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实践】让听感提升80%的硬件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14 22:35
标题: 【实践】让听感提升80%的硬件技巧。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5-15 00:38 编辑

【改机有风险,动手需谨慎】,但为了让听感从无到有,任何风险都是值得的。

直奔主题。
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发现只要给DAC芯片 和 功放芯片 加够外挂电容,就可以听到另一个世界。

即,在硬件层面,增加模拟量相关芯片电源电流的冗余量。
方法就是,给芯片电源两端,增加100uF左右的各类电容(电解+贴片),尽量减小模拟电流的失真度。
如图:
见附件。

通过改机,我觉得我的声卡变了,音响又被煲了一次,耳朵+脑子也被重新煲了一次。听着就不想起来走动。

个人哲学:
数字信号,不是0就是1,几乎不会出错,对音质的影响不会超过50%,即抖动小于时钟频率的一半。
为了减轻数字信号芯片的工作误差,可以给他添加低ESR,低ESL的固态电容,全面减小高频噪声(10k-100k-100kHz)。
就是电脑主板cpu旁的卖点固态电容。它可以滤除高频杂波,减轻数字信号的抖动,对超频有帮助。(尼吉康有款RS8引脚电容,数据牛,可以一试。)
在音频方面,对解码时,减小抖动有帮助。

而模拟信号,不是真,就是假。除非近距离听现场演奏,否则,几乎都是假的。
模拟信号永远无法还原真实声响。只能无限接近技术极限下的伪真实。

为了让听感更接近真实,就得保证音圈的振动幅度速度与原音一样。
音圈的振动幅度速度,只能靠电流来控制。
放大电压,要同时保证相对电流变化速度也能跟得上,否则,仅仅是增大了振幅,振动变化率却可能跟不上了。
所以要预留5倍的电流冗余。2A的音响设备,就给它5A的电源供应。


振动单元越轻越好,惯性小便于迅速到位,
控制电流越大越好,便于大力控制每一个细节。

听音音量越小越好,因为电流够吃。

真实的声音,即时再微弱,也是真实的。
真实的声音,经过的加工越多,失真的概率越大。

还有,听音乐,绝对要整个身体一起听。说不定,你的心脏也爱听音乐呢。

个人哲学,仅供参考,欢迎辩论,矛盾出真理。





双外挂 电容.jpg (226.16 KB, 下载次数: 292)

外挂电容

外挂电容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14 22:38
借用一个链接,来验证你的设备的失真度。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0316

谢谢发帖人。

点击?号,可实现随机盲听。
10c 5c 2c 1c
估计是失真度10% 5% 2% 1%

http://www.audiocheck.net/blindtests_pitch.php?cent=5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14 22:55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5-15 00:18 编辑

哲学先行,理论跟进。

抓住关键枢机,喂饱,才美即外现。
贴吧 外链:具体改机细节 以及 哲学
https://tieba.baidu.com/p/5107474489

2000元以内设备有效。
万元以上的设备,我觉得要喝咖啡因后,才能谈共同的听感了。

还有一个身体上的硬件提升听感的技巧,
化学技巧:喝咖啡。
使神经系统效率加倍,听感必然加倍。
哈哈,哲学。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16 21:25
我是有AB对比,听音基础的:见附件。
一些理论基础,见附件。

二改 1.jpg (273.34 KB, 下载次数: 271)

AB对比听音

AB对比听音

等效图.jpg (66.33 KB, 下载次数: 273)

理论

理论

封装的影响.jpg (50.75 KB, 下载次数: 259)

封装的影响示意图

封装的影响示意图

合成阻抗.jpg (47.18 KB, 下载次数: 245)

合成阻抗

合成阻抗

作者: duben    时间: 2017-5-17 14:45
楼主,压根没人回你
作者: qy680ty    时间: 2017-5-17 15:01
楼主可以试试看DIY一个1bit/DSD硬解播放套件,44.1建立在2倍的前提下,96和192分别约4倍和10倍,然而DSD64是44.1的64倍——这也是DSD64这个64的原意,那么128倍于20khz的采样率,有没有可能让音乐更加“真实”呢。。。推荐喜好DIY朋友尝试。。。?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5-17 15:09
这个要硬件党来了。
作者: chuqiao68    时间: 2017-5-29 20:07
这个需要看一下电容的pdf,你所给出的资料来看这个频率远大于可听见的频率,是无法改变声音的。
如果有需要,可以参照运放的手册计算一下匹配电容。
作者: lszyc    时间: 2017-5-30 20:03
很有道理,不过不能乱加,还要看稳压芯片的类型。

作者: lszyc    时间: 2017-5-30 20:17
q6_6per 发表于 2017-5-14 22:38
借用一个链接,来验证你的设备的失真度。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0316

这是音准。

作者: 科学玩HiFi    时间: 2017-5-30 22:15
的确有点科学依据,不过这个你还是看着产品手册来加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31 22:06
谢谢大家的回复。

固态电容已经很接近理想电容了。
哲学就是,理想电源,就应该配想理想电容。没有理想电容,就用各种办法来拼出一个来。

一个更宽频带能量供应,说不定能使放大器表现更佳。
虽然听音只在20---20000Hz,但,在放大器里工作的三极管们,这点频率的能量供应,能吃饱吗?
100MHz好吃吗,是否像微量元素,维生素一样重要呢?音频的维生素。

数字芯片,高频给够能量。数字抖不抖,决定了看的清晰不清晰。
模拟芯片,高频更应该给够能量。模拟量的多少,决定了像还是不像。

谢谢。原来是测音准的。

产品手册,只给出最基本(最低)的使用条件。
更HI-END的手段,产品手册的编写者,也不一定懂。因为他们是干活挣钱,而不是把玩。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勇敢实践。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5-31 22:16
干货:
感谢于博士。大家自行搜索学习:《电源完整性设计详解》于争 博士 2009年4月10日 ----封面。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1 22:54
对 RS8 固态电容 进行对比实测。
发现,其在 100Hz 处的 ESR 等效电阻,比贴片的 0.1uF, 2.2uF,10uF,的都低。
330uF 6.3V 的 ,比 270uF 16V 的低。
意味着,用330uF 6.3V的固态,外挂到芯片电源管脚处,可提升芯片工作效能。

