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最近油管和国内不少盲猜可口和百事的视频 [打印本页]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3:05
标题: 最近油管和国内不少盲猜可口和百事的视频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21-1-25 13:51 编辑

视频都是仅猜一次

基本上猜对的3成,猜错的7成

但是开猜前都是信誓旦旦

如果猜十次,嘿嘿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1-1-25 13:10
百事可乐比较甜,可口可乐比较呛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3:16
bam_jskm 发表于 2021-1-25 13:10
百事可乐比较甜,可口可乐比较呛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大部分都会猜错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1-1-25 13:37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16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大部分都会猜错

说明盲猜不靠谱,明猜才靠谱

作者: tony137744    时间: 2021-1-25 13:41
国内可以试试盲猜王老吉和加多宝
作者: 执念mumu    时间: 2021-1-25 13:42
基本不喝百事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3:43
好搞笑的话题。高考有60%以上的人数学不及格,难道是数学的问题?????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3:45
Kao 发表于 2021-1-25 13:43
好搞笑的话题。高考有60%以上的人数学不及格,难道是数学的问题?????

所以器材盲听如果听不出来,那么器材到底有没有差别?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3:50
本帖最后由 Kao 于 2021-1-25 13:52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45
所以器材盲听如果听不出来,那么器材到底有没有差别?

盲听失败说明了听的人不行,就如同考数学不及格是因为考的人不行。

作者: QQQTE    时间: 2021-1-25 13:51
把鼻子堵住,单凭口感根本分不出来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25 13:52
现在肯定喝不出来,以前应该还行。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3:53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21-1-25 13:54 编辑
Kao 发表于 2021-1-25 13:50
是耳朵不行的人盲听失败,就如同数学不行的人考试才会不及格。

成年人做1题,个位数加减法的出错几率极低,如果连续做1万题呢?
其实不用1万,连续做100题,会有很多人拿不到全对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3:55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53
成年人做1题,个位数加减法的出错几率极低,如果连续做1万题呢?
其实不用1万,连续做100题,会有很多人 ...

高考数学让你做1000题了?还是让你必须全对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3:56
Kao 发表于 2021-1-25 13:55
高考数学让你做1000题了?还是让你必须全对了?

你小学没有做过100题?你都拿一百分了?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1-1-25 14:02
结果在意料之中,可口跟百事区别就是小,换成猜可乐和雪碧,就很容易。
所以玩hifi,先抓影响大的,也就是大件,线材、避震等等配件后面有闲情就玩,不理也可以。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4:02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56
你小学没有做过100题?你都拿一百分了?

某个人拿不拿得到100分,都说明不了数学测试不合理。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1-25 14:05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45
所以器材盲听如果听不出来,那么器材到底有没有差别?

盲听考验的记忆力,也就说记忆力偏差会影响结果,所以盲听也只是一个娱乐,只是听区别,而不是听哪个对应哪个,那个太难了,除非你天天听已经成了一种记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4:08
Kao 发表于 2021-1-25 14:02
某个人拿不拿得到100分,都说明不了数学测试不合理。

所以搞盲听,听几次比较合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4:14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21-1-25 14:16 编辑
魔神Z 发表于 2021-1-25 14:05
盲听考验的记忆力,也就说记忆力偏差会影响结果,所以盲听也只是一个娱乐,只是听区别,而不是听哪个对应 ...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理论上,声学实验室用严格的录音对比,如果更换电源线,将两次录音进行抵消后,测试抵消剩余的信息人能不能听到,比一堆人盲听n次靠谱多了。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4:15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08
所以搞盲听,听几次比较合理?

那得看对比的设备差别有多大。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不但口味接近,而且价格接近,普通人难分辨是正常的,你找个可口可乐大神过来,也许就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同理,只要有能人能成功盲听,那么哪怕价差10倍,那也只是选择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发烧友”口口声声这条万元电源线好听到爆炸,那条百元电源线毁掉了10万块的系统。谁知道绝大部分一上场盲听全懵b?


万元电源线和百元电源线的价格差了100倍,你觉得买的人能盲听出来几次才合理呢?

