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71|回复: 6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底是谁,试图把参数妖魔化?

 关闭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1-4-1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Kao 发表于 2021-4-19 11:57
这个问题建议你去拿去质问那些最专业的音频公司,例如ess、cs、ti这类大名鼎鼎得芯片厂商,为什么要用“ ...

你一直把数字处理和模拟处理搞混了

数字处理理论上参数越高越好,但模拟处理听感好坏和参数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就比如 USB界面的参数相对更有借鉴意义,而拓品烧客户耳机的高参数耳放的听起来干冷刺,这个耳放的高参数就是一骗人的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4-1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cokesum 发表于 2021-4-19 12:23
这个帖子里面我只说一句

听不出区别的情况下,怎么都应该选参数高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解码器耳放功放耳机音箱这些器材一听差异就很大, 音色音调,高低音的的区别可能都非常明显。


口碑好的器材,听感优秀,但参数不尽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4-1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宵暗小町 发表于 2021-4-19 17:17
都说电源线一耳朵区别,真要在公正第三方监督下盲听的时候一个个都装死。

至于参数有什么用,AD/DA过几 ...

不同电源线的参数差异不会比科学论坛标榜的器材失真参数差异更小。


ASR的器材测评很多已经都是0.00-0.000X的级别,推崇并强制执行这些参数标准的人肯定能听出小数点几位数后的差异,因为他们认为小数点几位数后的失真差异都反应了器材的等级。


我建议发烧友电源线盲听比赛和科学家器材参数差异盲听比赛一起举行。 现场直播。大家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4-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宵暗小町 发表于 2021-4-19 18:27
其实我觉得0.000X%和0.0000X%不重要,如果只是接个CD机直接听的话,甚至0.0X%都无所谓。有些0.X%甚至10% ...

纯数字处理,比如USB界面,参数有借鉴意义

到了模拟输出处理这块,还坚信参数有用就是硬抬杠了,就拿解码器耳放来说,音色的差异不是参数能反映出来的,声场和密度的感受和参数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如果真的参数反映声音,中国的HIFI器材早就不输给国际知名品牌了,早就出能和FM,ESOTERIC这些品牌齐名的产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4-1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1-4-19 19:30
你的意思 最后还是要听过才能判断 不能靠参数判断 对吧
本来我还想说 我买个全新的a90跟你换8pr  看来 ...

这么便宜的事情带我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4-1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jhj 发表于 2021-4-19 19:27
参数达标之后再来谈声音,不过就A90而言我没听过,不知道

有个品牌叫拓品

它出了个耳放叫L30

这个L30测评不但达标还是超高参数低失真

然后这个耳放烧了客户的耳机




烧了耳机,声音没得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4-1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Kao 发表于 2021-4-19 20:21
参数高低没法设置,设备是什么量级的失真就是什么量级的,机器只是把这些参数测出来。

为啥说了n次你 ...

别人说听出线材差异,你说听不出

别人告诉你听不出的的器材参数差异比听不出电源线的差异更没有意义

你说参数有意义

你一方面否认电源线的参数差异有意义,一方面却认可比电源线还小的器材的参数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4-1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Kao 发表于 2021-4-19 21:52
目前没有任何可验证的证据显示,电源线能改变最终的音频信号回放。既测不出,也没人能通过盲听测试证实自 ...

USB线开始也是一帮人说数字线么,没差异,结果科学家一侧,参数还是有差异的,一帮人开始改口,那一点点差异你听不出来。



嗯,对你们无利的参数差异,大家是听不出来的,对你们有利的参数差异,大家一定能听出来。


我就纳闷了,既然对你们有利的参数差异大家一定能听出来,你们肯定也能听出来。 为何让你们盲听比赛你们就异口同声参数是用来看的,不是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4-1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19 22:44
第一,盲聽是一切的準則第二,hdv820剛好是一台會溫飄的一體機,你聽到的也許是換線造成的溫度變化

下 ...

其实很简单
你只要证明你能在112DB的声压下戴着HD800听半个小时听力不受损


你只要证明你能听出在-120DB下解码器芯片参数的差异


上个视频为证,我第一个服你。 从此变参数党。维ASR为准。


在人耳根本就不能听的地方测参数,玩么,没什么,但是用这个参数来宣传推销代理的器材就让人恶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4-1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1-4-19 22:51
emmm,你所说的那种“参数党”到底有谁?我咋没见过。
抱有科学精神的人,一定乐见USB线的测试结果。并 ...

