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讨论)本论坛的老烧们为何如此“敌视”AI? [打印本页]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09:38
标题: (讨论)本论坛的老烧们为何如此“敌视”AI?
本帖最后由 cavenx 于 2025-2-16 09:48 编辑

       随着最近deepseek的大火,论坛有一些相关的讨论帖子。我简单的看了一下,一些坛友对其信息搜索和概括分析能力大加赞叹。不过没想到的是,很多资历很老,级别很高的账号,基本是对其不买账的。认为其只能算是高级版的搜索引擎,给出的回答都是基于现有网上的资料。不能取代人主观听感的感受。对于这个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简单想了一下AI总结和烧友评价的区别在哪里。AI是通过网上搜索获取获取资料进行归纳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老烧指出本身网上的听感信息就是人为上传发布的,本身就有不准确性。现在我们不了解AI是否具备对网上虚假和不准确信息的识别和筛选能力。这也就是像一些老烧说的,如果人为在网上大量发布某个器材的虚假和不准确听感,是否会影响AI的结论,这样的样本到什么样的数量或者比例,对AI评价的正确率影响程度什么样。或者更深一步想,AI是否会对网上的虚假和不准确信息,具备纠错和筛选机制,如果具备的话,这种机制如何应对人类主观感受这种没有对错的不确定因素?上面说完了AI,再思考一下论坛烧友的评价的来源。我个人认为烧友对器材的评价来源有以下几个渠道综合:1.自己购买使用的听感评价,2.试听的听感评价,3.基于现有信息的印象和评价,这些信息有关于产品的官方介绍,商家介绍,评测和烧友讨论等等。4.基于自己现有认知经历的评价,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听音经历所形成的对音乐和器材情感表达的理解,和个人对于器材和品牌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其中第1.2.4属于主观感受,第1.2点属于纯主观,受个体因素影响差异比较大,第4点受听音欣赏共性影响和网络舆论侧面影响,个体因素差异相对较小。第3点我认为可以用AI替代,其搜索归纳分析能力是完全超过个人的。目前问题就出在主观听感这方面,被老烧们强调的主观感受,是否只是个人差异?对于AI分析来说,只是个体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差异,则恰恰是老烧们津津乐道的发烧乐趣所在?看到这请大家别误会,我本人不是科HI分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HIFI代表,哈曼曲线应该是吧?我本人对其并不感冒,哈曼曲线所使用的样本数量,应该是和现在AI的数据基础无法相比的。所有还是回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发烧到底烧的是什么。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耳道构造都有区别,自己成长中接受到的信息和教育,听音经历,音乐素养,每个人的认知都影响着自己的主观听音感受。如果要AI做出类似的主观分析,其是否能基于这些样本和条件做出有特色的回答。或者说尴尬的是,老烧们追求的东西,其实被筛选掉的,仅仅是其个人的不确定感受因素?

       以上是个人的碎碎念,没啥逻辑,基本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欢迎大家指教。我是在论坛看了几个帖子,说实话感受不是太好,有一股遗老的味道。AI目前做现有信息的归纳分析,我觉得是靠谱的,毕竟是引发新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东西。至于以后能走到什么程度,咱们拭目以待。至于hifi走到什么程度,我作为一个听音20年,也会买设备,但是觉得自己不发烧的人来说,觉得各位老烧真的不用太在意自己的“主观”话语权。这一段是我个人发的牢骚,大家轻喷。

作者: 夏季long    时间: 2025-2-16 10:27
我把耳放功率和耳机型号输入进去,就知道适配不适配了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0:43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16 10:27
我把耳放功率和耳机型号输入进去,就知道适配不适配了

作为工具还是很好的。目前主要争议在主观听感这方面。

作者: 夏季long    时间: 2025-2-16 10:59
有啥好争议,还不是用的互联网搜的信息来回答,有时候会自己编,需要自己判断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02
夏季long 发表于 2025-2-16 10:59
有啥好争议,还不是用的互联网搜的信息来回答,有时候会自己编,需要自己判断