作者: jxclbx    时间: 2021-1-25 14:18
这俩区别其实有,我也让人蒙眼睛给我测过,其实挺好猜的百事甜的有点过火,可口可乐的气有点多,显辣。但是耳机就没那么好猜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1-25 14:23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14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其实测试也有个问题,就是你看过曲线图就知道,其实测10次,10次都不一样,最后一般要取一个平均值,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每次都有变化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1-25 14:26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14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最大的问题,是换线以后测试出来的曲线是提升了吗?这个就是反对派的观点,如果只是曲线变化,那么我加点EQ就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如果只是噪声变化,那么-100多分贝的情况下,你能感觉的到吗,虽然你可以说很明显啊,一个背景干净,他们反而会说你是超人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1-25 14:28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14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但是其实不同的电源线,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一堆日本单晶铜线,曲线也有变化,平滑了,但是结果是我听了一耳朵就放弃了,太平滑了没有爆点,啥都跟吃德芙一样丝滑,没有起伏了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1-1-25 14:32
盲听分辨率的问题在于人对声音的记忆是短暂的,即使你的耳朵听得出来区别,脑子也没法将两个声音进行比较。所以有的人持有一个系统非常久,然后突然更换了耳机线就会感觉怎么不是原来的声音了,他对原来声音的印象就比较深刻,才能感受到区别。

而通过录音瞬间切换效果会好,但是问题依旧同样,你听几秒也是没法对声音有个深刻印象的,印象越深对比越明显,本来不大熟悉的声音听几秒几分钟再切到另一个不大熟悉的,对比度依旧不是很强烈,或许这也算某种脑放因素影响,并不是声音差距真的有那么大。
有些线材的影响确实有待商榷
作者: 北欧    时间: 2021-1-25 14:52
椎名真空 发表于 2021-1-25 14:32
盲听分辨率的问题在于人对声音的记忆是短暂的,即使你的耳朵听得出来区别,脑子也没法将两个声音进行比较。 ...

在理,无论视觉记忆还是听觉记忆,都是比较短暂的

作者: 雨拉    时间: 2021-1-25 14:53
去掉气泡也许能喝出来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5:00
北欧 发表于 2021-1-25 14:52
在理,无论视觉记忆还是听觉记忆,都是比较短暂的

问题来了,如果记忆是短暂的,请问刚插上去听的时候,是怎么听出来差别的呢?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5 15:03
Kao 发表于 2021-1-25 14:15
那得看对比的设备差别有多大。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不但口味接近,而且价格接近,普通人难分辨是正常的, ...

以我自己的经验,很多的hifi相关用品,吹嘘“一耳朵”的,可信度都很低



作者: 北欧    时间: 2021-1-25 15:10
Kao 发表于 2021-1-25 15:00
问题来了,如果记忆是短暂的,请问刚插上去听的时候,是怎么听出来差别的呢?

这叫记忆残留,留下来的有模糊的记忆,信息量不全的,需要的时候大脑就能调出来。
像视觉残留一样,人的大脑真的某方面很像计算机系统,细思极恐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5:18
北欧 发表于 2021-1-25 15:10
这叫记忆残留,留下来的有模糊的记忆,信息量不全的,需要的时候大脑就能调出来。
像视觉残留一样,人的 ...

这个问题就更有严重了,既然记忆不可靠,1分钟内直接ab都无法分辨,那么电源线是如何定价的呢?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1-25 15:28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14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这事还真有人干过,一个老外,什么音频协会的主席之类的,看着像是个专业协会,不过测的是模拟信号线,结果。。。很尴尬。。。

作者: Qingtaishi    时间: 2021-1-25 15:31
看了下其他烧友的评论。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不云
换线材到底有没有用,自己去实地多听听就知道了,别人的评论可以听,但是没必要奉为圭臬,hifi说到底还是一个让自己变得快乐的追求,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5 15:35
Qingtaishi 发表于 2021-1-25 15:31
看了下其他烧友的评论。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不云
换线材到底有没有用,自己去实地多听听就知道了,别人的 ...

只要快乐,假的也能接受?

