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聊聊乌托邦这只耳机! [打印本页]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7 07:53
标题: 聊聊乌托邦这只耳机!
本帖最后由 1122333 于 2021-2-18 02:01 编辑




[attach]1563699[/attach]

首先感谢“海帆音频馆”的老板老李,大年初二说要,立马跑到店里发来了闪送20分钟送到,么么哒!

我手上这只大乌是我用过的第三只,前面两只一只成色太旧,一只断线了,都出了。这一只新的依然是老版,买它的原因,价格便宜,新版上市了老版越来越难买到了,问了几家都没货,所以最终找“海帆“拿了一只收藏。音色我就不展开说了,很多朋友都听过大乌的表现,优点很多,低频有力,动感,高频柔顺听感细腻。

吐槽:

佩戴:“重“,由于耳罩很软,带在头上头稍微移动就有甩水球的感觉。头梁很硬,耳罩角度调整的幅度非常小,掰起来咯吱咯吱的(我前两只也这样 我还以为是用久了...结果新的也这样)。

           

  由于角度调整很小,我戴起来始终感觉耳背空荡荡的(居然白发那么多了.....)

           

做工:大家都夸大乌做工好,其实确实也很好,用了很多好材料,但是作为要戴上头的东西,你这头梁就不能省点材料吗?又重又硬固定性也不好,戴起来只有头顶受力,两边其实是空着的。
         
         森海的头梁受力就更均匀些
         

还有这1000块一副的皮耳罩...虽然说是匠人手工的吧,收口的地方也完全可以弄得更紧致平整一点嘛.....我测量了不带耳罩的单元频响曲线 配对非常好,戴上耳罩测量就出现了超过2db的差异....

         
(人工耳测量的原始曲线 左右耳高频少许差异)
        
以下为headphonetestlab和sonudstgae测量的乌托邦原始频响曲线,由于使用了BK或GRAS等不同人工耳,以及对耳罩的按压力度不同,曲线会有些差异,但是大体走向还是相似的。





再说说我对其声音不太满意的地方,但也许是你非常满意的地方:

大乌托邦音染在我所有的耳机中算是非常重的,很多录音该有的齿音都不是很清晰,包括某些我自己在录音间守着录音人员录的,拿大乌听也有一点捏着鼻子唱歌的感觉。我测量了频响,大乌在齿音集中的2k-6khz有些坑,这些坑让人声唇齿听着较软,在加上从1k-5khz 有一些高Q共振残留,这使得乌托邦的唇齿听着很润滑,甚至有点油!

下图为乌托邦原始曲线瀑布图(可观察到画圈处的高Q共振)

下图为soundstage测量的,可观察到相似的特性


对于低频:我觉得大乌真的有些轰头,低频下潜确实很好,但是动次打次确实听久了会觉得累。其次也提醒各位,购买大乌前先看看耳放的输出阻抗,太高的输出阻抗插上大乌低频会把你轰趴下!我的耳放输出阻抗只有2欧我都觉得轰头,可想而知某些耳放输出阻抗更高,50-150欧的会把低频提升2-6db哦!

不同设备驱动低频曲线变化巨大:


其次大乌是一只非常灵敏的耳机,我的耳放在低增益下都没法超过8点,平衡模式下就更烦人了....主要是大多数的电位器都是接近最大才是最佳音质....永远在最低音质模式下欣赏音乐让人有点郁闷.....

关于断线问题:咨询了几个老板,都表示新老版都存在断线问题,所以各位收2手大乌最好在保。我的上一只大乌是怎么坏的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我没有把耳机挂到耳机架上,直接放到桌面,当时瞌睡来登了,我睡在床上的时候还在想,刚才啪的一下把他放到桌上会不会线就震断了....结果....第二天,左耳真的就不响了.....所以我给这只新的做了一个减震垫!


关于插针:换线的朋友肯定得买新插针,我在网上搜索了下,很多大乌的插针居然卖180一对....真的是抢钱,大乌使用的是lemo插头 fgg.0b2针 卖接插件的店铺仿的一般在15-20块一个,原厂lemo的大概150块一个,别被坑了....或者TB直接搜索fgg.0b 然后告诉店家要2针的,别去那些做线的店铺买180一对的仿货和600一对的原厂lemo.....