您看看其他的帖子吧,我觉得作为辅助工具是没问题的。目前的尴尬是同样作为参考资料,其他老烧的的主观感受是否更具有价值?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2-16 11:04
数据可以评判,但主观意识就不好评判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2-16 11:18
在中国我相信觉得李宇春比帕瓦罗蒂唱歌好听的人有的是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24
jackylzf 发表于 2025-2-16 11:18
在中国我相信觉得李宇春比帕瓦罗蒂唱歌好听的人有的是

您说的我理解,所以我听哈曼曲线的东西,真心觉不出好听来。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2-16 11:25
cavenx 发表于 2025-2-16 11:24
您说的我理解,所以我听哈曼曲线的东西,真心觉不出好听来。

所以就是说主观的东西  没有任何东西能左右观点  
作者: zhan1919    时间: 2025-2-16 11:30
AI没有耳朵,一定要用ai从网上搜集的驳杂听音观来作为一个权威正确标准来指导大家,大部分人可能还是相信自己的耳朵吧。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16 11:32
这其实也不是AI和真人的区别问题,只不过某些皇帝新衣的利润率超越了DP,碰到AI这种没情商、口无遮拦的玩意发表言论,无论卖家还是买家都心慌的啊。
卖家自不必多说,断人财路,要人性命。
买家其实内心深处可能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不能承认啊,一旦承认,自己的血汗钱白烧了,甚至自己折腾了那么多年的人生价值就全崩溃了。
作者: hxj456    时间: 2025-2-16 11:34
Al没有耳朵,也不会听耳机,可以比作一个只会上网的纯云玩家,这样的回复有参考价值?
作者: taoliuliutao    时间: 2025-2-16 11:41
并非“敌视”,只是觉得人工智能确实还难以满足发烧友对器材测评的要求,一方面是在主观感受触发上,难以让烧友引起联想,一般都是就器材聊器材,过于冷静客观;一方面是表述上,过于求全,主次不明,一长段测评下来,行不成对器材特点的整体印象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44
zhan1919 发表于 2025-2-16 11:30
AI没有耳朵,一定要用ai从网上搜集的驳杂听音观来作为一个权威正确标准来指导大家,大部分人可能还是相信自 ...

之前的帖子里,有坛友说到利用扩展设备,比如电子耳等丰富AI的扩展信息渠道,不过这些都后话了。我同意的是利用AI收集的信息,体验自己的实际感受。而其他老烧的主观听感信息,是否比AI更具可靠性,我现在持保留态度。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44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16 11:32
这其实也不是AI和真人的区别问题,只不过某些皇帝新衣的利润率超越了DP,碰到AI这种没情商、口无遮拦的玩意 ...

您看的透彻,佩服

作者: Endless10    时间: 2025-2-16 11:45
评测的思路确实看着有些道理,但就之前问大乌2适合什么前端,他能说出focal那个一体机,也没多可信不是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45
Endless10 发表于 2025-2-16 11:45
评测的思路确实看着有些道理,但就之前问大乌2适合什么前端,他能说出focal那个一体机,也没多可信不是{:4_ ...

它可能是看到商家的搭配所以这么说了。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46
taoliuliutao 发表于 2025-2-16 11:41
并非“敌视”,只是觉得人工智能确实还难以满足发烧友对器材测评的要求,一方面是在主观感受触发上,难以让 ...

