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现在的HIFI产品是咋回事,怎么动不动就上万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2:22
标题: 现在的HIFI产品是咋回事,怎么动不动就上万了。。。
四五年没买过大件的数码音频了,最近给解码耳放换代,在网上找了很多产品,发现现在的HIFI产品定价是看不太懂了。像什么耳机耳塞,价格动不动就飙到了万元以上,以前御三家的旗舰耳机一般是顶着万元就到头了,旗舰耳塞定价一般也就五到八千,现在各种听都没听说过的品牌出的耳机耳塞几万几万的定价,直逼传统欧美HIFI大厂高端三分频音箱甚至落地箱的价位,这真是把玩HIFI的当韭菜割呀。大厂的耳机,像劲浪的各种乌也是,定价动辄上万。前端解码耳放等设备也是,高端的定价也升到万元起步了,相比几年前感觉贵了不少。国内新兴的HIFI产品品牌,像拓品双木三林之类的,四五年前还是小作坊做工和定价,一两千都算是卖的高的了,现在也冲到了中端过五千,高端过万。。。
现在是玩HIFI的人越来越少了么,各家厂商要活下来就死命地割剩下这茬烧友的韭菜。耳机类的上下游厂商这么乱搞,我是打算直接弃坑去玩中高端的箱子了。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11-5 12:35
买你买得起的设备就可以了,其他就不要关心了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5-11-5 12:39
消费降级,自命不保,只能涨价,愿者上钩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11-5 12:39
本帖最后由 jackylzf 于 2025-11-5 17:01 编辑

HIFI产品属于绝对主观体验产品  也就是说数据/跑分等在这个品类是无用无意义的  它不像芯片  处理能力客观数据在这摆着  你永远不可能楞说3060TI比5090要好  因为帧数是客观科学的第三方数据而且可以很直观的反馈并且获得大众的认可

但是HIFI不一样 虽然性能可以量化  但一切参数在这行业里是没用的 或者说大部分时间都是没用的

所以HIFI产品决定效果好与坏的最大因素第一是价格  第二是体积与重量  第三是原料和做工  第四才可能是所谓的听感/实际效果

一款HIFI产品如果价格便宜在千元左右  体积重量是轻便小巧的  基本上是不可能在HIFI里面获得什么评价的  就是个玩具评价 哪怕它的实际听感很好

所以厂家在做HIFI类产品的时候  如果就是想做大做强 那么即使某款机器的成本很低廉  也绝对要定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格


就比如说HIFIMAN家的产品   有些发售时候万元的产品 现在都跌倒了一两千也还有赚  就是这样  如果发售时候就定这个一两千  你根本不会把它归到HIFI类产品

能给一个科学机的评价  都算捧场了。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11-5 12:40
另外说一下   您看的很多国外的产品  其实在人家本地  售价只是千元档次   也是属于平民产品   当地的上班族购买是没什么压力的  只是到了咱们这边加上关税加上汇率 就贵了  毕竟劳动力不值钱
作者: 阿哲好吧好吧    时间: 2025-11-5 12:46
小众赛道,溢价严重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5 12:50
音子更贵,我5万能玩好一套耳机系统,音箱10才入门。
作者: af2000    时间: 2025-11-5 12:51
现在HIFI耳机和数字音频品牌的企业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产品线比以前更丰富,价位更齐全,你只看到那些高价的,低价的更是多了去了。9.9元的耳塞都有。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听力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选择余地非常大。高端器材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很奇怪为什么老是有人看到高价产品就喊“割韭菜”,这只不过说明你根本不是那些高端产品的消费群体,中低端器材性价比高的非常多。消费者又不是傻瓜,现在各种展会还有很多线下商店可以试听,高端器材对一些听音要求高、经济实力强的人来说是很正常的选择,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厂商为什么去做这些产品?自己找死?
作者: gnaggnefaij    时间: 2025-11-5 12:53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5-11-5 12:39
消费降级,自命不保,只能涨价,愿者上钩

