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近期听音感受 [关联:JBL ATC Focal PMC Quested 真力 杰士 宝华韦健 天朗 乐富豪] [打印本页]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19:39
标题: 近期听音感受 [关联:JBL ATC Focal PMC Quested 真力 杰士 宝华韦健 天朗 乐富豪]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3:42 编辑

注意:本文对不同音箱的声音描述谨代表我自己的听音观,虽然每对箱子都是听我自带CD的几首相同曲目,但听音环境和搭配系统参差不齐,每对箱子试听时间也不长,听感只供参考,烧友们有其他想法的欢迎讨论。


【前情提要】本人多年前从小小的AKG Q460压耳式耳机一路烧上来,中途历经了AKG K612K702,然后疫情期间因为天天在家里没事干就买了惠威M200MKIII+,一下子打开了烧音箱的大门,深刻认知到耳机之于音箱是如何的不堪,我买的K702和惠威的M200MKIII+都是一千块,一样价格的,都是用电脑3.5mm口直出,但音箱给出来的那种声场和声音的画面感是K702从未给到过我的,于是进入了烧音箱的坑。之后又陆续换了惠威M300MKII以及现在正在用的Kali IN-8 V2,声音逐渐变得中正起来,从一开始的惠威多媒体调音(中频凹陷的危险曲线),到正儿八经的监听声,才发现声音可以如此取悦我,但困于廉价8寸的-3dB 45Hz的糟糕低频,IN8怎么听都不够味道,只有中高频是很棒了,但低频就好像是买中高频送的一样,我心中的及格线都达不到,于是产生了换大尺寸的想法。前前后后也找过很多牌子、很多型号的信息和网友的看法,目标产品从纽曼KH310Focal Trio6Trio11真力8351B8361AEVE SC3010SC3012一路变更,但最后改变我的想法的,还是第一次听JBL 4367的时候,被15寸的效果感动到了,叫苦连天说再也不会考虑15寸以下的音箱,于是就在广州到处去找听音的地方,于是就有了这篇听音感受。


下面写有:JBL 4367;ATC SCM 150LE;Focal Scala Utopia EVO III、2003年旧款Grande Utopia Be;PMC MB2i、BB5 SE;Quested VQ3110;真力8351B、1037;杰士Cornwall IV、Heresy IV;宝华韦健15寸版的801D、鹦鹉螺;天朗肯德堡GR初代 & 最新款OW;乐富豪Elysian4的听感。

①JBL 4367:这款是我
听的第一款15寸,当然第一个说他,但之前我已经开了一个贴非常详细说了4367的声音了《JBL 4367不严谨的试听报告》,这里就不赘述了,就来说说我听了一圈知名品牌的15寸后,回到JBL再听第二次的时候,觉得4367超高频还是有点不太够,超低频一直到高频都很棒了,很符合我的要求,但超高频的感觉和其他三分频的比起来还是稍微暗了一点,不够清晰、不够锐利。由于听音环境不好所以也不好下定论,以后还是需要再去正经听音室细听4367才可以明白原因。

②ATC SCM 150LE:听音环境很棒,做了正经家庭影院级别的声学处理,该有的都有了。这款目前是我听过那么多音箱里面,我最喜欢的、奉为圭臬的、最完美的单15寸箱子的声音,具体的听音感受我也开了一个单独的贴子详细说了《小试ATC SCM150的感受,这里也不赘述了,只说说和真力的比较吧。同为欧洲知名监听品牌,ATC的声音比真力柔和很多,尤其是高频和超高频,解析力到位使得声音清晰的同时没有真力的那种尖刺感,所以如果银子到位,喜欢监听声的选ATC 150准没错,是满分的声音。

Focal:Focal我只浅听了两个箱子,都只听了一首人声流行曲,第一对是Scala Utopia EVO III,听音环境非常糟糕,毫无声学处理,低频驻波严重。第二对是2003年旧款的Grande Utopia Be,听音环境比之前那对听斯卡拉的时候好一点点,但也有明显低频驻波。听下来的印象则是我不喜欢Focal的声音,人声很尖,线条感非常突出,感觉超高频非常突兀,中频人声反而觉得有点扁和薄了,而且低频量感有点多比较有油腻感,虽然说一百多万的箱子不好听也不太像话,但我自己的感受就确实觉得这声音不适合我,但不代表不适合其他人,对于劲浪乌托邦系列的箱子听感还需要各位烧友多多讨论讨论呢。

④PMC:这个牌子也是听了两对,但一开始是有个小有名气的混音师说『PMC的低频是瘦的』,所以先入为主地觉得这牌子不适合我。但很幸运我陆续听了12寸的MB2i和15寸的BB5 SE后(15寸的听音环境还不错的,有声学处理,12寸的听音环境的就一般般还行),感觉那位混音师说的挺到位的,对MB2i的听感是低频鼓点不太清晰,声音有点虚的感觉。然后又找了一圈终于给我找到了15寸的BB5了,听下来的感受,中高频和ATC很像,都是非常中正的声音,比12寸的MB2i有显著的提升,但低频的感觉还是和12寸的差不多,和ATC 150比起来,鼓点比较松散,瞬态起不来,我感觉这不是八爪鱼低音的问题,就是功放没到位的问题(但我没问用的是啥功放推)。所以PMC的声音取向和ATC有点像,但中频比ATC稍微薄一点,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低频,我认为八爪鱼低音的听感不太适合我。另,PMC现在有新款的单15寸BB6-A有源版的,美国、英国报价8万美元/7万英镑一对。