真善美,真是首位。

作者: 过马路小心    时间: 2021-1-25 15:48
归根结底,脑放是真实存在的,是耳放的高级形态,不能打开脑放再高级的器材都没用。
作者: duron667    时间: 2021-1-25 15:53
所以才有品尝师职业。就像开车技术,除非新拿驾照胆颤的人承认自己开车菜,大多数司机都认为自己不算出色车技但也至少算个中等水平,其实大多数司机都是下等水平。驾驶水平不是桶型分布,而是倒钻石型分布。
对于一般人来说,先不说记忆力问题。每口的量就控制不到一致。
先喝到哪个很不同。如果先喝到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口感是基于空口的,有一定甜度。之后再喝百事时嘴里已经有甜味,可能造成味觉麻痹,会觉得第二口甜度冲击并非平常喝百事那么明显,所以容易认为第一口是百事,第二口是可口。如果反过来先喝百事,第二口喝可口,猜对概率会提升。
还有一种人单位甜度和总甜量分不清楚,或者说甜味消退期长,无论先喝哪个,都觉得第二个喝的是百事。因为可乐喝越多嘴里越甜。这种人哪怕喝两口可口,都会觉得第二口是百事。
当然有些人并不以甜味来区别两者,他可能对其中一种可乐的其他味道自然的敏感或排斥,反而容易轻松分辨。
还有的人短时间小数量或者交替式来回喝不能分辨,你让他一次各喝1L就能分辨对。
不同国家地区销售的可口和百事味是不一样的,如果喝跨国版本。那猜对概率又下降。

作者: cqxl    时间: 2021-1-25 16:35
对于长期喝可乐的人来说,两个品牌的口感还是有区别的。
我就喜欢喝百事可乐那种口感,可口可乐偏甜一点,喝不习惯
作者: 白日    时间: 2021-1-26 06:03
说白了就是经验的问题 我最常喝的三种可乐 经典款可口可乐 零度 百事 可口可乐最甜 零度味道最淡 百事的甜度在两者之间 同样对于自己熟悉的器材 盲听可以做到一耳朵区别

作者: laiyy    时间: 2021-1-26 06:29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08
所以搞盲听,听几次比较合理?

楼主一看就是没有学过概率统计和假设检验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1-1-26 07:38
tony137744 发表于 2021-1-25 13:41
国内可以试试盲猜王老吉和加多宝

這倆味道真的有差
我用加多寶發明了一款調酒,結果換成王老吉就不靈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6 07:40
laiyy 发表于 2021-1-26 06:29
楼主一看就是没有学过概率统计和假设检验

学过的给个答案呗?

说不定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发个文章什么的,将来的科学盲听就靠你了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1-1-26 07:43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6 07:40
学过的给个答案呗?

说不定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发个文章什么的,将来的科学盲听就靠你了

這是大一統計學的內容

作者: laiyy    时间: 2021-1-26 09:49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6 07:40
学过的给个答案呗?

说不定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发个文章什么的,将来的科学盲听就靠你了

二项分布的假设检验,去考个成人大学试试?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6 13:13
laiyy 发表于 2021-1-26 09:49
二项分布的假设检验,去考个成人大学试试?

不好意思,我数学成绩不好,算不出来。

如果你算出来了,不妨给那些搞盲听实验的人讲讲课。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6 13:19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1-26 07:43
這是大一統計學的內容

我现在只记得加减乘除怎么算,这论坛里的人大部分估计都差不多,要么就不会从来没人论证盲听的实验设计。

那么简单的东西,讲讲呗?最好结合一下历年的盲听大赛,以及8万块的电源线盲听结果。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21-1-26 13:34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08
所以搞盲听,听几次比较合理?

如果是自己家里搞,三次就够了

作者: pluto_maki    时间: 2021-1-26 13:35
这要让我来猜,我绝对不会猜错
作者: Listenis    时间: 2021-1-26 13:45
可口可乐炖鸡翅更好吃 味道更正!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1-26 14:14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16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大部分都会猜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三言两语不同    时间: 2021-1-26 23:09
两者的味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喜欢可口可乐的味道路过

作者: 耿直弟弟    时间: 2021-1-27 00:16
我去超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随便拿,反正都差不多

作者: sdktank    时间: 2021-1-27 00:19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16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大部分都会猜错

所以说,人的瞬间记忆太过短暂,非常容易混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分辨可口和百事

作者: tomtrp    时间: 2021-1-27 00:36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1-27 00:40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45
所以器材盲听如果听不出来,那么器材到底有没有差别?

