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发现有些新人似乎没理解“动态”具体指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1:19
标题: 发现有些新人似乎没理解“动态”具体指什么
一些评价语言如“动态一般”“大动态”“动态极佳”,都不清楚啥意思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11-20 12:06
这是一种黑话,各行各业都有。特点是看起来和专业术语搭点边,但又没有什么评判标准。
这样无论是交友还是买卖都有回转的余地。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11-20 12:07
很多人其实是理解,只是措辞不严谨不准确。不了解的新人直接百度“响度战争”就好了。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2: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坛子里不就是学习交流的么。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2:14
cavenx 发表于 2025-11-20 12:07
很多人其实是理解,只是措辞不严谨不准确。不了解的新人直接百度“响度战争”就好了。

知道响度战争的,一般都不会不明白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作者: lancelothy    时间: 2025-11-20 12:45
我认为所有声音中最难做的是声音密度(100%的新手对这个概念模糊),其次到音乐表现力(这里涉及的太多,能量感,动态,解释力,声场等等)。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11-20 12:49
问一问提到过这些术语的人就好了,看到就问问。
作者: KickmeAnnie    时间: 2025-11-20 13:11
哪里有学习资料?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3:12
是啥意思
作者: 戴迪    时间: 2025-11-20 13:15
记得以前没有素质这个名词,好像还是绿谈发明的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11-20 13:19
prodomo 发表于 2025-11-20 12:49
问一问提到过这些术语的人就好了,看到就问问。


作者: ayumi123    时间: 2025-11-20 13:35
我确实不太理解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3:43
每个兴趣群体都会产生一些门外汉不容易懂的述语,这太正常不过了。茶圈、咖啡圈说口感时够抽像不,钓鱼圈很多名词也抽象啊,这本来就正常形成的圈内文化,本来就是自然形成的。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11-20 13:50
音频专业领域确实有动态范围一说   最常见的就是DRC

杜比动态范围压缩,  也就是说如果是夜间看电影的话 动态范围需要压缩 降低爆炸低频等音量  提升对白音量 让用户在低音量中也能够清楚的听到所需要的每个场景音色

在HIFI领域中 所谓的动态  无非也就是一首曲子  从高频到低频的范围 加上音量最大/最低的范围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11-20 14:06
这不是啥黑话吧,乐器、演奏都有动态的概念
作者: aassdd    时间: 2025-11-20 14:19
结合语境推断试试,常会把“平顺”误以为动态小,把增强低频柔化高频“轰隆”称作大动态。感觉误传多出现在优秀监听耳机上。
作者: 黑哥    时间: 2025-11-20 14:26
声场、解析、动态、瞬态和结像,这应该是评价声音或者回放设备用到的比较基础的特性。
作者: zhaowenjie    时间: 2025-11-20 14:40
大小强弱高低的转换及其表现?
作者: nos001    时间: 2025-11-20 14:40
机器明确标明的参数,动态顾名思义是大小信号比值的分贝值,和信噪比紧密相关,是可展现最小信号和最大信号的能力。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4:47
nos001 发表于 2025-11-20 14:40
机器明确标明的参数,动态顾名思义是大小信号比值的分贝值,和信噪比紧密相关,是可展现最小信号和最大信号 ...

正解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4:48
aassdd 发表于 2025-11-20 14:19
结合语境推断试试,常会把“平顺”误以为动态小,把增强低频柔化高频“轰隆”称作大动态。感觉误传多出现在 ...

没办法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4:57
nos001 发表于 2025-11-20 14:40
机器明确标明的参数,动态顾名思义是大小信号比值的分贝值,和信噪比紧密相关,是可展现最小信号和最大信号 ...

具体反映到听感上,但凡稍微靠谱的设备,靠耳朵听是听不出来动态的问题的,什么动态大、小,纯纯的扯淡。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5:15
nos001 发表于 2025-11-20 14:40
机器明确标明的参数,动态顾名思义是大小信号比值的分贝值,和信噪比紧密相关,是可展现最小信号和最大信号 ...

