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人组开始这种冥想之旅时,录音棚可以成为乐队的第四个成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注意到,录制过程是由“Tone Poet”(音调诗人)Joe Harley 监督,LP由Cohearant Mastering 的Kevin Gray进行母带处理。 考虑到《Chapel》展现了Lloyd冷静、节制的天性,还有什么类型的音响技术(设备)能比名为ZEN的器材更合适呢?
iFi悦尔法今年发布的ZEN One Signature DAC(2480元),承诺将成为“您唯一需要的解码器”,它结合了高达32/384的PCM音频文件支持,DSD256,MQA解码,以及一系列蓝牙编解码器,包括AAC、aptX Adaptive/HD/LL、LDAC和LHDC。
除了同轴输入/输出(RCA)、光纤输入(TosLink)和USB Type-B连接外,ZEN One Signature DAC还具备立体声RCA(线路)输出,和一个4.4mm平衡线路输出端口。
ZEN One Signature的椭圆形外壳,尺寸为185*100*35mm,与iFi全系列ZEN DAC的设计美学保持一致。正如我之前所写到的,它们是小型的、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的珍品,放在1960年代通用汽车的仪表板上也不为过。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会讲ZEN One Signature能做到的所有事情,我的同事Dennis Burger在 SoundStage! Access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它可以处理的各种数字音频格式。 不过,我想从Dennis的测评中强调一点,那就是ZEN One Signature的无缝蓝牙连接。任何使用过蓝牙流媒体传输音乐的烧友,可能都熟悉在音源之间切换时,甚至在同一音源歌曲切换时,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咔嗒声、爆音或断连。使用高通QCC5100蓝牙接收器及一些专有技术,iFi悦尔法似乎已经消除了这种特殊的烦恼。
首先,我在自己的16英寸MacBook Pro上,通过蓝牙将《Chapel》从Roon流媒体传输至ZEN One Signature,后者通过一组RCA线连接至我的NAD D3045集成放大器,及Q Acoustics 3050i 落地音箱。声场的深度和透明度立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巴作曲家Villa Fernandez Ignacio Jacinto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曲子《Ay Amor》轻轻摇曳,Lloyd的次中音萨克斯演奏颗粒感鲜明而清晰可见,而Frisell带有扩音设备的电吉他和Morgan的木贝司非常平衡。
Lloyd的三首原创作品为即兴创作提供了丰富机会,其中《Dorotea’s Studio》在Frisell漫长而抽象的独奏引入后,为每位音乐家提供了高度多样化的节奏“竞技场”。
我最近测评了另一张专辑,其中Frisell是特色的贡献者,但他在《Chapel》上的音色和攻击性,与他在Ches Smith微音音乐《Interpret It Well》用乐器发出的、充满效果的嚎叫完全不同。在这里,Frisell的表现是克制、精准的,他的整段演奏输出足够干净,您可以真正地欣赏他的指法和拨弦技巧。
将笔记本电脑拿到Hi-Fi音频设备附近,使用AudioQuest Carbon USB线连接到ZEN One Signature的USB输入,这样我就可以无损地流媒体传输WAV文件了。
在Billy Strayhorn经典曲目《Blood Count》的精致版本中,有损蓝牙无线连接和无损有线连接之间空间存在感和清晰度方面是有着显著差异的。Morgan贝司的低频有额外的共鸣,通过USB连接,我从Frisell柔和的拨弦和响亮的谐波中感受到了更多质感。
直到目前为止,音乐家们都在探讨Strayhorn的和声结构中,以至于我也想更深入地了解声音体验。 为此,我另外购买了一款iFi悦尔法的新品:Go Bar(2280元)——一款坚固耐用的便携式USB解码耳放一体机。便携式DAC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新产品的出现,它将继续分化成利基市场(编者注:大行业中的细分领域)。GO Bar的价位与AudioQuest的Dragonfly Cobalt(蓝蜻蜓,329.95美元)和EarMen Colibri(333美元)等对手相当,但iFi悦尔法将其定位为“世界上同尺寸最强悍的耳机放大器”。
在搭配平衡耳机时,设备的输出功率为475mW@32Ω,或7.2V@600Ω。在搭配非平衡设备时,额定输出功率为300mW@32Ω,或3.8V@600Ω。 iFi悦尔法表示,设备的频响范围为20Hz-45kHz(-3dB)。GO Bar使用了16核XMOS微控制器和32bit Cirrus Logic DAC芯片来处理音频数据,与ZEN One Signature一样,它支持高达32/384的PCM,及DSD256播放解析率。
可选模式——XBass+和XSpace——分别提供模拟低音增强和创建更大空间感的效果。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以及XBass+与我在主桌上标准聆听设备中,iFi ZEN DAC V2上的类似(但名称不同)选项有何不同,这些都不太清楚。
GO Bar的金属外壳只有65*22*13.2mm大小——同样,与它的竞争对手相比,它具备控制模式选择和音量的按钮,还有一排微小的LED灯,来显示设置和输入文件的码率。这些LED灯似乎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在略深的灰色外壳衬托下,浅灰色的标识几乎看不清楚。
GO Bar的一端是USB-C输入,另一端是3.5mm非平衡输出和4.4mm平衡输出。有一个滑块,可为任何一种输出选择iEMatch,这个功能可以增加输出阻抗,降低最大输出电压,以适应高灵敏度耳机和入耳式监听耳塞,并可以减少任何背景上的噪音。同样,这个功能似乎和ZEN DAC V2上提供的Power Match模式相似(编者注:功能不完全相同,但效果有点类似)。此外,GO Bar还具备Turbo模式设置,为需要更高驱动的耳机增加6dB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