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真正的升级,在于提高了挖掘各档次器材优点的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明天买大奥    时间: 2017-4-25 10:09
标题: 真正的升级,在于提高了挖掘各档次器材优点的能力
发烧的本质,我看来就是”提升单位时间的音乐享受体验”。也就是说,买器材,买线材,都是让你每单位听音乐时间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问题是,这种价值是不断递减的,因为人有适应性,容易腻味。再要进一步提高这种“价值”,就要继续花钱去不断升级。就陷入一种不得不用钱来堆出更高体验的循环。
但真的应该这样吗?
对冲人的适应性,可以通过更换而不是提升器材来获得。我再重复一遍,是更换,而不一定是升级。比如,如果你听腻了T1,听一听价格差老远的PK1耳塞,也是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的。
如果说一个器材给你的体验收益是边际递减的,那么你就多听些器材,拥有更多的向右下方倾斜的体验曲线,交叉聆听,减缓甚至对冲对不同器材的厌倦感。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一定要买更贵的器材才可以提升音乐体验的必然逻辑。

但在这时,往往遇到以下场景:

A:什么,你有了Abyss,怎么还买个PX200啊,你脑抽了吧?这么垃圾的耳机你听的进去?
B:我觉得PX200也挺好听啊,不行吗?

A:什么,你都买了PMC IB2i,居然还听得下去Focal XS BOOK这种低端烂货?
B:我犯错了吗?这小劲浪也挺好听的啊。

这里,很多人混淆了一个概念。买更便宜的器材,和原有高级器材之间,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有的人说:每天听音乐时间有限,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听更低端的器材?
我的回答是:有对比,才更能认识器材的不同。对你认识和体会更好器材反而是一种促进。但反过来说,也提升了你挖掘低端器材优秀特点的能力。

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器材之间,应该是一个团队关系。这些器材都是齐心协力帮助你更好享受音乐的团队成员,而不是给你造成折磨和不爽的。有的人坐拥旗舰耳机后就盯着手头K701的低频、DT990的中频不放,认为这也垃圾,那也烂货,其实就是并不明白这一点。

优秀的好器材,让你明白了好声音的方向和标准,也就更能理解相对低端器材的优点,而不是盯着相对低端器材的缺点不放,好的器材不光是让你欣赏音乐,更是打通你对声音的正确理解认知:
1、器材之间优点的共通性。比如在明白了T1的均衡,同样可以理解PK1的均衡,固然PK1全面不如T1,但并不代表就无法入耳。
2、器材之间优点的互补性。比如我听熟了EMC机器的润厚,对比价格更低的Densen某款机器的清淡,感受到互补的乐趣。虽然这款Densen素质上并不如EMC,但不影响我乐于接受它。
上述两个例子,并不需要买比T1更好的耳机,也不需要买比EMC更好的碟机,就可以增加听音乐的丰富体验。只是因为拥有了发掘的器材闪光点的能力。

回到发烧的本质,提升自己听乐的体验价值,恰恰是对自身全方面的一种要求或者说追求。如果只把这种选择交给金钱,恰恰是放弃调动自己思考和提升的一种懒惰。
高级器材的美好,很容易就可以感知。但对于相对低端的器材,在兴冲冲“以价论声”开黑之前,不妨想一想,你真的有挖掘它的能力吗?


作者: jagatara    时间: 2017-4-25 10:11
LZ坑定被盗号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