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求碟】伊斯特凡·克尔提斯《波西米亚狂想曲》据说很发烧,求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06
标题: 【求碟】伊斯特凡·克尔提斯《波西米亚狂想曲》据说很发烧,求分享
求各位大神伸出友谊之手,有的话,麻烦分享一下谢谢啦!


这个精彩的录音来自迪卡唱片1962年出版的专辑《波西米亚狂想曲》,匈牙利指挥大师克尔提斯指挥以色列爱乐演奏。


片中收入了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两位最杰出的捷克音乐家的经典作品,该片一经推出,立刻以精彩的演绎、出色的录音风靡一时,让众多黑胶迷趋之若鹜,成为黑胶时代管弦乐录音的典范。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06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8 20:35 编辑

这张《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他留下的杰出唱片。《Bohemian Rhapsody 》Istvan Kertesz




奉送自己收集的蓝光音频61BD,下载地址鼠标图片就显示,115网盘的,没有度盘哦。
其中有伊斯特凡·克尔提斯的。随便说一下,这些蓝光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最佳。操作系统仅仅支持到win7,win8以上看运气了。官方停止更新了。

那个当下PT80网站的就是我的,被他人卖钱了,可悲。那个文件夹包括文件编辑的方式具有自己的强烈风格,别人是不可能一模一样的风格和方法,一看就知道是自己收集。
感谢哪些不知道的提供者!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0:17
对一些源自港怂的器材发骚炒作人士的眼光多半要失望,费半天劲搞到手,一听就会扔掉。好在没有花几千块去淘原盘。迪卡那些什么天价天碟。一听什么玩意,没一个有印象的。本来在贝交等方面很有特色的瑞士指挥家安塞美也在其中,皇家芭蕾并非他的代表作,而且每个格式的版本都是从黑胶抓的。安塞美就这样被无脑迪卡天碟党们给封为芭蕾伴奏指挥了。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24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0:17
对一些源自港怂的器材发骚炒作人士的眼光多半要失望,费半天劲搞到手,一听就会扔掉。好在没有花几千块去淘 ...

是滴,老大,好了就留下,不喜欢就删除,有时候好奇心会驱使你做无用功。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0:31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8 20:24
是滴,老大,好了就留下,不喜欢就删除,有时候好奇心会驱使你做无用功。

可以查查是不是在那个迪卡天碟小包子里。看过这张封面。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32
不要超越地平线 发表于 2022-10-8 20:27
就是前猫咪音乐网,很无耻的网站,资源积累全靠抄袭。

现在这里可能还潜伏着它的爬虫呢。

原来如此,我发现我收集的蓝光音乐会、歌剧、芭蕾、音乐剧等等,原来在这里分享的,后来网络发现一些音乐论坛收费分享,可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0:37
以前也看过一些老器财迷的聊天。发现他们圈子里玩的还是早银子赚的早,也不是现在网络垃圾时代才来的纯吊丝。很早从早期香港那些没空调的时代,夏天还要烧胆机的发烧圈里,流传出来的一些自封的天碟。结果一看曲目、指挥以及乐团,全都是垃圾等外的存在。这些天碟被炒做的成千上万的贵,就好比现在那些无脑插队老年群体里互相倒腾的那些旧货方式,高价假古董都是同一个路子。荷兰郁金香永远在这些弱智群体里借尸还魂。
不过好在东西再贵再骗还算是这些人自己手里的东西,没人拿不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乱搞的。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40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0:31
可以查查是不是在那个迪卡天碟小包子里。看过这张封面。

查了,包括俄网。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0:42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0:37
以前也看过一些老器财迷的聊天。发现他们圈子里玩的还是早银子赚的早,也不是现在网络垃圾时代才来的纯吊丝 ...

荷兰郁金香!经典!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08
为什么连柯蒂斯名下的俄网盗版曲目里都没有,就说明了问题。起码不入那些自己花钱抓轨人士的贵眼。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11
至于拿别人花钱抓出来借阅的东西,沾了一道手自己借阅并且当标题党帖了一下,然后聊天信息又被别人扒走,却好像割了自己的卵子一样真的感觉疼。那就应该检讨一下为什私心那么重,该你疼不该你疼,应该先想好了。有本事不说话就把更贱的垃圾网站给关了,垃圾类的除非想直接咔嚓掉否则吃相就这祖传习惯还改不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1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8 21:26 编辑

匈牙利指挥家伊斯特凡·克尔提斯 (Kertesz Istvan,1929~1973)。也在以色列爱乐担纲过指挥。
https://music.douban.com/musician/105986/


DECCA 22张天价名盘 +5cd,这里面也没有。这些标题的数码片源,都是初哥阶段被网络标题党们推的多的东西,和一些天碟试音碟都是同类货,下来一听就放在那里了。后来知道这些都是很早以前实体唱片时代流汗发烧器材党们玩的东西。到了第二三代的儿孙辈时代,被后代翻出来传播。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20
玩钱买器材的发烧圈有自己的爱好无可厚非,人家自己花钱买的在圈子里自己转,也没有违法那就行。不过以前不行,妥妥的投机倒把是重罪,比盗窃罪还重。至于是不是有欣赏价值,圈子外的人自己知道就行。

到是没必要没事干专门跑到人家论坛里去说一些和主题没关系的话。没找到自己的地方可去,偏要去一些和自己不沾边的地方还要弄出一些不靠谱的响动,要引起大人们注意还有会动的东西存在,这种行为模式最悲催。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1:34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1:13
匈牙利指挥家伊斯特凡·克尔提斯 (Kertesz Istvan,1929~1973)。也在以色列爱乐担纲过指挥。
https://mus ...