是这样

作者: 自选角度922    时间: 2025-11-5 12:54
耳塞从几块钱到几万的都有,基本每个价位都有不错的选择,没必要盯着高价的喷人家割韭菜,不买就不会被割了。
作者: 新金耳朵    时间: 2025-11-5 13:37
销量不好 只能提高售价 不然都没法做
作者: 妖月公子    时间: 2025-11-5 13:54
受成本关税等各种因素影响,国外产品价格是涨了许多,但国内品牌也多了许多,总的来说现在各价位产品还是比以前丰富了许多,按需消费即可,切莫强求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5-11-5 14:23
有什麼新奇的,HIFI產品上萬也只是入門級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4:37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5 12:50
音子更贵,我5万能玩好一套耳机系统,音箱10才入门。

音箱10万入门,你在搞笑吗?劲浪宝华这些HIFI品牌以及真力钮音曼这些监听品牌,中高端的箱子一般在3到5万,10万那是顶奢牌子的箱子价格了。

作者: 阿哲好吧好吧    时间: 2025-11-5 14:42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4:37
音箱10万入门,你在搞笑吗?劲浪宝华这些HIFI品牌以及真力钮音曼这些监听品牌,中高端的箱子一般在3到5万 ...

箱子哪有房子贵。。我家装修就听音室都30多个了
作者: vincent13    时间: 2025-11-5 14:51
af2000 发表于 2025-11-5 12:51
现在HIFI耳机和数字音频品牌的企业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产品线比以前更丰富,价位更齐全,你只看到那些高价的 ...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地摊上20块钱的包有人买,爱马仕20万的包也有人买,本质上都是装东西的,人家花20万买包的都是弱智韭菜?HiFi同理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11-5 15:17
一堆几百一两千的国产看不见?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11-5 15:20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都像我这样几十块钱绿联小尾巴、100多块钱绿联大耳,经济还怎么带动
作者: tnt23    时间: 2025-11-5 15:22
vincent13 发表于 2025-11-5 14:51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地摊上20块钱的包有人买,爱马仕20万的包也有人买,本质上都是装东西的,人家花20万买 ...

这个比喻不甚恰当,因为购买二十万爱马仕的动机,很可能超越了物品的使用属性,更多是为了其带来的符号价值,如彰显社会地位与财富。而这种符号价值本身,也是社会规训的结果。
消费音频器材的评判标准,应该立足于其物理属性带来的听觉体验。若购买行为脱离了对器材本身属性的追求,则更类似于追逐一种脱离实用性的“符号”,这是不是正常的动机大有可议。

作者: weiarc    时间: 2025-11-5 15:25
原来的预测基本就是这样,随着小众化价格会越来越高,5K以下的越来越少,唯一例外可能就是千元档这个价位咯。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5:38
本帖最后由 逍遥蜀客 于 2025-11-5 15:51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5 12:39
HIFI产品属于绝对主观体验产品  也就是说数据/跑分等在这个品类是无用无意义的  它不像芯片  处理能力客观 ...