作者: anguoqing99    时间: 2021-2-17 08:03
一枪点醒了我,新版老版都会断线。本来打算二进宫大乌呢,又犹豫了,想找一个可以长期拥有的耳机

作者: anguoqing99    时间: 2021-2-17 08:05
缺点补充:
(1)声场小,毕竟40mm振膜;
(2)耳罩小,耳朵塞进去后容易受挤压变形。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7 08:13
anguoqing99 发表于 2021-2-17 08:05
缺点补充:
(1)声场小,毕竟40mm振膜;
(2)耳罩小,耳朵塞进去后容易受挤压变形。

是的,我之所以没说声场,就怕引起争议。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还是比较足,当然没有Hd600 650那么强烈的空气感。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1-2-17 08:48
楼主继续继续,等“二进宫”的优点分析。

照片细节写得到位,头梁这里,再加一个保护套会好一点(^o^)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1-2-17 09:07
我感觉低频还好,不算很多,适中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7 09:07
艾舍长 发表于 2021-2-17 08:48
楼主继续继续,等“二进宫”的优点分析。

照片细节写得到位,头梁这里,再加一个保护套会好一点(^o^)

优点就不说了嘛 咱们心领神会了




作者: tyj518    时间: 2021-2-17 09:22
感觉不同的网站测出来的CSD好像都不太一样,像sbaf、diy audio heaven测的CSD就看着比较清爽,headphonetestlab测的则在2.5k有个峰但比较小而且很快就衰减了。
作者: charmania    时间: 2021-2-17 09:24
CSD不同测量可以差很远,但都表现出相同的问题的话基本是实锤了

LZ好文,我虽然经常在一些数据上杠LZ,但大体还是很信服的
作者: 52106761    时间: 2021-2-17 09:34
我的大烏已經三年了還這麼健康
看來總算我的運氣能好一次了
作者: 湖中骑士    时间: 2021-2-17 09:44
好文帮顶,喜欢大乌外观,止步于佩戴体验。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7 09:49
charmania 发表于 2021-2-17 09:24
CSD不同测量可以差很远,但都表现出相同的问题的话基本是实锤了

LZ好文,我虽然经常在一些数据上杠LZ, ...

不杠哪有火花啊!哈哈哈!相互学习嘛!

作者: cc45658525cc    时间: 2021-2-17 09:49
这就是个音箱的高音喇叭。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21-2-17 09:49
耳放的输出阻抗对耳机低频确实影响很大,没玩过大乌,但歌德耳机也是如此,插在不同输出阻抗的耳放上,低频有时候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1-2-17 09:52
音染程度受驱动影响,csd越不干净,自然谐波就多音染更大。大乌音染是存在的,但可以推得不是很重染色,跟耳放输出阻抗的关系也不大。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2-17 09:58
当时有烧油还跟我说新版改良了,不断线了

看来都是一个样子

记得若干年前,大乌还在论坛里面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动圈耳机,没想到这才几年,物是人非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7 10:05
xhrisfu 发表于 2021-2-17 09:58
当时有烧油还跟我说新版改良了,不断线了

看来都是一个样子

也不算物是人非吧,只是我比较挑剔,哈哈。
我觉得现在说乌托邦是最好的动圈也并不过誉,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我心里hd800 乌托邦 hd650 600 都是最好的耳机,分不出高下!


作者: audio3517    时间: 2021-2-17 10:12
这个耳机最大的一个毛病是单元返修率高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1-2-17 10:14
大乌的低频下潜要推的深,还是得下点功夫

作者: 莫忘初衷    时间: 2021-2-17 10:26
这玩意就适合听油腻歌曲的男士享用 油腻轰头的声音 非常准确呢

作者: zmasky    时间: 2021-2-17 10:32
解读解毒啊

作者: wedwig    时间: 2021-2-17 11:34
楼主说得没错,这耳机的佩戴,就是重心好像全部集中在顶部,直接压在头顶,重量传递到颈椎,我说颈椎怎么那么疼。。。
这耳机佩戴真是没话说,声音好不好倒是次要的,你作为一个产品,而且还是定位旗舰,你首先得配戴舒适吧...
作者: zfqzz    时间: 2021-2-17 15:10
也有可能是线材问题。上个月刚买的就一边不响了,新版刚好有两条线,试了一下,线坏了。这渣渣品控。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7 15:24
本帖最后由 jhj 于 2021-2-17 15:36 编辑

