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音乐收集硬盘箱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09:45
标题: -音乐收集硬盘箱的问题,
以前有专帖,但那些事以前时代的情况。目前发现一些问题:
- 经常需要调整大硬盘之间的类型集中。比如添加新的大硬盘时。在这个时间点之下,同样性价比的存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就需要调整各个硬盘之间的分类集中的问题。
- 1. 老的容量配比不好,需要计划大小存储量定位那些分类合适。
- 2. 具体处理硬盘间类型的时候,大量转移文件还只能用“剪切-粘贴”方式。因为,旧的里面难免存在一些超长文件名的文件。如果用复制方式,就无法分清哪些是因为文件名超长没复制过去的。这样就容易丢失大量的超长名声轨。但也存在一些温度文件名本身复制到根目录后,文件管理器还是认为超长,就连改名都不允许。
- 3. 原因,这都是因为遭遇了win7的限制。主要是文件管理器的性能存在未统一升级的问题。超长文件名系统是允许存放的,只是经由了文件管理器就不行了。- 压缩打包转移复制解压方式就没问题,因为不经由文件管理器处理。但也没那个精力先压缩再转存。除非真的有精力。

- 4. 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买一台支持usb3.0接口的微型二手笔记本,比如ThinkPad x系,一般都支持win10。这样作为硬盘箱专用挂机处理服务机用,拷贝复制传输速度提升很大。win10之下一般也不受长文件名的困扰。同时作为下载专机也更好,内存大性能更强不受浏览器标签过多拖慢速度的困扰。
- 5. 经典音效笔记本作为音乐专用机,和服务机分开,用无线网听音乐。那就不用选配置太高的了。只要打开服务机上的无线连接带宽允许最大值,音乐机能通过家庭无线网百兆100M宽带传输下顺利听sacd就行。其它笔记本可以通过无线网,远程操作服务机笔记本。这样硬盘箱和服务笔记本,可以放在一个接近入户光猫的附近,直接用网线连接。同时也不在自己常用的桌面,可以远离硬盘箱的噪音干扰。




作者: venhow    时间: 2023-9-1 09:51
本帖最后由 venhow 于 2023-9-1 09:55 编辑

居然还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粘贴???

Fastcopy,最佳拷贝移动软件。。。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0:03
- 产品迭代问题:

电脑产品都是这样,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特别明显。往往最着急追时代的人,都要多付出半年到一年提前量之下的损失。但同时也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早一天都是一种超前发展。这就是买口号东西的同时必须给足银子的逻辑。不能要求又能得到好东西,又不用付出代价。

但是,如果完了七八年的话那就是另一个局面了。笔记本产品往往能跳水十倍,经典机型肯定最多而不会断货。

硬盘的问题谁也无法预测,以后会出现政策打击挖矿的问题。未来往往不可预测。
搞了几年2.5寸笔记本移动硬盘,遭遇不良业界说明提示和劣质数据线随机的陷害不提了。以后业界遇到打击挖矿,台式机3.5寸硬盘的价格又被打下来,性价比超越掌上移动硬盘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情况。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0:03
- 硬盘箱问题:

最好是知道原理才好办事,不能乱蒙。瞎蒙的话不是过度就是不足。逢赌必输。
硬盘本体本身没任何问题,故障主要出在使用方式和数据线上。现在最后剩下没坏的掌上移动硬盘也从来不出问题了。主要就是供电不足问题,外部供电带两块绝没问题。一旦超了供电不足就会不可逆的损坏硬盘。另外就是数据线不能虚接或者碰到。尤其是在开关电脑的时候不能碰线。

选择硬盘的问题。硬盘的使用损耗,主要就是频繁读写,主要是写操作是损耗的主要原因。为什么网上买的很多二手硬盘都宣称2万小时以下使用时间。主要就是这个问题,时间再长就不能保证硬盘完好性。谁也不是傻子,尤其是玩服务器的专业界的理解水平。

因此,反过来再看个人家用硬盘箱。
个人不是用来作为矿机或者人工智能网络服务器,没有频繁的写操作,听歌玩音乐看个电影全都是只读的。
所以,没必要无脑跟随,去和频繁存取操作的专业用途去比什么Raid安全设置。Raid安全冗余设置只是一种本机数据安全妥协的折中方式。对硬盘运行的损耗节省没有任何帮助,只是瞄准数据安全,采取同一段数据多个地点保存的办法。一两块硬盘坏了也不影响数据完整性。

但是,个人家用硬盘根本就不存在频繁写操作的问题,你多一个Raid反而增加了写操作的频繁程度。还要增加3分之一冗余硬盘的成本。
所以为什么有的乐友说,自己的Raid也损坏硬盘。这些问题不都是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吗。

另一个问题就是买了狂盘。本来淘汰下来超过2万小时的硬盘,就到了安全使用年限。您在往下玩同样的Raid频繁读写状态,不玩坏了才怪。

买新盘,也有18TB,1千多的。但很少。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0:07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1 11:05 编辑
venhow 发表于 2023-9-1 09:51
居然还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粘贴???

