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不是评测,随便聊聊穷打工人的耳机配置:w2ultra、mv1 [打印本页]

作者: 超越mm赛高    时间: 2024-9-20 17:35
标题: 不是评测,随便聊聊穷打工人的耳机配置:w2ultra、mv1




犹豫纠结、做了很多功课才确定下来的一套搭配。
身边降薪的降薪,换岗的换岗,也有被优化的,反正这年头能苟着就行。先说说为啥配个小尾巴吧:
根据正常hifi组搭配的逻辑,应该是根据耳机配前端,其实我也是这么来的。大家都说大耳音质好、声价比比耳塞强,所以选头戴是选择题的第一步,也是没啥纠结的一步。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头戴正常来讲都应该上台式设备,我原本也是这么考虑的,比如收个二手的天鹰座3代,实惠又专业,放家里一看就是资深耳机发烧友。然而就我最近打开2018年攒的那台台式电脑次数来看,一个月开机不超过3次,当年可是花了小1w配的7700+1070显卡的主机。真正拿来高频率使用的生产力工具是一台笨重的拯救者笔记本电脑。所以对于上台式设备组pchifi我又忧虑了起来,考虑到日常听歌主要的场景是移动居多,包括差旅还有通勤,当然也有办公室摸鱼,所以经过一番纠结放弃了天鹰座,考虑入个偏便携移动的设备,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使用率。

最终考虑的是一个大推力小尾巴w2ultra。因为只推头戴,无脑差推力最大的尾巴即可。本来也看过一些带独立电池的大尾巴,部分推力甚至比w2u还大,但最后放弃的原因还是不够方便。既然选了便携设备,就便携到底。现在的部分大尾巴体积介于便携和台机之间,厂家美其名曰小台机,但对我来讲这样的设备最为尴尬,性能不及台机,便携不够舒服,两头都不搭。而且我有部分场景不止连电脑用,还得连手机,所以小尾巴会更合适,毕竟能轻一点是一点,能小一点是一点,越不显眼越好。

在小尾巴里,w2u的推力是32欧800mw,推力最高能有6v,属于非常夸张的输出功率,厂家也说我这个最大推力是持久的不是三秒真男人。可以说w2u的功率优势是我愿意花2000买大的最大理由。这样起码在相对不算太贵的预算范围内买到了某一单项上的极致性能。也算是另一种性价比的呈现。没办法现在买东西就得用这种逻辑,样样都要好,那就得支付更多炒票,这个没个头,2000块的前端可以了。

至于耳机,其实本来一直心水的是r70x,最终选的则是mv1。理由也比较奇葩:因为mv1能折叠,r70x不行。

耳机的选购思路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价格最好在2500以内。据大佬们说这个价位的耳机比较香,档次达到中档甚至老旗舰的水平,性价比比大几千甚至过万的新旗舰要好,作为第一款hifi耳机是个挺高的入门门槛。而mv1对咱老百姓讲完全可以算一步到位,人家好歹是正儿八经的旗舰耳机,即使看价格,也和AirPods Max差不多了,虽然不能装x,但音质肯定要强很多。

第二是佩戴,越轻越好。由于本司工作非常之无聊,听歌包括听书可以说是本牛马最能kill time的娱乐/解闷方式,毕竟在工位上打游戏太危险,听个歌当个伴奏起码还能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属于相对安全健康的摸鱼方式。所以平时戴耳机时间会比较长,很多时候会懒得摘,当年泡网吧留下的坏习惯。看了一圈佩戴公认无敌的耳机,貌似也就k701、hd650/600、r70x和mv1这几个开放式的,701的线看起来比较累赘,而且公认的不好伺候,所以第一个排除。

第三个要求是耐听,越中正越好。剩下的几个选项,650和600是hifi耳机,音染相对大一些,r70x和mv1都是开放式参考监听,音色相对还原,所以比较倾向后两个,重量方面也是r70x和mv1更轻,所以最后就在日本品牌的监听耳机里二选一。

虽然r70x比mv1更轻一点,但实际重量相差无几,并不太影响佩戴,mv1的佩戴感已经让我很满意,眼镜也不用摘。而且索尼的做工质感感觉还是比铁三角要好,可能铁三角更适合做封闭木碗吧,开放式的耳机看起来塑料感偏重,比较廉价。索尼则是很有档次。