LZ测出来的频响感觉挺奇怪的,大乌典型的频响是在4.5K和9K左右有峰,7K-7.5K有谷,2.5K虽然也有峰,但峰值很小,大概也就2-3dB。
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LZ这个,2.5K峰起码5dB,9K反而是个深谷,感觉和大多数大乌的测试频响都不同了。


作者: 荒野之树    时间: 2021-2-17 15:31
我大乌用了2,3 年,佩戴我觉得挺舒服的啊,虽然比歌德gs2000e那种恍若无物是差不少,但也没严重到颈部疲劳的程度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7 15:32
tyj518 发表于 2021-2-17 09:22
感觉不同的网站测出来的CSD好像都不太一样,像sbaf、diy audio heaven测的CSD就看着比较清爽,headphonetes ...

这个是跟前端关系很大的,LZ用的前端本身有些“油腻”了些,我用的前端恰恰是清爽透明型的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1-2-17 18:08
没想到看毒文还能解毒啊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21-2-17 18:38
额。。。新版也会断线啊,本来还想弄个大乌,这下劝退了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21-2-17 18:39
xzhfire 发表于 2021-2-17 10:14
大乌的低频下潜要推的深,还是得下点功夫

听过北京老叶的8PL耳放推老版大乌,很棒
作者: pepsi可乐    时间: 2021-2-17 18:41
激光鼠 发表于 2021-2-17 18:38
额。。。新版也会断线啊,本来还想弄个大乌,这下劝退了

鼠大还是爱的不够深啊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21-2-17 18:55
pepsi可乐 发表于 2021-2-17 18:41
鼠大还是爱的不够深啊

主要还是穷。。。
作者: wedwig    时间: 2021-2-17 19:31
荒野之树 发表于 2021-2-17 15:31
我大乌用了2,3 年,佩戴我觉得挺舒服的啊,虽然比歌德gs2000e那种恍若无物是差不少,但也没严重到颈部疲劳 ...

那可能是您头铁颈部肌肉发达~~
我最多戴着听半小时颈椎就顶不住了。


作者: flashelf    时间: 2021-2-17 21:57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7 08:13
是的,我之所以没说声场,就怕引起争议。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还是比较足,当然没有Hd600 650那么强烈的 ...

大乌的空间感确实非常棒,极佳的声场横纵比例,声场的自然真实感反而比800s好

作者: ufovv2008    时间: 2021-2-17 23:25
好文

作者: bluesky76    时间: 2021-2-17 23:39
我一直都说  大乌和银乌是动圈这边 下潜最好的  低频截止频率 是妥妥在50HZ 内的

不过 大乌的低频 听感上是偏多了  整体也被搞暗了    当然三频就是跷跷板   声音也会往醇厚方向走

频响兄 试试银乌  没有大乌的铍骚味   下潜也是很厉害  当然 格局也不大    只是绒耳罩搭配的银乌  听感上会自然点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00:51
jhj 发表于 2021-2-17 15:24
LZ测出来的频响感觉挺奇怪的,大乌典型的频响是在4.5K和9K左右有峰,7K-7.5K有谷,2.5K虽然也有峰,但峰值 ...

建议你学习,参考知名网站的测量

0db测量的乌托邦

soundstage的测量

Oratory的测量

headphonetestlab的测量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1-2-18 01:10
终于等到你!
新版也会断线。。。瞬间解毒了。。。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01:15
偶系aven 发表于 2021-2-18 01:10
终于等到你!
新版也会断线。。。瞬间解毒了。。。

断了修呗,不打紧!其实可以收个2手的来玩玩,卖了也亏不了多少
作者: Kao    时间: 2021-2-18 01:16
不错。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01:18
bluesky76 发表于 2021-2-17 23:39
我一直都说  大乌和银乌是动圈这边 下潜最好的  低频截止频率 是妥妥在50HZ 内的

不过 大乌的低频 听感 ...