盲听成功,100%确认有区别。
盲听失败,不能否认区别存在。可能原因有 区别小于受测人的区分力,或者受测人缺乏指引和训练。多样本所有人都盲测失败,说明差别小于绝大多数人的区分力。不过这种实验很难做,因为在研究人类整体的时候,样本的代表性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换成视觉就容易理解的多,给你两张很复杂的图,区别在一个很隐蔽的区域,让你找不同,你没找到,但是这不代表区别不存在。如果事先给予指引,告诉你区别所在的范围,那么找到区别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一个现象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听音者盲测中对各种失真,频响的变化区分能力更强,判断也更准确。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7 09:47
tomtrp 发表于 2021-1-27 00:36
盲听成功,100%确认有区别。
盲听失败,不能否认区别存在。可能原因有 区别小于受测人的区分力,或者受 ...

一般的相关性分析,70%以上的正相关即可认为有明显作用,在医学领域,这个数值更低。

所以要求百分之百正确,其实挺呵呵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7 10:02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7 09:47
一般的相关性分析,70%以上的正相关即可认为有明显作用,在医学领域,这个数值更低。

所以要求百分之 ...

到底是谁要求的100%?只有你啊。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1-1-27 10:15
盲听肯定是存在误差的 没有永远判断无误的事情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7 10:16
sdktank 发表于 2021-1-27 00:19
所以说,人的瞬间记忆太过短暂,非常容易混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分辨可口和百事

上帝给了你一对眼睛。

作者: sprite95    时间: 2021-1-27 10:30
本帖最后由 sprite95 于 2021-1-27 10:32 编辑

印象中 可口可乐有些涩牙   百事少量喝会好一些,喝多谢也涩牙   哈哈  另外可口可乐的甜味有些偏甘糖的感觉    喝多了这俩也都不好喝    而且饮品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冷一些会比较好喝
说来也奇怪,我确实比较喜欢KFC和百事   不是很喜欢麦当劳和可乐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7 13:04
Kao 发表于 2021-1-27 10:02
到底是谁要求的100%?只有你啊。

如果不知道这个100%的由来,建议多上网冲浪,毕竟2021年了,网费并不贵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1-27 13:06
我还真的自己盲测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一开始6次都是对的,第7次就开始又错了,越到后面错的越多。。。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7 13:10
fistan 发表于 2021-1-27 13:06
我还真的自己盲测过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一开始6次都是对的,第7次就开始又错了,越到后面错的越多。。 ...

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典型的疲劳效应

人体感官的极限挺低的,肯定是用检测仪器来分辨才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是,仪器检出的差异值与人的感官可识别阈值关系,这方面的关联性研究做得太少了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1-27 14:25
这年头连盲测都不靠谱了,底线在哪里?找各种理由无非是利益作怪。

作者: 异语朋克    时间: 2021-1-27 14:37
蒙上眼再捂上鼻子,人是分不出雪碧、芬达、可口可乐三种饮料的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1-1-27 14:48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3:53
成年人做1题,个位数加减法的出错几率极低,如果连续做1万题呢?
其实不用1万,连续做100题,会有很多人 ...

小时候妈妈说我由1写到500, 一字不错一气呵成写完就给我100块买玩具. 心想天下有这么好的事... 哈哈. 结果写了一个下午. 必然会出错. 特别是写得越久. 最后100块没拿到...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1-1-27 14:51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14
其实,我就影射电源线盲听10次全对,就算存在差别,这个事情的难度到底如何,合不合理?