费心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43

十多年前数码网传小包目录。应该是以前那些人的设备不行,抓出来的东西都是个人等级的。10年开始的一些抓轨就名下好多了。但这种隔代遗传的东西,现在也没人再搞了。

DECCA 22张天价古典 -大London (wav) 目录:

01.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Mendelssohn - Midsummer Night's Dream (wav,f)
02. 西班牙国宝 Espana - Rimsky-Korsakov,Granados,Chabrier,Moszkouski - Argenta, LSO [WAV整轨]
03. 天价古典24K金碟《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什卡》Stravinsky Petrouchka [WAV整轨]
04.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复活节序曲》Rimsky-Korsakov The Tale of Tsar Saltan - Ansermet
05. 德彪西《伊比利亚-意像 管弦乐集》Debussy - Images pour Orchestre -Argenta, Orch. Suisse Romande -London FFSS
06.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德彪西《夜曲集》Ansermet, Orch. Suisse Romande [WAV整轨]
07. 柴可夫斯基《1812 序曲, 意大利随想曲》Tchaikovsky 1812, Italien, Marche Slave,Swan Lake -Kenneth Alwyn, 1959
08. 格里格《皮尔金德》Grieg - Peer Gynt -Oivin Fjeldstad -LSO -1961 [WAV整轨]
09. 比才《卡门, 阿莱城姑娘组曲》BIZET 'L'arlesienne' suite no.1 & 2, Carmen suite (flac)
10. 大London《德彪西_玩具箱_安塞美》[WAV整轨]
11《鲍罗丁 第2 &3交响乐》2CD [WAV整轨]
12.《门德尔松:第三“苏格兰”交响曲》[WAV整轨]
13. 法雅芭蕾舞剧三角帽[FLAC分轨]
14. 历史著名录音 Szell - Handel Water Music (亨德尔 水上音乐组曲) [WAV整轨]
15. 哈罗尔_园丁的女儿(奶妈)La Fille Mal Gardee(CSCD 6252)[WAV整轨]
16.《欣德米特 小提琴协奏曲 布鲁赫 苏格兰幻想曲》[WAV整轨]
17.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 Mehta, LA Philharmoni [WAV分轨]
18. 大London《魔女佳酿》[WAV整轨]
19.《威尼斯_索尔蒂》[WAV整轨]
20.《肖斯塔科维奇 第1交响乐 &芭蕾组曲》[WAV整轨]
21. Gounod Faust Ballet Music Bizet Carmen (古诺 芭蕾舞曲) [WAV分轨]
22. 皇家芭蕾-安塞美 (K2HD-24bit-100kHz-限量版) (2cd, wav)
22. 皇家芭蕾Ansermet, Royal Opera House Orchestra(2CD Deluxe Package Set)[WAV整轨]
23. 大London天碟《火车头》A Journey Into Stereo Sound [WAV整轨]
25. Louis Armstrong Under The Stars [WAV整轨]
26. L' 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 Ernest Ansermet 安塞美-柴可夫斯基芭蕾 [WAV整轨]


DECCA 22张天价名盘 +5cd:

23. A Journey Into Stereo Sound '火车头'经典老唱片 立体声之旅 (全频段立体声的奇迹)
24. Bob and Ray Throw a Stereo Spectacular_Class Record 美国西部
25. Louis_Armstrong Under the Stars-Classic_Records _24K Out of Print 爵士歌王 路易斯.阿姆斯壮
26. L' 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 Ernest Ansermet 安塞美 天鹅湖
27. Brahms_Hungarian Dances,Dvorak_Slavonic Dances_Reiner_London CCD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1:48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1:43
十多年前数码网传小包目录。应该是以前那些人的设备不行,抓出来的东西都是个人等级的。10年开始的一些抓 ...

这些的确有强烈的个人取向,萝卜白菜都有人爱,包括刘榜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2-10-8 21:49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1:43
十多年前数码网传小包目录。应该是以前那些人的设备不行,抓出来的东西都是个人等级的。10年开始的一些抓 ...

