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声音的重现》中文第3版,终于有售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5-29 20:03
标题: 《声音的重现》中文第3版,终于有售了~~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5-29 20:10 编辑

之前在论坛上,看到Floyd Toole博士说,这个第三版有很大篇幅的修订完善,一直等呀等~~~

上周在其它论坛上,看到消息下单,周末收到了

https://item.jd.com/10075536284221.html
JD,人民邮电出版社官方旗舰店,满300-50

顺便买了第4版的《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https://item.jd.com/27273123095.html

Floyd Toole博士2015年的CIRMMT演讲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m7vi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5-29 20:50
关于“低频的重现”,前段时间,发现Bruno Fazenda、Matthew Stephenson的相关一系列研究,挺有意思的,顺便推荐一下吧
-
Bruno Fazenda,2004年的博士论文,PERCEPTION OF ROOM MODES IN CRITICAL LISTENING SPACES
https://salford-repository.worktribe.com/output/1468611/perception-of-room-modes-in-critical-listening-spaces
-
更推荐的是,Matthew Stephenson,2012年的博士论文,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low frequency audio reproduction in critical listening spaces,系统的梳理了低频回放的各方面研究过程及相关情况,非常有意思~~
讲到了房间低频的“模态间距”,“模态密度”,“模态衰减阈值”
https://core.ac.uk/display/9842680?source=2
-
-
2003,Fazenda, B. Avis, M. Davies,W. Difference limen for the Q-factor of room modes, presented at the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Convention, New York, USA, October 2003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5108794_Difference_limen_for_the_Q-factor_of_room_modes
Q值低于16的话,主观是难以察觉的。Q=16是下限值,低于该阈值的房间声学处理可能是多余的。
-
-
2007,Thresholds of Detection for Changes to the Q-Factor of Low Frequency Modes in Listening Environments
https://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14189
Matthew Stephenson论文的第28页,也提到这个研究。Q=16,评价为“好”;Q增加到19,评价降至“一般/良好”;Q降低至11,被认为“优秀”。
-
-
2008,Optimal modal spacing and density for critical listening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5108786_Optimal_modal_spacing_and_density_for_critical_listening
模态间隔(相邻模态频率之间的频率间隔)和模态密度(在给定频率范围内的模态密度),是对低频房间模式研究的基础。
模态间距的最佳带宽区间,是从25~40%之间。模态间距过小的话,会导致更长的共振衰减。
-
-
2015,Perceptual thresholds for the effects of room modes as a function of modal decay
https://pubs.aip.org/asa/jasa/article-abstract/137/3/1088/903993/Perceptual-thresholds-for-the-effects-of-room?redirectedFrom=fulltext

发现63Hz是人类对低频衰减感知的拐点,平均阈值大概是0.3~0.51秒。
-
-
另外,查雪琴教授的这两篇文献,也挺有意思的,还提到了“掩蔽效应”,推荐一下吧
1986年《低频混响时间的测量问题》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c2f1afb362c2fded8f925a299ff6718d318947a18e7f9386.html
-
2016年,查雪琴教授《室内低频混响时间特性探讨》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576f87801b9d2a911a7948a4a263f614318947a18e7f9386.html
-
-
大概翻看下来,感觉最重要的,还是Matthew Stephenson论文第176~177页总结的
three ‘room parameters’ - decay, volume and source/receiver position.
三个房间参数,衰减、音量(频响)和摆位
-
听感方面,大概总结成了这三个主要方面:
清晰度(tight紧凑, clear清楚, punchy有力)、共振、低频能量(音强度和下潜)
-
最后,还是强调最重要的,房间对低频的衰减性能。
低频衰减时间的减少,显然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清晰度,并减少了房间低频共振的感知。

作者: jieruibeibei    时间: 2023-5-29 20:51
早已读完
作者: emm6bu    时间: 2023-5-29 21:10
鬼斧神工119发视频说是他翻译的,玄学老烧讨厌他,不会看的
作者: leasing    时间: 2023-5-29 23:57
这里都是自己著书的大佬们,需要这个?真理在自己脑袋里!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5-30 00:02
123.4>123.3
前者大于后者
所以前者更better更extreme performance