没错,就是这样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5:18
这说法挺矛盾的,机器靠谱了,但耳朵又反映不出来。那到底是机器不够靠谱还是耳朵不会分辩。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5:2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20 15:18
这说法挺矛盾的,机器靠谱了,但耳朵又反映不出来。那到底是机器不够靠谱还是耳朵不会分辩。

这么理解吧,动态范围这东西,从来是在消音室里用机器来检测的。不精确的举例:耳机能发出10-110分贝的声音,请问你耳朵能受得了110分贝的轰炸?你听音乐开到110分贝音量?最低10分贝,你家里根本做不到环境音降到20分贝以下,你自己怎么判断耳机能否发出10分贝的响声?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5:26
所以,我至今不懂是怎么在家里甚至店里用人耳听出耳机的动态行不行的?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5:30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5:24
这么理解吧,动态范围这东西,从来是在消音室里用机器来检测的。不精确的举例:耳机能发出10-110分贝的声 ...

典型的硬生生只理解书面,而不去实践,光看10~110db的数据,不去谈有些调配得当的系统确实是弱动态可以低声压就能听到后多信息量,大声压时又不会觉得难受吵耳。
作者: 在!    时间: 2025-11-20 15:35
感觉这涉及音响系统是拿来听的还是测量的,如果是用来测量的,请一定要严谨科学!毕竟这些基础声学参数是有严格规范和标准的。如果是买来听的,特别是聆听的人也不是啥专业技术人员的话,可能真没法苛求过多…交流嘛,以相互听得懂为原则,如果相互都听不懂,那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还是相互闭嘴微笑为好…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11-20 15:36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5:26
所以,我至今不懂是怎么在家里甚至店里用人耳听出耳机的动态行不行的?

可以听同音量下的强弱对比明不明显,比如声音连续的强弱变化,不同设备回放的差异
作者: Tamper    时间: 2025-11-20 15:37
一般情况下动态足不就是听起来“一惊一乍”的吗,反之动态不足就是没啥能量感比较平淡。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5:48
zealote 发表于 2025-11-20 15:36
可以听同音量下的强弱对比明不明显,比如声音连续的强弱变化,不同设备回放的差异

这个不是动态的问题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5:49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20 15:30
典型的硬生生只理解书面,而不去实践,光看10~110db的数据,不去谈有些调配得当的系统确实是弱动态可以 ...

这个不是动态的问题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11-20 15:55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5:48
这个不是动态的问题

那什么是动态的问题?乐器、效果器、乐手演奏的动态都是这个意思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5:59
你这说的都是制作端。制作端框定音量范围当然是动态的问题。回放端就不是了。越窄的动态范围,对回放端的考验就越小意思,大部分设备都不会有什么能力问题。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6:01
我大概能理解有些人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极小音量或者极大音量下,各个频率是否均衡,细节是否充足;突然间的大小音量变化,会不会有“迟滞”拖延,是否干脆利落。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11-20 16:07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5:49
这个不是动态的问题

如果只是展现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的能力,那我觉得机器上标的和我们要听的不是一个东西,就像你说你的画面色彩丰富且精准,机器一测确实丰富且精准,但是全是不可见光,一到可见光部分的时候,非常拉胯,那有啥意义。
聆听是跟着音乐演奏来的,演奏的动态变化,音乐本身的强弱对比出不来,但是你告诉我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展现能力强,但是市面上普遍范围都能满足聆听的需求,而你的最大和最小全在人耳无法识别的范围,这种“动态范围”对于聆听需求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6:19
zealote 发表于 2025-11-20 16:07
如果只是展现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的能力,那我觉得机器上标的和我们要听的不是一个东西,就像你说你的画面 ...