您关于它表述的感想我有同感。不过我宁可去看Ai的模式文,更不想看ko的模式文章哈哈。

作者: taoliuliutao    时间: 2025-2-16 11:48
cavenx 发表于 2025-2-16 11:46
您关于它表述的感想我有同感。不过我宁可去看Ai的模式文,更不想看ko的模式文章哈哈。

以后随着人工智能更加智能,可能会更加拟人化,那时估计都会去看AI测评了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1:50
taoliuliutao 发表于 2025-2-16 11:48
以后随着人工智能更加智能,可能会更加拟人化,那时估计都会去看AI测评了

所以,更有危机感的可能是这些kol,咱们普通烧友有就利用好这个工具就好了。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16 12:42
把标题这个问题问AI,它会怎么回答呢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2:47
本帖最后由 cavenx 于 2025-2-16 12:50 编辑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6 12:42
把标题这个问题问AI,它会怎么回答呢

回答的很全面了。

IMG_20250216_124809.jpg (736.52 KB, 下载次数: 2)

IMG_20250216_124809.jpg

作者: 记忆中的声音    时间: 2025-2-16 13:07
我觉得DeepSeek比部分只会讲“一耳朵提升”“HD650要XXXXX级别耳放才能推好”的老烧更为专业。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16 14:16
cavenx 发表于 2025-2-16 12:47
回答的很全面了。

其实我刚看这个标题,还以为是割哥的大作
作者: castigliano    时间: 2025-2-16 14:26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16 11:32
这其实也不是AI和真人的区别问题,只不过某些皇帝新衣的利润率超越了DP,碰到AI这种没情商、口无遮拦的玩意 ...

正解,哈哈
作者: fenk    时间: 2025-2-16 14:35
再说一遍,AI目前只适合做搬砖的事情,要求你先要明白,你要知道,你全懂,你把知道的事情告诉他,然后要求他按照你设定好的想法来做机械的重复劳作(没错,写歌写诗画画也算机械劳作,因为你没搞明白之前给他喂了多少东西,然后他能获取多少信息,你要是有这个脑容量,你至少也是也行的水平,你那个脑袋瓜子以目前进化水平就无法持久地存下那么多东西的)。你让他有是非观,你让他能理解消化建立自己的认知,你自己什么都不懂,然后希望AI什么都懂,你这是科幻片看多了么?大模型是人做的,人应该对他有所了解,AI可以不懂自己是个啥,但是人必须了解他是个啥,人也必须了解自己是个啥,不要被一个很费电规模很大的工具把自己脑子都给弄迷糊了。你想要的那个效果,需要的那种训练,目前做不来。请清醒一点,不然你自己亲自去做做训练体验下。
作者: 爱吃莴苣    时间: 2025-2-16 14:46
本帖最后由 爱吃莴苣 于 2025-2-16 14:50 编辑

不只是在hifi界,任何想要建立新秩序的产物都会全方位的受到来自于旧世界的批判和唱衰。我算是比较早接触ai的民间用户,远早于deepseek的诞生。最近发生在绿坛里有关dp参与hifi器材所给出的意见结果的热议,包括是否能够取代在圈子里颇有资历的老烧们的意见之探讨,正方、反方的争论,放在其他相对前沿一些的圈子里,可能是三、四年前发生的事情。
由此可见hifi圈在整个数字化世界中的位置之闭塞、之孤岛化,是多么的令人惊讶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6 14:59
本帖最后由 cavenx 于 2025-2-16 15:02 编辑
爱吃莴苣 发表于 2025-2-16 14:46
不只是在hifi界,任何想要建立新秩序的产物都会全方位的受到来自于旧世界的批判和唱衰。我算是比较早接触ai ...

是这样的,其实前面的讨论,已经有坛友给出答案了。作为普通烧友,用ai作为工具使用的话,是不会很抵触这个东西。反对人主要是因为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利益相关,另一个是发烧圈比较明显的,老烧和kol的话语权问题。就像其他同样讨论这个话题的帖子里,有烧友担心新霸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那些担心被新霸权取代的旧话语权,其实也不能自证其权威性和正确性。对普通烧友来说,还是活用这个工具,最后自己体会就好。说的比较直白了,其实大家很多人都明白。也有点敏感,再说怕被被移送各地交流或者新手入门了哈哈。

作者: 不会送豆腐    时间: 2025-2-16 15:27
太扯了…你们会不会想太多了  什么老烧的权威性霸权… hifi又不是玩电脑,看配置就行了,ds单纯就是回答得不够好而已。。
作者: 不会送豆腐    时间: 2025-2-16 15:28
各个形态的烧友 还没出现就被你们脸谱化了  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吗
作者: dltt    时间: 2025-2-16 15:43
ai的信息是从网络上收集的,本质上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会总结信息的搜索引擎,如果一个厂家搞铺天盖地的好评帖子对ai进行信息轰炸,ai就会信以为真。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5-2-16 15:52
dltt 发表于 2025-2-16 15:43
ai的信息是从网络上收集的,本质上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会总结信息的搜索引擎,如果一个厂家搞铺天盖地的好评帖 ...