好推是mv1的另一个优势,因为有便携要求,不准备配台式,所以能好推一点当然更好。mv1阻抗只有24欧,相比r70x的470欧阻抗,对前端电压要求友好许多,r70x这么高的阻抗,即使w2u最高能到6v,但真要搭起来心里还是会没底,配mv1就不存在任何顾虑,肯定是搞得定的。

最后一点就是决定性的,mv1能90度折叠,平放在包里或桌上,这点对于出街来说是极大的优势,某种程度上mv1就可以当一副便携耳机来用,大大拓展了使用场景。而r70x几乎只适合室内用,和600/650一样,带着出街不太合适。

索尼最近还出了mdr-m1,价格很实惠,1699,几乎只有2999官价mv1的一半,但它长得确实太像7506了,我并不是怀旧的人,也不是专业干活的音乐人,对7506没啥执念,还是买新不买旧,mv1各种技术看起来更新,更能代表索尼的新技术,定位也更高,所以还是直接上旗舰吧~

声音方面,耳机一耳朵开声确实是偏素,我也不太想用毒文里吹得什么三频均衡各种杂食来夸它。mv1音色还原还是比较准的,确实是一副够专业的耳机,不会给你加太多味精,更注重还原录音本来的面貌。从这个角度看,mv1是完成了它的设计初衷的。毕竟拿专业监听来听歌是烧友干的事,mv1本职工作并不是这个。我用拯救者本子来直推,声音暖偏糊,底噪也能听出来,实在不太好听,换成w2u连上之后声音干净清晰了,中高音变锐利,通透感也出来了。所以2000块的小声卡还是有它的价值,起码比起拯救者的板载要一耳朵强。

但比较蛋疼的是mv1标配的是单端,没有平衡线,所以还得另外配个金宝线才能听6v输出的声音。换了平衡线之后,声音档次确实更进一步,低频更饱满、结像浑圆、砸下去的感觉出来了。单端的低频有点薄,听流行对比平衡就没那么带劲了。hifi这东西就是这样,由奢入俭难,听完平衡,单端就变得绵软无力,缺陷全暴露出来。

w2u的声音偏暖,能让笔记本单端直推偏薄的低频和人声变厚变饱满,音效不需要动它,音染刚刚好,动态肯定没法和台机相比,交响不行,但听个流行是没问题的;mv1很中性,一耳朵没啥特点,也没啥硬伤,不会和歌德那样各种刺激,强行转移你注意力,解析在这个价位算不错,齿音不重,总体算得上耐听。两者的搭配属于用一个比较素雅、锐利的镜头去配一个色彩优秀的机身,比如索尼的gm头去搭配富士、松下的机身,出来的效果是有85分的流行味,总体比较耐听的声音。对于总价不到5k的一套头戴hifi组合来讲,有这样的声音也算满意了。


作者: Amier    时间: 2024-9-20 18:20
科学声
作者: 轻风之语    时间: 2024-9-20 18:25
2000/1600算下来每mw仅售一块多钱,推力价格比很高了……
作者: jayyuan2046    时间: 2024-9-21 09:42
mv1可以的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4-9-21 10:42
蓝牙耳机比有线耳机推动的更充分。不信去听
作者: xuguhugood    时间: 2024-9-21 10:58
如果只为好推好听,t5三代会好一些
作者: 超越mm赛高    时间: 2024-9-21 11:19
Amier 发表于 2024-9-20 18:20
科学声

耐听舒服,也够用了,科不科学就不懂了啊哈哈
作者: rockyuan    时间: 2024-9-21 11:22
mv1很好推的,w2ultra有点大材小用了。
作者: wanliji2005    时间: 2024-9-21 11:28
每种理由都很果断,想好就做,很理性的友友
作者: firehawk    时间: 2024-9-21 12:58
可以买条达音科专门给mv1出的升级线
作者: 观察者Lyrn    时间: 2024-9-27 15:33
有点离谱的理由选出了两个好产品hhh
作者: Nylight    时间: 2024-9-27 16:54
还在在纠结鸾还是MV1就看到了这篇 确实能折叠也是踢中我红心了
看了下参数 感觉我的弗西DS1就能推得动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