哈哈,这个俺有呢。。好象是某宝上买硬盘时附送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8 21:5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8 22:13 编辑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2-10-8 21:49
哈哈,这个俺有呢。。好象是某宝上买硬盘时附送的

一开始都是ape格式,后来又有了原抓的wav包子。单独搜说不定还能凑齐24bit的。sacd的也有,但一听还是黑胶抓的,咔蹋咔蹋轨道声都一样。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2-10-8 22:00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1:55
一开始都是ape格式,后来又有了原抓的wav包子。单独搜说不定还能凑齐24bit的。sacd的也有,但一听还是黑 ...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8 22:50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8 22:55 编辑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2-10-8 21:49
哈哈,这个俺有呢。。好象是某宝上买硬盘时附送的

都网络下载的,以前也以为如何如何的好,听听也没有感觉好在哪里。有时候一听入坑,再听听木有感觉了。。。。。
作者: yjj0814    时间: 2022-10-9 11:16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8 20:06
这张《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他留下的杰出唱片。《Bohemian Rhapsody 》Istvan Kertesz

请问您的蓝光音频在哪里啊?我没看到链接,我是非常喜欢蓝光音频的,多谢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1:34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9 11:41 编辑
yjj0814 发表于 2022-10-9 11:16
请问您的蓝光音频在哪里啊?我没看到链接,我是非常喜欢蓝光音频的,多谢

鼠标放2楼图片,就看见下载附件,下面显示的就是地址复制粘贴即可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1:42
jimguo 发表于 2022-10-8 21:43
十多年前数码网传小包目录。应该是以前那些人的设备不行,抓出来的东西都是个人等级的。10年开始的一些抓 ...

这些黑胶年代, 大DECCA 的一些所谓 发烧天碟。要严谨认真的判断,还是必须要自己亲耳听到好的版本的黑胶,在比较好的器材重播,才能有所体验的。
尤其是 头版,二版的黑胶与其他后期再版的声音,就有很大差别,没有体验过这种对比,个人很难臆想的,更不能仅凭下载到的不知何人,不知何种条件下的转录的文件作判断,即使所谓的高格式文件。

我在高级的黑胶系统上,听过一些这上面提到的迪卡头版,二版黑胶,我自己判断,确实有一些是精彩的演绎,非常高质量发烧的录音,

也确实有过誉的,有可能早期 港台发烧圈的 以讹传讹的情况,



如果 撇开优秀的黑胶系统,优秀品相的黑胶碟来 讨论,就意义不大了。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1:45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1:42
这些黑胶年代, 大DECCA 的一些所谓 发烧天碟。要严谨认真的判断,还是必须要自己亲耳听到好的版本的黑胶 ...

多谢指点!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2:06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1:42
这些黑胶年代, 大DECCA 的一些所谓 发烧天碟。要严谨认真的判断,还是必须要自己亲耳听到好的版本的黑胶 ...

器材玩家就是器材玩家,实际上是在跟风器材商买东西的目的去做的一些横向的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监听概念。消费者扽跟风这些自己认为的专业人士,思考都是受这些人的牵引。这里面从来没人会对艺术诠释进行关注,也就不存在这方面的全面比较。相当于新的皇-帝新装,谁不监听谁就不专业。

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视卖场播放的一些演示视频。和文化内容基本无关,主要目的就是突出显示屏的效果。很简单去到专门注重音乐艺术的人那里看看,没几个人会花很多篇幅提什么音响效果和器材的,更没人陷入器材问题。但经常能见到去现场音乐厅的感受交流。从艺术欣赏的理解角度对理解区区器材来说都是很简单的道理,用不了什么精力,也就没人会对此表示有什么探讨的意义。

形而下为器,非君子之道。主导交响乐演出的艺术家,每一个人会说自己是个器材迷。偶然听了也嫌跌份。钢琴等乐器,有好的自然会有人来提供。拿起来演奏当然会更加顺手有利于表现力。工匠等级的东西也就仅此而已,艺术还是艺术。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2:08
皇-帝也算禁词,真是服了大碗茶二人转了
作者: 王者霸小天    时间: 2022-10-9 13:07
请问楼主收到了吗?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3:50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3:53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10-9 12:06
器材玩家就是器材玩家,实际上是在跟风器材商买东西的目的去做的一些横向的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监听概念。 ...

也不用太过绝对,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爱好音乐就行,也不用分什么器材玩家,内容玩家。

不过,好像专业的器乐演奏者,声乐演唱者,他们对于重播的器材不是很重视,更在意的是演奏,演唱的现场效果。
他们重视的器材,是演奏的乐器,比如 斯特迪瓦里提琴,斯坦威,贝森朵夫钢琴等,那也是形而下的东西。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4:13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3:50
也不用太过绝对,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爱好音乐就行,也不用分什么器材玩家,内容玩家。

坦率地说,类似于“存在合理”这类新词,就是不假思维强行照搬抄袭滥用网络思想的无限复制生存个体为一体的现象。
合理不合理,也要看合的是什么道理、范围如何?一般正常的道理,是通行于世不分小圈子范围限制的社会常规认知。如果是在某个小圈子里的道理,能不能有生存现象和外界没关系,谁管他合理不合理。这就和便携党们乐此不疲的在他们的小圈子玩是一样的。类似的还有网络流媒体音乐党。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4:17
所以说没有量化的毒理推测都是耍流氓。同样,没有范围的群体现象外放适用也都是耍流氓。很多陋习和陋俗那就是陋俗,一些吊丝非要加上这个文化那个文化揪头发拔高自己,很明显直接的就是把自己的内心间接的展示出来。表示的是自己没有信心和希冀看不起自己,需要用更高的名词来粉饰和转移公众视线。