⑤Quested VQ3110:听音环境还行,有做一点点声学处理。这一对也不知是否搭配功放影响,声音比较糊,声音偏中下盘,低频鼓点不清晰,声音,虽然是10寸,但低频感觉偏瘦,瞬态也不行,感觉很拉跨。但Quested我没看到412FS212FS,所以不太好评判这个牌子的真正的声音是如何的,如果有烧友听过412和212的,可以回复补充。

⑥真力:真力就是我喜欢的那种监听声,中频突出,高频和超高频清晰,每个频段的细节都很多,解析力爆炸的那种,旧型号的12寸1037听下来觉得还不错,但是1037真的高频、超高频太刺耳了、太亮了,8351B听起来就没有那种非常刺耳的感觉,不知是否新系列的高音单元换了,又或是调音把高频、超高频压得没那么有侵略性了,而且12寸的1037低频还是不够震撼(虽然功率只有300W,而1237A的功率则有750W),15寸的1238A的声音到底如何还是要去一趟北京真力总部才知道。8351B的听音环境一般,但有GLM做过频响调整,听着不错。1037的听音环境和上述的PMC MB2i一样。

⑦杰士Cornwall IV:其实杰士我也听过Heresy IV(凯旋IV),但是凯旋听的时候是搭配了胆机做功放,听音环境也完全没做声学处理,而且下潜只到-4dB 48Hz,声音真的很难听,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小学做课间操在操场放运动员进行曲、广播体操的那种扬声器一般,如果其他烧友有正经听过凯旋的希望能回复补充听感。至于Cornwall IV(康沃IV),是在正经的听音室里面听的,做过声学处理,用的是Rotel 1592的合并功放,给我的感受是低频控制力不太好、低频推得不够给力,人声靠后,但高频、超高频又相对较亮,所以人声也不会闷,只不过是不那么明显地稍微暗那么一点点,调音取向应该是偏微笑曲线的调音,我个人不太喜欢,但现场感确实好,这点是真的没得说,如果后级搭配好动态、静态都起来了,这对箱子应该是很适合一些喜欢现场感、爵士乐、交响乐、家庭影院的烧友,流行人声可能就不那么适合了,这个箱子也有一个录音不错的视频对比了JBL 4367,可以参考一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3411k7SM/。

⑧宝华韦健:15寸的801D,俗称大肥婆,听音环境一般,有少量低频驻波,声音风格和Focal有点像,我感觉声音风格是从ATC→Focal的中间,声音比较中正,超高频比较亮,但不像真力般刮耳,也不像大乌托邦般突出,是那种顺滑的亮,中频的人声感觉还是线条感比较明显,但远远没有大乌托邦来的夸张,15寸的低频很是给力,鼓点也是比较清晰的,动态感觉都比较完美,但稍显奶油感,却又没去到大乌托邦的油腻感。鹦鹉螺(造型奇特的那对)则在正经听音室里听的,只浅听了2首流行人声,调音和801D不甚相同,12寸的低频量感很足,却不会像15寸的801D有奶油感,而且瞬态还是得益于12寸的缘故,比较出色,中频的线条感则是还有,但就不如801D那么明显了,比较接近监听的风格了,高频和超高频还是比较亮,整体声音感觉是比较厚重的同时超高频比较亮,听了不少HiFi品牌感觉高频和超高频都比较突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鹦鹉螺可能听感还是有比较大的偏差,如果有烧友认真听过,也希望回复补充听感。

天朗:听音环境还可以,有做少许声学处理。这个牌子以前看了某up主横向对比了Gold5和其他同尺寸监听的听感,他觉得天朗的声音很差,所以对这个牌子印象一直都不好。但鉴于我遇到了不少店都摆着天朗这个牌子, 受不了诱惑也进去蹭了几首歌。首先是肯德堡GR初代(店家声称是第一代,中间的中高音单元还有一个网罩的),一听起来,这个声音很好啊,即使在胆机小功率的推力下,15寸出来的低频也很好听,声音很中正,三频的衔接都很不错,声音很柔和,让我感觉有种在听ATC的错觉,虽然是柔和,但高频超高频的表现依然是到位的,人声不暗也不突出,非常自然的感觉,让我发现原来老天朗的声音是如此美妙的,如果是换些控制力到位的功放,声音应该不比ATC 150差多少。但事情在我换了一家店听最新版的肯德堡GR-OW的时候就全变了,中频人声感觉有点闷在罐子里有种罐音,超高频不如初代的清晰,整体听感像是大声公+一个15寸低音喇叭的感觉,听起来有种不知是塑料感也好、金属感也罢的廉价氛围,听了一下子就匆匆离场,如果其他烧友有不同看法欢迎回复补充。

⑩乐富豪Elysian4:这个牌子放到最后,是因为这是双8寸的,而且我也不是来评价整体听感的,我是来评价他的气动高音的。听过了那么多牌子,铝金属高音、丝膜球顶、铍金属高音、钻石高音各种各样的高音单元了,最后还是觉得气动高音我最喜欢,他是兼具了丝膜球顶的细腻感和金属高音的解析力,靠近去高音聆听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刺耳,但该给出来的细节却一点不落,我很看好气动高音,但15寸的箱子搭配气动高音的我目前还没看到过,所以还是有点遗憾。而乐富豪也有15寸的巨无霸箱子(Airedale Classic Heritage 大爱登,之前在店里也听了一小段,声音很棒,但问了售价40w,而且目前只看到了仅有经销商在卖,也不知道是不是停产了,所以也没仔细了解和试听。

那么我最近的四处乱窜、厚着脸皮去听音的日子就告一段落了,之后就只剩去北京试听真力1238A,然后再正经听一次JBL 4367,就可以决定要买什么箱子了。这篇长文可谓是最近两三周一路听下来的心得,由于不是听音现场写的听感,有些地方可能经过脑子后处理后有少许改变,而且结合我自己的听音观,可能某些声音的描述不甚准确,本文只代表我个人感受,有相似的或是不一样的观点、想法的烧友,希望在下面回复一下以补充听感,非常感谢!