看了所有的回复,感觉你说的最中肯。今天我买的黑夜曲到了,接490pro跟aune S6PRO做AB对比,快2个小时了,我对新机开着脑放都没听出有明显的区别,唯一的可感区别就是小夜曲不管是耳放还是纯前级,输出到下端设备的音量都明显大于S6PRO,小夜曲的耳放功率远大与S6PRO,耳放音量大这点容易理解,但意外的是小夜曲的纯前级输出跟S6PRO比也有这么大的音量差别。除音量差别较大以外,在音质方面我就真没听出啥可闻区别了,本来我对R2R解码以及甲类耳放的类模拟味音质是抱有较大期望的,现在是只剩失望,现在想想感觉还不如买个矩声的mini4pro网播机。至于小夜曲和S6PRO的耳放音质对比没啥区别这个疑问,我在网上找不到S6PRO的拆机图,不知道这个机器的耳放是不是也是甲类的,以前S6PRO的宣传页面只说过其耳放是全平衡的,没说是不是甲类,按理不是,否则在当年应该成为产品的一个宣传点才对。不过这机器只有在长时间使用耳放的情况下会有明显的发热量,这倒是让我觉得其耳放也可能就是甲类的。网上找不到资料,我打算找个时间自己把S6PRO拆开看看,如果这机器确实也是甲类耳放,那这起码还不会动摇甲类耳放音质好的这一说法,否则真的又会让人对所谓的甲类耳放音质好的说法祛魅。我现在的观点就是至少在我实际使用过的中低端耳机系统方面,解码耳放的升级投入真的没有意义,现在比较后悔的是应该去现场实际试听对比下的。之前我给电视系统买的林道夫的解码功放一体机,那个机器接上有源音箱的表现确实明显好于我一开始用的四千多块的DDR-24解码盒子,我还以为在耳机系统上升级解码耳放也能有类似的提升,小夜曲再怎么也是从六七千这个价位降下来的,音质应该比三千价位的奥莱尔老科学机更好吧,结果对比下来被啪啪打脸。不过好在小夜曲有蓝牙和有线网播接口,老的S6pro没这些方便的功能,否则我就直接把小夜曲出二手了。
哎呀,折腾了这么一周,我感觉耳机系统的水太深了,以后大概率会弃坑耳机主玩箱子了。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5:43
本帖最后由 逍遥蜀客 于 2025-11-5 15:45 编辑
阿哲好吧好吧 发表于 2025-11-5 14:42
箱子哪有房子贵。。我家装修就听音室都30多个了

这不一样啊,声装都搞了30个,那说明你设备是奔着百万级别去的。我去过音响展,像丹拿宝华马田那些几万十几万以上的箱子,搭配同样价位甚至更贵的解码功放,那效果确实炸裂,那还是在酒店会议室那种声学环境很差的地方回放出来的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你花30多万搞声装,怕是也被人坑了,据我所知,声装里面也是坑多水深。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6:04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11-5 15:20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都像我这样几十块钱绿联小尾巴、100多块钱绿联大耳,经济还怎么带动

带动经济,靠的是产品的质量功能确实值那个价,而不是忽悠吹嘘卖高价割韭菜啊。现在的HIFI产品我感觉在定价方面是走入邪路了。这就跟现在的衣服一样,像始祖鸟北面这类服饰品牌,他们衣服的设计用料其实并没有跟其他竞品拉开多大的差距,但是靠着各种人设营销愣是卖出了类奢侈品的价格,这就是妥妥的割韭菜啊。耳机这类消费级音响产品要是继续这样搞,我看市场会越来越小,至少我是再也不上当了。什么调音,什么温暖素质,嘿,忽悠成分占多数。你那句话说的也不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价格来装逼,各取所需。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11-5 16:09
买便宜的挺好。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6:10
总的来说,我觉还是部分老烧说的最在理,玩耳机和音箱系统,升级解码的效益是最低的,最见效的升级对象还是耳机和音箱这类播音器本身。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6:32
vincent13 发表于 2025-11-5 14:51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地摊上20块钱的包有人买,爱马仕20万的包也有人买,本质上都是装东西的,人家花20万买 ...

你这观点我不认同,爱马仕的包,地摊货的包,这里面的差别是设计和使用者的情绪价值。可这HIFI产品,特别是解码这类产品,这玩意儿的对比点就是出来的声音好不好听或者说跟以前的产品有没有明显的音质差别。不能说你用料更好,出来的音质跟用料一般的设备几乎一样,你就能卖几倍甚至十倍的价格。厂商也知道这样搞会把整个市场搞崩,他们就想着靠各类吹手,搞出各种素质听感的差异化宣传,来把产品卖出差异化。可问题是,你得真有音质上的明显差异啊,消费者是愿意为那真实存在的听感差异买单的。可消费者听信了宣传,真买回来一对比,发现这贵了1倍的产品跟便宜的产品在音质上根本没有吹嘘的那些差别。这些声音素质没啥变化的东西,年年靠吹嘘的调音来涨价,这就是纯纯的忽悠人嘛。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11-5 17:00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5:38
看了所有的回复,感觉你说的最中肯。今天我买的黑夜曲到了,接490pro跟aune S6PRO做AB对比,快2个小时了 ...