好的,谢谢天叔,其实我属于吹毛求疵,总的听感还是不错的!不过说实话我还真的不太喜欢皮耳罩的音色...听着有点软....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01:22
本帖最后由 jhj 于 2021-2-18 01:52 编辑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8 00:51
建议你学习,参考知名网站的测量

0db测量的乌托邦

第一张图不就是典型的4.5K和9K波峰???
0db那个是未修正录音人头的曲线吧?才会有那个2.5K的峰,然而修正后应该不会那么高。
0db测试结果跟InnerFidelity的未修正测试结果是一致的。

更多的大乌频响测试结果:
https://www.superbestaudiofriends.org/index.php?threads/focal-utopia-measurements.2670/

这个频响除了低频部分和14KHz的坑外,几乎和我的系统中的大乌频响一样
瀑布图: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中频“油腻”

InnerFidelity测试结果:

也和我的大乌基本一致
当初InnerFidelity还有一个10多只大乌的测试汇总结果图,但是在和stereophile合并后我找不到链接了。
其中确实存在个别频响与其他的差异较大的个例,但其中8、9只的频响都与这个基本一致。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01:37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8 00:51
建议你学习,参考知名网站的测量

0db测量的乌托邦

找到当初InnerFidelity的测试结果了:
https://share.weiyun.com/mz4iluUg
采样数据够丰富了吧?
不同的大乌个体差异确实较大,但像你手里那个9K有个深谷的确实是少数的个例。

作者: M.X    时间: 2021-2-18 01:55
原来大乌6k也有个峰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01:59
jhj 发表于 2021-2-18 01:37
找到当初InnerFidelity的测试结果了:
https://share.weiyun.com/mz4iluUg
采样数据够丰富 ...

哎,建议你单独开个帖子咨询一下什么是原始曲线 什么是目标曲线 什么是曲线的校准 人工耳耦合腔 iec标准 bk gras测量的曲线又有什么不同!这真的是需要自己学习,不是我一两句说的通的。
你非要把黑圈的原始曲线 去跟红圈的校准后的曲线对比,你咋比嘛???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02:11
本帖最后由 jhj 于 2021-2-18 02:21 编辑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8 01:59
哎,建议你单独开个帖子咨询一下什么是原始曲线 什么是目标曲线 什么是曲线的校准 人工耳耦合腔 iec标准  ...

就是因为录音人头并非自由场,存在耦合腔,所以会产生频响的改变,修正不就是为了还原耳机在自由场中的实际频响吗?
2.5K的那个峰就是由此而生,你测试的“原始曲线”中的2.5K峰就是由此而来。
然而修正后的自由场中的频响才更有参考意义,排除掉各个测试的录音人头本身带来的频响改变,更能体现耳机振膜的原始频响和性能。

换句话说,用你的测试环境来测试耳机,不添加修正的情况下,又有几个耳机在2.5K没有一个大峰,又有几个耳机的中频不“油腻”的?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02:28
jhj 发表于 2021-2-18 02:11
就是因为录音人头并非自由场,存在耦合腔,所以会产生频响的改变,修正不正是为了还原耳机在自由场中的实 ...

真的是乱说....我不和你争辩了...
这是你发的你测量大乌的“人工耳”

如果你认为你这一个咪头+2片吐司面包的测量方式得出的是准确的曲线,那你无需和我争辩,相信自己吧!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02:37
本帖最后由 jhj 于 2021-2-18 02:45 编辑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8 02:28
真的是乱说....我不和你争辩了...
这是你发的你测量大乌的“人工耳”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的测试环境是“人工耳”过??什么时候是“准确曲线”??你自己脑补???
这个只是个人用于参考相对频响而已,用于自己调整系统和同样条件下对比耳机用而已。
只是一个固定和避免双耳串扰的封闭腔而已,麦克风甚至是伸出来贴近振膜的,所以中高频更接近于自由场频响,只是封闭腔的反射会导致低频结果偏多而已。

还是那个问题:你的系统不添加修正曲线,又有几个耳机2.5K没有一个大峰,又有几个耳机中频不“油腻”的??
是我的麦克风直接贴近振膜测量更接近自由场频响,还是录音人头不修正更接近自由场频响??
你自己的测量结果不会解读,测试结果一塌糊涂,就只能这样转移话题了吗??