作者: liufn    时间: 2022-10-11 20:19
LZ听了这么多大口径音箱,估计耳朵都听花了吧

其实绝大多数经销商那里是听不到这些音箱的完美状态,目前LZ的听感只能做个参考,像PMC和劲浪都是推大声容易推好很难的代表。如果LZ的确对大口径感兴趣、听音环境也合适(30平米以上),建议从相对便宜的JBL 4367玩起,效率高容易搭配、石机胆机均可,日后升级换箱子出手也容易。
作者: 勿忘你    时间: 2022-10-11 20:21
好奇丹拿信心大证据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0:23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2:53 编辑
liufn 发表于 2022-10-11 20:19
LZ听了这么多大口径音箱,估计耳朵都听花了吧

其实绝大多数经销商那里是听不到这些音箱的完美状态,目 ...

确实经销商那里是听不到这些音箱的完美状态,但有部分箱子经销商是在做了很好声学处理的听音室里听的,文中我也有提到听箱子的时候的声学环境如何,所以听感还是有点参考意义,至于意义有多大,我就不太敢说了,毕竟一对箱子我最多听个十五二十分钟很了不起了,一堆箱子不听个一周适应,然后再换到另外一对,又或是在同一环境AB对比,不然参考价值也不会太大。至于耳朵是否听花了,这一圈10个品牌16个型号听下来,前后也用了一周多点的时间吧,期间还去广州的星海音乐厅听了一场小编制室内乐团的交响,耳朵在这一个多星期内确实有点累了,但收获也蛮大的。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0:30
勿忘你 发表于 2022-10-11 20:21
好奇丹拿信心大证据

没想过去试听丹拿,我不喜欢小尺寸喇叭堆砌的做法。如果以后有机会看到丹拿12寸的至尊并可以试听,我会过去听听的,其他小喇叭就算了。

作者: 勿忘你    时间: 2022-10-11 20:44
那你听听tad的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0:58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1:37 编辑
勿忘你 发表于 2022-10-11 20:44
那你听听tad的

TAD是先锋的老型号吗?我还第一次听说呢。我见过一个铭牌写着“Exclusive”的木制号角大箱子,和木下正三那些的长得很像的,因为当时候在网上没找到那对箱子叫啥牌子,以为是DIY的,所以没去试听,原来是叫TAD啊,有空了再去听听。
作者: 勿忘你    时间: 2022-10-11 21:00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11 20:58
TAD是先锋的老型号吧?我见过一个铭牌写着“Exclusive”的号角大箱子,和木下正三那些的长得很像的,因为 ...

对的,这牌子很牛,还可以听听布鲁门和夫的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1:06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1:17 编辑
勿忘你 发表于 2022-10-11 21:00
对的,这牌子很牛,还可以听听布鲁门和夫的

Blumenhofer我在B站有个经销商发的云试听里面看到过40周年双15寸的那款,用耳机听起来声音非常震撼,但是这个牌子国内经销商就那几个,都不在广州,工作的原因我现在连广州市都无法离开,要跑去外地还是够呛的。还有一个德国冠廷的牌子,用离子高音的,也不在广州,所以我也没办法去试听。看看11月底的广州音响展有没有吧,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2-10-11 21:25
感谢楼主很真实的感受,很有含金量的帖子!
期待楼主继续巡行并分享~
作者: tzfylf    时间: 2022-10-11 22:02
这个,电脑3.5听K702,有点亏待呀。我前一阵试过享声D100PRO,同轴到旷世CMA12大师,K702非常好。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2:05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2:17 编辑
tzfylf 发表于 2022-10-11 22:02
这个,电脑3.5听K702,有点亏待呀。我前一阵试过享声D100PRO,同轴到旷世CMA12大师,K702非常好。

之前没想搞那么复杂,想着耳机才一千块,我还要配个比耳机还贵的解码耳放,不值得,就电脑直连了。现在依然是如此想法,买音箱能买有源,声音足够好听就绝不碰无源,因为省去了功放的搭配。如果考虑无源箱子(10万内),那就只能接受价格3万以内的功放,简单来说就是功放+无源音箱的总价不能超过真力1238A的价格。解码前级一体机另配1万左右的。

作者: tzfylf    时间: 2022-10-11 22:28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11 22:05
之前没想搞那么复杂,想着耳机才一千块,我还要配个比耳机还贵的解码耳放,不值得,就电脑直连了。现在依 ...

用CD还好,不然其他的音源很重要,也很难配

作者: 未尽之蓝    时间: 2022-10-11 22:41
atc搞好就很好了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2:54
未尽之蓝 发表于 2022-10-11 22:41
atc搞好就很好了

搞不好的,因为根本没钱搞ATC SCM150 [摊手]

作者: taotao2021    时间: 2022-10-11 23:22
在这里再次全力支持楼主并点赞!
能够这么详尽地与大家分享听音心得体会,十分难得,辛苦辛苦!!!
作者: 风亦静    时间: 2022-10-11 23:45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11 22:05
之前没想搞那么复杂,想着耳机才一千块,我还要配个比耳机还贵的解码耳放,不值得,就电脑直连了。现在依 ...

请问声音足够好的有源书架音箱有推荐吗?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1 23:49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1 23:51 编辑
风亦静 发表于 2022-10-11 23:45
请问声音足够好的有源书架音箱有推荐吗?

