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讨论:”空气感“到底产生于系统的哪一部分
[打印本页]
作者:
湖中骑士
时间:
2020-6-3 21:11
标题:
讨论:”空气感“到底产生于系统的哪一部分
最近又让自己本就不甚简洁的系统平添了一个成员,soncoz sgd-1。
随着这台dac的加入我可以让我的主力dac symphony io退化为耳机系统里被称为【界面】的一环——只使用它的c777时钟(时钟重计时电路)。
于是新的链条诞生了:d300→(aes+word clock)symphony io→(aes)sgd-1→(rca)phonitor x→hd800s。
反馈到听感上,最开始给我的印象非常恐怖:我听不到一直存在的【空气感】了!
声音像是存在一个天花板,音调还是那个音调,只是声音变得凝聚,而且低频更加有重量感了……我似乎意识到了某些设置需要改变。
于是我做了一件事,把hd800s拔下来,替换为了同样为300ohm阻抗,但灵敏度更高,同时失真、瞬态表现都更好的hdb-880。
好的,于是空气感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而且同时拥有具有重量感和厚度的低频。
这里必须激烈吐槽的一点是,800系单元的瞬态表现力确实落伍了,但这个问题之前并没有如此强烈的刺中我。
换句话说【系统的厚度没到一定程度,耳机瞬态的表现力就不会成为短板】。我们经常谈论的静电耳机独特的“轻飘飘的”听感,不仅仅来自于耳机非常良好的瞬态表现,同时也是系统缺乏厚度的证明。
这个厚度应该来自于哪个部分?我的实践告诉我,应该来自数字源部分,直到dac输出模拟信号为止。
空气感应该来自哪个部分?在系统厚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尽量追求瞬态表现强大的耳机,耳机瞬态越好,空气感越好,声音越自然。
这里插入另一个我的不解之处,我发现在没有usb界面介入的情况下,将usb数字源导入dac,声音的总体倾向是【无菌】【中高频抢眼】【低频轻飘】这几个特征,极端的会表现为“数码声",好一些的则是一种不算耐听的”空气感“。这种听感在我看来是不健康的,但我在asr论坛之类的地方看到的测试则显示usb模式下dac的jitter抑制力非常强大,也许是某种其他形式的失真,抑或是我的听音观需要被纠正了,具体作何解释,欢迎技术大牛前来解答。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6-3 21:22
个人对空气感的体会是弱音细节呈现良好的表现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