你说的都没错。

我只是强调,大家在表述的时候得用通用的定义,这才能沟通啊。至于什么是通用的定义,本来有清晰概念的就用回清晰概念即可;如果觉得要自创概念,也行,但不应该跟已有的清晰概念混淆。
作者: csixty3    时间: 2025-11-20 16:19
还有一个瞬态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11-20 17:12
csixty3 发表于 2025-11-20 16:19
还有一个瞬态

瞬态、动态等等都是从专业词汇里面截选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单独说动态、瞬态,大家的理解会五花八门。譬如很多人把声音爆棚理解为动态好,但没考虑系统底噪。
但瞬态互调失真、动态范围就只有唯一的正确理解,而且是有明确测试方法和数值可以比较。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7:38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11-20 17:12
瞬态、动态等等都是从专业词汇里面截选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单独说动态、瞬态,大家的理解会五花八 ...

感谢说明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11-20 18:03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6:01
我大概能理解有些人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极小音量或者极大音量下,各个频率是否均衡,细节是否充足;突然间的 ...

这才是对动态范围最精确的描述。


今年我才理解,古典大编制交响乐需要音箱素质的三个方面:
第一,音色。无论是钢琴、小提琴、小号等等交响乐团的所有乐器的声音都要好听。很多音箱只能放好部分乐器,其他乐器难听。
第二,动态范围。古典大编制一般有时候音量很低,有时候音量很大,要求音箱无论音量大小声音都清晰不失真。
第三,瞬态,也有人说速度。声音不能拖沓造成多种多个乐器声音的干扰声音失真浑浊。

过去我理解的动态是音箱的力度即冲击力。举个例子,我曾经在我的三寸全频小音箱听到某一声bass时,感受到身体受到了一下清晰的冲击,然后把这个声音在我的5寸桌面与6.5寸落地音箱上播放,结果是5寸音箱的冲击感比三寸弱很多,落地箱则丝毫感受不到冲击。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8:13
就是动态问题,光看书面,不说听音方面如何呈现出来的就毫无意义。浮于表面谈理论而听不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玩出效果。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0 18:17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11-20 17:12
瞬态、动态等等都是从专业词汇里面截选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单独说动态、瞬态,大家的理解会五花八 ...

专业上有的述语就不能说成似是而非了,不容易懂的就想办法壕懂它,通过实践通过学习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8:56
ahs371 发表于 2025-11-20 18:03
这才是对动态范围最精确的描述。

这恰恰不是动态范围的意思。
作者: fliultz    时间: 2025-11-20 19:02
本帖最后由 fliultz 于 2025-11-20 21:35 编辑
戴迪 发表于 2025-11-20 13:15
记得以前没有素质这个名词,好像还是绿谈发明的



动态(动态范围)是播放器和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简单点讲是强/弱信号的比值,要减去噪声电压,和信噪比密切相关。
动态(动态范围)完全和音箱耳机无关(看过有些贴子为这个争论得飞起来),
音箱耳机是被动发声,也不存在噪声,谐波信号归到失真里面,用动态范围去衡量音箱耳机是完全无意义的!这点无须百度或AI,因为百度或AI都是没脑子的,专业一点问题错漏百出,都是照搬而已耳机有个最大声压级的数据值得一说,但是那个并不是最重要指标。耳机其实最重要指标是频响曲线和失真。


不明白为什么动态范围与音箱耳机无关的,先去了解为何播放器和放大器需要动态范围指标,它起到什么作用?然后
一,看看动态范围的定义;
二,看音响大厂有哪一款音箱或耳机有标注动态指标参数的(你会发现一款都没有,如果你还是想不通,你就教厂家看如何把指标数值补上去,厂家会请你做首席科学家)。
其实音箱耳机的动态就在频响曲线里,频响曲线表现理想就是最大的动态!比如单单突出高音或低音的耳机你觉得会有好的动态么?