InnerFidelity为什么要把原始测量曲线弄成灰色,而修正后的曲线才标亮为正常颜色用于对比?这难道没道理,是在“乱说”??
难道InnerFidelity没你懂,干脆所有结果都别修正才对??
作者: tblo    时间: 2021-2-18 09:57
两大神讨(si)论(bi),我等也学(wei)习(guan)下。
作者: EzioNao    时间: 2021-2-18 10:06
很真实的听感了,重,低频有点多,加上贵,都是很能劝退人的因素。

不过你没怎么说大乌的优点:形体感,这个是98%的耳机都无法比肩的。我当时初听觉得大乌震撼,现在也依旧认为没有谁的结象形体感能跟大乌肩并肩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2-18 11:00

大乌这耳机也无需神话,自己没玩之前,特别稀罕,玩了之后,兴趣寥寥
就像叔本华说得那样
人的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
玩hifi也一样,人就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
作者: jerrybai2019    时间: 2021-2-18 11:13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7 08:13
是的,我之所以没说声场,就怕引起争议。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还是比较足,当然没有Hd600 650那么强烈的 ...

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足……

作者: kxnujuw    时间: 2021-2-18 11:16
jerrybai2019 发表于 2021-2-18 11:13
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足……

其实听过009就知道啥感觉了,基本就是声场不大但结像异常准确的感觉
作者: 1122333    时间: 2021-2-18 13:09

80块买了4只,感觉不错,自锁定功能也有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15:31
jerrybai2019 发表于 2021-2-18 11:13
声场不大,但是空间感足……

还是那句话,大乌的声场是属于近处很近,远处很远,层次感强烈的。
其实大乌的声场很大,非常大,甚至没有边界,但是平时不太容易体现出来,因为往往录音中并没有录下那么远的声音。
以加州旅馆为例,主唱和乐器距离不远,会明显不如一些声场大的耳机远。
但是观众的掌声和口哨的距离感就比那些耳机还要远,空间感强烈了,甚至有仿若人头录音一般的空间和距离感。
大乌声音结像距离非常依赖录音本身,如果录音中声音本身就是很近,那么可以近到贴耳。
但要是录音中5米甚至10米开外的声音,就会出现几乎别的耳机都没有的“脱箱感”。
尤其是看B站一些Vlog或者直播时候,旁边有人开门关门弄出声音的时候,或者一些音乐中录的自然界的树上鸟叫、雨声、雷电等等效果,就可以乱真。

作者: qisheng007    时间: 2021-2-18 15:45
两大神讨(si)论(bi),我等也学(wei)习(guan)下。

作者: 莫忘初衷    时间: 2021-2-18 15:48
jhj 发表于 2021-2-18 15:31
还是那句话,大乌的声场是属于近处很近,远处很远,层次感强烈的。
其实大乌的声场很大,非常大,甚至没 ...

真厉害 跟真的似的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15:53
激光鼠 发表于 2021-2-17 18:39
听过北京老叶的8PL耳放推老版大乌,很棒

其实8P*系列最老的8P推大乌就已经非常好(除了输出阻抗比较高,导致低频过多需要处理这个因素外)

作者: mm逗    时间: 2021-2-18 16:02
横向声场小 戴着夹耳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1-2-18 16:32
耳机声场这东西, 小是不好的, 大是好的, 大到"不像耳机/不像封闭耳机""从很远的地方传来"100%是有问题的 (要么耳机本身声场怪, 要么推过了却被脑放忽略). 理解掌握这个三段论, 水平超过七成烧友不成问题.
作者: jhj    时间: 2021-2-18 17:07
cdzsz67 发表于 2021-2-18 16:32
耳机声场这东西, 小是不好的, 大是好的, 大到"不像耳机/不像封闭耳机""从很远的地方传来"100%是有问题的 ( ...

声场并非简单的大、小这一个因素,不能用简单的“大”和“小”来一概而论吧。
有些声场似乎很大,但却没有近处的声音,最近的声音似乎都得从3米外起,什么声音都听起来远而且结像发空,那还能算是好,没有问题吗?
“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不像耳机”,然而却拥有清晰的结像和真实的质感,这难道不好?
况且本来就是录音中包含的信息,录音就是在那种自然环境中录下来的。

作者: tomtrp    时间: 2021-2-18 17:31
Focal第一代的耳机产品,不算特别成功。声音的完成度和均衡度远不如自家监听和中高端Hifi箱子。
作者: 羽渡尘    时间: 2021-2-18 17:54
我看过b站维修大乌的视频 也是断线的 后来被up主轻松解决 还加固了 防止再次断线