固态 RS8 330uF 6.3V 100Hz 0.1Ω.jpg (158.39 KB, 下载次数: 218)

固态 RS8 330uF 6.3V 100Hz 0.1Ω.jp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12 18:2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12 18:26 编辑

加装了固态电容后。
把以前的老歌重新听了一遍。
鼓点不再闷耳朵。乐器各弹各的了。人声悠扬起伏了。
同样的音源,同样的听音设备,居然听出两种感受。这不可能是我的脑补。

所以,大家应该踊跃尝试。

分享这些,也是希望大家能听到属于自己的更美的音乐。


魔改后的标品,就变成了世间孤品了。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6-12 18:33
你最后合成阻抗那个图 是错的

实际在大容量电容已经变成“电感特性” 而小容量电容保持“电容特性”的那个重叠区间 会发生一定程度的LC谐振现象

常有磨机烧友在大水塘并联小薄膜以后出现声音干刺的现象 值得思考



另外 过大的电容负载会让很多稳压芯片工作状态不良 甚至极端情况发生自激 同样造成高频细腻度显著下降


所以什么地方用多大的电容 是一门学问

并非一味的增加容量(那只是胡乱磨机的玩法)
作者: strongerman    时间: 2017-6-12 19:19
确实,让听感提升80%!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15 13:50
实践出真知。
哲学先行,理论跟进,实践求解,收益说话。
从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发现新的层次。
作者: 超级市场    时间: 2017-6-16 12:22
这个太专业了,一般人做不到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19 18:34
是有些难度。
1 拆机
2 查芯片手册
3 判断正负极
4 焊接
然后,你可能就拥有远超器件本身价值的收获了。

其实说【提升80%】,是谦虚了。
事实是,谁用谁知道。
有 和 没有 的区别。

固t 1.jpg (144.23 KB, 下载次数: 248)

管脚太短,高难度外挂

管脚太短,高难度外挂

固t 2.jpg (245 KB, 下载次数: 228)

Y型外挂,差点连机壳都盖不上

Y型外挂,差点连机壳都盖不上

作者: hrmdadi    时间: 2017-6-19 23:50
问题是电容这东西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啊。。。。愚以为当容量够用以后,,再额外扩大容量,性能提升是很小的,甚至是有反作用的,这个问题相信自己设计过电路焊过板子的都了解。。

即便原来的板子容量设计的不够用,我认为额外增加电容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即使成品板子的电路设计的再好,,,您加上去的电容本身要考虑相当于同时加了一个微型电感,,还有多出来的管脚也会破坏现有的布线规则,滤波电容的引脚越短越好,,高频旁路电容焊在板子上是不能有引脚的啊。。。。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0 00:4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0 01:10 编辑
hrmdadi 发表于 2017-6-19 23:50
问题是电容这东西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啊。。。。愚以为当容量够用以后,,再额外扩大容量,性能提升是很小的 ...

谢谢回复。

所以我选择了低电感,低电阻的RS8系列电容。

把固态电容挂在贴片电容上,不增加贴片电容本身的电感。
同时降低贴片电容在低频(100Hz)处的等效电阻,见之前的对比测试图。(这也是我亲自测试后,才发现,贴片电容100Hz处,居然有几十欧姆的等效电阻ESR)

通过外挂低ESL,ESR的固态电容,
在足够宽的频带上,降低等效电阻,(可达100kHz以上)
以达到接近于理想滤波电容的效果。

芯片滤波越彻底,干扰越小,浪费的能量越少,工作得越给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芯片的设计性能。

魔改后,声音比以前要大一些。说明能量利用率提高了。

但也发生过,听音效果时好时坏,以为是虚焊,
后来猜测,可能固态电容就像电池一样,在不断充放电中,逐渐消耗储能,需要充电时间,才能恢复性能。
毕竟,它低ESL,低ESR,很多电能都优先从它身上取走。
也有可能是电容没有煲开。感觉声音在桌面下面,有气无力。休息后,或者继续放歌后,又恢复了活力,回到桌面上屏幕后方了。
这点,我还没搞懂。有可能是尼吉康家的电容工艺不稳定吧,反正其个体差异蛮大的。
芯片电源,就应该是理想电源,对所有频率都低阻通透。
有条件,就狂并联电容上去,反正电阻是越并联越小,用不上也不嫌多。
电源电容,越大越好,越接近理想电容越好。

最好能在芯片电源处装个直流核电站。
我还希望在芯片内部装上核电站。
其实有的放大器,已经在这么干了,不过不是电站,而是电泵,所以,外围还是要靠电容供电。


最后,听音好坏,还是要耳朵收货。
反复魔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或者直到报废为止,魔改需谨慎)。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3 13:55
贩卖哲学,贩卖事实。

发现一个现象,只要觉得声音变得绵软无力时,重新拔插USB电源线,声卡重新上电,声音立马恢复正常,音量变大,细节也清晰了。
很奇怪。难道有内伤,要靠电弧来维持电流连接,一旦内部电弧断了,固态电容的功能就没有接入到电路。

拆解了固态电容,里面是一层铝卷,加上一层黑纱布,很臭。纱布上全是黑色粉尘。确实没有液体。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3 18:27
又改一版。
AB对比后,发现,更有力,女声更毒啦。
见照片:

101.jpg (329.52 KB, 下载次数: 112)

数到模挂了2个固态,功放挂了1个,其他电容作为脚架。

数到模挂了2个固态,功放挂了1个,其他电容作为脚架。

102.jpg (210.65 KB, 下载次数: 91)

背面,原10u电容,并联10u贴片,贴片ESR=100kHz=6mΩ!