这玩意首发是8000的价格  如果你按照这个价位买  也许就听出区别了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7:07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5 17:00
这玩意首发是8000的价格  如果你按照这个价位买  也许就听出区别了

我以实际音质为判断标准,从来不看价格开脑放的。价格上去了,音质有满意的提升,我会夸,价格上去了音质却没有提升,那自然是要骂的。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5 17:11
tnt23 发表于 2025-11-5 15:22
这个比喻不甚恰当,因为购买二十万爱马仕的动机,很可能超越了物品的使用属性,更多是为了其带来的符号价 ...

说的对,你要涨价卖高价,可以,只要产品符合你宣传那些产品时所吹嘘的特性或者提升,涨价完全可以接受。但现在的情况是,产品性能没有明显提升,光靠着对音质各种不切实际的吹嘘,价格翻倍甚至几倍地涨。

作者: wjmnsx    时间: 2025-11-5 17:25
耳塞这块,上万的太多了,试听过几款,没觉得有什么明显优势
还是耳朵收货吧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11-5 17:26
我目前宿舍常用的一套简易器材是200+的索尼随身,300的台式纯耳放,闲鱼500的k612pro,90的diy电源线,70的3.5转双rca信号线,玩eq,也蛮好听,清楚细腻,经常听入迷,因为我比较容易满足,心态好音乐就好听了
作者: liuxiaoliwei    时间: 2025-11-5 17:26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6:10
总的来说,我觉还是部分老烧说的最在理,玩耳机和音箱系统,升级解码的效益是最低的,最见效的升级对象还是 ...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啊 hifi也是科学的一种啊
作者: 宝贝猪420    时间: 2025-11-5 17:28
耳塞溢价太严重了
作者: 浪漫机器人    时间: 2025-11-5 17:33
想想当年exk的售价
作者: 浪漫机器人    时间: 2025-11-5 17:33
哎。。。
作者: cfhtc    时间: 2025-11-5 17:36
苹果带着一众手机厂商以及漫步者这样的大众消费品牌,把几百到一千的塞子这原本属于hifi耳机厂的既有量又有价的甜点市场占据后,原来高端大耳打品牌,小塞子赚钱的模式行不通了。运营一个业务,固定成本是有下限的,现在营收大幅减少,这时候有这么几种策略:1、牌子还算值钱的,将这个不赚钱的消费耳机业务卖了,减员增效,比如森海(拜亚也想卖,不知道成功没有;hifiman牌子不如他们老,整体卖的话卖不了高价,只能想办法高速迭代,做大营收,然后上新三板卖股票);2、注重功能和产品品控,给出符合正常人使用习惯的合理设计,不要高大上的市场形象,少请kol写文,降低渠道和宣传费用,从而实现相对平价,在这个红海市场卷死同行,比如艾索洛、飞傲,这赚不了大钱,也永远成不了曾经的森海,但应该比同行活得久一点;3、不要量,加价保高毛利,不和过去比,按照现在的环境过小日子,比如铁三角。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5-11-5 19:09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5:38
看了所有的回复,感觉你说的最中肯。今天我买的黑夜曲到了,接490pro跟aune S6PRO做AB对比,快2个小时了 ...

大罗之下的r2r就是个笑话,别买
作者: 渡劫真仙    时间: 2025-11-5 19:58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5 12:50
音子更贵,我5万能玩好一套耳机系统,音箱10才入门。

胡说八道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11-5 20:24
低价的会更卷,相比而言会比以前同价格更优质。高价的因为hifi小众,经济下行,买的人更少,为了保利润,会比以前更贵才能买到同质的东西。

推荐给富哥一套系统,grimm ls1c集成dsp音箱+sb1低音炮,前面可搭配自家音源grimm mu1。简单搭配,参考级的系统,无论任何价位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5-11-5 22:36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5 12:50
音子更贵,我5万能玩好一套耳机系统,音箱10才入门。

音箱最贵的是房子和装修,住楼房无解。

作者: defleppard    时间: 2025-11-5 23:05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5 12:40
另外说一下   您看的很多国外的产品  其实在人家本地  售价只是千元档次   也是属于平民产品   当地的上班 ...