作者: 情许花开    时间: 2023-5-30 01:39
去知网看论文不是更好嘛
作者: baldrsky    时间: 2023-5-30 11:48
鬼工翻译的水平比第二版的译者差很多,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机翻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5-30 12:05
这个鬼斧神工很专业啊!很有热情啊。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5-30 12:06
baldrsky 发表于 2023-5-30 11:48
鬼工翻译的水平比第二版的译者差很多,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机翻

好像他在视频里说了,要符合出版社要求,需要行业专业术语。
作者: baldrsky    时间: 2023-5-30 13:07
jiangyb 发表于 2023-5-30 12:06
好像他在视频里说了,要符合出版社要求,需要行业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看着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语法,把整本书粗糙地直译过来,读得人膈应。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5-30 13:16
jiangyb 发表于 2023-5-30 12:05
这个鬼斧神工很专业啊!很有热情啊。

可惜,感觉有点遗憾的是,即懂声学(心理声学)、又懂声音(音乐)的专家,太少了~~~

前几年,就看到过这样的表述。“As far as I know Dr. Toole is not a recording engineer, and he hasn't mixed music professionally if at all. I don't think he's a musician either, so that probably affects his opinions. ”

由此,《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还是非常非常好的基础、补充、配套的读物吧。
而且,感觉先大概看一遍《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再看《声音的重现》,可能还更好一点了~~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5-30 13: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5-30 13:16
可惜,感觉有点遗憾的是,即懂声学(心理声学)、又懂声音(音乐)的专家,太少了~~~

前几年,就看 ...

谢谢推荐。马上去图书馆借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5-30 13:49
jiangyb 发表于 2023-5-30 13:39
谢谢推荐。马上去图书馆借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T0_H14-T-HRhAtdTeKiLQ 提取码: kbvv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3-5-30 13:57
第二版看了,跟HiFi两回事,但确实学到很多知识,我装修书房的时候,搭建听音环境上用上了,不错的
作者: hbjmsyxs    时间: 2023-5-30 16:18
还有生理声学也很重要,听阈,痛阈,聋阈,自适应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段也不一样,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5-30 18: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5-30 13:49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T0_H14-T-HRhAtdTeKiLQ 提取码: kbvv

谢谢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5-30 18:43
我相信科学。很多感觉差异都是人的差异造成的,你只能用科学的指标找到你自己适合的客观事物,不能听别人的感觉找适合你的的客观事物。
作者: sqyhl    时间: 2023-6-1 09:3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5-30 13:49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T0_H14-T-HRhAtdTeKiLQ 提取码: kbvv

非常感谢,反复读了《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六章,获益匪浅。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6-1 11:39
sqyhl 发表于 2023-6-1 09:36
非常感谢,反复读了《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六章,获益匪浅。

客气客气~~~

这本《声学手册  声学设计与建筑声学实用指南》第5版,相关内容更丰富一些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nXwDL4I5b3auBcAFK6r9Q 提取码: ip4h




作者: sqyhl    时间: 2023-6-1 12:27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6-1 11:39
客气客气~~~

这本《声学手册  声学设计与建筑声学实用指南》第5版,相关内容更丰富一些了

收下,谢谢。

作者: cfuer    时间: 2023-6-2 14:39
第三版翻译,对比第一版,语言生涩不通顺。不过冲着Toole大神还是购入了。
作者: tsg3266    时间: 2023-6-6 14:5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5-30 13:49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T0_H14-T-HRhAtdTeKiLQ 提取码: kbvv

链接失效了,能再提供一下吗
作者: jimis    时间: 2023-6-6 15:03
卖书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6-6 20:17
tsg3266 发表于 2023-6-6 14:59
链接失效了,能再提供一下吗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bPSZV3ZcPF_p-Rt3k62dQ 提取码: n01i



作者: tsg3266    时间: 2023-6-8 07:5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6-6 20:17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bPSZV3ZcPF_p-Rt3k62dQ 提取码: n01i

非常感谢!

作者: sqyhl    时间: 2023-6-8 14:19
本帖最后由 sqyhl 于 2023-6-8 14:20 编辑
cfuer 发表于 2023-6-2 14:39
第三版翻译,对比第一版,语言生涩不通顺。不过冲着Toole大神还是购入了。

同感,翻译很粗糙,好多句子都不合中文习惯,低级问题好多,违背原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本应是一本高质量的好书,可惜了。

作者: 514PRO    时间: 2023-10-17 20:42
不知道为什么会找这么个**来翻译。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