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hifi悖论 [打印本页]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4 08:07
标题: hifi悖论
解析越高越容易退烧

纯喜欢音乐的反而听的时间长

回到流媒体加平头塞听曲子了

不过最近新出的好的碟不多

今年几个比赛的曲子也一般

肖赛冠军没听出好在哪里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10-24 08:12
音乐应该是细水长流才对的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10-24 08:52
流媒体比较燥,不够安定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4 11:30
多进音乐厅听鲜活的音乐。音响是补充。我听了快30年了。圈里听了50年的退休大爷一大堆。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0-24 11:45
越顶级的音响解析越高,所以第一条不对,其余观点没问题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10-24 12:31
肖赛冠军也听不懂好在哪
作者: lchair    时间: 2025-10-24 12:43
HiFi还原的就是唱片制作水准。分析力高不耐听是你对数字系统没有驾驭好。数字系统重在电源低相位噪声。相位噪声越低越好也越难听。。

作者: stevenxian    时间: 2025-10-24 13:46
讲道理今年有意思的碟很多啊,光是上am周推的就这么多了。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5-10-24 14:26
老烧选择保留一个主力耳机,用SACD机买碟退烧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4 15:12
多走进音乐厅吧,听鲜活的。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4 15:17
走进音乐厅,你会发现,年纪轻轻的指挥家孙一凡,崔琳涵,水平之高、视野之广远超国内前辈;各种曾经难以驯服的乐器,比如圆号,曾韵等后生已经站在世界之巅;管风琴,30年前几乎空白的领域,如今已经有了沈媛,晓婷,婉莹,一大批年轻再年轻的驾驭者;男高音张喜秋状态稳定声音洋气,秒杀一大批欧洲二线歌剧院演员,戴玉强的宝贝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人百听不厌。。。。。。
作者: miaoce    时间: 2025-10-24 15:34
解析越高 听得越久
作者: wjmnsx    时间: 2025-10-24 15:38
是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了,重要的是音乐,当然解析高现场感强是好事,但总归是要听音乐,而不是听设备
作者: wuyouming    时间: 2025-10-24 15:38
吕天瑶,好像是第四名,听听她的,俺觉得不错。。。她也觉得一般,,得考虑下自身系统了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5-10-24 15:40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5-10-24 13:46
讲道理今年有意思的碟很多啊,光是上am周推的就这么多了。

消失了一位大佬,回归一位真神,幸事!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4 17:00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5-10-24 13:46
讲道理今年有意思的碟很多啊,光是上am周推的就这么多了。

新出的我都听过

最近好碟不多

作者: stevenxian    时间: 2025-10-24 17:21
abccbaa 发表于 2025-10-24 17:00
新出的我都听过

最近好碟不多

《都听过》 指每周流媒体例如qobuz上新重点推送80+新碟(暂时忽略掉更多未被重点推送的新碟),姑且以每张1小时计算,即每周至少80小时的专心听新碟时间(暂时忽略掉听旧录音的时间),实在佩服。

就不讨论口味了哈。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10-24 17:26
每天啥都不想 能听2张就很是 牛牛的人,毕竟就2小时了
作者: dango    时间: 2025-10-24 18:07
听lofi等纯音乐听的比流行时间长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6 21:33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5-10-26 21:43 编辑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5-10-24 17:21
《都听过》 指每周流媒体例如qobuz上新重点推送80+新碟(暂时忽略掉更多未被重点推送的新碟),姑且以每 ...

我听苹果音乐 和 网易云音乐 每周汇总的新出的碟

听了很多年了 每年8000以上曲子

实际上好听的曲子很多鲜为人知 很多热门碟并不好听

有些曲子不用听全的 听一会就知道质量了

上周这张还行

我在这里一直推荐碟的 你查一下就知道了

我推荐的曲子大约百里挑一吧 不上头的不推荐







A862A1A7-DC82-4C9F-8FD0-175C3BCE9520.jpeg (45.58 KB, 下载次数: 4)

A862A1A7-DC82-4C9F-8FD0-175C3BCE9520.jpeg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6 21:40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4 15:12
多走进音乐厅吧,听鲜活的。

我是音乐厅 转耳机的

音乐厅听人声 比耳机好 其他不一定比耳机好

交响现场听 要看乐团 大多数国内演出的乐团 声音并不好

作者: Hzhao1    时间: 2025-10-27 10:14
正解,国内听古典现场,真不一定比得过录音效果。
演奏者和乐队的演绎水平,场馆声学处理,甚至坐的位子都是影响很大的因素。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7 11:34
abccbaa 发表于 2025-10-26 21:40
我是音乐厅 转耳机的

音乐厅听人声 比耳机好 其他不一定比耳机好

那就是听现场听得太少,还没找到好的音乐厅、好的演出。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7 11:35
Hzhao1 发表于 2025-10-27 10:14
正解,国内听古典现场,真不一定比得过录音效果。
演奏者和乐队的演绎水平,场馆声学处理,甚至坐的位子都 ...

