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音悖论:
成本低、结构简单但是能出好声音,设计者的功力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同样这类器材国货与洋货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玄机叫做”调音“,这个词并没什么问题,但是只能用在洋货上!国货就叫做偷工减料,叫做价格虚高!这也是某些洋货代理商兼“资深发烧友”最喜欢的论调。谁能告诉我solo那个made in china的廉价变压器体现了什么“校音”和“音乐修养”?赚钱就是赚钱,合理的利润是产品发展的基础,国货洋货都是一样,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也不需要立什么牌坊。
”调音“--一个某些人嘴里的“神话”其实并不神秘,音响大厂往往也是测试仪器最完备的,不可能抛开测试仪器完全用耳朵调音,99.99%之类的纯度差别、左右声道0.1db的音量差别是靠耳朵还是靠仪器来区别?更不要说晶体管/电子管的配对和筛选等等。音响器材有句话:数据差的不一定难听,数据好的肯定不会难听。依靠精密的测试仪器降低失真接近高保真要求的器材声音素质是有保证的。对于大众化器材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