还有类似于“历史不能假设”更是无脑相互抄袭的板砖。历史书和历史事实当然不能捏造,这叫做不能假设吗。但是对历史经验的兵棋推演,是常规高级智慧的习惯。和没文化吊丝钟情的不能假设板砖名词有毛关系啊。但是对对一些没文化的人来说,用板砖在自己的想象力砸烂对方就是速胜的阿Q自摸自爽方式。

有一种网络现象。大家都互相抄袭,连思想和行为全都一样低端,那么就没有个体差异了。很明显这些都是社会低端群体的现象。实际上,这一大群人就不是在生活,而是在下意识的共同复制,这样就等于会随也没在活着。但是人数上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而且是永恒的。这就不能用数量来证明价值。因为如果不接受教育的话,那么都是没文化的人。但是教育程度低的群体也是更大数量的存在。再往下推广,没有得到人身的生物肯定比人类总数还要庞大几个百倍的数量级。因此教育和智慧都是稀有的,老师永远都是人数上的少数,学生永远都是人数上的多数。那么全社会的人口总数里也是这样,智慧高的人必然占少数。所以圈子习性,甚至陋习都不能叫文化。

为什么有些人都要走商业路线,干什么都要把自己拔高。那就是潜意识里自己也知道自己很低,不弄虚作假的用更高的名词来拔高自己没办法混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4:19
幼儿园中班男孩钟情于奥特曼,但是到了大班就会鄙视这些都是小儿科,这就是很普遍的认知升级现象。但是一些成年人的认识层次永远不提升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因为成年人没有幼儿园班级那种广义的兴趣多样性的范围,自己凑个圈子自己互相吹捧自爽。没有别惹小朋友出来鄙视一两下的。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4:43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4:45 编辑

哈哈,老兄的思维比较扩散性,延伸极广,佩服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4:50
大指挥家特勒曼整天也是在听内容吧,立体声乙烯基唱片,不可能降格自己去玩什么老百姓玩家的无脑器材。

有些单纯用黑胶来扩大范围,那把那种老的酚醛胶木掉渣唱片也算黑胶里面,是反向的不分类观念。一个方向是狭窄分类朝边界外放,同时又再玩应有的分类模糊化处理。能把这种双重逻辑能存在于一体,还不觉得有什么冲突,对于这种心理素质的强大坚硬,也是醉了。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4:51
听音乐的群体中,听 流行音乐是大多数人,听古典音乐的是少数人,

听古典音乐的群体中,听CD载体的,听音频文件的是大多数人,
听流媒体的人群,估计都比听 黑胶唱片载体的人多。


听黑胶唱片的是应该还是少数人。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4:59
现在有充分条件玩黑胶。但是现代人的不可能单打一的只关心唱片音响,更无需钟情于一种音响模式。
没银子可以优先工作赚到银子再去置办任何房子设备。直接扎到一个坑里出不来还要深挖那是无脑。

大音箱本身就是无脑拜物教的走向,谁吃饱撑的纠集一群人过来得瑟。一般都是一个人自己听。真的要想大家听的话可以单独建立一个音响厅,都什么时代了没人在自己家屋里折腾的。
那么黑胶房就是现代很简单就能实现的。首先就是可以完全无尘化,现在高端黑胶播放根本不会出现吊丝留声机那种噪声。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5:04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5:06 编辑

回到楼主 本帖所提出的问题,他是要找黑胶唱片年代的精彩录音,

【这个精彩的录音来自迪卡唱片1962年出版的专辑《波西米亚狂想曲》,匈牙利指挥大师克尔提斯指挥以色列爱乐演奏。

片中收入了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两位最杰出的捷克音乐家的经典作品,该片一经推出,立刻以精彩的演绎、出色的录音风靡一时,让众多黑胶迷趋之若鹜,成为黑胶时代管弦乐录音的典范。.......】


我的建议是 想了解是否真的精彩,最好还是自己想办法 去听听 黑胶系统所播放的这张唱片,或者 这时期同类型的唱片,而不是听文件,或者看别人的评论。


楼主所提的这张,我没有听过,但 同类型的,比如老兄所列出来的20多张中,有一些我是听过的,如DECCA 安塞美指挥的比才的卡门组曲,头版,

或者是 大伦敦版的 皮尔金特组曲,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5:0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9 15:12 编辑

分享这个事,自然有自己的逻辑在里面。

有人梦想给自己的小鼓捣油的私利加料。其实真正的分享源头是拿自己实体盘抓轨的人,剩下吃别人剩饭拷贝多来传播的人,最多就是自己玩玩,不要叠加什么违禁香精的做梦私利。殊不知梦想拼命转发修福的效果就是舍命最大数量牺牲掉自己的福气,去为这个版本的第一抓轨人的福气积累修福。东西肯定属于第一抓轨人,拿走别人的东西最好的限定就是借阅、最差的定位就是盗窃。根本不听整天发疟子的话更是和自己修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只可能惹祸。基本能和偷书不算偷被挂在放上吊打的孔乙己横划等号。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5:07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3:07
请问楼主收到了吗?