什么密度,解释力等都是神创!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完全没有这些技术指标,没有对应的数据,全靠想像。没有哪个音响大厂会标注这些指标。
当然,在非正式的场合,普通交流里面使用这些词问题是不大的,如果认真起来就不应该了。






作者: 仙台不裂    时间: 2025-11-20 19:05
我个人感觉动态大就是在高潮时波澜壮阔(背景器乐),动态小就是没啥感觉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06
仙台不裂 发表于 2025-11-20 19:05
我个人感觉动态大就是在高潮时波澜壮阔(背景器乐),动态小就是没啥感觉

不不不
作者: cjm123    时间: 2025-11-20 19:09
本帖最后由 cjm123 于 2025-11-20 19:11 编辑

Dynamic动态这个是有明确科学定义的词好吧,中外通用。并且能用科学仪器测量和记录的。


作者: 新海翔    时间: 2025-11-20 19:22
请问一下,是不是很多流行歌曲对于动态的要求并不高?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24
新海翔 发表于 2025-11-20 19:22
请问一下,是不是很多流行歌曲对于动态的要求并不高?

是的,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响度起伏都非常小。
作者: 风灵月影    时间: 2025-11-20 19:25
居然有人说x9000动态不好……啊?   所以我明白楼主的意思。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31
fliultz 发表于 2025-11-20 19:02

动态(动态范围)是播放器和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简单点讲是强/弱信号的 ...

如果按照最较真的理解,这么说也没错
作者: nos001    时间: 2025-11-20 19:39
Tamper 发表于 2025-11-20 15:37
一般情况下动态足不就是听起来“一惊一乍”的吗,反之动态不足就是没啥能量感比较平淡。

就是这样,交响乐由于环境噪声导致弱音不可闻,还以为音频文件有问题,但高潮来临时声量又巨大,这就是所谓的动态;流行乐基本没有这样的。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44
nos001 发表于 2025-11-20 19:39
就是这样,交响乐由于环境噪声导致弱音不可闻,还以为音频文件有问题,但高潮来临时声量又巨大,这就是所 ...

“弱音不可闻”,这是录音和回放限制导致。在音乐厅里听现场演奏,不存在这个问题。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45
nos001 发表于 2025-11-20 19:39
就是这样,交响乐由于环境噪声导致弱音不可闻,还以为音频文件有问题,但高潮来临时声量又巨大,这就是所 ...

所以,听古典,对器材动态范围要求很高。但一些人用耳机听口水歌谈什么动态,我就完全懵逼不懂啥意思了。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11-20 19:56
动态低才好听,比如cd动态有96db,没有哪个录音师会用满这个动态大,最多用个30db的动态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19:57
鬼狐 发表于 2025-11-20 19:56
动态低才好听,比如cd动态有96db,没有哪个录音师会用满这个动态大,最多用个30db的动态

对于口水歌够了,对古典音乐,实在不够,尤其浪漫主义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5-11-20 20:55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5-11-20 20:57 编辑

其实很容易理解:就像显示器最高亮度和最大黑度。
动态范围,对比,这个是一切还原设备非常重要一项。显示器贵不贵就看这个,难也难在这里。

非常简单例子就是,你把手机亮度调到最大,字体对比更清晰,图片色彩更鲜明逼真。
音响里动态范围大时候,就是扭大音量不失真,同时更逼真,而且不刺耳。
譬如丹拿高音特点就是大功率下保持线性低失真,就如同显示器扭大亮度,达到一种阳光猛烈的透明清晰度。
丹拿声音推好了,就是一种阳光猛烈的通透感。
另外说是黑,显示器oled都领教过,黑色更黑,会大大提升色彩鲜明度、立体感,
明暗对比强 无论是画面还是音响都给人给逼真感受。音响系统应该很多强调背景黑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但当然也有个人喜好问题,譬如有人喜欢明暗弱点柔和点画面,音响也是,动态弱点追求柔和点感受,譬如金嗓子、雨后初晴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11-20 22:03
仙台不裂 发表于 2025-11-20 19:05
我个人感觉动态大就是在高潮时波澜壮阔(背景器乐),动态小就是没啥感觉

我个人也是这种感觉,就是同一首音乐,用不同的音箱在同样的声压下,好的动态听着波澜起伏,能够很好表现出声音的强弱,听着感情更充沛。差的动态的音箱听起来波澜不惊,高音不亮,低音不显。