比如呢?其实很多HIFI产品国内代理了以后比国外还便宜的

作者: hk845587102    时间: 2025-11-5 23:09
谁会买啊
作者: Moon2025    时间: 2025-11-5 23:11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6:10
总的来说,我觉还是部分老烧说的最在理,玩耳机和音箱系统,升级解码的效益是最低的,最见效的升级对象还是 ...

非常认同这个观点。退烧十年回来,第一条耳塞禅pro,播放器sp3000,同样禅pro接sp3000和手机直推盲听听不出区别。但是同样sp3000接禅pro和ie8素质区别巨大,果断出掉sp3000
作者: 熊猫视听    时间: 2025-11-5 23:22
其实现在不需要太关注绝对数值 而是看产品本身在他价位段的竞争力
像有些所谓大牌 老款一个价 新款直接翻一倍 这样的发烧友也会自发抵制
作者: 18114708020    时间: 2025-11-5 23:31
阿哲好吧好吧 发表于 2025-11-5 14:42
箱子哪有房子贵。。我家装修就听音室都30多个了

绕这么大圈就说你牛b

我家房子2000多个,我也没咋滴
作者: jdhellfire    时间: 2025-11-5 23:36
量起不来,成本就两次下去
作者: jdhellfire    时间: 2025-11-5 23:36
量起不来,成本就降不下去
作者: wan910351    时间: 2025-11-5 23:46
人浮躁,社会浮躁,产品也浮躁,看透就好
作者: Radicmao    时间: 2025-11-5 23:55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5 12:50
音子更贵,我5万能玩好一套耳机系统,音箱10才入门。

五万 我觉得不能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05
Radicmao 发表于 2025-11-5 23:55
五万 我觉得不能

那这世界80%烧友都没玩好,只有20或者更少人才有资格说好,资格都留给你们吧富人,穷人啥也不是,玩得贱玩得垃圾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11-6 00:07
每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些老人在垃圾桶里找空塑料瓶、啤酒瓶。。也有开小车经过路边见到100块,汔车已驾驶过几十米了懒得拾。其实这些就差不多人与人的价值观问题。值与不值看个人。。。。(完)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09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4:37
音箱10万入门,你在搞笑吗?劲浪宝华这些HIFI品牌以及真力钮音曼这些监听品牌,中高端的箱子一般在3到5万 ...

系统,谁说单箱子了!2万的箱子,2万的功放,2万的解码,剩2万线材、脚架、电处。这不很正常吗?我就是这样玩的,确实是声音刚入门,有什么问题呢?那里开玩笑了呢?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21
渡劫真仙 发表于 2025-11-5 19:58
胡说八道

怎么了,我就是这样玩的,我就是这样觉得的,不行?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11-6 00:2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0:09
系统,谁说单箱子了!2万的箱子,2万的功放,2万的解码,剩2万线材、脚架、电处。这不很正常吗?我就是这 ...

什么档次价格才算入门都是个人钱口袋定义的,这个也没啥好争论的吧!正如我认为红酒啥价格才能入口一样,我并不能代表你呀。真不明白这些有啥好争论的呀。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29
耳机6500+转盘13000+解码14000+耳放11000还是多少忘了+线材、避震、电处也是5万左右,我真不知道上面反驳我胡说八道了些啥,开了些啥玩笑!
我认为这是推好Hd800的基本,这有什么问题?
作者: 阿哲好吧好吧    时间: 2025-11-6 00:37
18114708020 发表于 2025-11-5 23:31
绕这么大圈就说你牛b

我家房子2000多个,我也没咋滴

这有啥的,2000个的房子不是一大堆吗?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42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1-6 00:24
什么档次价格才算入门都是个人钱口袋定义的,这个也没啥好争论的吧!正如我认为红酒啥价格才能入口一样, ...