没有呢,估计有的朋友,没有看这个贴内容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5:09
哈哈,老兄思维确实发散,我都跟不上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5:10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9 16:42 编辑

很多自己有东西并不是拿出来得瑟的。卡萨尔斯的大无黑胶才是经典,根本不在于什么音响效果。没有任何一位大艺术家把唱片声音拿出来说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5:15
其实发烧碟和天碟、试音碟等东西,最适合那个板块?当然是音箱电脑板块了。那里基本都是真正的大音箱玩家。古典区,当然还是音乐本身为核心价值了。核心价值不可能两个全都是。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8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5:20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5:04
回到楼主 本帖所提出的问题,他是要找黑胶唱片年代的精彩录音,

【这个精彩的录音来自迪卡唱片1962年出 ...

是滴,一些LP是很好,大多数不怎么样,也是一时兴起,看看有没有朋友分享,乐乐。。。。。

继续折腾,最近超高音改造很好,非常满意,听下来非常通透,现在改造重低音




被动分频目前主流的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
分别对应斜率 6dB/oct,12dB/oct, 18dB/oct,24dB/oct   30dB/oct
此改重低音为四阶分频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5:24
jimguo 发表于 2022-10-9 15:15
其实发烧碟和天碟、试音碟等东西,最适合那个板块?当然是音箱电脑板块了。那里基本都是真正的大音箱玩家。 ...

老大说的都深层次,一般人难理解。。。。。。。我都没有说我要干什么,你却指明方向,佩服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5:30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5:20
是滴,一些LP是很好,大多数不怎么样,也是一时兴起,看看有没有朋友分享,乐乐。。。。。

继续折腾, ...

哈哈,麻烦了,
我出黑胶封面图了,
你也都出线路图了,

咋俩麻烦了,这下铁定屁股要挪一下,

挪去 音箱电脑板块去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5:39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5:24
老大说的都深层次,一般人难理解。。。。。。。我都没有说我要干什么,你却指明方向,佩服

有效利用机会,时过境迁刻舟求剑就没机会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5:40
要鼓励头脑风暴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6:00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5:30
哈哈,麻烦了,
我出黑胶封面图了,
你也都出线路图了,

DIY,兴趣也,自娱自乐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6:02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6:04 编辑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00
DIY,兴趣也,自娱自乐

你个器材 档!
看来铁了心要去 音箱电脑版了

现在用什么超低音,低通管理自己搞?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6:15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9 16:17 编辑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6:02
你个器材 档!

用什么超低音,低通管理自己搞?

朋友淘汰的,买新货,我说冤枉钱,不信我就改造你的旧的,高音部分弱了点,加个超高音,改4分频,效果提升大。非要我再改改低音部分,正调试呢,娱乐娱乐,实践一下自己的理念。很粗糙了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6:19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6:58 编辑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15
朋友淘汰的,买新货,我说冤枉钱,不信我就改造你的旧的,高音部分弱了点,加个超高音,改4分频,效果提 ...

有理论,有实践,👍🏻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6:19
哈哈,我给你点赞都要审核了?
什么个情况?

作者: dannielliu    时间: 2022-10-9 16:36
这张黑胶1974年出过CD的,REMASTERED版本,后来DECCA ORIGINAL系列也再版(台湾也压版引进过),就指挥家而言,他的指挥作品更多是和LSO合作。也许更值得欣赏。数十年时间过去,全世界的乐迷审美也许有个性,但起码的共性必然存在,所以,物稀不一定贵!
作者: dannielliu    时间: 2022-10-9 16:38
已经消逝的黄金时代,黄金的其实不是录音或者黑胶,黄金的其实是人或者是我们的怀旧情感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6:48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9 16:49 编辑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6
这张黑胶1974年出过CD的,REMASTERED版本,后来DECCA ORIGINAL系列也再版(台湾也压版引进过),就指挥家而 ...