合格的数字线参数差异很小,但是仍然有音色和声场,密度等方面的听感差异。USB线也是一样。

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是找出为何参数差异很小的情况下找出听感差异很大的真正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4-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科学实验下的标准阻抗,这种阻抗下数字信号传输受损最小,不同数字线阻抗有区别
BNC 时钟50欧 或者75欧

同轴 75欧

USB 90欧

AES 110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4-1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19 23:18
我一時想不到低敏高阻耳機,所以還是看第一張圖吧

high gain  307MW的输出,33欧的低阻高灵敏度耳机, 大家能长时间听。


你说的这幅33欧的耳机科技含量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希望你能找出来,我一定买一个,听半个小时,然后和朋友炫耀,我居然能在307MW的输出功率下,33欧的低阻高灵敏度耳机长时间听,我已经成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4-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erjinetac 发表于 2021-4-20 00:18
原來這個世界上只有低阻高敏與高阻低敏啊

你也知道低阻有高低敏之分。这个测评高低敏的对比曲线呢?

回过来,300欧用37MW测,33欧用307MW测,是个人都干不出来。


正常情况300欧用307MW测
正常情况33欧用37MW测

虽然比正常听的输出大了点,但对耳聋人士还凑合


ASR的AMIR 还是人么? 刻意找一个恶化的极端数据攻击JAN MEIER,心里不变态真做不出这种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4-20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snowgundam 发表于 2021-4-20 00:30
其实,这两天听感党疯狂的反击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参数党所说的参数精准打击到了一部分人的痛处。

怎 ...

好听是前提,无关参数,好听的器材参数好也罢,参数差也罢,好听就是好听。


相反参数高但是听感不好的器材,大家都是用脚投票,就算小白被骗了一次,随着器材对比试听,经验积累,他们还会去碰那些高参数不好听甚至烧耳机的器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4-2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hdfans 发表于 2021-4-20 13:27
先不说八万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那个起码还有人去参加,前面那个10万的才惨,一直找人听个参数高低,结果 ...

其实大家都是 听感党+性价比党+借鉴参数党




嗯,听着不错,价格居然还不是太贵,参数好像也可以。买了,就是这个了



前面的次序代表了百分之99以上烧友的心态,土豪和心里变态的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4-2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yeeypc 发表于 2021-4-20 13:33
从你说马保国悬赏起,我就是知道你的脑子不正常。

要是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自称能打出马保国的那个什么拳 ...

这个论坛有一批参数马保国,号称掌握了参数,连自己的参数都不敢盲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4-2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马宝国好歹还有勇气和胆量上擂台秀了一把,尽管比较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4-2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yeeypc 发表于 2021-4-20 13:38
参数是客观测试结果,人如何掌握?有谁自称掌握了参数?

你们除了用你们的臆想泼脏水还会啥?请继续你 ...

那些被测器材的参数是谁设计把关的?是如何用参数骗小白推向市场说这个器材高参数,好器材, 是癞皮狗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4-2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玄之又玄 发表于 2021-4-20 18:40
还是那句话 规范跟好声没那么多联系 厂家的发展方向是既保证参数  听感也要做的好 而不是在开倒车

那对外宣传保证高参数,对客户烧耳机的拓品L30耳放,是不是在开倒车? 拓品公开在国内道歉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4-2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Kao 发表于 2021-4-20 14:41
参数不需要用耳朵听的,是用机器测出来的。

KAO: 老板,我撑不住了,敌军火力太猛

金主:撑不住也得撑,没看到自从拓品高参数耳放烧了客户耳机之后,质疑如潮么,再这样下去,东西卖不出去,我扣你工资

KAO: .......  老板,我再努力努力,别扣工资。 可是敌军总是叫我盲听参数怎么办,我不敢听呀,参数区别我根本就听不出来。。。

金主: 莫怕,记住下面的金子诀窍。 参数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听的。  重复30此,记住了吗?


半响之后


KAO: 老板,我实在不行了,敌军也有金子诀窍: 器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参数的。


金主:。。。吐血,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