可我觉得现在十万以下的系统声音是很入门呀,甚至是塑料声,没办法现在的器材贵不是么!所以有时觉得音箱真的很难玩出耳机的质感,又要调房间声学又容易暴露前端问题,耳机真没那个多事容易玩很多
作者: 阿哲好吧好吧    时间: 2025-11-6 00:43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5:43
这不一样啊,声装都搞了30个,那说明你设备是奔着百万级别去的。我去过音响展,像丹拿宝华马田那些几万十 ...

还好吧,也见过很普通的音响在很强的环境下表现是相当好的,你装修不一步到位后面改起来更难受,而且都是老登的钱跟我没关系,厦门一堆地主,收租一个月30多40万都有,跟他们家里装修比那差的大的多(当然他们也没品就是了)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0:44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1-6 00:24
什么档次价格才算入门都是个人钱口袋定义的,这个也没啥好争论的吧!正如我认为红酒啥价格才能入口一样, ...

我也没想争,只是我是这么玩过来的,他们一句胡说八道,一句开玩笑么!这谁受得了哦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25-11-6 00:49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4:37
音箱10万入门,你在搞笑吗?劲浪宝华这些HIFI品牌以及真力钮音曼这些监听品牌,中高端的箱子一般在3到5万 ...

现在靠谱点的有源玩法,是可能要接近10w,除非像我极致简约。就一台足够好的数播一体机+一对足够好的监听书架,那要也要6w。再加上交换机,加一些耳放、hifi硬盘盒、网线光纤电源线,其实也不便宜了。当然这些还没有我之前单ATC 50ASLT喇叭贵。

作者: 阿哲好吧好吧    时间: 2025-11-6 01:06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6:04
带动经济,靠的是产品的质量功能确实值那个价,而不是忽悠吹嘘卖高价割韭菜啊。现在的HIFI产品我感觉在定 ...

HiFi到达一定高度,边际效应还是比较严重的。。。然后也确实有点厂会把价值到外观,易用等可以提供情绪价值上面。就看你是不是他的目标客户,是你就买他也乐意卖。
当然也有两面性,比如小塞子跟我说卖出去利润拿售价的百分之80。。。。(主打一个坑小白)这就很难评了,这玩意说不清楚还是得靠自己去体验再收货。
不过音响确实性价比高,搞音响是对的兄弟
作者: holefiller    时间: 2025-11-6 01:12
韭菜总量变少,只能宰一个是一个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11-6 01:27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0:44
我也没想争,只是我是这么玩过来的,他们一句胡说八道,一句开玩笑么!这谁受得了哦

我曾经记得翡翠台以前有个有香烟广告,开头是“想做就去做”,结果最后的广告词改成“应做就去做”。嗯!各人有不同的观点,然后“情控”的一点语词并不太礼貌,让你觉得委屈。。觉得他太轻视我了,或太不尊重我了,再跟他争吵个不停。。。嗯,其实我对你刚才所说的言论也有某些观点不认同的,我也不去花时间去改变您的见解。。。毕竟再说也没意义了。。我现在学会了不去硬要更改别人的观点言论了,又不是大是大非的观点,再争论个对与错很累的啊!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1:49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1-6 01:27
我曾经记得翡翠台以前有个有香烟广告,开头是“想做就去做”,结果最后的广告词改成“应做就去做”。嗯! ...

我是不知道我错在那了,在论坛里聊Hifi,聊好听与否,好听到什么程度是很正常不过,就像烧友去音响展,评价一套系统,好就是好,不够好就是不够好。现在的器材就是贵,我也想便宜点组一套,但耐何我家访烧友,展会更种听它就是要到一定价位才会让我觉得好听啊!入烧时我hd600起烧,那时候乾龙盛一套万元左右就能推得不错了,但现在不行呀,hd800是马虎不得呀,宝华705s3是还没达到我hd800的听感呀。
我上面那句话不是在说hifi现状了嘛。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1:55
xzhfire 发表于 2025-11-5 19:09
大罗之下的r2r就是个笑话,别买

这大罗不要说买了,之前我听都没听说过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1:57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5-11-5 23:05
比如呢?其实很多HIFI产品国内代理了以后比国外还便宜的

有哪些品牌的HIFI产品是比国外还卖的便宜的?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2:00
jdhellfire 发表于 2025-11-5 23:36
量起不来,成本就降不下去

量起不来——涨价——销量继续降低——继续涨价——销量越来越少,这是恶行循环呀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11-6 02:06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1:49
我是不知道我错在那了,在论坛里聊Hifi,聊好听与否,好听到什么程度是很正常不过,就像烧友去音响展,评 ...