作者: 羽渡尘    时间: 2021-2-18 17:55
激光鼠 发表于 2021-2-17 18:38
额。。。新版也会断线啊,本来还想弄个大乌,这下劝退了

这个可以修的 b站有视频 帮你修好还给你加固

作者: 5410    时间: 2021-2-19 14:49
动圈里面大乌和其他耳机完全是两种声音,其他耳机再好听也是耳机的声音,大乌是听箱子的感觉
作者: cc45658525cc    时间: 2021-2-19 15:51
同样听箱子感觉的耳机还有1266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1-2-20 00:10
这篇帖子有水平,赞!
作者: o0oo    时间: 2021-2-20 08:17
看指标图就知道多脏
作者: wryiadgj    时间: 2021-2-20 08:22
艾舍长 发表于 2021-2-17 08:48
楼主继续继续,等“二进宫”的优点分析。

照片细节写得到位,头梁这里,再加一个保护套会好一点(^o^)

保护套求链接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1-2-21 01:18
wryiadgj 发表于 2021-2-20 08:22
保护套求链接

家人手制,没有链接可买吖

作者: wryiadgj    时间: 2021-2-21 10:42
艾舍长 发表于 2021-2-21 01:18
家人手制,没有链接可买吖

强!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2-21 10:56
感谢专业人士的好文!
再请问一下:
1. ……在齿音集中的2k-6khz有些坑,这些坑让人声唇齿听着较软,在加上从1k-5khz 有一些高Q共振残留,这使得……的唇齿听着很润滑
——请问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比如资料、论文)?还是你的感受?

2. 关于你说的灵敏度太高,电位器只能开一点点的困扰,我也有。想过加阻棒(比如我就买过er4的阻棒,但配合er4sr都完全不行!恐怕只能配合er4p转s),我怕会(较大程度上)改变rc电路的特性。反过来一想,音量电位器/不同耳机负载,本来这个就是不同的呀?为什么会我加阻棒“没法听”呢?这个是我没有想明白的。

作者: kxnujuw    时间: 2021-2-21 11:05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1-2-21 10:56
感谢专业人士的好文!
再请问一下:
1. ……在齿音集中的2k-6khz有些坑,这些坑让人声唇 ...

大乌自身的阻抗曲线低频突起得非常厉害,加阻抗棒会极大抬升低频
作者: kxnujuw    时间: 2021-2-21 11:06
要是阻抗曲线非常平缓的耳机加阻抗棒就没什么影响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2-21 15:30
kxnujuw 发表于 2021-2-21 11:05
大乌自身的阻抗曲线低频突起得非常厉害,加阻抗棒会极大抬升低频

你如何断定加阻棒就提升低频?你都不知道加阻棒加多少欧的。

作者: jhj    时间: 2021-2-21 15:54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1-2-21 15:30
你如何断定加阻棒就提升低频?你都不知道加阻棒加多少欧的。

加阻抗就会让耳机的频响往自身阻抗特性曲线的方向变化,阻抗加得越多,变化越大。
他说的是大乌,大乌在低频60-80Hz的阻抗峰值是标准阻抗的4倍甚至更高,所以对阻抗棒会非常敏感,即使只有10欧也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更不用说阻抗棒的阻值往往都是更大的。

ER4的阻抗频率曲线完全不一样:2.5K有个小峰,5K以上则快速增加。所以ER4加阻抗棒以后则是高频会明显变亮:

粉紫色的那根曲线就是ER4的阻抗频率曲线。
ER4S本身高频就够亮的了,再加阻抗棒当然会高频更亮,亮得刺耳。
其实ER4S已经相当于加了20欧阻抗棒的ER4P

ER4S灵敏度太高,就只能看看播放软件里面找软件音量开低看看,虽然这样会稍微降低一些动态和信噪比,但至少外部的音量旋钮不用开太小了。
作者: 智者乐水    时间: 2021-2-21 17:49
ChristianRiddle 发表于 2021-2-17 09:07
我感觉低频还好,不算很多,适中

同感,只有在换线不搭或者驱动不好的情况下,会有低频过量的问题,另外有些录音本身低频就略多,我换过单晶铜和纯银的两种平衡线,不过都是diy的,听感都会增加低频的堆积感,在原线单端下反而没有。