Fastcopy,最佳拷贝移动软件。。。

这种工具对喜欢玩技术走向来说是一种处理要素。

这里的方案是全面全方位多项要素全体系的角度,综合解决问题。剩下的个案问题都可以尝试。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3-9-1 11:52
好的硬盘箱也不便宜
我是直接买一个可以挂12块机械盘的大机箱,上面挂12块16T的硬盘,下载存储一台机器搞定。
然后麻烦一点的就是,复制要听的音乐到1T的固态硬盘上,然后挂在达菲主机上,推送到PCP收听,有的时候也直接从主机推送到达菲再到PCP收听。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2:13
您这种超级版的厉害。一般五盘位的几百块,以前联想现在不做了,绿联的还行。主要是有个小的主板,管理电源和一些硬盘安全保护,好像还有点自动碎片整理的作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2:15
现在凑合这6,7年,就不再去搞了。以后存储和计算领域说不定会出现巨大变化。因为未来超级高速宽带之下的数据量,会发生超级倍增的。那么硬盘也会跟上性价比竞争的巨大提升。

机械硬盘的上限的每块100MB,除了性价比外,主要还有体积价值比的问题。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2:2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6 00:37 编辑

前些年一千多14TB新盘的还够用。

个人配比参考。14TB:
- 经典老唱片cd无损,经典包子,1块。
- 轻松音乐。古典精选集,爵士乐,轻流行,轻音乐,新世纪等,1块。
- 节奏流行,国乐其它,1块。
- 音效欣赏包,黑胶SP、LP,sacd包等1块。

18TB:
- 数量较大的放24bit高码古典。当代交响、新时代音乐家8.5T。追加一块18TB。
(- 韩包那种,需要20TB才够玩齐。其实搜了一下和很多包子里也是重复的,尽管多数独特。) 目前只能追一点新的凑合一下。
- 现在都买18TB新盘一千多合适。可以减少一块的体积。或者五盘位硬盘箱全部18TB,可以玩全韩包。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3-9-1 12:26
本帖最后由 tyl1355 于 2023-9-1 12:28 编辑

那些2T,4T的机械硬盘全部被我淘汰了,一块2T的固态盘专门用来下载,存储用16T机械盘,韩包我是挑着下的,没必要全部下回来,然后现在已经没有再升级硬盘的欲望了。在咸鱼上半岛铁盒F20大机箱很便宜,就是硬盘贵点。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2:28
您的下载专盘方式值得借鉴!赞
作者: ynzt1999    时间: 2023-9-1 16:04
放在云盘上,挂载在电脑文件管理器,如同本地资源一样播放,基本不存在丢失风险,除非云盘服务商破产了。
作者: ynzt1999    时间: 2023-9-1 16:08
一个很厉害的软件CloudDrive,这个软件可以把很多国内国外的网盘挂载到本地,让电脑像访问自己的硬盘一样,通过文件夹的形式访问网盘空间,配合一些软件使用,非常丝滑。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3-9-1 16:14
13楼14楼这种方法也非常好!
但是不能满足那种可以看着一堆硬盘并且装得满满的那种满足感,哈哈哈。。。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17:44
宽带足够宽可以按年购买网盘丝滑,也是未来纯粹数据传送时代可能的模式。但现在百分百不想被人卡的话,现有硬盘模式感觉最安心。深度听音乐最大的烧钱因素就是图个放心听到最好的音质。否则可以各种随便。
硬盘目前就折腾到这里基本打住,能再安心听个5,6年就阿弥陀佛了。
作者: yuin01    时间: 2023-9-1 21:34
不是NSN吗?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1 21:51
NSN和Raid是一路货,个人只读没必要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3-9-4 09:40
14T外置快塞满了,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4 10:57
需要综合考虑,够用,性价比,以及安全问题。安全肯定第一,所以应该考虑新盘,其它实事求是必要的才考虑,不能本末倒置,多花了钱还陷入读写频繁的危险。
Nas,Raid都是重复危险体系,再排除危险。多花的钱都在搞抵消。

一切问题都在于是否存在“频繁写操作”的问题。- 二手IDC盘就是因为频繁读写2万小时开始进入危险区。- 建立Nas可插拔换硬盘是谁需要用的,用在频繁写操作的网络服务器或本地工作站的图形视频编辑机等。
都是因为这个“写操作频繁”会发生损换硬盘几率,所以需要可插拔安全冗余的Raid设置。还必须有一套稳定供电电池组支持,不要直接接交流电,被浪涌或者停电闪一把就危险。

如果不搞懂原理,只是粗粗感觉堆积技术走向就是好的,其实违反了多只香炉多只鬼原则。所以有的乐友搭建的可热插拔冗余Nas/Raid硬盘塔会出现硬盘损坏问题。数据是可以保全,热插拔也方便。但一个单位一千多两银子的硬盘就没了几块,几千两银子就飞了。可插拔的是银子,银子安全考虑了没。而且一开始就要多买1/n的硬盘余量的硬盘,前后都要多花钱。这样再去省前入二手硬盘还有意义吗。