背面,原10u电容,并联10u贴片,贴片ESR=100kHz=6mΩ!

001.jpg (481.91 KB, 下载次数: 86)

解刨固态电容

解刨固态电容

002.jpg (401.81 KB, 下载次数: 93)

臭臭的

臭臭的

003.jpg (346.81 KB, 下载次数: 78)

正负铝皮间,是嘿嘿的纸布

正负铝皮间,是嘿嘿的纸布

004.jpg (394.66 KB, 下载次数: 99)

铝皮色斑表明,固态电容也需要煲均匀。

铝皮色斑表明,固态电容也需要煲均匀。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3 18:33
希望能掀起一股固态流。
DIY们,为了自己的耳朵,加油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3 19:37
低频收得更干脆了。

100Hz处,固态ESR=0.022欧姆,贴片ESR=22欧姆,
                 固态胜出1000倍!!

所以,低频能量更足,
在解码芯片处,解码后的模拟信号,有更多的低频分量可供输出
(这部分,本来就该被输出,只是供电电流不足,被高电阻ESR堵住了)

然后,模拟信号,再送到放大芯片中,
放大器电源处,也加了固态电容,ESR减小1000倍后,
又一次保证,低频能量尽量少损失,

然后,送到音响里去。

低频收的更快,说明控制电流够大,能快速复位,而不是被惯性晃来晃去,收不紧。

振圈的每个位置都能收的更紧的话,声波越真实,细节也就越多了。

听音乐,就是听电流。

作者: tanwei258    时间: 2017-6-23 20:34
本帖最后由 tanwei258 于 2017-6-23 20:36 编辑

我试过用10000微法电容的电源,无底噪,驱动能力增强,但要注意你的电源芯片,开机瞬间输出是短路状态。要考虑能否承受的问题。还有体积【选择固定位置或引出】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5 17:13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5 17:14 编辑

加了三个固态的B号机,目前没有出现A号机的萎缩现象。(估计A就是有虚焊)

至少,对我来说,我获得了目前最满意的 乐之邦龙卡。

PCM5102A+6120A2 方案,模拟部分,只要外围电路设计不失误,听感应该是OK的。

乐之邦只是把功夫花在了前面的数字部分。

而我,把模拟部分的电流供应加强了,让PCM5102A出更“真实”的声音,让6120A2有更大的力气推,
让听感达到芯片本身的设计目标。

我获得了满意的回报,听感,分享。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5 22:1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5 22:23 编辑

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艹

又发生啦!又发生啦!

B号机,也发生了听久后,声音变小,重新上电后,声音变大的问题。
这难道是RS8固态电容的通病吗?!

难道真的是【固态电容==固态电池】?

还是固态电容没有煲好?

听感不稳定,可惜了。
也有可能是我的老音响自己不稳定,引起的。

作者: 初来乍道    时间: 2017-6-26 02:09
分好几段写,大半夜的有点看蒙了,明天还要上班,没时间细看了,没接触过这种电路,不知道你换的这么多电容,哪些是旁路的哪些是偏置的,感觉lz有点乱来。如果是旁路电容,加上那么大的电容,低频波动滤掉了,那高频纹波呢?完全照顾不到啊,而且那么大电容,充放电时间过长,如果供电不足,出来的声音忽大忽小也正常吧。如果是DA旁边的电容,这么改,明显改变了对应频率的相位啊,相当于调EQ了,听感完全是另外一种,涉及到个人喜好的问题不谈,但这么改是有点疯狂了。当初我没胆子这么玩儿,现在坐看lz捡现成的了。另外拆的时候可别把前后隔直电容给拆了,不出声是小,烧爆了是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6 14:4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6 18:14 编辑
初来乍道 发表于 2017-6-26 02:09
分好几段写,大半夜的有点看蒙了,明天还要上班,没时间细看了,没接触过这种电路,不知道你换的这么多电容 ...

谢谢高人,指点思路。
高频纹波。收到。
充放电时间过长。收到。
等于调了EQ!观点惊艳。收到。

隔直电容,没有的,是直连的。因为DAC自带负电荷泵(转载)

其实我就是乱改。
只敢动电源旁边的旁路贴片电容。
而且是并联一个上去,以为并联不会影响原有设计。

反正就是魔改着玩儿。

现在很不爽的就是,上电声音大,放着放着,声音变小了。
有时,在低音量下,微调音量,发觉声响有明显的变动,(音响,调一点点,声音响度变化很大)
有时,调音量,又发生,声响变化不大。(难道是音响内部电路老了)

不是声音忽大忽小,而是一整段时间,声音小,重上电后,恢复大音量。

可能是固态电容没煲开?这货里面都是粉啊,震动后,真的没问题?

两台机子,都发生声响大小变化。

我得用耳机多听听,而不是用了8年的老音响。


便宜的解决方案,能达到初始目的,但都是有代价地。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7 20:1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7 20:32 编辑

用耳机确认了,AB机都被我改残了。

再次发生声响大小变化。

需要重新上电,才能恢复正常音量,发挥超常性能(外挂固态电容)。
音乐放久了后,声音变小,安室奈美恵的声音变成了滨崎步的声音。(估计是整体降频?!滨崎步的声频约是安室奈美恵的0.7倍处。)
声响偏大时,吵乱,女人声音像男孩。(在播放了激烈的音乐后,马上播放女声)
重新上电后,居然声响又变温和了,女人的声音恢复了。

原因不明。太奇葩。
再用个200小时,之后再说吧。

此贴算作我的流水账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18:48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9 19:35 编辑

于是,在大大们的指导下,我用示波器看了看。

发现元凶,原来有个电感在制造干扰。
电感管脚上有未知波形。可能是给同轴用的。不懂。
如图:见附件。

于是,我把电感的电源给断了,方法就是去掉他的供电芯片。
哈哈,断他的粮。

再观察放大器电源,一下变得很干净了,没有毛刺蜈蚣脚了(蜈蚣脚毛刺间隔约1.5MHz,振铃频率更高)。

我一口气把AB两台都改了。
用耳机听了听,感觉声音又有点变化。



断电 去除电感 供电芯片.jpg (180.61 KB, 下载次数: 88)