把发烧器材的钱,都换成机票酒店,听最好的音乐厅、最好的皇帝位、最好的乐团指挥独奏家的现场
作者: Hzhao1    时间: 2025-10-27 11:41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7 11:35
把发烧器材的钱,都换成机票酒店,听最好的音乐厅、最好的皇帝位、最好的乐团指挥独奏家的现场

即便有足够钱这样消费,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欣赏自己想听的曲目。可能只有土豪自己养一个顶级乐团,自己建一个剧院了才行了。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7 12:27
Hzhao1 发表于 2025-10-27 11:41
即便有足够钱这样消费,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欣赏自己想听的曲目。可能只有土豪自己养一个顶级乐团,自己建一 ...

随心所欲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7 17:41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7 11:34
那就是听现场听得太少,还没找到好的音乐厅、好的演出。

国内好的演出极少

国外水团到国内演出的也极多

听过一些名团 不知道为什么 在国内演出 貌似不太卖力

作者: bbmusic    时间: 2025-10-27 21:56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4 11:30
多进音乐厅听鲜活的音乐。音响是补充。我听了快30年了。圈里听了50年的退休大爷一大堆。

中国70年代没有音乐厅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7 22:03
bbmusic 发表于 2025-10-27 21:56
中国70年代没有音乐厅

主要是音乐厅很多曲子 其实效果不好 水平高的乐团极少

我听下来 水平最高的的音乐学院的汇报演出 和 各种专业比赛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0:23
bbmusic 发表于 2025-10-27 21:56
中国70年代没有音乐厅

这个不要开玩笑。上海音乐厅历史很久了。

另外,70年代以来外国乐团访华就多起来了,虽然经常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0:26
abccbaa 发表于 2025-10-27 22:03
主要是音乐厅很多曲子 其实效果不好 水平高的乐团极少

我听下来 水平最高的的音乐学院的汇报演出 和  ...

也可以追外国名团访华演出啊,除了口罩那几年,现在每年都大把名团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演出。今年柏林爱乐,马林斯基,都值得。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0:46
总归,音乐厅里鲜活的音乐才是音响“高保真”要保的那个“真”,多听鲜活的音乐,就是对标对表,就是校正声音审美。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0-28 02:58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8 00:46
总归,音乐厅里鲜活的音乐才是音响“高保真”要保的那个“真”,多听鲜活的音乐,就是对标对表,就是校正声 ...

有道理啊,以前就有去听听现场的想法。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8 07:52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8 00:26
也可以追外国名团访华演出啊,除了口罩那几年,现在每年都大把名团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演出。今年柏林爱乐 ...

名团我感觉在中国演出不是很卖力

还有 听名团的碟你会发现 他们状态起伏也很大

一般一个名团好听的曲子 他们在音乐厅不一定会演出

比如拉莫的曲子 乐团很少演奏 马勒的曲子国外名团不太在国内演奏

协奏曲比如勃兰登堡 也极少极少有乐团演奏的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5-10-28 07:55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5-10-28 07:57 编辑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0-28 00:46
总归,音乐厅里鲜活的音乐才是音响“高保真”要保的那个“真”,多听鲜活的音乐,就是对标对表,就是校正声 ...

听hifi 最好是会乐器

而会乐器的对耳机的评价 和不会的 完全不同

比如我就觉得 hedd 和 final 的音准 音色极好

森海 拜亚的耳机 很多音色 音准 不太准

很多静电耳机的音色也有问题

你说的鲜活问题 我听耳机也是听鲜活的系统

我为什么觉得650 600 800 不好听 就是因为不鲜活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9:43
abccbaa 发表于 2025-10-28 07:52
名团我感觉在中国演出不是很卖力

还有 听名团的碟你会发现 他们状态起伏也很大

你说的,我都在国内听过外国演出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9:44
abccbaa 发表于 2025-10-28 07:52
名团我感觉在中国演出不是很卖力

还有 听名团的碟你会发现 他们状态起伏也很大

你说的曲目,我都在国内听过外国名团演出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9:48
总归还是国内文艺资源不可能均衡,以前,很多外国名团只在北京上海有演出场次。口罩之后,巡演城市越来越多,不止广州深圳,武汉,长沙,西安,成都,外国名团也越来越多,当然,这些年这些省会城市也盖起了很好的音乐厅,武汉琴台很棒,西安音乐厅和陕西大剧院的联合运营很成功。国内声学效果最好的音乐厅目前仍然是广州的星海音乐厅,就是公共设施配套如今太老了一些。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0-28 09:54
楼上一些坛友的想法我其实也经历过。30多年前没有星海音乐厅的时候,只能在剧场、礼堂甚至露天演出,我也觉得听现场没什么特别的,90年代那会儿我也玩儿音响(连南方都市报那时候都专门办有个音响栏目)。

不过,1998.6.13星海音乐厅开业后,擦,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很快就退烧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