孤陋寡闻,涨知识了,感谢!,去找找这个CD,有没有CD信息?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10-9 17:02
从头看到尾,长知识,这个迪卡包子好像我也有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17:07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17:11 编辑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8
已经消逝的黄金时代,黄金的其实不是录音或者黑胶,黄金的其实是人或者是我们的怀旧情感

我想 ,爱乐者,发烧友们 赞赏那时候的录音和黑胶唱片,

怀旧的情感固然是其中之一的因素,

但高质量黑胶重播的魅力,也是非常关键,是 CD 或 现代高格式文件重播所不能替代的和谐与美。或者说这就是黑胶模拟的魅力。


我还是墙裂建议,爱乐者或者发烧友们,如果有机会的,一定要去现场自己耳朵去听听高质量的黑胶重播,例如各种音响展(音展的展商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不一定都调得好听,可以多选几家去听听,调整设置要求高可能也是黑胶的短板),多找几家去比较听听,尝试各种载体的重播的体验,然后再作判断。

这种体验,很特别,必须是自己耳朵感受体验的,不是别人的,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妄自揣度。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11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8
已经消逝的黄金时代,黄金的其实不是录音或者黑胶,黄金的其实是人或者是我们的怀旧情感

许多东西,感情满满,才值得珍藏,真正需要的是情感,磁带年代,现在看有什么音响效果,破旧东西仍然舍不得扔,因为那些能唤起美好回忆。你说的非常在理!

作者: dannielliu    时间: 2022-10-9 17:17
我毫无看不起黑胶的意思,但是,“爱乐者如果有机会"首先要听的恐怕不是啥音响展,而是音乐厅现场,无论多么模拟还原的,都是丢失了诸多细节的,或者说是人为”加工“过的现场。而从各种现场中,我觉得首先是聆听音乐的内容,所表达的人类情感与思考。
至于人云亦云,妄自揣度,这个共勉吧?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18
bomberb2 发表于 2022-10-9 17:07
我想 ,爱乐者,发烧友们 赞赏那时候的录音和黑胶唱片,

怀旧的情感固然是其中之一的因素,

有理,这正是不断追求音响效果的动力,也许并不是音乐作品的本意,何去何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作者: dannielliu    时间: 2022-10-9 17:19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48
孤陋寡闻,涨知识了,感谢!,去找找这个CD,有没有CD信息?

decca 475 7730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23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17
我毫无看不起黑胶的意思,但是,“爱乐者如果有机会"首先要听的恐怕不是啥音响展,而是音乐厅现场,无论多 ...

当然是现场最真实,是本源,音响设备不就是想高度还原,想无限逼近本真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23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9 17:28 编辑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19
decca 475 7730

感谢感谢!去查查,我硬盘竟然没有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2-10-9 17:31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6:15
朋友淘汰的,买新货,我说冤枉钱,不信我就改造你的旧的,高音部分弱了点,加个超高音,改4分频,效果提 ...




您太牛了。。。动手D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7:39
所谓现场的细节主义其实还是器材观念。大前提出发点是想丢掉器材观念,但是却没想到在潜意识里,其实是被器材观念所牢牢控制和绑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器材时代被环境所局限洗脑的问题。

以前的时代根本就没有发烧器材,全都是现场。改开初期北京的音乐厅现场票价都是两三块钱。去了以后能和国内的大指挥家大作曲家坐在附近一起观看。对交响曲的观点能引起作曲家的笑点。家里那点留声机尽管有很多全套的交响曲胶木唱片,78转的一个曲目就要四五张正反面。自带唱片留声机的收音机也都是所谓浓浓厚味的胆机。但没人注意机器本身的味精要点。
作者: dannielliu    时间: 2022-10-9 17:41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7:23
当然是现场最真实,是本源,音响设备不就是想高度还原,想无限逼近本真

任何唱片”高度还原”的是录音工程师的“平衡”和”加工“成果,这也是为啥唱片商从来要标注录音工程师大名的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录音工程师和录音公司制作人的审美趣味决定了您听到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程度,往往的,为了”加强”效果,迎合受众耳朵,还会出来本来不应该存在的声音,所以,”本真“仅仅是个哲学概念而已。卡拉扬70年操刀的录音为啥没有他60年代的录音更受认可?原因无他,刻意后少了自然!再其次,棚录,现场,不同演出现场区别,修音手段和修音程度等等,区别太大,太多了。美味可能是罐头,也可能是鲜活食品。看你趣味和需求了。


作者: 王者霸小天    时间: 2022-10-9 17:45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5:07
没有呢,估计有的朋友,没有看这个贴内容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7:46
各是各的,非此即彼没必要。现场的干扰才是最大化的,没有噪音也有占比70%的视觉干扰。这就和看视频类似,不听音乐光在哪里看的话,就连古代“听”戏的高手都不这样搞。

现场肯定综合效果很差。就那点自然度的细节根本就没用。一定要一次花费一套音响的银子才可能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其它边上的整场位置基本都是垃圾坐席,也不便宜。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7:47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9 17:49 编辑

再多就没必要说了,清者自清,关注点认识程度的年级等级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跳班的话也认识不了问题。总之任何问题都有核心主流价值点,其它不是主流价值的要点,硬拿出来强调,本身就是一种对问题的搅局和干扰。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55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感谢朋友鼎力相助!太感谢啦!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57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3:07
请问楼主收到了吗?

原来是兄弟,热心肠,再次感谢!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7:59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6:36
这张黑胶1974年出过CD的,REMASTERED版本,后来DECCA ORIGINAL系列也再版(台湾也压版引进过),就指挥家而 ...