把稳压芯片吹下来,断电感的粮

把稳压芯片吹下来,断电感的粮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19:00
本来以为,这下可以听到更干净的声音啦。

将改好的AB机,接入音响,结果,

车祸,车祸,绝对是车祸现场。两台机器,出现一样的车祸。

声音惨不忍睹。
居然有双音,破音,某些女声频率直接碎掉了,根本听不清在唱什么。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怀疑:
不,这应该才是真实的声音吧,
是我的耳朵不适应吧,
是电容没煲开吧,
是固态电容有特殊记忆吧,以前有蜈蚣脚毛刺,现在没了,固态电容一时半会儿不适应干净的电源吧。
以上均是各种猜测。反正没有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我认为,我去掉的是同轴数字信号芯片的电感的供电芯片,
把不必要的功能芯片的电断了,
应该不会影响其他电路。

结果,我自以为是,我做错了,我去掉了一颗绝对重要的芯片。
造成了烂音。(耳机听听,还不太烂,用音响听,简直碎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19:05
没办法,我只能把去掉的芯片,再还回去。

还原后,用示波器看来下。
才发现,原来去掉的芯片,是用来产生负电压的。
和电感一起,产生了一个振幅9.4V,正4.7V,负3.9V的双电源。

原来真的是双电源啊。
之前只用万用表,没有发现。


虽然放大器PDF手册上,要求的正负双电源,
但我以为乐家牛,只用了一个5V电源就搞定了。
所以在正5V电源处,加挂了固态电容。

这下,我知道是正负双电源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19:17
还原后,新问题解决了。(没有再车祸破音了,声音恢复了)

然后,
然后,我就,好了伤疤忘了痛,

把放大器的负电源处,也挂上固态电容。
C15处。
正好手里有270uF,16V耐压的固态,最后两颗。

给我大胆的上。
(幸亏没在正负5V电源处,上6.3V耐压的330uF,万一爆了呢)

现在,两台声音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A 正负 双固态.jpg (207.84 KB, 下载次数: 60)

C15处,加挂负电源固态电容

C15处,加挂负电源固态电容

B 正负 双固态.jpg (220.23 KB, 下载次数: 96)

C15处,挂负电容

C15处,挂负电容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19:28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9 19:32 编辑

细心的读者,会问:
1  你那电源蜈蚣脚毛刺,解决了吗?
2  你那忽大忽小的声响,解决了吗?

回答:
1  没有解决。(不过我觉得加了固态电容后,负电源毛刺,减小了足足10%。。。。没毛用)
2  没有解决。(刚才觉得声音又小了,重上电,果然又恢复大声响了,所以,问题依旧)      
              (不过,我会安慰自己,毕竟正负电源都外挂了固态电容,效果肯定要好一些吧。。。。自以为是)

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我地心情是复杂地。

事物发展是螺旋曲折地。

太自以为是。欠考虑,欠确认。是会付出代价地。


我的经历和教训,希望对读者们,有点卵用。

真的,固态电容还是很有前途的。改吧。(改机有风险!动手需谨慎!)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6-29 20:1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6-29 20:23 编辑

突然,才发现。
原来板子上本来就有两颗10uF的蓝色固态?!我有句MLGPYQ不知当讲不当讲。

之前测短路时,发现蓝色固态,一颗负极对着另一颗正极,觉得是不是装错了,图标又是对的。
原来,其本身就是正负电源的滤波电容啊。

没文化,真可怕。
忙了一大圈,真相却如此简单。
我只能安慰自己,我装得可是低ESR,低ESL的固态。低频更强悍。


自从,刚才声音小,重上电后,现在,耳朵一直在被劲爆的低频强暴着,啊受不鸟啦。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稀屎可以倒。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 17:04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我还是很满意加挂固态的。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 19:09
找到一个解决声响忽大忽小的办法了。

那就是暂停。等电充满后,再播放。

还好,这个声卡,只需要按下调节音量的圆盘,就自动静音,再按一下,取消静音。

每当声音发软时,静音5秒,再开,声音就硬了。

目前只有这办法。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 20:52
我有一个解释声响忽大忽小了,那就是固态电容疲劳了,累了,休息一下后,就又好了。

或者,给固态供电的电源芯片累了。需要休息。


我一般静音2分钟后 ,声音就恢复质感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 21:21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 21:31 编辑

三洋出新固态啦。

16SEPG270M

数据最佳。
网上还没有卖的。

国内就2000库存。
价格分段单价总价
1
¥ 11.44000
¥ 11.44
10
¥ 9.01000
¥ 90.10
100
¥ 6.75680
¥ 675.68
500
¥ 5.10482
¥ 2,552.41
1,000
¥ 4.50429
¥ 4,504.29
2,500
¥ 4.20400
¥ 10,510.00
5,000
¥ 4.05385
¥ 20,269.25


就是这个价。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0 01:17
由于AB机都被改过了。为了和原版比较,专门在网上淘了个二手C号机。
C号机:12年6月产。当时用料肯定足,开拓市场的排头兵。

和加了4个固态的B号机对比听音。

发现,
C号机优点:热闹,透实。有喜感。细节突出。
C号机缺点:低音轰头,泛音几乎没有。声场逼近。久听不爱。(听了B,再听C,会觉得低音伤脑)

B号机优点:内敛。低音润。吉他有泛音。声场宽些。久听不累。
B号机缺点:不够热闹,音乐感下降(可能是不习惯),细节不够突出(就是听啥都感觉是一个响度)。

暂时就这些。
有了标尺,就可以比较了。
至少知道,每添加一个改动,会有什么变化。

当然,如果有数据和图片说话,那是最有说服力的。

作者: geminorum    时间: 2017-7-10 02:52
q6_6per 发表于 2017-5-14 22:38
借用一个链接,来验证你的设备的失真度。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0316