嗯!这是您个人的感官。然后我说我宁愿听3000+几百块的有源音箱都受不了耳鸡的声音呢?你不会痛批我吧,但这的确是我个人感受。耳鸡听着太累了,听着这么累还听啥了。。然后你又会不会再说一吓耳鸡的继节呀,参数呀,啥的,等等。。。。你硬要让我听你所说的,即使在言词里觉得你对,但我真的受不了耳鸡呀!我还能再跟你争吵个不停么?再说了,什么多少钱起步这些。。。我只觉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啥起步啥的呢?然后,你会不会再跟我争论不不扰呀?有时,放弃别人也就等于放松自己。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2:07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0:09
系统,谁说单箱子了!2万的箱子,2万的功放,2万的解码,剩2万线材、脚架、电处。这不很正常吗?我就是这 ...

如果是整套系统,那确实好点的要上10万。我前几年玩家庭影院,一套中低端全景声前后也投进去五六万。后来想开了,在家里弄,效果怎么也没法和电影院比,还有打搅邻里的坏处,而我一辈子看电影都花不了五六万,自己搞家庭影院,一套大几万的系统过不了几年就腻了,于是全部出掉退烧。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2:1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0:42
可我觉得现在十万以下的系统声音是很入门呀,甚至是塑料声,没办法现在的器材贵不是么!所以有时觉得音箱 ...

耳机再怎么比也没法和音箱比声场定位这些,好一点的音箱很容易让听众体会到歌手和乐器在前方的表演弹奏,那种宽松感是耳机完全没法给的。也不能说耳机完全做不到吧,但基本都得素质最顶级且偏的才行,比如HD800这类。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2:16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1-6 02:06
嗯!这是您个人的感官。然后我说我宁愿听3000+几百块的有源音箱都受不了耳鸡的声音呢?你不会痛批我吧, ...

那还谈论什么Hifi不HiFi的呢!这里是hifi论坛。另外你现在回复的是耳机版块。
讨论不到一块就别回复了,就这样吧,不见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2:18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6 02:07
如果是整套系统,那确实好点的要上10万。我前几年玩家庭影院,一套中低端全景声前后也投进去五六万。后来 ...

是的呀,系统。我身边的朋友都说现不下去了,因为现在的器材是真的贵,我也希望厂家们能回归真常,但好像很难了,在越来越贵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02:22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6 02:18
是的呀,系统。我身边的朋友都说现不下去了,因为现在的器材是真的贵,我也希望厂家们能回归真常,但好像 ...

唉。。。这器材的价格越来越贵,搞一套一两万内耳机音箱双修将就对付一下得了,把钱都投到现场音乐会去听真正的原声。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6 02:26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6 02:22
唉。。。这器材的价格越来越贵,搞一套一两万内耳机音箱双修将就对付一下得了,把钱都投到现场音乐会去听 ...

可以的,成都好像有实体店,去听了再买,成都音响展一年也会有一两次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11-6 09:55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5-11-5 23:05
比如呢?其实很多HIFI产品国内代理了以后比国外还便宜的

不是代理便宜贵的问题    再便宜再贵     人家那边的千元机  到你这就是万元机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5-11-6 10:09
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作者: jimeng    时间: 2025-11-6 12:10
回光返照,市场越来越窄了,多挣一块是一块,一口吃个胖子最好。
作者: z1reizw    时间: 2025-11-6 12:27
小夜曲的声音就是千元档
作者: qwwqwwqshiyi    时间: 2025-11-6 14:07
贵价和顶级产品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认为把好东西量做多 单价低,利润更丰厚。但是顶级产品的思路是用了稀奇古怪的材料和技术 带来特殊风味,没有大批量量产性。
但是人力物力都消耗了 甚至由于稀奇古怪的材料技术 导致良率偏低,只能一口气做一小批 定高价。