上面动态的理解与教科书上动态范围应该是不同的。
一个音箱应该有本身的动态范围,这个动态范围又受到环境噪音与反射音的影响而变差。在同样环境下,一对50元音箱的动态范围与一对10000元音箱的动态范围能一样吗?同一对音箱,在平均20分贝的环境下的动态范围能与在50分贝的坏境下的一样吗?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22:06
ahs371 发表于 2025-11-20 22:03
我个人也是这种感觉,就是同一首音乐,用不同的音箱在同样的声压下,好的动态听着波澜起伏,能够很好表现 ...

我能明白你想表达什么了。但不得不指出,通篇的专有词汇都是错用
作者: EnricoCaru    时间: 2025-11-20 22:11
我们完全可以不依赖专业的名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要用专业的名词,还是得懂它到底啥意思,用对了才行。

否则,给人感觉就像外国人吃饭时候这么夸赞:
这个盘子的味道非常伟大!我爱它非常!
作者: 菜菜鸟发烧    时间: 2025-11-20 22:30
新人早被互联网八股文屠戮得不成样了,假装思考成长,能理解就行,纠正是不可能纠正的
作者: 黑哥    时间: 2025-11-20 23:28
敢情是楼主开课堂,大家进来听他普度。就一个动态又没有什么难于理解的,多少有些过度解读了。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11-20 23:34
黑哥 发表于 2025-11-20 23:28
敢情是楼主开课堂,大家进来听他普度。就一个动态又没有什么难于理解的,多少有些过度解读了。

要不解释一下烧友们常说的微动态是啥意思?
作者: fenk    时间: 2025-11-20 23:59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5-11-21 00:06 编辑
EnricoCaru 发表于 2025-11-20 14:47
正解

实话说动态的本身客观定义无法给主观听感一个具象化的解释。简单用主观感性的解释的话,那么还真是“你能蹦多高”,很显然,这个能蹦多高,是指你从地面上(即最小信号,即你能解析到声音的最下限,最微小的声响,当然肯定要保证不要淹没在噪声中)能蹦多高,而不是你站在高处能蹦多高(你这个系统最大能放出多大动静)。如果用声音比喻,那么一个人敲鼓,用他最小的力量轻轻蹭鼓皮,这点微弱的声响,非常轻微的声响,系统也能解析到。然后这人猛地一敲鼓,用尽他全身力气,敲出了飞机引擎般的轰鸣,一个巨大的,能把你当时差点震聋了的声响,这俩声响如果都能被准确还原,那么这个系统动态就很大。而动态范围是指他们俩的比值,即他俩之间差多少倍。我个人看法是,超大动态,本身就不是耳塞耳机能很好还原的,你还要你听力不?因为你上下限都要顾,假设你小信号听得非常清楚(鬼都不信,你听力咋那么好呢?听清小信号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大声,让他不那么小),那么按照动态范围的意思,动态的上限,得是一个啥样大的响动?人耳的听力倒是符合对数曲线的,响动大到一定地步,一直到你聋了,你感受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响动,就算系统发出那么大的响动,首先你分辨不出这个上限有多大,然后你在不知不觉中也聋了(放心吧这个不现实,我只是举个例子)。所以其实录音作品整动态范围压缩是对的,整了以后才能让你小音量能听清,大音量也能听着舒服。
接下来再补充一个瞬态的概念,那就是反应速度,如果跳高来说,那就是这个人腿法惊人,竟然在0.000000……秒就跳到了几万米的高度,几万米就是他动态上限,而这个0.00000……秒,就代表了他的瞬态,响应速度。那么敲鼓也是一样,这人在0.000000……秒内,就是他手非常快,就敲出了xxxx分贝的大响动(当然这不可能的,分贝是个很可怕的数值,真有这么大,可能是灭霸级别的),那么这个秒代表了他瞬态(相反手慢,响应速度慢,那就是拖沓了呗),而那个大响动就是他动态上限。虽然动态和瞬态都是客观理性的数值,且不能和主观听感挂钩,但是你知道了动态和瞬态在主观领域分别是描述啥的时候,就要相信自己听感,大胆用这俩概念来做描述。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5-11-21 00:08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11-20 15:30
典型的硬生生只理解书面,而不去实践,光看10~110db的数据,不去谈有些调配得当的系统确实是弱动态可以 ...