这个测试和失真度没有任何鸟关系,10c代表10个音分,5c代表5个音分,12平均律里面每半个半音,差100音分,这个测试只是测试耳朵对频率高低变化的影响。

测试失真的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http://www.klippel.de/listeningtest/lt/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0 20:40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10 20:45 编辑

谢谢。

我把板子上的10uF蓝色固态,全部换成红色固态了。

将放大器正负电容加大到330+270=600uF,奇迹出现啦,整个人被音乐包围了,绑架了,起不来了。

DAC处,在电荷泵处,加330固态。在模拟电源处,加330固态。

总之就是堆电流的节奏。

现在,高音清亮,低音稳重,声音更干净了。

果然,听音乐,就是听电流。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0 21:52
现在,对D号机最满意。淘得二手货,被前主人搞残了,少了个固态,少了D3D4二极管。
正常出声音。

堆上固态电容后,声音碾压ABC号三台机器。

原来,真理就是如此简单粗暴。

简单粗暴 堆电流.jpg (288.76 KB, 下载次数: 77)

全红固态

全红固态

背后不忘堆TDK.jpg (129 KB, 下载次数: 103)

TDK

TDK

ABCD 对比听音.jpg (275.22 KB, 下载次数: 88)

四台对比听音

四台对比听音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1 23:38
现在,不到一天,D号机,电容煲开啦,人声变得更感人了。
作者: allen狼狼    时间: 2017-7-11 23:53
佩服你,不要停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2 23:4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12 23:52 编辑

淘宝二手搜链接,乐之邦 02 us 龙卡,代改机。

告知是【耳机大家坛】坛友,有优惠,成本友情价。

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我需要多人来确认这个事实:听音乐就是听电流。
关键就是,我一个人试出来的不算数,要大家都能试出来,才是真理。


一些没条件DIY,或者不愿意动手的坛友,可以把东西寄过来,我来外挂电容,反正不改变原设计,仅仅是增大电流供应。


目前,只敢改龙卡,其他设备,还没机会尝试,可以讨论。



作者: ranwanui    时间: 2017-7-13 09:29
原来以为是掏掏耳洞......
看内容是技术贴,顶一个。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3 16:12
电解电容 对比 固态电容
在 100Hz   1k   10k    20k   100kHz的ESR等效电阻

对比曲线出来了。见图。
结论,固态ESR最小。好的音频电解电容ESR也小。当然,与容值大小也有关系。


电解 对比 固态 ESR.png (24.46 KB, 下载次数: 96)

ESR 对比曲线

ESR 对比曲线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3 22:52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13 22:54 编辑

ELNA欧版,在400--500Hz处,声音更沙哑些。
固态电容,400--500Hz处,就明显好的多。

张澜澜 《贞观长歌》,0:26开始,唱“狼烟走牧笛来”,
的 牧笛 二字,ELNA沙哑听不太清楚,像 母敌 二字,
固态电容,要清楚些,想 目的 二字。

仓木麻衣《花舞街》,1:02开始,“呀 孤-- 索-- 孤--”,
也是,电解ELNA 沙哑,固态电容 干净一半。

可能很难描述清楚,大概意思就是,一个是听音,一个是听字 的区别。

当然,这么比有点不公平,
因为运放电源处的电容容量不同。
【ELNA 33uF + 原配固态10uF =44uF 】VS  【330uF固态+270uF固态 = 600uF】
并联后,100Hz处,
ELNA组ESR约 = 300mΩ  VS  固态组 约 = 50mΩ以下。

至少听感还是有区别的。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4 00:21
冬眠的命运,迷路的人生。
活着还是需要一点追求。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5 16:5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15 17:04 编辑

通过和原装C号机对比,
现在的D号机(换3个固态,加4个固态,运放正负电源加12pF云母),声音全面超越原装。
低频不轰头,高频提升足。人声细腻无颗粒感。


在听 圣斗士 《地球仪》0:13开始的高频时(频谱显示20KHz 16kHz处的刮风铃音树的一连串声响),
D号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凉感(估计高频20KHz有明显提升)。

我现在已经不愿意听其他ABC号机了。

我觉得,通过改机,已经把信噪比从原来的88db,提升到96db左右。
虽然运放芯片手册写的能达到120db,但电源电流吃不饱,是不可能达到的。
加上外围电路设计和走线,衰减就更明显了。

给运放正负电源管脚处,就近加挂固态电容,并联云母电容,可明显提高低频和高频的表现。

大家有条件的可以试一试。
必须是就近,即,靠近IC管脚处加挂。


作者: 大卫奥格威    时间: 2017-7-17 10:10
服,学习了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7-17 16:52




     搞了那么多, 又引经据典地, 能不能给个客观测试结果啊。

     没有 AP,  用 RMAA 也好啊。

      没有 AP,  用 REW 也好啊。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7 22:04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7-17 16:52
搞了那么多, 又引经据典地, 能不能给个客观测试结果啊。

     没有 AP,  用 RMAA 也好啊 ...

民科,不知有RMAA。
不过,有条件的,可以自己DIY个,拿来测测呗。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7 23:38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17 23:44 编辑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7-17 16:52
搞了那么多, 又引经据典地, 能不能给个客观测试结果啊。

     没有 AP,  用 RMAA 也好啊 ...