建议自己开一个贴问,说清楚听音风格(常听什么歌)、听音空间、听音距离、目标尺寸、两分频还是三分频、最重要的还有预算多少,其他的还有你喜欢的耳机型号、听过的喜欢音箱也可以提提,以便大伙儿给你支招。啥都不提供,那我就推荐ATC SCM150 ASL矮版的15寸有源书架箱,声音满分的,价格20多万。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2-10-12 02:40
感谢楼主分享,我也想试听这么多音箱,可惜没机会。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2-10-12 07:15
我来认真学习一下辛苦啦!谢谢分享!
作者: xory    时间: 2022-10-12 12:24
楼主有机会试下 8361a 和 8351b 的同台对比, 看看差距大不大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2 12:25
xory 发表于 2022-10-12 12:24
楼主有机会试下 8361a 和 8351b 的同台对比, 看看差距大不大

北京真力审听室欢迎您[笑哭],还能同台对比8351B、8361B、1238A,不过近期在改造,可能要明年才能重新开放呢。

作者: cfuer    时间: 2022-10-12 12:52
喜欢气动高音,以及铝带高音,可能和玩耳机有关系。低频很多音箱都远远优于耳机,但是耳机的高频细腻度是非常强的,被惯坏了。lz可以试听一下金琅的气动和铝带(入门级有有源,高档的有乐神8,气动和铝带混合高音),我觉得他家气动比adam好听。
作者: Nicococo    时间: 2022-10-12 12:59
好奇楼主决定要买什么箱子 到时候请一定发出来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2 13:01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2 13:03 编辑
Nicococo 发表于 2022-10-12 12:59
好奇楼主决定要买什么箱子 到时候请一定发出来

继真力1238A和JBL 4367后又多了一个ATC SCM150ASL PRO候选了,但估计得明年下半年才会买了,现在只是先做做功课,也要等到明年看看有没有希望去北京亲身试听,不然就只能一直拖着。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12 13:06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12 13:12 编辑
cfuer 发表于 2022-10-12 12:52
喜欢气动高音,以及铝带高音,可能和玩耳机有关系。低频很多音箱都远远优于耳机,但是耳机的高频细腻度是非 ...

谢谢推荐,金瑯可能不太考虑,一个是最大只到12寸,第二还是无源的,同样价格同尺寸我会选EVE SC3012而非金瑯。

作者: hit12345    时间: 2022-10-12 14:56
先顶后看
作者: Nicococo    时间: 2022-10-13 08:07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12 13:01
继真力1238A和JBL 4367后又多了一个ATC SCM150ASL PRO候选了,但估计得明年下半年才会买了,现在只是先做 ...

我也得明年末再买了 最近看了一些 发现想好好玩不能轻易下结论 有机会我也去多听听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0 15:56
这个视频讲的,不同高音单元类型的区别,对你选音箱,会不会有些帮助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z411B7X5/




作者: ligabe    时间: 2022-10-20 17:08
大口径通常用来播放高声压,小音量表现一般不好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0 17:52
ligabe 发表于 2022-10-20 17:08
大口径通常用来播放高声压,小音量表现一般不好

等我买了再告诉你表现好不好
作者: bluemark    时间: 2022-10-20 18:10
ATC的价格跟PMC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BB5无源的价格可以买到150有源了。以前升级箱子时特别想买ATC(力高推广好,每次展会都下大力气),各种场合听了不少,发现跟PMC声音差别还是挺大的。ATC的声音除了楼主说的声音稍厚外,低音还有些弹性,听流行音乐时感觉好,而pmc声音显得更真实些(也就是直白),低音也更好些(比如在鼓、炮声里分辨细节)。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0 20:03
bluemark 发表于 2022-10-20 18:10
ATC的价格跟PMC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BB5无源的价格可以买到150有源了。以前升级箱子时特别想买ATC(力高推 ...

ATC和PMC的感觉还是比较相近的,确实到具体的不同可能还是要放在一起AB对比才能发现,而且最主要的是ATC 150 PRO只要不到18000英镑而PMC BB6-A要70000英镑,4倍价格,声音要有这种差距的提升才能让人觉得值得
作者: bluemark    时间: 2022-10-20 21:38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0 20:03
ATC和PMC的感觉还是比较相近的,确实到具体的不同可能还是要放在一起AB对比才能发现,而且最主要的是ATC  ...

是,ATC相比PMC要实惠很多,有源基本也就加个两三万,而PMC的有源差不多要翻倍了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0 22:1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0 15:56
这个视频讲的,不同高音单元类型的区别,对你选音箱,会不会有些帮助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 ...

刚刚看完了,我个人的耳朵目前还是不太能分辨出指向性高低的声音差距,主要还是用主观感受去感觉音色的不同而非指向性的不同,我个人感觉是指向性对于专业混音领域还是比较有用,但对于家庭听音可能需要仔细AB对比才能发现区别,那么可能意义不大,绝大部分可能还是号角和非号角的区别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0 22:38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0 22:16
刚刚看完了,我个人的耳朵目前还是不太能分辨出指向性高低的声音差距,主要还是用主观感受去感觉音色的不 ...