66楼,有了欢呼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8:03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41
任何唱片”高度还原”的是录音工程师的“平衡”和”加工“成果,这也是为啥唱片商从来要标注录音工程师大 ...

是滴,各有所需,就有了市场,在不同角度,大家满意而归,然而那个“真”只有上帝知道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9 18:06
jimguo 发表于 2022-10-9 17:47
再多就没必要说了,清者自清,关注点认识程度的年级等级没发展到这个程度跳班的话也认识不了问题。总之任何 ...

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需求也不同,事物具有多面性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18:28
貌似现在最顶配的临场感还原器材就是sacd机外加静电耳机或者音箱。其它的方式声音凝聚还比较大。听器材也是比较以后高端的更自然,也就是声音更松。和视频显示器4k,8k的显示器,播放高清视频一定更能令人感觉自然舒适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10-9 20:44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感谢兄弟的无私贡献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10-9 20:50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厉害了兄弟,你从哪里搞到的,音质真的很好,谢谢

作者: tenijrewww    时间: 2022-10-9 20:52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多谢分享!

作者: 兰亭采风    时间: 2022-10-9 21:01
正在听,光有气势,感觉缺少细节。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2-10-9 21:25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2-10-9 21:36 编辑
dannielliu 发表于 2022-10-9 17:17
我毫无看不起黑胶的意思,但是,“爱乐者如果有机会"首先要听的恐怕不是啥音响展,而是音乐厅现场,无论多 ...

不能再同意了,最理想当然是去现场看和听演出。我自己就是星海音乐厅的会员,遇到有喜欢的演出就买票去看现场。


爱乐者,当然是首选听真乐器,去音乐厅现场看演出,听真乐器的发声,听歌唱者现场演唱。而不是仅仅听重播。
只是,现场听音乐的成本相对高一些,某些地区可能条件不是太理想,这时候,可能就比较需要依赖听重播的,况且,要想听到 高质量的演绎,可能重播的能获取到的机会更多一些。


我上述说,爱乐者可以有多种方式聆听重播,如CD, DVD, BD, 16-44.1文件, 24-96, DSD 文件播放,黑胶转录的文件播放,黑胶实体唱片(头版,二版,各种版本的播放)等,

高质量黑胶唱片重播是重播中的一种,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建议爱乐者如果有机会,也应该去听一听 高质量的黑胶重播。而不是自己没有听过,仅凭旁人所说,听说黑胶好听,或者黑胶不好听,或者主观臆断黑胶或黑胶转录文件是如何如何的。


重播当然永远不能替代现场真乐器的演奏,现场真人的发声演唱,只是 ,一般非音乐专业的爱乐者能够听到重播的机会,要远大于现场。因此,自己的重播系统能达到多高水平,自己的听音享受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多听听优秀的重播载体,多听不同的重播器材,对于自己的重播系统的建设,升级,也是非常有益的,何乐而不为?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21:50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9 21:52 编辑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谢谢。考入迪卡天价古典22CD wav 的第23张

作者: xtb888    时间: 2022-10-9 21:53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废话不说,直接上干货~嘎嘣脆,就喜欢你这样的坛友~~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22:00
现场主要效果是与音乐家本人的遥距互动,其它功能虽然有但不占主要比例。

二沙岛星海音乐厅几十年前出差正赶上看到阿卡多告别舞台独奏音乐会,买了一张票去看老名家本人。感觉和演奏家近距离接触的氛围,独奏的曲目没一个是帕格尼尼。现在根本记不住曲目也记不住什么细节。但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的感受,和演奏家的风姿是最大的印象。
但是。去音乐厅买了个背面的票,当时就有有小琴童妈妈带着去看的。从后排向前看,正面一大片听众基本都是葛优躺衣冠不整。就这要是让一般人上台演奏,估计一看这些鸟人就没法演下去。后排还有几个不知道什么目的也来看的民工真的是抠脚大汉。赶紧换了座位。但是,过了几年看到报纸上,阿卡多又出去巡演了,面对当时的告别舞台巡演,这叫一个无语。十几年前的后街男孩也玩过一出告别巡演,也是过了几年又告别巡演了一大圈。这种操作内心不强大玩不出来。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9 22:01
发了一大通被卡,给晋祠烧个香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07:50
本帖最后由 ctb3518 于 2022-10-10 08:05 编辑
yjj0814 发表于 2022-10-9 11:16
请问您的蓝光音频在哪里啊?我没看到链接,我是非常喜欢蓝光音频的,多谢

补充:[蓝光]Mendelssoh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Gardiner LSO音视频
地址鼠标图片显示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Overtur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 21
1 Allegro di molto
2 Tempo primo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Incidental Music, Op 61
3 Prologue (Narration) "Ay me! For aught that I could ever read"
4 No. 1 Scherzo
5 No. 2 L’istesso tempo
6 No. 2a Allegro vivace
7 No. 3 Lied mit Chor
8 No. 4 Andante
9 No. 5 Allegro appassionato
10 No. 7 Nocturne (Con moto tranquillo)
11 No. 8 Andante
12 No. 9 Hochzeitmarsch ("Wedding March") & No. 12 Allegro vivace come primo
13 Finale Allegro di molto
BD Video Only: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11
1 I. Allegro Di Molto
2 II. Andante
3 III. Scherzo: Sempre Pianissimo E Leggiero (1829 London Version)
4 III. Menuetto: Allegro molto (1824 Original Version)
5 IV. Allegro con fuoco