RMAA 简单易用。谢谢兄弟提供信息。

同等测试设备,仅更换声卡ACD三台对比。(B正在搞其他研究用)采集电缆是RCA转3.5mm,无屏蔽,细线,高频估计损失多。

对比曲线如下下图,每次测两次,便于人工模式识别。(第二排图方框说明有误,请忽视)

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看。前面的88db,96db的信噪比,是我随口开脑放说的,没有数据。

D 双加,DAC加固态,运放加固态和云母,
C 原版,不动。
A 单加,DAC加固态。





比比 1.png (202.5 KB, 下载次数: 79)

比比 1.png

比比 2.png (245.1 KB, 下载次数: 89)

比比 2.png

比比 3.png (252.96 KB, 下载次数: 78)

比比 3.pn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19 18:21
这么看来,我的录音设备,信噪比只有-60到-70.
由于D号机中高频的噪声提升了,可以认为改机后,中高频传送能力提升,有明显改善(16kHz之后,就是线材跟不上了)。

三台对比,
D号机,中高频有明显抬升。翘尾。
A号机,中频很平坦。
C号机,逐步衰减。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0 21:31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20 21:36 编辑

把A号机,改成2A号机了。

见附件图片。

在各个电源滤波电容处,外挂560uF固态+12pF云母。


但在运放处,保留了10uF原配。目前低音听感还是有点轰头。(D号运放,是 220uF固态+330uF固态,两个固态并联,ESR比原配并560估计要小)

2A号机,还暴走了两条飞线,
一条到5V供电处,一条到0VGND处。(虽然飞线间会有环流,但是由于是并联飞线,电流会以最聪明的方式,老路新路自己去走捷径)
既然有了0V和5V两条飞线,干脆在加个滤波电容910pF,在运放正负电源生成电路前的5V供电处。
还在入口处,嫌270uF不够,再加了个560uF固态,入口共830uF的大池子。

DAC处,原改机为330uF,现在改为560uF+12pF。
位置不变,也是在模拟3.3V对地,电荷泵3.3V对地处。


这次买到的560uF固态,比330uF的ESR还要小。引脚是长引脚,可以更好的摆姿势。
引脚长了不好,是的,但可以看成是一段PCB走线。

听感,感觉中频更亮了。低频依然有点轰头,可能是560固态没煲开。但估计后期,还是会把原配10uF拆了,换成红固态,继续加大运放的池子。

好了,上2A号暴走图,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这次比较变态。




暴走 飞线版 2A 背面.jpg (158.82 KB, 下载次数: 95)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

暴走 飞线版 2A.jpg (236.02 KB, 下载次数: 90)

飞啊飞

飞啊飞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5 19:01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25 19:10 编辑

2A 除了高频比 1D 好之外,其它听感无法和 1D 比。

特别是低频,1D 不轰头,2A细听仍然轰头。
我还得再改改,比比。
听听这个, B站, 别有一番风味。
【中森明菜Cover版】残酷天使行动纲领(EVA OP,剪辑音配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476439/

频率曲线图如下:


1D VS 2A L.png (152.89 KB, 下载次数: 84)

1D VS 2A L.png

1D VS 2A M.png (176.81 KB, 下载次数: 85)

1D VS 2A M.png

1D VS 2A H.png (158.21 KB, 下载次数: 105)

1D VS 2A H.png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5 19:48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25 19:51 编辑

【マイペース】【柴田淳】東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655246/#page=4

这首歌,1D号机,低频控制的就很爽(是的,没有别的词了,就是很有层次感,无轰头,不费脑)
2A号机,就有点干轰。

我知道,原来人声有没有感情,全靠低频。

人老了之后,高频就不怎么听的到了,听话听音,听低频就够了。

第二曲,一听醉三天系列。

作者: wsxiaoming    时间: 2017-7-26 09:34
楼主动手能力真强,学习一下。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6 14:2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26 14:31 编辑

3A号,低音轰头的问题,已经搞定。
把原配10uF的正负蓝色固态,换成560uF的红色RS8固态。
现在,运放正负5V单端电容容值达到1120uF,而且每个560uF都并了个12pF云母。(560+12)+(560+12)。

低音非常的干净,没有多余的轰头声。有时就像心跳声。
看来100Hz处ESR被大大减小。我估计,ESR要小于40mΩ,才能不轰头。

听音乐就是听电流。
轰头?那是你的低频电流不够,赶紧降ESR,上RS8固态。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7 16:53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27 19:12 编辑

固态电容 等效ESR 对比


也就是说,两个560uF并联后,低频100Hz处ESR小于15mΩ。远远超越其他电容(贴片,电解)

我已经无数次辛苦声明,听音乐就是听电流,赶紧上RS8固态电容。

电解 对比 固态 ESR.png (24.46 KB, 下载次数: 103)

电解 对比 固态 ESR.png

RS8 固态.png (30.84 KB, 下载次数: 105)

RS8 固态.png

作者: 314704002    时间: 2017-7-27 23:21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增加电容可以提高性能。顺便给楼主一个建议。检测电感电容尽量不要用长线开尔文测试电缆,特别是高频率下测试小容量电容电感,误差极大。尽量用没延长线的四端测试夹具 ,准确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28 10:04
314704002 发表于 2017-7-27 23:21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增加电容可以提高性能。顺便给楼主一个建议。检测电感电容尽量不要用长线开尔文测试电 ...

谢谢大大提醒。

确实,要精确测量,得用专用夹具。
普通电桥测量,都有一个精度范围。
LCR和频率,组成一张地图,只有靠近地图中间的部分,才能精确测得,其他地方,误差会越来越大,测得数值是无效的。

这是我从胜利数字电桥的说明书后,看到的地图,意识到的。
胜利仪器,有一款【 LCR数字电桥测试仪VC4091C 】10---100KHz连续可调,1Hz步进,很牛B状。
土豪烧友可以用它来测全频段曲线。
VC4091A版,10---10KHz连续可调,1Hz步进。但不能覆盖音频的高频 10k--20kHz部分。


我估计,VC4091C,100kHz可调的那款电桥,到100kHz时,精度已经不准了,但看个大概趋势,比较优劣,还是可以的。100k对20k有5倍的余量。
加上别人家的电桥四端测试夹具,能提高测试精度。


推荐有理想有抱负的烧友,购入,并测试出各种品牌电容的各类全音频曲线图。


电桥.png (208.93 KB, 下载次数: 108)

电桥.png

作者: dragonlch    时间: 2017-7-28 15:55
学习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0 19:26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0 23:40 编辑