事实上两台声底相似的素质相当的解码, 盲听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7 15:08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7 13:04
如果不知道这个100%的由来,建议多上网冲浪,毕竟2021年了,网费并不贵

就算是严格的统计学要求,也没有要求100%的啊。而且这个范围是可以设置的啊。。。。难道考数学就必须考150分吗?120分也是高分啊。

你揪着100%不放,这属于低级抬杠了啊。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7 18:40
Kao 发表于 2021-1-27 15:08
就算是严格的统计学要求,也没有要求100%的啊。而且这个范围是可以设置的啊。。。。难道考数学就必须考15 ...

建议多上网,这是一个hifi界很重磅的事件,如果你不懂,可以问,可以查,但不建议抬杠

如果别人多次提醒了,还不知道自己在抬杠,那就可悲了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7 18:42
nickdo 发表于 2021-1-27 14:51
事实上两台声底相似的素质相当的解码, 盲听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紫檀曾经搞过的解码盲听大PK,结果很跌眼镜的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1-1-27 19:02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7 18:42
紫檀曾经搞过的解码盲听大PK,结果很跌眼镜的

最近赛耳之声在本坛搞的解码盲听,几千的 VS 几万的 VS 十几万的,结果也是集体扑街…….

再多的解码盲听比赛,也不能改变那些花了重金买解码的人觉得解码的影响很大;
再多的线材盲听比赛,也不能改变那些花了重金买线材的人觉得线材的影响很大;
…………
毕竟,承认自己花钱来被打脸的人很少…………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7 19:54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7 18:40
建议多上网,这是一个hifi界很重磅的事件,如果你不懂,可以问,可以查,但不建议抬杠

如果别人多次提 ...

八万盲听没要求全对啊,10次8万,9次4万,8次也没人敢说不牛b啊。
作者: 小天天0119    时间: 2021-1-27 22:59
说明人的快乐是很简单的 但是鄙视链让你有了势利眼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1-1-28 00:31
这也盲猜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1-1-28 00:32
tony137744 发表于 2021-1-25 13:41
国内可以试试盲猜王老吉和加多宝

没有(⊙o⊙)差

作者: jzhou8111    时间: 2021-1-28 11:03
对于普通人来说,价格差一倍盲听分不出好坏的器材,都是耍流氓。有钱人另说。
作者: 暴雨刀客    时间: 2021-1-28 11:12
百事喝完之后  牙齿不舒服   
作者: zjzju    时间: 2021-1-28 12:16
看方法吧,两个滴管分别装不同的可乐,放入舌头左右侧。
若真区别不出来,那就是没区别了。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8 13:25
暴雨刀客 发表于 2021-1-28 11:12
百事喝完之后  牙齿不舒服

百事告诉你,那是你牙齿不好

作者: 暴雨刀客    时间: 2021-1-28 15:13
Kao 发表于 2021-1-28 13:25
百事告诉你,那是你牙齿不好

可口没事  


作者: 暴雨刀客    时间: 2021-1-28 15:14
异语朋克 发表于 2021-1-27 14:37
蒙上眼再捂上鼻子,人是分不出雪碧、芬达、可口可乐三种饮料的

芬达是橘子味的  这个不难吧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1-28 18:04
kugongzi 发表于 2021-1-27 19:02
最近赛耳之声在本坛搞的解码盲听,几千的 VS 几万的 VS 十几万的,结果也是集体扑街…….

再多的解码 ...

哈哈,我一直觉得,耳机系统2万多的cd机已经很好了。十几万搞台cd机听耳机真是浪费了。

作者: charmania    时间: 2021-1-28 18:13
我之前觉得学会不以价论声是脱离初烧的标志,现在得加一句,敢于盲听器材、质疑先入为主的印象,才是真的有水平
作者: 心之全蚀1994    时间: 2021-1-28 20:26
可口气足,百事刺激度略低
作者: cherrypepsi    时间: 2021-1-28 21:28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5 14:08
所以搞盲听,听几次比较合理?