不是可以实现大声数值就说动态范围大,而是要大声下还不会嘈。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5-11-21 00:17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5-11-21 00:18 编辑
fenk 发表于 2025-11-20 23:59
实话说动态的本身客观定义无法给主观听感一个具象化的解释。简单用主观感性的解释的话,那么还真是“你能 ...

说的没错,动态范围是系统的能力,实际怎么响取决于音乐本身,只是动态范围大了,表现更全面。瞬态响应好,扭大音量不嘈。瞬态响应不好,播放声音一直处于大声压肯定嘈。

另外关于压缩动态方面理解,可以这样类比,拍照时候,尤其拍风景,现实的明暗对比是很大,因为太阳实在太亮,人的瞳孔其实就是调节动态。

但拍这样大范围动态照片下,一般处理是亮部分压暗点,暗的部分亮一点,因为普遍显示器动态范围有限,表现不出太阳亮度。这样明亮区和暗区都有细节。虽然实际场景人的瞳孔是调节的

作者: fenk    时间: 2025-11-21 00:57
xiaotan02 发表于 2025-11-21 00:17
说的没错,动态范围是系统的能力,实际怎么响取决于音乐本身,只是动态范围大了,表现更全面。瞬态响应好 ...

不得不吐槽下专业的相机,我显然是个外行,但是我追求方便啊。人眼就能瞬间自动调节的明暗这件事……到相机那块,最近几年我觉得还是要么只能照顾高光,要么只能照顾暗部,想要合成,你用那个包围功能,拍几张照片然后合成HDR……全手动!不是我说,这要是抓拍一个这种大动态场景,就算再熟悉机器手速再快也抓不住的。你说你多拍几张回去电脑上合成……我就想说,咱们眼睛处理这事儿有这么麻烦吗?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1 01:26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11-20 23:34
要不解释一下烧友们常说的微动态是啥意思?

就是弱动态啊,微弱的声响在调试得当的系统下能够能呈现得很好,不用刻意拧大音量免得强动态时又显得声压过高。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11-21 01:31
xiaotan02 发表于 2025-11-21 00:08
不是可以实现大声数值就说动态范围大,而是要大声下还不会嘈。

大声压下才能听到微弱动态那就不叫动态好了呀,十几年的发烧路,这个基本我还是知道的,刚入烧时没好设备不懂就是不懂了因为没有接触过动态好的设备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5-11-21 06:40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专业且核心的音频问题。动态、瞬态和微动态这三个概念密切相关,但分别描述了声音的不同层面。

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开场:

*   **动态** 就像一部电影的**整体情节起伏**——有安静对话的温情时刻,也有爆炸追逐的激烈场面。
*   **瞬态** 就像是**爆炸或撞击的瞬间**——非常突然、强烈、转瞬即逝。
*   **微动态** 就像是**演员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一个眼神、一次嘴角的抽动,这些细微的变化传递了丰富的情感。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每一个概念。

---

### 1. 动态 / 动态范围

**它描述的是声音系统中,最安静部分与最响亮部分之间的电平差异(范围)。**

*   **核心:** **对比度** 和 **变化范围**。
*   **关注点:** 宏观的、整体的音量变化。
*   **单位:** 分贝。

**详细解释:**
动态范围越大,意味着声音能从极细微的耳语瞬间爆发到震耳欲聋的轰鸣,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带来更震撼、更富有表现力的听感。反之,动态范围小(即“动态被压缩”),所有声音的电平都差不多,虽然听起来可能更“响”、更“有力”,但会显得平淡、乏味、缺乏张力和情感冲击,容易导致“听觉疲劳”。