改造后,低音提升,不轰头,也不影响人声表达。
但高音提升后,乐器声盖过了人声,要用心听,才能听出人声的感情。
抵消高音盖人声的方法就是,离音响远一点,这样高音衰减多,人声衰减少。效果还是有的。


听感,就像口感一样,咸的吃多了,就不觉得咸了。


追求原味,是为了更敏捷的判断怪味,避免中毒。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00:01
等3A用了几天后。再对比1D 和 3A 。
发现,3A声音变小了。1D声音更大。

因为在焊3A时,用了含银量高的焊锡,很难焊,把固态电容的焊盘焊飞了。
不知是不是正负固态又没有配平,发生声音偏小的现象。再说吧。

把RMAA曲线贴出来:

1D VS 3A.png (252.51 KB, 下载次数: 110)

曲线对比。

曲线对比。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00:20
关于轰头。

就像视力聚焦一样,听力也有聚焦吧。
当眼睛看显微镜时,焦距没有调准,眼睛反复聚焦,费神费力,不久就头晕了。
听力,一样,当耳朵对声音聚焦时,如果声音不准,就很费神,也会引起头晕。

声音不准,就是振膜振动不准确,就是控制电流不准确,就是输出的电流信号不准确。

高频电流不准确,最多就被淹没了,不可闻。
低频电流不准确,就会产生晃动感,会轰头。

作者: xufeng82    时间: 2017-7-31 00:47
看来楼主懂电容的,帮我看看这俩主板的黑色和红色电容的区别。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00:5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1 01:20 编辑
xufeng82 发表于 2017-7-31 00:47
看来楼主懂电容的,帮我看看这俩主板的黑色和红色电容的区别。

我现在只知道,一个220=22uF,一个221=220uF。
其他的要找到相关品牌的规格手册,才能判断。

加大容值,能减小ESR,因为有更大的面积来导电。

红色电容:
Wurth Electronics Inc 家
铝电解电容。?
规格手册号:官网:http://katalog.we-online.de/en/pbs/WCAP-ASLI
865080143009.pdf
第二页,Marking
221=220uF(1表示后边加一个0再读值)
6R3=?=6.3V耐压值
ASLI-D05 = 年周周

作者: xufeng82    时间: 2017-7-31 01:16
q6_6per 发表于 2017-7-31 00:57
我现在只知道,一个220=22uF,一个221=220uF。
其他的要找到相关品牌的规格手册,才能判断。

早期的是22uF,为什么后面都换成了220uF了,这电容是电池接口旁边,应该是供电电路上,不知道对音质有什么影响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01:21
xufeng82 发表于 2017-7-31 01:16
早期的是22uF,为什么后面都换成了220uF了,这电容是电池接口旁边,应该是供电电路上,不知道对音质有什 ...

小容值,换成大容值。
就像小水池,换成大水池。
是好事。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01:24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1 01:27 编辑
xufeng82 发表于 2017-7-31 00:47
看来楼主懂电容的,帮我看看这俩主板的黑色和红色电容的区别。

你看,芯片左下角,电路板PCB走线都变了。
说明PCB板变过了。和第一张不一样。

不要歪楼了。把你的连接贴出来。专门讨论。

作者: xufeng82    时间: 2017-7-31 02:39
q6_6per 发表于 2017-7-31 01:24
你看,芯片左下角,电路板PCB走线都变了。
说明PCB板变过了。和第一张不一样。

这是mojo的主板,第一批是黑色电容,第二批同主板都换成了红色电容,图上的主板是后面生产的,应该算第三批了。
我来问这个是因为我返修的mojo的电容换成了红色电容了,主板还是原来的主板,明显看出翔一样的焊功,还焊歪了。
原来是usb识别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厂家要把返修的mojo全部换成红色电容。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05:25
呵呵,想起我十几年前也是像你这样,mod过创新的audigy声卡

这样不对的,电容你刚装上,可能没煲的染色让你觉得变厚和宽松了,

煲开后声音只会更差的,变的更紧张不安定不舒服,变的更混或更尖(都不好)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10:49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1 11:05 编辑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05:25
呵呵,想起我十几年前也是像你这样,mod过创新的audigy声卡

这样不对的,电容你刚装上,可能没煲的染色 ...

谢谢提醒。

但是我实测,固态电容,就是比只装贴片电容的ESR小了一千倍。
而且,再低频,明显改善了轰头效应。

如果仅仅是教条式的在芯片电源旁贴装一个0.1uF的贴片电容的话,
则,芯片在100Hz频率下,电源对地ESR高达几十欧姆。这绝对会影响后期低频音频输出,因为源头就吃不饱饭。
所以,并联一个低ESR的固态电容到电源对地处,对其他电路没有本质的影响,仅增大水池。而好处是加强了低频电流的供应能力。

我相信,各个频率的电流,对应的ESR都不同,造成了频响曲线。
如果在芯片电源滤波电容处,把频率为20--20000Hz的对地ESR都调节到同一水平,100mΩ以下,就能听到很平的频响了。

还有,我觉得固态电容,煲机很快,不到一天就出好声了。

还需要后期观察。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1:40
本帖最后由 tfk17 于 2017-7-31 11:42 编辑

讲ESR都是YY
肯定变得不耐听的,能多快发现问题,就看你自己了。。。

我那张audigy和AF4声卡,都是乱装电容
都早已经退役啦,要好声就不能这样干了
前些年拿AF4出来实验了下,拆电容,越拆越好,最后我装的那些全拆光了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12:0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17-7-31 12:10 编辑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1:40
讲ESR都是YY
肯定变得不耐听的,能多快发现问题,就看你自己了。。。

确实。
没有外挂电容时,声音更热情,但细节差。我之前的帖子也提到这点了。

但我,相信数据。

还有,你加的电容,是不是RS8固态电容,我发现只有这电容,做到了极低的ESR,比同厂同类都低很多。

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再试试560uF 6.3V 的RS8固态电容,淘宝有售。不贵。