确实,ai就是信息收集工具,当它收集的大量数据是很多人主观认为的(特指线材玄学方面),它的判断就是“错误”的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5-2-16 15:55
同时,搞笑的是很多音箱/设备的数据是假的,或者说不全面,它给出的方案就会有问题。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2-16 15:56
一个叫你买普通耳放推静电耳机耳机的AI你还想怎样
作者: fenk    时间: 2025-2-16 16:08
poonhk 发表于 2025-2-16 15:56
一个叫你买普通耳放推静电耳机耳机的AI你还想怎样

所以说AI有可能越来越聪明,但是现在有相信AI的烧油,那注定是会越来越傻的。重点就在于人在变傻这个事实。

作者: winston    时间: 2025-2-16 16:37
cavenx 发表于 2025-2-16 11:50
所以,更有危机感的可能是这些kol,咱们普通烧友有就利用好这个工具就好了。

就怕这些kol利用技术手段更好的利用这个工具。

作者: 伯劳贰型    时间: 2025-2-16 16:57
影响卖货呗
作者: cgw10    时间: 2025-2-16 17:02
ai和喂的数据有关,所以结果没多大意思。专业的也不靠ai工作
作者: aassdd    时间: 2025-2-16 17:46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5-2-16 17:59
现阶段AI的的强项根本不是hifi咨询释疑解惑这块儿,未来也不会是。驾驭工具,不要给它强加人设和不适宜的属性。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2-16 19:09
记忆中的声音 发表于 2025-2-16 13:07
我觉得DeepSeek比部分只会讲“一耳朵提升”“HD650要XXXXX级别耳放才能推好”的老烧更为专业。

在音频设备领域,参数指标往往只能反映设备性能的一部分,而高价耳放的实际听感提升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复杂因素:

---

### 1. **参数背后的「隐藏表现」**
   - **测试条件的局限性**:厂商参数通常在理想负载和单一频率下测得(如1kHz正弦波),但实际音乐是复杂的多频段信号。低价耳放可能在极端频率(如高频或极低频)或复杂阻抗下失真骤增,而高价耳放能保持稳定。
   - **动态功率与瞬态响应**:标称功率可能指持续输出,而音乐中的瞬态爆发(如鼓点)需要瞬时大电流。高价耳放的电源和电路设计能更快响应动态变化,避免「软脚」现象。

---

### 2. **电路设计与元件的「隐性成本」**
   - **电源质量**:高价耳放常采用线性电源或多级稳压,降低纹波噪声,而低价产品可能依赖开关电源,引入高频干扰(参数中的SNR未必能完全体现)。
   - **元器件匹配**:精密配对的分立元件、低误差电阻、音频级电容等,虽不直接提升参数,却能改善声音的细腻度和层次感。
   - **抗干扰设计**:屏蔽结构、接地优化等减少外部电磁干扰,降低底噪(尤其在敏感的高阻抗耳机中更明显)。

---

### 3. **调音风格的「主观加成」**
   - **音色染色**:高价耳放可能有意调整频响曲线(如中频润色、高频柔化),使听感更符合烧友偏好。这种「失真」反而被视作「音乐性」。
   - **声场与分离度**:通过电路拓扑(如全平衡架构)提升声道分离度,营造更开阔的声场,这些难以用THD或SNR量化。