之前看你对各型号音箱特点的实际听感描述,好像多多少少和这个有点关系,就贴上了供参考,没准以后继续再选再听时,能有点用吧

闲的没事,又把这个视频复习了一遍,感觉还又有些收获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

其中,第37分钟,提到了,当直达声,叠加房间反射声后,导致频响不平后
用EQ把频响弄平,会“搞砸了这个音箱唯一的优点,就是它的轴上响应”
这个是不是会直接影响音色变化呢?挺有意思的
保守一点的话,用EQ把120Hz以下频响的大峰压下来,就挺好,挺合适了吧。中高频如果把握性不大的话,可以斟酌少用吧。


一些学习笔记和相关想法

1.提高音箱的指向性性能,尽可能减少音箱向非声轴方向辐射的能量,从而减少前墙、侧墙、地板、天花板、后墙早期反射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2.房间声学处理,尤其是能量比较大的,第一反射点对早期反射声的处理,最好将15毫秒内的早期反射声衰减10db或更多

3.人耳大脑是可以分辨直达声和房间反射声的,视频里也讲到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4.家里常用的音箱,低频、超低频,基本谈不上什么指向性了,基本都是全方向辐射能量的吧。
如果听音位的120Hz以下的低频、超低频,直达声占比本来就比较低的话,而且一般的房间声学又很难处理到这么低的频率,用EQ处理一下,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而且效果优化提升还是非常显著的吧

5.好音箱在不同声学环境的房间里,还是好音箱



作者: taomeikuangke    时间: 2022-10-21 04:46
请教一下VQ3110在哪听的,新版到货了?
作者: taotao2021    时间: 2022-10-21 07:57
ligabe 发表于 2022-10-20 17:08
大口径通常用来播放高声压,小音量表现一般不好

这个要看个例。我最爱用三分12吋的JBL100-75在夜深人静时低音量挂一只低音炮听,好听得不要不要地。。。。。。。。。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1 09:23
taomeikuangke 发表于 2022-10-21 04:46
请教一下VQ3110在哪听的,新版到货了?

我在广州海印广场听的,老板说那是VQ3110,但我也没看铭牌,听了声音不喜欢就没继续了解了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1 22:21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21 22:53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0 22:38
之前看你对各型号音箱特点的实际听感描述,好像多多少少和这个有点关系,就贴上了供参考,没准以后继续再 ...

刚刚看完了这个视频了,又去翻了ASR上的一些音箱的测试结果,对频响离轴响应和在轴响应以及指向性指数结合起来的estimated in-room response曲线还是比较有感觉了,结合上自己的听感,发现这个曲线对于实际听感的参考价值还是蛮大的,就拿JBL 4367说事,在店里听虽然环境不甚好,但缺失明显得感觉到超高频有缺失了,无论是和我自己用的Kali IN-8 V2比还是和同一个商场里的真力 8351B比,都是如此(后两者曲线非常平直,直到超高频都没有明显衰减,而JBL 4367则在16000Hz就衰减到-6dB了)。

但ATC貌似不太容易找到这个测试曲线,只能自己去大概推测一下了,从ASR那个108页的帖子里找到了这些测试图:
①https://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tc-speakers-monitors.17448/post-567084
②https://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tc-speakers-monitors.17448/post-638575
③https://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tc-speakers-monitors.17448/post-654828
④https://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tc-speakers-monitors.17448/post-940215
⑤https://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tc-speakers-monitors.17448/post-1255791

看下来感觉就是ATC在房间中的曲线10kHz以上超高频部分可能会比JBL 4367平直,但是没达到真力同轴的那种水平,却由于中频对人声的完美重现以及不刺耳的超高频,听起来的声音不赖,感觉原本以为ACT出现了曲线与声音的脱钩,看完Floyd Toole博士的课却又明白了其实并不是,只不过是ATC的曲线确实没有做到非常平直,但总体来说和我的听感是一致的。

测试:
①Genelec 8361A: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genelec-8361a-review-powered-monitor.28039/
②Genelec 8351B: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genelec-8351b-review-studio-monitor.23432/
③Kali Audio IN-8v2:https://www.erinsaudiocorner.com/loudspeakers/kali_in-8v2/
④JBL 4367:https://www.erinsaudiocorner.com/loudspeakers/jbl_4367/
⑤JBL M2:https://www.erinsaudiocorner.com/loudspeakers/jbl_m2/
⑥ATC EL150:
http://www.audiostereo.ro/ATC%20reviews/atc_el150psl_rev-stereo_russia.pdf
http://www.audiostereo.ro/ATC%20reviews/atc_el150asl_rev-hifinews.pdf
http://www.audiostereo.ro/ATC%20reviews/atc_el150psl_rev-stereoplay.pdf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1 23:2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1 23:2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1 22:21
刚刚看完了这个视频了,又去翻了ASR上的一些音箱的测试结果,对频响离轴响应和在轴响应以及指向性指数结 ...

羡慕呀,翻了一下记录,去年11月底自己试过,开到80db SPL,才能勉强听到16500Hz了

这几年光和低频较劲了,对高频、超高频完全不懂了

只知道8351a原来是3/4寸高音,8351b变成了1寸高音,频率范围也从35khz提高到43khz,声压级好像也更大了一点点吧,中频单元减少了一侧保护的布面,重量大幅度从19kg降到了14.3kg,连后面的提手都取消了

这个和喇叭的“分割振动”会有关系吗?不太了解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r4y1A7B1

从指向性图上看,8351和m2,10khz以上的特性,也好像不太一样了,毕竟结构差别挺大的吧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1 23:41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1 23:49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1 22:21
刚刚看完了这个视频了,又去翻了ASR上的一些音箱的测试结果,对频响离轴响应和在轴响应以及指向性指数结 ...

推荐看看linkwitzlab,大开眼界啦~~~

非常神奇,非常有意思的设计了

https://www.linkwitzlab.com/Constant_directivity_louds.htm

网站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

如果国内的音箱厂,也能这样玩的话,就太有意思了,呵呵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2 00:09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22 00:13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1 23:26
羡慕呀,翻了一下记录,去年11月底自己试过,开到80db SPL,才能勉强听到16500Hz了

这几年光和低频较 ...