我之前的电容ESR对比曲线图,已经充分说明了,电解电容在低频就是垃圾,贴片电容低频100Hz更垃圾。

我的听感是有AB对比的。专门买了台二手的不去改动它,以它为基准来对比变化。脑放的成分要少一些。

固态电容,耐高温,寿命长。实在不爽,可以三年一换。

不要太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唯有一试,可以改变自我。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2:10
本帖最后由 tfk17 于 2017-7-31 12:12 编辑

相信数据必死。要相信耳朵
如果细节差,不是靠装多余电容来解决
如果要好声,哪里出问题,一定要在哪里解决,不能削足适履,会造成更多更大的问题,
有些最重要的”指标“,短时间你可能听不出问题,或听出了,不以为意,长时间才会发现受不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2:13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2:10
相信数据必死。要相信耳朵
如果细节差,不是靠装多余电容来解决
如果要好声,哪里出问题,一定要在哪里解 ...

搞传销的又来了,首先问问自己,你有获取数据的能力吗?你也就只能依靠你那自称很好使,其实连基本的敏感都没有的耳朵了。找这种借口的人,全都是菜鸟。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2:18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2:13
搞传销的又来了,首先问问自己,你有获取数据的能力吗?你也就只能依靠你那自称很好使,其实连基本的敏感 ...

我以前玩540G时,就是这样啊?我说话,你还不让我说了?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2:19
本帖最后由 tfk17 于 2017-7-31 12:23 编辑

不过相信越来越多人会知道我说什么的,会知道谁是在那胡扯,胡搅蛮缠的,
我只是实事求是而已,说的很多都是我以前的经历经验

你可以继续胡扯,我也会继续实事求是的说,那只不过是进一步把你拉向深渊,这个我还挺喜闻乐见的,看你和onehifi两位像个热锅上的蚂蚁,这也是现在上这个论坛最大乐趣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2:25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2:18
我以前玩540G时,就是这样啊?我说话,你还不让我说了?

我没不让你说,只是在暴露你没水平的本质而已。你完全可以展示你的才华啊,可惜现在你什么都没展示出来。录音展示,难听到死,借口却特多,讲到最后竟然采取我觉得好听就是好听这种赖法。还讲什么数据,你能通过什么方法获取什么数据,他们如何不靠谱说说呗,量你也说不出来。还现代电路几百个错误,笑死我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2:30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2:19
不过相信越来越多人会知道我说什么的,会知道谁是在那胡扯,胡搅蛮缠的,
我只是实事求是而已,说的很多都 ...

你这也叫实事求是?我玩东西就业余爱好,不过我发现你这貌似专职传销的水平比别人业余的还低,我有什么理由急的像热锅里的蚂蚁呢?这种话都说的出口。你还真缺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没水平,二不诚实,呵呵呵。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17-7-31 16:25
骂战可休。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大家各自美各自的,那就是和谐。并不需要比个高下。
众口难调。

我讲的这些只是个人哲学,仅供参考。最后喜好还是老爷们自己说了算哈。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21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2:30
你这也叫实事求是?我玩东西就业余爱好,不过我发现你这貌似专职传销的水平比别人业余的还低,我有什么理 ...

你还不死心啊?是想我喷你吗?
但是你说的话又很空洞,没有事实证据根据,这不好喷啊!
额。。。
或者你用什么器材告诉我,你不敢录的话,我自己去找录音,我听听,然后喷(如果好的就赞)成全你!让你爽个够,好吗?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7:31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7:21
你还不死心啊?是想我喷你吗?
但是你说的话又很空洞,没有事实证据根据,这不好喷啊!
额。。。

你能喷啥啊,你要录音,我找给你录音了啊。你死说自己好我也没办法。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34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7:31
你能喷啥啊,你要录音,我找给你录音了啊。你死说自己好我也没办法。

哪里?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35
漫步者那个?你以为其他人和你一样傻吗?

你再发一次链接,我再发一次网盘链接(新老系统和我的,都有)
https://pan.baidu.com/s/1i5JqNUP#list/path=%2F
大家自己听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7:35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7:34
哪里?

漫步者那个不是吗?还要我多找几个麦博的,惠威的?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36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7:35
漫步者那个不是吗?还要我多找几个麦博的,惠威的?

见你楼上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7:37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7:35
漫步者那个?你以为其他人和你一样傻吗?

你再发一次链接,我再发一次网盘链接(新老系统和我的,都有) ...

你随意啊,新开贴都随意啊。我无所谓啊,菜鸟就是菜鸟,你还能玩出花,呵呵。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38
现在有点搞笑哦,如果你找些黑胶开盘机录音,还有点机会干掉我,比如密度乐感什么
现在变成让大家来验证你的智商了。。。。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7:39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7:38
现在有点搞笑哦,如果你找些黑胶开盘机录音,还有点机会干掉我,比如密度乐感什么
现在变成让大家来验证你 ...

来来来,发吧发吧。我等着看戏。你还想听什么麦博的,我尽量找给你,看你能炸天不成?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40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7:39
来来来,发吧发吧。我等着看戏。你还想听什么麦博的,我尽量找给你,看你能炸天不成?

我网盘大把,你还想听什么?有的话我找来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7-31 17:42
tfk17 发表于 2017-7-31 17:40
我网盘大把,你还想听什么?有的话我找来

不用了,我发了个漫步者,你就新开一个吊炸天的pk系统,对决世界最低端漫步者的帖嘛。

作者: tfk17    时间: 2017-7-31 17:44
tts43 发表于 2017-7-31 17:42
不用了,我发了个漫步者,你就新开一个吊炸天的pk系统,对决世界最低端漫步者的帖嘛。

就听你的漫步者,也可,大家都来听听,
验证智商的时间到了。。。我相信95%以上人能听出哪个好,
我收集录音很多,你们都可以慢慢听,有什么想听的,有意思的,告诉我,我去youtube找找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