---

### 4. **驱动能力的「深度需求」**
   - **阻尼系数**:高价耳放的低输出阻抗能更好控制耳机振膜(尤其对低频松散的多动圈耳机),参数中的「功率足够」不等于「控制力足够」。
   - **电流储备**:低阻高敏耳机(如平板耳机)需大电流驱动,低价耳放可能电压达标但电流不足,导致动态压缩。

---

### 5. **用户体验与心理因素**
   - **功能扩展**:平衡输出、阻抗调节、前级功能等附加价值提升使用场景。
   - **安慰剂效应**:高价带来的心理预期可能放大细微差异,但不可否认品牌溢价中也包含长期调音经验积累。

---

### 总结:参数是「及格线」,听感是「天花板」
低价耳放可能满足基础需求,但高价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元件的隐性品质、调音经验等共同作用,形成了参数之外的「不可见溢价」。这类似于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数只是起点,算法调校和传感器质量才是成像差距的关键。对于追求极致细节或特定音色的用户,高价耳放的提升往往是多维度的综合结果。
作者: 记忆中的声音    时间: 2025-2-16 19:14
poonhk 发表于 2025-2-16 19:09
在音频设备领域,参数指标往往只能反映设备性能的一部分,而高价耳放的实际听感提升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复杂 ...

高价耳放也得买正规品牌的产品,作坊货定价高不一定就说明用料好。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5-2-16 21:06
我老头子,我要开始蛐蛐年轻人咯,现在的AI是“完形填空”训练出来的语言模型,是假象思维,不是仿生大脑的卷积神经网络AI,另外deepseek很牛逼吗?中国特色渗透AI训练大法,和它聊聊入门的就行了,一深入它就给你胡说八道瞎编,我喜欢玩四十年前老唱头,它还能给你编出一个型号出来,谁盲信谁撒币,也就现在被洗脑洗坏的年轻人信息科技又特么突破了,破尼玛个**∑疲《嘧叱鋈タ纯凑媸档氖澜纾睦锒际且黄墙澹睦锒际且蝗夯种恰

20250216210521front1_0_776714_Fgy-npQIVlvWStPI1IZFntLLUpQi.jpg (252.94 KB, 下载次数: 0)

20250216210521front1_0_776714_Fgy-npQIVlvWStPI1IZFntLLUpQi.jpg

20250216210521front1_0_776714_Fr926EwecXQp56WhwuiEVcHJVywi.jpg (238.21 KB, 下载次数: 0)

20250216210521front1_0_776714_Fr926EwecXQp56WhwuiEVcHJVywi.jpg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5-2-16 22:13
AGI还没出现呢,AI目前只能做到各自专精,把deepseek捧那么高和傻子没有区别…
作者: 263303    时间: 2025-2-17 10:28
DS 客观公正且专业
烧友 基本上都烧“坏“了
作者: muren18    时间: 2025-2-17 10:58
什么时候老烧也变成一个贬义词了
作者: cgw10    时间: 2025-2-17 11:47
这类垃圾帖子以后不要发
作者: 月之爆击机    时间: 2025-2-17 12:15
怎么,ylg老烧觉得自己不是老烧,想切割了?
而且恕我直言,你们ylg老烧问r1的那些奇形问题根本不适合r1,这类问题r1的回答水平连4ol一根毛都比不上。
作者: ultraoxox    时间: 2025-2-17 12:19
它本质上只是是一个文本生成模型,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智能”
作者: mvw    时间: 2025-2-17 12:48
高保真和高仿真,难道不应该针锋相对吗?
作者: Caribbean德柱    时间: 2025-2-17 13:48
我个人觉得在搜集信息方面ai挺好用的,
他可以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至于你要不要信,那是自己甄别问题
作者: Caribbean德柱    时间: 2025-2-17 13:51
其实,这也是个双刃剑,ai只是搜索汇总信息,并做出一定归纳,网上帖子的内容也会左右ai的最终归纳结果。
那么,我只要在网上多发帖输出我的观点,也会增加被ai搜集采纳的几率,不也是达到目的了吗?
作者: angel5630    时间: 2025-2-17 14:27
cavenx 发表于 2025-2-16 11:24
您说的我理解,所以我听哈曼曲线的东西,真心觉不出好听来。