作者: 智者乐水    时间: 2021-2-21 17:50
莫忘初衷 发表于 2021-2-17 10:26
这玩意就适合听油腻歌曲的男士享用 油腻轰头的声音 非常准确呢

如果听流行,会有低频过量的问题,因为录音本身低频就多,反而听古典是正好的,完全不多,很适中,主要是质感很好。

作者: CQ29    时间: 2021-2-21 18:00
大乌缺点:大乌女声不够毒,佩戴不够舒适,躺床上又往后掉。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2-21 20:50
jhj 发表于 2021-2-21 15:54
加阻抗就会让耳机的频响往自身阻抗特性曲线的方向变化,阻抗加得越多,变化越大。
他说的是大乌,大乌在 ...

你好,感谢详细回复。但解释有几个瑕疵,比如第一句话,“频响往自身阻抗特性曲线的方向变化”,这个说法不对。你指的是频率响应(或者你说的是阻抗曲线)的谐振峰的峰值往低频变化吧?
如果加上阻棒后,在你发的那张图上,阻抗-频率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那个蓝色曲线吗?(相频曲线先不管)。

低频阻抗增加,会让低频的幅值响应变弱,相对来说,高频就显得更亮了对吧?
也就是说,加阻棒起到减弱低频部分的作用。

作者: rockyv    时间: 2021-2-21 21:23
CQ29 发表于 2021-2-21 18:00
大乌缺点:大乌女声不够毒,佩戴不够舒适,躺床上又往后掉。

搭配hp4女声很毒的。
话说你大乌耳放看好了么?pass?

坐着戴太重了,除了重量外其实还比较舒适的。


作者: CQ29    时间: 2021-2-21 22:34
rockyv 发表于 2021-2-21 21:23
搭配hp4女声很毒的。
话说你大乌耳放看好了么?pass?

我出了大乌后入了ADX5000。

作者: GGT260    时间: 2021-2-21 23:37
很满意大乌,比800s好听多了,低频下潜很好,胆机推出弹性下潜深的低频很舒服
作者: kxnujuw    时间: 2021-2-22 10:51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1-2-21 20:50
你好,感谢详细回复。但解释有几个瑕疵,比如第一句话,“频响往自身阻抗特性曲线的方向变化 ...

你可以看粉色的阻抗曲线,加电阻会分电压,耳机本身阻抗越大的频段被分走的就越少,等于是增加了这个频段的相对响度
作者: tomtrp    时间: 2021-2-23 06:49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2-23 06:51 编辑

十分赞同楼主的分析和引用,点赞!楼主看客观测试的网站和我平常看的一模一样。听感也大体类似。这耳机搭配输出阻抗很低的耳放,低频量感更适中一些。
大乌优缺点都挺明显的,作为Focal进军Hifi耳机市场的第一代耳机,素质和调音都远没有自家 中高端Hifi/监听音箱成熟。
作者: bluesky76    时间: 2021-4-27 17:53
本帖最后由 bluesky76 于 2021-4-27 17:56 编辑
1122333 发表于 2021-2-18 01:18
好的,谢谢天叔,其实我属于吹毛求疵,总的听感还是不错的!不过说实话我还真的不太喜欢皮耳罩的音色... ...

不仅软 还偏暗  鼻音重 没有必要空灵感    反正就是一只 一耳朵开口毒 但实际是偏重口味的味道鸡

作者: 女人的选择    时间: 2021-10-29 05:10
bluesky76 发表于 2021-2-17 23:39
我一直都说  大乌和银乌是动圈这边 下潜最好的  低频截止频率 是妥妥在50HZ 内的

不过 大乌的低频 听感 ...

说实话。。。没了铍骚味就没啥意义了,大乌能在偏中低频的调音下,女声依旧在动圈里独领风骚靠的就是这骨子铍骚味的。。。。。

所以银乌,不值一提。

作者: Trample    时间: 2022-9-21 00:52
xhrisfu 发表于 2021-2-18 11:00
大乌这耳机也无需神话,自己没玩之前,特别稀罕,玩了之后,兴趣寥寥
就像叔本华说得那样
人的欲望 ...

你说得对,折腾是第一生产力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