刚刚又去复习了一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视频的36:14开始的片段,Floyd博士讲到声功率曲线基本可以预测音箱在房间中的实际频响曲线,指向性指数的曲线在理想情况下(on axis或listening window曲线足够平坦)的倒数应该是和声功率曲线吻合的,但很多情况下扬声器并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参考声功率曲线和on axis曲线,再结合你之前说过的每个频段对音色的影响大概能推测出音箱的居家听感如何了。具体来说看early reflections曲线才比较契合做过声学处理的居家环境的音箱实际频响,这个曲线表现出来的声音特色也会和盲听结果有86%的契合度。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2 00:4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2 00:4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00:09
刚刚又去复习了一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视频的36:14开始的片段,Floyd博士讲到 ...

https://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17839
AES E-LIBRARY有这篇Floyd Toole关于房间测量校准的论文,里面有一些他讲演内容的具体分析
The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of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s

可能还是要先明确一下,你更喜欢听偏向于稳态的声音,还是直达声
最经典的争论就是,播放粉红噪声用smaart测稳态频响,还是用REW扫频测频响


网上有不少音响系统展示的视频,感觉整个房子都在一起响的,声音扑面而来,应该是偏向稳态风格吧,坐在房间靠后墙位置,享受充分扩散、充分的混响

这个视频3分20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听前面的巨大混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W411T7Zp

类似的还有360度辐射的喇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mbl的喇叭吧

这种是不是更接近音乐厅的感觉吧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707a828b3050b9d83ed565857bd1f4cd318947a18e7f9386.html
如果混响时间较长,80毫秒以前的声音能量较小,而80毫秒以后的声音能量较大,C80(dB)将会是一个负值。值得关注的是,3个世界公认最佳的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80(3)为-3.3(dB),波士顿音乐厅:C80(3)为-2.7(dB),维也纳金色大厅:C80(3)为-3.7(dB)(均为空场)。


如果听直达声为主的话,那就玩命的吸呗
提高音箱指向性,尽可能减少音箱向非音轴方向的辐射
点声源
坐在房间的前1/3,听更多的直达声
15毫秒内的早期反射声衰减10db以上
结相更小,定位更准确
当然可能也会牺牲一定的厅堂感吧


还是举这个对比例子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V411o7mB/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g4y1v7US/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2 00:4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1 23:26
羡慕呀,翻了一下记录,去年11月底自己试过,开到80db SPL,才能勉强听到16500Hz了

这几年光和低频较 ...

低频更多是体现在声音的浑厚和氛围感吧,提升一点点就能有显著的变化,而且人耳对低频的灵敏度确实更高呢,而高频、超高频影响声音的清脆感和真实感吧,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岔,但如果表现弱了也还是能明显感到有点不适应了,我听JBL 4367就是这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发现就是少了超高频,导致整体听感太实了。其实随着年龄超高频增长听不到了,但也还是有感觉的,这一段并不是说听不到就没用的频率。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2 12:5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2 00:46
https://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17839
AES E-LIBRARY有这篇Floyd Toole关于房间测量校准的 ...

感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细节更多更清晰,从玩耳机过来烧音箱的,而非现场爱好者过来,应该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我猜),而且Floyd博士也提过一嘴了,现场演奏的声学关注点主要是扩散了,而听音箱的关注点可能更集中于提高指向性以及吸音方面,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呢。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0-22 17:12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0-22 17:1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12:56
感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细节更多更清晰,从玩耳机过来烧音箱的,而非现场爱好者过来,应该还是更 ...

日元现在便宜了,去玩时,可以考虑试一下东京歌剧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强烈推荐一下吧。

就连里面那个大排练厅,效果也是非常赞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11g7xy/
这个视频6分50秒,讲的就是东京歌剧城了


听交响的话,多融合一点,还是挺好听的了

可以试试,巴赫c小调双簧管和小提琴协奏曲,BWV1060

有的版本,小提和双簧管很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双簧管若隐若现,时不时冒出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K411n7dj/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Y4y1W7Zg/


还有比较适中的,齐奏时,双簧管和小提音色仿佛结合了在一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W411i7Aw/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V411f7Ce/


有的版本,分得比较开,双簧管的奏法、吐音更清楚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V411a7C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T4y197kK/


btw,如果系统染色、人声比较甜的话,音色会很美,比较毒,但听时间长的话,会甜得有点腻吧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0-22 17:16
本帖最后由 sethjsdm 于 2022-10-22 17:22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0-22 17:12
日元现在便宜了,去玩时,可以考虑试一下东京歌剧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强烈推荐一下吧。

就连里面 ...

现在可不是那么容易『去玩』呢,我连广州都不给出,去个北京听音箱还要择日,比结婚还难呢。至于音乐厅的声效,貌似广州的星海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在国内都是排名前列的,比国家大剧院还好呢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2-11-6 14:59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0-22 12:56
感觉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直达声吧,细节更多更清晰,从玩耳机过来烧音箱的,而非现场爱好者过来,应该还是更 ...

关于喜欢直达声,还是带反射声的混响稳态声,也别太着急下结论?

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360度辐射的hi-end音响了吧。

房间小的话,直达声也就将就了,都混起来,还不够乱的了。房间够大的话,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Floyd Toole博士好像是也倾向于后者的。Reflections within listening rooms are real and numerous. Some would argue that they all are problems to be eliminated. Others take a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that they just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oom, and the brain can figure it out. I’m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but leaning towards the latter. The science that has been done so far seems to be on my side.

https://www.audioholics.com/room-acoustics/room-reflections-human-adaptation
https://www.audioholics.com/room-acoustics/room-reflections-human-adaptation/what-do-listeners-prefer


刚刚才了解到,这位Linkwitz可是大人物呀,现在的分频器原理,好像就是基于他的1976年发明了。

https://www.linkwitzlab.com/Fitz/considerations.htm

SL:  True, and it depends upon how much later the reflections arrive at the listener's ears than the direct sound. If within less than 3 ms, then they fuse with the direct sound. But if more than 6 ms, then the brain can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e direct sound and associate them with the sound of a room corner.

