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ter is imprecision in the timing of the discrete samples when converting from analogue to digital or vice-versa.It should only be considered at the actual points of conversion.
“时基误差”(jitter)是指在模数转换或数模转换时,离散样本的时序的不精确性。我们只应该在实际转换时考虑它的存在。(其实我发现把 jitter 明明白白翻译成“时基误差”之后,用中文就已经能搜到不少内容了。)
而什么时候存在数模/模数转换?一是母带到 CD 的制作过程当中,这种情况下,需要把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二是 CD 的回放过程,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而 CD 与 CD 之间的拷贝刻录,不好意思,只有数字信号的原样复制。还是那句话:0 就是 0, 1 就是 1. 你使用的电脑、刻录机,都没有那么高级,都不会先把一张 CD 上的数字信号先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编码成新的数字信号进行刻录,因为这多余的转换势必造成二次失真,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只有直接进行 0 和 1 的复制,才能保证信息复制的精确性,保证起码在数字信号之间的复制不出差错。
一台电脑上对声音的数模转换的模块在哪里?在声卡里。而 CD 的刻录本身根本用不着声卡,你的刻录机里也没有这样的玩意,CD 机和刻录机不一样,CD 机需要回放,所以有解码模块,而刻录机如果需要播放 CD,是 CPU 从 CD 碟读取数字信号之后,交给声卡转换成模拟信号再放大输出,是通过声卡来完成的。
所以可见,我们作为消费者,真正能够接触到 jitter 的地方在于哪?只在于回放设备,也就是你的播放器。在母带刻成 CD 之后,你播放器解码芯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听到的声音,跟刻录了几手毫无关系。这是你们张口闭口 jitter 本身的定义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