能量驱动下能明显能感觉到HD800带来变化,信息量非常大,整个耳罩被充的满满当当,这也许能从侧面反应出GDX强大的解析其实已经具备了解决HD800中频凹的前提,只是还需要一个更强势更有力的耳放来驱动一下耳机,如果说这就是GA5诞生的原因,我只想说“
波总,你有够坏哦~~
”
综述:
GDX的耳放口差了点意思。
2、
歌诗德 A20h
一家之见:双AK4497带来了更好的解析,偏中下盘,耳放口非常有力且控制力强但线条略有些偏硬,
在搭建系统时所起的作用基本固定。
耳放解码功能比例:5|5 (接近五五开
)
适合用家:追求性价比,希望通过音乐
而非器材带来舒适感及愉悦感,听音范围比较宽泛的用家。
发烧圈里有句话叫做“推好的声音大多都是相同的,但推不好的声音却是不尽相同的”,
GDX、A20h两款一体机的单端口其实在差不多的水准上,你能搞定的耳机我也能搞定,我使用了HD600、T90两款经典耳机都能被良好的驱动,但是音色上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而且耳机越好这种区别则越大。GDX的声音走向比较飘逸灵动,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点像因扎吉,中高频尤其是高频可以用华丽来形容;而A20H则偏中下盘,三频能量是慢慢往上收的,
底盘非常扎实有力,
每个环节都处理的非常认真负责,就有点像加图索。如果按机器风格来猜作者性格的话,波总估计性格外向张扬,而歌诗德的设计者则更加内向沉稳些。回到A20H,受益于良好的耳放驱动能力,
A20H下的HD800密度有提升,
大小提琴线条的勾勒比GDX还要清晰明朗,线条感真的非常强,听大编制能够很清楚的定位到每一把乐器,
低频的量感掌握上也不错,
耳机传递出的信息量是多过GDX的,
结象比GDX相对要靠前一些,这种风格因人而异,我个人更喜欢结象稍微靠后一些的器材。A20H的音色比GDX略暗,倒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HD800高频锐的问题,在提琴和钢琴的演绎上缺少泛音,比起GDX声音
的确
是收紧了不少但线条感偏硬,那种灵动和光泽自然就少了。看来在这个价位想找一台十全十美的一体机的要求有些过分了。
综述:
A20h的音色差了点意思。
作者:
typ0713
时间:
2017-2-27 21:12
辛苦LZ了,写那么多。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