**应用场景:**
*   **古典音乐** 通常有非常大的动态范围。
*   **流行音乐、电子舞曲** 为了在嘈杂环境或移动设备上也能听清,通常会被大幅度压缩,动态范围较小。
*   **影视作品** 利用巨大的动态范围来制造戏剧效果(比如从寂静突然到巨响的“跳吓”)。

**简单总结:动态是声音的“大局观”,关乎整体的起伏和对比。**

---

### 2. 瞬态

**它指的是声音信号中**起始(Attack)** 阶段那个极其短暂、迅速达到峰值的过程。**

*   **核心:** **冲击力**、**起音速度**、**清晰度**。
*   **关注点:** 声音开始的瞬间。
*   **例子:** 鼓槌敲击鼓面的那一刹那、吉他拨弦的瞬间、钢琴琴锤敲击琴弦的瞬间、说话时辅音(如“t”、“p”、“k”)的发音。

**详细解释:**
瞬态是声音的“前沿”,它包含了大量的高频能量,定义了声音的“轮廓”和“攻击性”。一个瞬态表现好的系统,会让你感觉鼓点“拳拳到肉”、吉他声“清晰剔透”。如果瞬态被削弱,声音就会变得模糊、松散、缺乏力度和细节。

**应用场景:**
*   **鼓组录音和混音**:非常注重瞬态的保留和处理,使用压缩器时经常会用“慢启动”来保留瞬态的冲击力。
*   **母带处理**:有时会使用“瞬态处理器”来增强或软化瞬态,以改变音乐的听感。

**简单总结:瞬态是声音的“第一印象”,决定了它的冲击感和清晰度。**

---

### 3. 微动态

**它指的是在**一个持续的音符或乐句内部**,那些细微的、快速的音量与音色波动。**

*   **核心:** **细腻感**、**表情**、**鲜活度**。
*   **关注点:** 声音持续过程中的微小变化。
*   **例子:**
    *   歌手在拉长音时,喉咙和气息的微小颤动所带来的音量波动。
    *   小提琴家运弓时,对压力和速度的微妙控制所产生的音色涟漪。
    *   一位爵士乐手在演奏萨克斯时,即兴加入的细微强弱变化。

**详细解释:**
如果说瞬态是声音的“骨架”,那么微动态就是声音的“血肉和灵魂”。它是音乐家情感注入的直接体现,是让音乐听起来“活生生”而非“机械”的关键。高保真音响系统之所以昂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完美地重现这些极其细微的微动态变化。当微动态丢失时,音乐虽然可能依然准确,但会显得死板、数字化、缺乏情感和感染力。

**应用场景:**
*   **评价高端音频设备**:微动态的表现是区分普通设备和顶级设备的重要指标。
*   **现场录音**:追求最大限度地捕捉演奏中的微动态,以保留音乐的生命力。

**简单总结:微动态是声音的“纹理”和“情感”,决定了它是否生动传神。**

---

### 三者关系总结与对比

| 特性 |                 **动态** |            **瞬态** |                    **微动态** |
| :--- | :--- | :--- | :--- |
| **时间尺度** | 宏观(秒、分钟) | 微观(毫秒) | 超微观(毫秒以内,更细微) |
| **描述对象** | 整体信号的**电平范围** | 声音**起始瞬间**的冲击峰 | 声音**持续过程中**的细微波动 |
| **核心价值** | **对比度、张力、戏剧性** | **冲击力、清晰度、轮廓** | **细腻感、情感、鲜活度** |
| **好比** | **故事的剧情起伏** | **爆炸的瞬间** | **演员的微表情** |

**相互关系:**

一个拥有良好**动态范围**的系统,才能完整地承载和再现强烈的**瞬态**和丰富的**微动态**。而过度的压缩(减小动态)首先会削掉最突出的**瞬态**,使其失去冲击力;更进一步的压缩则会抹平**微动态**,让音乐失去灵魂。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清晰地理解这三个核心概念!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2.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