SL:  It would be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But nor is an acoustically dead room, like an anechoic chamber, desirable. Hearing has evolved in support of survival. We have the ability to find the direction to a source of sound by moving our head and using the time and int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r signals. We can also segregate streams of sound and focus attention on what is of interest. Those abilities come into play when you listen to loudspeakers in a room. And of course, if the room is too live, then stereo imaging suffers. If the room is too dead then it becomes uncomfortable for socializing, but it is deemed to be a good work environment*** for a mixing/mastering engineer. Listening for pleasure requires a room with some liveliness. It requires reflections with a 60 dB reverberation time in the order of 400 ms to 600 ms. 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at the loudspeakers illuminate the room neutrally.

***  Audio professionals work in rooms with about 250 ms reverberation time or with headphones, because they listen analytically and for specific details when they produce a recording. They traditionally use loudspeakers that interact with a room in a perceptually unfriendly way and so they must use a room that is highly damped. This increases the ratio of direct to room reverberated soun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sitting closer to the speaker. ***



用这个计算器算算自己的房间,看看6毫秒后,还剩多大的面积吧
https://rtaylor.sites.tru.ca/2014/11/03/lateral-reflections-in-rectangular-rooms-code/



作者: wang6815    时间: 2022-11-14 13:28
本帖最后由 wang6815 于 2022-11-14 13:39 编辑

不就是ATC 150. PMC BB5嘛,3-4万就整一个类似的。找火狼做一个。你就是ATC 180,PMC BB8,18寸,也能做出来,VOLT家就有18寸八爪鱼单元。

PMC的馒头是自己做的,跟VOLT 752类似。甚至应该是仿制的VOLT,或者同时仿制了ATC和VOLT,这三个馒头理不清的关系。
当然了VOLT 也仿制的ATC。仿制也没什么不好的,罗杰之声不就在用嘛。一个单元单价就4500.素质可以的。

我觉得VOLT 和PMC的馒头对比ATC,都偏中性。

ATC的馒头买不到,你要只认ATC馒头,可买拆机件。两个估计1万2吧,大概。ATC的低音买不到,就用PMC也用的单元:VOLT 12-15-18寸八爪鱼。

传输线是搞不了了,要做密闭还是导向随便。想试试四分频也行,中间加一个VOLT10寸中低音。
高音随便了,ATC,PMC用的高音单元本就不贵。你就是想加上钻石高音,也就2W一对艾卡顿嘛。我用的是绅士宝尖鼻子高音,大概4600一对。

反正我听得很好。12寸八爪鱼,倒向设计,低音强到到堵导向孔。秒ATC40玩一样,但是确实没对比过ATC100,PMC MB2 以上型号。
有钱后我也玩厂箱,目标是PMC旗舰fenestria,这个确实仿制不出来。








作者: guliyuan    时间: 2022-11-14 13:39
taomeikuangke 发表于 2022-10-21 04:46
请教一下VQ3110在哪听的,新版到货了?

早就到了,目前应该只有苏州和广州可以试听,别的地方都没有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1-14 14:00
wang6815 发表于 2022-11-14 13:28
不就是ATC 150. PMC BB5嘛,3-4万就整一个类似的。找火狼做一个。你就是ATC 180,PMC BB8,18寸,也能做出来 ...

我不玩DIY,在二手商店听过一对DIY PMC BB5 SE的,声音非常难听,箱体外形、用的喇叭肉眼看不出和原厂的区别,但是低音散糊,中音闷,高音暗,和另外一家店里的原厂BB5完全不一样,声音相似程度10%都没有,我就发誓坚决不碰DIY了,再厉害的DIY也不碰,山寨永远是山寨,没点大资金不敢买,买了不好听钱就打水漂了,我选择直接原厂的ATC,原厂的PMC BB6-A估计要中个双色球一等奖才玩的动了。

作者: 2054    时间: 2022-11-14 15:12
guliyuan 发表于 2022-11-14 13:39
早就到了,目前应该只有苏州和广州可以试听,别的地方都没有

VQ素质不俗,但不值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2-11-14 16:04
2054 发表于 2022-11-14 15:12
VQ素质不俗,但不值

说实话,VQ3110售价貌似是10万吧,我宁愿买JBL 4367[笑],或者其他同价的有源监听,甚至真力1238A港行也不过是9万多

作者: 2054    时间: 2022-11-14 22:03
sethjsdm 发表于 2022-11-14 16:04
说实话,VQ3110售价貌似是10万吧,我宁愿买JBL 4367[笑],或者其他同价的有源监听,甚至真力1238A港行也 ...

ATC100也就贵两万不到了,肯定买后者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3-8 12:27
玩的系统比楼主小一些,最近在看pmc6-2。如果不尝鲜的话,8351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 夜猫了个猫    时间: 2023-3-8 16:02
楼主试音都是播人声吗?古典试听过吗?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3-3-8 20:48
夜猫了个猫 发表于 2023-3-8 16:02
楼主试音都是播人声吗?古典试听过吗?