我来回答下,只听一次是肯定不够的,因为即使投瞎蒙,也有50%的几率蒙对,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如果按统计学上比较严谨的做法,是要盲听十次,至少有9次猜中(95% Confidence Interval),才能说明这测试的两个东西有区别。

当然我觉得如果10次里面能对8次,就已经说明这两个东西有区别,但区别非常小。

记得Schiit公司每次研发新款产品的时候,都会找一堆人,用新的原型机和老款被替代品进行盲测,要保持音量电平一致(有时候听出的“区别”只是音量的大小)。如果大部分人听不出区别,甚至觉得新品更差,都会回炉重造。当大部分人盲听都能听出比老款好的时候,新品就差不多可以上市了。

作者: tomtrp    时间: 2021-1-29 07:16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1-29 07:25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7 09:47
一般的相关性分析,70%以上的正相关即可认为有明显作用,在医学领域,这个数值更低。

所以要求百分之 ...

你误解我的话了。。。。。。
盲听测试如果被判定成功,一定可以确认区别存在,我的100%是这个意思,不是需要测试人100%正确。
而且回归正相关率和判定盲听成功需要受测人判断的正确率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再者,单独的高相关性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需要先有一个阐释原理的模型预测,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高相关性,才可以认为有用。
你去测鸡叫和太阳升起的相关性,很高,但是鸡叫并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
笼统的说,科学是不能仅仅依靠统计学的,不能拿现象的相关性去解释现象,科学还是要从原理上解释问题,统计学主要还是在科学模型预测的结果受到实验验证的时候使用。

作者: tblo    时间: 2021-1-29 08:32
我更喜欢可口可乐一点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1-29 10:45
tomtrp 发表于 2021-1-29 07:16
你误解我的话了。。。。。。
盲听测试如果被判定成功,一定可以确认区别存在,我的100%是这个意思,不是 ...

说得好,非常正确理性的认识。

作者: Kao    时间: 2021-1-29 11:18
tomtrp 发表于 2021-1-29 07:16
你误解我的话了。。。。。。
盲听测试如果被判定成功,一定可以确认区别存在,我的100%是这个意思,不是 ...

8万盲听的逻辑非常简单,其实很难找到什么借口。只需要判断有差别和没差别,根本不要求分好坏。电源线、系统和环境都可以是测试者的。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29 16:01
tomtrp 发表于 2021-1-29 07:16
你误解我的话了。。。。。。
盲听测试如果被判定成功,一定可以确认区别存在,我的100%是这个意思,不是 ...

非常理性的分析,非常好的例子

鸡叫和太阳升起,属于大概率、高相关性事件,但是不能以鸡叫不叫作为太阳会不会升起充要条件



作者: acclimatise    时间: 2021-1-30 07:17
本帖最后由 acclimatise 于 2021-1-30 07:25 编辑

猜错是正常的。一瓶百事和一瓶可乐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猜三星手机还是苹果手机播放音乐?我也猜不出来。
做实验首先要明确目的,第二类比并不是科学方法。

作者: Kao    时间: 2021-1-30 11:37
本帖最后由 Kao 于 2021-1-30 11:42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21-1-29 16:01
非常理性的分析,非常好的例子

鸡叫和太阳升起,属于大概率、高相关性事件,但是不能以鸡叫不叫作为太 ...

太让人震惊了。。。别人说的是:鸡叫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虽然有高度相关性。。。

而盲听检验的是使用者是否能听出器材之间的差别,并非是在找造成差别的原因。。。。如果回到鸡叫的例子的话,说自己能一耳朵听出来区别,就是跟公鸡在太阳升起时会叫一样,只要存在关联性即可,根本不需要验证因果关系。。。

不存在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关联性,是完全两回事。。。。。

感觉做你的理科老师会吐血。。。。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1-1-30 14:35
Kao 发表于 2021-1-30 11:37
太让人震惊了。。。别人说的是:鸡叫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虽然有高度相关性。。。

而盲听检验的是使用 ...

老燒就是這樣,在論壇上溺了水看到啥都以為是浮木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21-1-30 16:15
Kao 发表于 2021-1-30 11:37
太让人震惊了。。。别人说的是:鸡叫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虽然有高度相关性。。。

而盲听检验的是使用 ...

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可能是本坛的奇迹,不去外交部可惜了
回避问题、偷换概念等技巧都非常娴熟,我甘拜下风

在没有没有裁判的论坛里,是在下输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