作者: yjj0814    时间: 2022-10-10 08:41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10 07:50
补充:[蓝光]Mendelssoh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Gardiner LSO音视频
地址鼠标图片显示

非常感谢!我都存了!这些资源十分珍贵、难得!另外也谢谢66楼的朋友

作者: liusd    时间: 2022-10-10 08:43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这个资源应该是从62年的LP上转换的:A面4曲,B面5曲。之后发行的CD是收录了10曲,多了一首: Dvořák: Symphonic Variations, Op. 78, B.70 (23.21)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08:47
liusd 发表于 2022-10-10 08:43
这个资源应该是从62年的LP上转换的:A面4曲,B面5曲。之后发行的CD是收录了10曲,多了一首: Dvořá ...

好的,感谢指点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12:05
不要超越地平线 发表于 2022-10-10 08:48
以后码后加个.jpg就行。假如有人能下载,关我们何事?那是软件厉害,人家有黑科技。即使有内奸也不怕,我 ...

有才!多谢
作者: yjj0814    时间: 2022-10-10 12:46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8 20:06
这张《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他留下的杰出唱片。《Bohemian Rhapsody 》Istvan Kertesz

请问除了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播放以外,还有其它的播放软件可以用吗?用foobar2000可以播放吗?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15:46
yjj0814 发表于 2022-10-10 12:46
请问除了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播放以外,还有其它的播放软件可以用吗?用foobar2000可以播放吗 ...

蓝光音频相当于蓝光电影,仅仅没有图像,要用视频播放软件,最好是支持蓝光的播放软件,foobar2000不可以,我简单测试发现一些播放软件播放蓝光音频时候,声音有了,但是菜单看不见,不能选择播放只能从头听到尾,也不知道当下播放的是第几首,也不能重复听自己关注的某一音迹,就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很好,我这个蓝光音频包,有几个,不能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我用终极解码播放。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15:47
不要超越地平线 发表于 2022-10-10 12:51
楼主说的好像是蓝光视频播放软件,F2K不行。

我自己用的JRiver,也是一个以音频为主的音视频全能软件 ...

是滴,我去试试JRiver

作者: zeppelin    时间: 2022-10-10 16:20
王者霸小天 发表于 2022-10-9 17:45
/s/1wvDKOf3__QNc-JjivLGZ0g
提取码:lpi1

文件怎么这么大
作者: xiaohmao    时间: 2022-10-10 19:27
zeppelin 发表于 2022-10-10 16:20
文件怎么这么大



应该是
24-192

作者: yjj0814    时间: 2022-10-10 20:18
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已经不能用了,最新版的也不支持windows10,我今天装上就死机了,看来还是用POTplayer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0 20:50
yjj0814 发表于 2022-10-10 20:18
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已经不能用了,最新版的也不支持windows10,我今天装上就死机了,看来还是用PO ...

为了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一直用Win7,,贴2楼已经说明可以用的操作系统,没有给你添麻烦吧。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2 13:42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10 20:50
为了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6,一直用Win7,,贴2楼已经说明可以用的操作系统,没有给你添麻烦吧。[/ ...




[蓝光]Delibes - Coppelia Orchester der Opеra National de Lyon 音频

作者: ctb3518    时间: 2022-10-14 14:14
ctb3518 发表于 2022-10-9 15:20
是滴,一些LP是很好,大多数不怎么样,也是一时兴起,看看有没有朋友分享,乐乐。。。。。

继续折腾, ...

用它音效提升了百分之40,通透度更好。

超重低音,减弱了低音,高中音都通透了,原来就想改变一下。终于更好了,更合理的设计。

如图为二阶分频,加上原来的二阶就是四阶分频。对重低音提升更强,通频带更窄,串扰就小,没有重低音时好像不怎么响了,人声不在其中响,真实感更上一层。

设计理念同超高音这边形成对称,两极端都用展宽频宽的高Q值多阶设计。
实际上超高音最好用带式高音,因为电感很小便于设计出效果,看今后可以做做试验。



自己记录





作者: FelixHappy    时间: 2022-10-14 15:22
分享一个HDTT的
11jG-nQIxAG5JpJ3msTgo0Q
npw8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10-14 16:10
FelixHappy 发表于 2022-10-14 15:22
分享一个HDTT的
11jG-nQIxAG5JpJ3msTgo0Q
npw8

谢谢分享DSD版本,感觉这个版本效果比黑胶更好一些,更有气势和细节,而且没了黑胶的滋滋杂音。

作者: FelixHappy    时间: 2022-10-14 16:19
HDTT基本都是从开盘转录过来的,的确比黑胶要好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