这是我自带的试音碟,所有试听音箱都是放的这张碟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8 22:08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3-8 22:59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3-3-8 20:48
这是我自带的试音碟,所有试听音箱都是放的这张碟

瞎说两句

蝙蝠序曲,可以考虑试试2022的版本,感觉这种曲子,好像还是巴伦勃依姆玩得更好一点?色彩更丰富一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B4y1b7Yf/

Tico tico,经典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b411b7Fo


卡拉扬这个版本吧~~~ 3-#3-#4三个音,稍微太连了一点,就是啦-啦-啦-的感觉,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太习惯吧,呵呵
好像大部分指挥,都会处理得音头稍微更多一点,嘀-嘀-嘀-的感觉。有时第三个音的附点,都不要太满了,更飘、更松、更送出去一点吧

小克莱伯这个排练视频,第1分半钟,就是讲的这个。要是一般乐团排练,这三个音不抠个2~3遍,不算完了,hoho。
另外,18分半的话,最经典了,这又不是勃拉姆斯,哈哈哈,要像窗帘的布料,不是过冬的衣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A4y1S7J7/






作者: 易水残    时间: 2023-11-23 02:4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6 14:59
关于喜欢直达声,还是带反射声的混响稳态声,也别太着急下结论?

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360度辐射的hi- ...

今天刚刚改变了房间的布局,听音位从后区移到了前区,听音距离从2.5米减到了1.7米,并且用聚酯纤维板做了简单的声学处理,rt60减少了200ms左右。听感上就是人声结项更小更实,各种乐器的分离度也更好了。有些歌比之前好听,但也有些歌没之前好听。意外的变化是声音能开更大而不觉得吵,功放显示大概高了4db。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11-23 10:51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11-23 11:13 编辑
易水残 发表于 2023-11-23 02:46
今天刚刚改变了房间的布局,听音位从后区移到了前区,听音距离从2.5米减到了1.7米,并且用聚酯纤维板做了 ...

关于音箱间距、听音距离,之前整理过这个帖子,供参考了解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932295
-
-
提高4dB的音量,貌似感觉好像还不是太夸张了,嘻嘻嘻~~~
我目前还是基于EBU R128,-23LUFS=73dbc spl的标准,试下来还挺适合目前自己房间大小、音箱系统和自己听音习惯的。
不过有时,遇到有些歌,也会比分析下来的回放音量值,再开大3~6dB,听起来感觉更“动人”一点了,嘻嘻嘻~~~

另外,之前大概整理了一些相关标准和推荐值,发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校准声压级水平,有这两个:
第一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96~97dB SPL,主要关联:EBU R128标准,ATSC A/85 15平米以下,ITU 1116,Bob Katz母带制作监听音量,杜比AC3/DTS家庭影院,K-14电平表面向家庭高保真音乐、家庭影院、流行音乐的混音。
第二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102~103dB SPL,
主要关联:杜比母带混音制作审片(大空间)、大型影院SMPTE、Bob Katz做的CD响度榜单所用校准声压级。
-
相关情况整理到这个帖子里了。"音量",用“自然声压级”听古典音乐,用“固有响度”听流行音乐,用“综合响度”计算“理想”回放音量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277404
-
-
最近5个多月,没少对比不同环境下的实际听感。
高混响~50平米木地板白墙的客厅、低混响~13平米堆满吸音材料的小屋。偶尔还会试试,室外三面(两面墙+地面)半开放的露台、开着窗户的瓷砖厨房、地下车库。
-
比如这样的声音

客厅105dB SPL C计权,耳朵已经感觉有点吵了。小屋110dB SPL Z计权,耳朵接受起来,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且,音色中的高频泛音谐波越多,这种差别越明显一点。大概理解,还是房间对高频的衰减性能,直接影响听感里的“吵与不吵”吧。
-
半开放的露台,声音非常清晰,最自然、舒服。三面的半开放环境,提供了一些反射声,不会有消声室那种很吸的不舒服感。还能听到一点,几十米外楼房的回声。
类似听感的,其实还有开着窗户的瓷砖厨房阳台。大概可能是因为,很多、约一半的声音,都透过窗户跑出去了吧,并不觉得很吵了。
有点像Donato Masci在LLB 2018 on Studio Design and Multichannel Audio讲演里提到的,1991年Tom Hidley、Philip Newel等做的Non-Environment感觉吧。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63684
-
地下车库,声音最好听,是那种浓浓的低频沉浸感,而且是那种有开阔空间感、有较大延时量和衰减量的混响。仿佛是整个地下车库,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共鸣感。(不过好像也是最扰民的,嘻嘻嘻~~~)
听感大概有点像,Tapio Lokki教授,在Sensory evaluation of concert hall acoustics演讲视频里,第1小时03分钟,谈到了一个“长”混响时间的实际情况。大概意思是, 提到了“听过的最好的”studio、Helsinki Musiikkitalo音乐厅的混响时间是2.5秒。实际情况是,有非常强烈的近距离直达声,而混响声的特征是,很长的尾巴,但声压级很低。-15dB以下,在连续播放音乐时,我们听不到,只能在声音结束时听到。
-
没有声学处理的客厅还是相对最吵的,声音也比较乱,不够清晰,细节也听不清。不过,会比在小屋(小空间),有一些额外的“声音投射”、“传得更远”感。
-
堆满吸音材料的小屋,声音是最干净的,细节也是最多、最清楚的。关上门,也是最不扰民的,大夜里86~88dBz SPL,也没收到家人和邻居的投诉了。大概是声音能量,被吸声材料快速高效的衰减掉,最后撞过墙壁再传出去的能量已经很小了吧~~~
-
-
之前整理过这个帖子,供参考了解吧。
关于“主观混响时间”、“混响感”、“混响感知”的一些学习笔记,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236659
大概的理解和体会是,在家用麦克风随便测一测混响时间,仅仅只是房间声学各方面性能的一个或几个很局部的参数。还是要结合早期反射声的频谱、延时以及反射声的声压级能量,一点一点用耳朵慢慢听、慢慢感受,找到自己最喜欢、最舒服自然的听感吧。
-
-
一时想到,胡乱说的,仅供参考了解,也请大家多多指正吧,谢谢~~~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