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请教:DSD转FLAC(24-88.2)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打印本页]

作者: Ptqy    时间: 2023-9-23 06:33
标题: 请教:DSD转FLAC(24-88.2)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请教一下各位:DSD转FLAC(24-88.2)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作者: yur    时间: 2023-9-23 06:59
为什么要高转低呢?
作者: Haofu2022    时间: 2023-9-23 08:40
为什么要转呢?

作者: 秋凡世界    时间: 2023-9-23 08:42
人家机子不支持DSD,只好转了欣赏嘛。
作者: Ptqy    时间: 2023-9-23 08:46
空间有限,设备也有限。再加上本人不是发烧党,对格式不是特别讲究。
作者: zhouhanrog    时间: 2023-9-23 08:53
mac机器推荐使用dsd2flac,一个java小程序,很不错
作者: zhouhanrog    时间: 2023-9-23 08:56
windows下使用foobar即可
作者: hzw6834    时间: 2023-9-23 08:57
下次不用下载DSD资源,解决。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3-9-23 09:01
Ptqy 发表于 2023-9-23 08:46
空间有限,设备也有限。再加上本人不是发烧党,对格式不是特别讲究。

已经很讲究了

除了极少数精品立体声版本,其他的都默认16-44.1

作者: mrldt    时间: 2023-9-23 14:50
TRAC hi-res editor,用这个试试。如果用foobar是有损转换的。
作者: Ptqy    时间: 2023-9-23 17:41
感谢以上各位的建议。之前用foobar转过几次,效果确实不是很好。
作者: 幕后老编    时间: 2023-9-23 18:12
一直使用 KORG AudioGate
作者: undercooling    时间: 2023-9-23 22:19
weiss saracon
作者: 幕后老编    时间: 2023-9-24 08:13
undercooling 发表于 2023-9-23 22:19
weiss saracon

这个东西现在很难找到了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01:27
mrldt 发表于 2023-9-23 14:50
TRAC hi-res editor,用这个试试。如果用foobar是有损转换的。

怎么样都是有损转换啊。dsd怎么可能无损到flac呢?底层音频编码逻辑都不一样。flac是基于pcm编码的,相当于pcm的rar压缩包,pcm和flac之间是无损转换的。dsd(1bit量化)和pcm(采样率/位肾)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无损转换。
作者: mrldt    时间: 2025-11-14 07:35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14 01:27
怎么样都是有损转换啊。dsd怎么可能无损到flac呢?底层音频编码逻辑都不一样。flac是基于pcm编码的,相当 ...

foobar直接DSD转换flac是有损转换的。如果是安装英文原版,DSD直接转换flac的时候,英文版原版会弹出一个窗口,说是这个转换是有损转换。
如果foobar安装了foo_dsd_processor,foo_dsd_converter这两个插件再DSD转换flac的,就是无损转换了。


作者: sozhch    时间: 2025-11-14 08:12
mrldt 发表于 2025-11-14 07:35
foobar直接DSD转换flac是有损转换的。如果是安装英文原版,DSD直接转换flac的时候,英文版原版会弹出一个 ...

  怎么会是无损的呢?觉得转换到FLAC,总是有损的,否则DSD还有必要吗?

作者: thielemann    时间: 2025-11-14 08:33
我是用 foobar2000 或者 Audirvana 直接播放 DSD,播放过程中实时转换成 24bit 176.4kHz 的 PCM。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2:39
楼上有些朋友可能没搞清楚什么叫无损转换。dsd数字音频文件是母带级别的。可以用dsd制作24/192或者16/44.1各种格式的数宇音频,好比可以用母带压制零售黑胶。但不可能拿零售的数字文件无损转回同母带dsd一样的质量,好比无法用黑胶代替母带。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2:44
此外,解码播放dsd,如果声卡等设备不支持DSD Native,那都是先把dsd转换成pcm再播放,至于转换成24/192还是24/44.1或者其他什么格式,都是可以设置的。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2:48
日常使用的foobar插件,听iso也好dsf也好,实际上都是解码转成pcm给声卡输出。
作者: mozart1899    时间: 2025-11-14 13:03
本帖最后由 mozart1899 于 2025-11-14 13:06 编辑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14 12:48
日常使用的foobar插件,听iso也好dsf也好,实际上都是解码转成pcm给声卡输出。

个人使用foo_input_sacd插件。用USB Exclusive mode送DSD去DAC放。

SACD的最原始源有很多种。并不是你说的什么“母带级别的“。

1) 普通的数码录音,24-96,或24-192的,后来为了发行SACD, 就转成SACD模式发行了。
2) 飞利浦或SONY和一些小公司直接用DSD模式录制的, 很少。
3) 1980年以前的模拟录音黑胶或磁带,重制翻成数码的,最后转成SACD形式发行。

个人感觉音质上,同样的录音,SACD比24-96的好听。和24-192差不多,(有时192比较好听)。
相比普通CD, 细节上,和动态上,要好一点。

在DSD转FLAC的过程中,因为两者完全不同的编码形式,在转换中是有信息丢失的,数学上不能做到无损。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3:25
mozart1899 发表于 2025-11-14 13:03
个人使用foo_input_sacd插件。用USB Exclusive mode送DSD去DAC放。

SACD的最原始源有很多种。并不是你 ...

1) 普通的数码录音,24-96,或24-192的,后来为了发行SACD, 就转成SACD模式发行了。

正如老兄详细解释的,这种sacd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3:28
要达到dsd的信息量,对应的pcm格式理论上应该是64bit/2822.4kHz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3:32
2) 飞利浦或SONY和一些小公司直接用DSD模式录制的, 很少。
3) 1980年以前的模拟录音黑胶或磁带,重制翻成数码的,最后转成SACD形式发行。

这两种sacd才有意义。日本人除了力推2),为了推广sacd,还做了很多3),本坛也收集了很多。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14 13:33
dsd录音之所以没有普及,以前说主要原因是编辑不方便。但我还是觉得,从听感上来说,这个格式太高了,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太多了。
作者: jmlcy    时间: 2025-11-14 13:35
理论上讲,模拟录音才可以做到无损,说数字音频是无损的都是SLM。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