每个人偏好不同,有的烧友就喜欢小编制,有的就喜欢港台,有的还喜欢蔡琴童丽,有的呢还喜欢意大利歌剧,有的就喜欢大编制。你要让这帮人一起评测一个东西,比如拿个贵族音箱,大概率小编制听人声觉得很好,大动态完全不行,结果就是几批人得出相反的结论。

作者: 惊鸿飞雪    时间: 2025-2-17 14:59
我听群里大佬十分称赞的流媒体播放器,
鼓足勇气借了一台,
听了一嗓子,不由得,说一声,
握操,什么玩意儿
作者: paradio    时间: 2025-2-17 16:06
好奇怪, 这个也好争论的?觉得有用就用呗, 不过首先你得自己有判断能力,千万别误解目前的AI, 管它是哪国的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7 17:24
哈哈,这个帖子被移到新手入门了。看来从老烧到论坛官方,对Ai的态度很明确啊。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5-2-18 08:53
"不过没想到的是,很多资历很老,级别很高的账号,基本是对其不买账的。"其实这句话就已经说明问题所在了,新人听别人说的,老手信自己听的。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8 10:20
seenetway 发表于 2025-2-18 08:53
"不过没想到的是,很多资历很老,级别很高的账号,基本是对其不买账的。"其实这句话就已经说明问题所在了, ...

嗯,我思考的是“老烧的正确率”和“Ai的正确率”之间的的对比,我觉得回复里面,觉得Ai准确率不高,受现有资源限制,不如有信息获取和识别能力的话自己解决,这些我都可以理解。我觉得诧异的是对这种可能目前还不太完美的工具持敌对态度的,这个帖子里也有一些回复,涉及保守观念,甚至涉及意识形态的,就很有趣了。是什么的群体对一个工具持敌对态度呢?是否涉及他们的利益相关和立场相关呢?我只能觉得烧友群体可能比我想象的更保守,更封闭和更复杂。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5-2-18 10:31
cavenx 发表于 2025-2-18 10:20
嗯,我思考的是“老烧的正确率”和“Ai的正确率”之间的的对比,我觉得回复里面,觉得Ai准确率不高,受现 ...

其实也不算是敌对,只是有些老烧在看到AI给出的答案和建议对比自身得到的体验完全不同,自然而然的出现一种不信任的反感情绪

AI总体还是在深度思考的时候基于所有喂进去的数据,一些商家通过灌水虚假的吹嘘,一些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一旦数据量过大,AI的结果注水量肯定水涨船高的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18 10:37
seenetway 发表于 2025-2-18 10:31
其实也不算是敌对,只是有些老烧在看到AI给出的答案和建议对比自身得到的体验完全不同,自然而然的出现一 ...

我觉得在进行一些相对客观问题的搜索时,比如“我想推好HD650需要什么设备,具备什么样的输出条件”。AI的优势是可以直接查询各类产品的说明书数据指标,搭配符合音响理论的驱动条件,给出建议。这类问题应该是Ai的优势,至少省去了咱们自己搜索和归纳,会更便利。而不是去问它一个设备的主观听感感受,这种问题就只能是网上的感想大杂烩集合了。所以说还是一个工具使用的问题,使用工具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考分辨能力,才能使用好这个工具。至于我说的“敌对”,是比你说的反抗情绪更激烈的一些,这几个Ai帖子里都有,具体我不指出来了,容易引战。我只能是觉得立场和思维逻辑都不一样。

作者: 00000000000    时间: 2025-2-21 09:54
楼主思想已于肉体先行数字化了。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2-21 10:22
00000000000 发表于 2025-2-21 09:54
楼主思想已于肉体先行数字化了。

确实,我想的可能太放开了。本身也喜欢探索性的思考一些东西。而且论坛混的时间长了,有立场类的发言看的太多了,对老烧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