总结:
- 所以,为什么可以直接跳过个人家用不存在频繁写操作这个关键点。其它一切就平衡过来了。买价格合适品牌好的新盘,不要什么冗余投入。写操作最小化问题,可以用一块老的5TB单独供电的硬盘做下载专用盘。等下载完折腾完编辑以后,再找到合适分类的物理盘存进去。最多只需一次写操作,以后调整最多也只增加两次写操作。
平时使用的全都是只读方式。何乐不为呢。


作者: appleround    时间: 2023-9-4 14:00
用网盘,便宜+方便,风险是网盘商破产。移动硬盘也有损坏的风险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4 18:4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4 19:05 编辑

本地硬盘方式接近于实体盘玩家的范围,进一步发展就是实体盘高等级抓轨自听的走向
作者: 一起玩    时间: 2023-9-4 22:20
网盘就是把数据安全性捏在别人手里,10t以上的硬盘都是氦气盘,还是有漏气的风险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9-4 23:37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9-6 00:17 编辑

一切皆有可能,概率是个问题。好的可能普遍存在,先把最明显的二手盘和技术误解等缺陷排除掉那就排除了普遍的问题。氦气盘可以网搜一下实际的用户反映,新盘十几年没问题。
作者: styfqj    时间: 2023-12-9 20:51
yuin01 发表于 2023-9-1 21:34
不是NSN吗?

其实就是跟组了个nas差不多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12-9 23:13
nas 的效果就是来自于挂机硬盘箱,只是nas 往往还要玩个没必要的热插拔数据冗余。现在很多人老是爱听商家推宣。带内部管理小主板的硬盘箱安全性就足够了。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3-12-9 23:20
不管NAS还是NSN,要听的时候,主机要开, 里面所有硬盘都要运转?而不管是否只取其中一块硬盘的数据。RAID话,备份的那块硬盘也跟随一起运转。

双11错过了,正准备在来临的双12添加一块,传统空气/当今的氦气,犹豫中。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12-10 04:07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原理搜索学习,和必要性判断,最后落实到综合成本性能把控的问题。网上全都有。

RAID只适合于频繁读写硬盘的本地工作站方式的视频编辑用户、大型画面游戏迷,发财挖电子货币的。或者就是网络服务器。
对完全都是极少量只读操作的个人用户来说,玩RAID等于增加损坏机会。
一个数码唱片,一共能听几遍?谁经常听每一张片5编的都少。除了个别的之外,一般全部单张遍历浏览一下都难。这是只读。写操作最多几次:下载算一次,搬移算一两次。碎片整理算一次,然后就没了。那里频繁了?
所以硬盘箱理论和实践都是足够用的了。待机问题去查。
但是加了RAID就存在比正常使用还要多的频繁读写。
除非您是土豪,不在乎多花钱多买多出占一半存储量的硬盘玩RAID热插拔。而且这些硬盘最好都是有保证的大牌新盘,还不能是那些容易被频繁读写坏了的贪便宜买那些2万小时不安全期以后的二手盘。否则浪费的成本综合更高,坏一块一千多没了。而且不但没鸟用还搞多了事。
作者: hilbertcn    时间: 2023-12-10 10:40
tyl1355 发表于 2023-9-1 11:52
好的硬盘箱也不便宜
我是直接买一个可以挂12块机械盘的大机箱,上面挂12块16T的硬盘,下载存储一台机器搞 ...

这个电不得了。。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3-12-10 10:47
hilbertcn 发表于 2023-12-10 10:40
这个电不得了。。

还好吧,换了一个650W的电源完全够用了。

作者: michael_zq_wu    时间: 2023-12-10 10:59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zq_wu 于 2023-12-10 11:00 编辑

上NAS呀,再加冷备份一套。我就是2套NAS 4个8T  红盘
平时开1个设备,用数码音频播放,另外一套做备份。
加上百度网盘18T的备份,够用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12-11 10:31
难。理论上可以把功能都用到。但实际上存储是永远要被数码唱片层出不穷所超越的,所以只能最减。时不时的还要计划硬盘扩容。目前最大性价比是18t,3.5存机盘。现在是不是需要把去年14t的替换方式升级还要考虑性价比。不行再加一个硬盘箱到是可以。其实体积也是重要因素。不行就凑合着等待摩尔定律发展。
作者: hilbertcn    时间: 2023-12-15 19:58
tyl1355 发表于 2023-12-10 10:47
还好吧,换了一个650W的电源完全够用了。

我是指日常电费……

作者: tyl1355    时间: 2023-12-15 20:22
hilbertcn 发表于 2023-12-15 19:58
我是指日常电费……

额。。。这个好像没有太在意过
作者: hilbertcn    时间: 2023-12-15 20:49
tyl1355 发表于 2023-12-15 20:22
额。。。这个好像没有太在意过

我用蜗牛星际,4块硬盘满负荷大概也就50W……主要cpu比较菜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3-12-15 21:20
venhow 发表于 2023-9-1 09:51
居然还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粘贴???

Fastcopy,最佳拷贝移动软件。。。

记得WIN7时有人比较过,与XCOPY速度上并无实质性差异,不知道到WIN10会如何。

作者: 指环王3    时间: 2023-12-16 08:11
win10不能解决文件名过长的问题。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12-16 14:55
那就突出usb3.00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