对这些产品过度关注,说明思想还不成熟 缺乏自制力。
作者: bonobolton    时间: 2025-11-6 15:50
因为音频技术相比以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作者: 牛一刀    时间: 2025-11-6 15:51
多年以前一直是带耳塞听东西入睡,自从一觉醒来,发现sony e888变成分家状态,我就改用原道至今,坏一个丢一个,也挺好。
所以说不必盯住高价货,看自己需求。
作者: cgw10    时间: 2025-11-6 16:01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5 12:39
HIFI产品属于绝对主观体验产品  也就是说数据/跑分等在这个品类是无用无意义的  它不像芯片  处理能力客观 ...

因为hifi不透明,产品如何。用料决定,你不能说开关电源比线电好。塑料外壳牛比密封牛好。as318比338好 ch577比957好。看坛里新手买解码,觉得这个挺好,卖6000多,一看是贴片338几毛钱,这不是骗钱么 。电源说是分离电源,不就是全桥整流电路,几块钱成本。舍得给你lt3405.我觉得厂家都花在广告上了。贴片电容比油浸的好。决定成本质量。再一个耳机怎么样,现场直接试听,你买手机还有样机可以玩 。
作者: 逍遥蜀客    时间: 2025-11-6 18:15
qwwqwwqshiyi 发表于 2025-11-6 14:07
贵价和顶级产品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认为把好东西量做多 单价低,利润更丰厚。但是顶级产品的思路是 ...

在各类音响展会上可以看到很多设计用料很好甚至需要定制的产品,人家出来的声音确实比普通消费级产品好很多,这些产品卖高价完全没的说,一分钱一分货嘛。现在的问题是在普通消费级产品上,太多的产品价不符实,靠各种听感吹嘘来卖出高价,你买回来跟低价产品对比就发现实际上音质差距极小,这些名不副实的产品何德何能敢卖高价。现在太多产品打的主意就是利用消费者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用高价来吸引买家的注意,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个产品定价高,效果就肯定好。这就是骗。

作者: budapest08    时间: 2025-11-7 05:27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5 14:37
音箱10万入门,你在搞笑吗?劲浪宝华这些HIFI品牌以及真力钮音曼这些监听品牌,中高端的箱子一般在3到5万 ...

是的,音响主要需要的是空间、独居环境。金嗓子e4000+一对雨后初晴7w就够了。实际上,不吵家人时,几千的有源音箱就可以听得舒服。
作者: budapest08    时间: 2025-11-7 06:09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6 02:22
唉。。。这器材的价格越来越贵,搞一套一两万内耳机音箱双修将就对付一下得了,把钱都投到现场音乐会去听 ...

其实,正常的价位,经典的老物件不见得比现在贵的差,特别是耳塞耳机之类,因为它们经得起考验了。当年的hd800,t1一代差吗?只是吃前端的发挥能力。
这么说吧,推陈出新的只是提高价格而已,修改bug,不一定就是超越,更不要提超越性的变革。堆料来说,台式很多东西还不如十几年前的日产本地货。

随身这块,接受一万多、几万以上塞子的个体,需要的不一定就是声音价值,是价格表现力〈哥听的不是声音,是金币响的感觉

大耳需要的是系统配合+搭配

最后会发现,不吵家人的情况下,天然属性的区别,几千块钱的有源音箱感官享受那才是无拘无束,其实,很多就是当背景音乐,除了出门旅差需要。
作者: budapest08    时间: 2025-11-7 06:19
逍遥蜀客 发表于 2025-11-6 18:15
在各类音响展会上可以看到很多设计用料很好甚至需要定制的产品,人家出来的声音确实比普通消费级产品好很 ...

知道以前品牌的价值观的吧,认可度的效应,现在的消费者都需要花钱缴纳智商税的,所谓的认知学费。实际上,2017年前还是论坛的二手区靠谱,盲狙进进出出的财力消耗不大。现在的高价位新品不是割韭菜,是旱地拔葱了。
那些学生党对价位的敏感都比老烧精。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