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rademark的救赎——平衡师傅牛输出胆耳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27 0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英国
Trademark注:1,感谢耳机大家坛和平衡师傅
         2,感谢element、Hanyu、AD827AQ等DX(排名不分先后)和本人GF的大力支持
         3,祝贺耳机大家坛程序转换成功
         4,谢绝转载本文



Trademark的救赎——平衡师傅牛输出胆耳放



   数年光阴终到尽头,将要见证的是已然麻木的轮回还是喷薄而出的超越?我茫然。回头望望,依稀的鱼肚白——没看错的话——也许预示着黎明的姗姗到来。
   去年夏天,记忆中满满都是彷徨踯躅,将要到来的老友纷纷离去把我这个局外人弄得手足无措。刚好在这段时间,大家坛迎来周年华诞,五月下旬的纪念活动里有平衡师傅的单端输出变压器赠送,于是急切而又笨拙地写上了一段——后来又加了一段——檄文式的字句,终于在火热逼人的六月里,邮局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沉甸甸的希望交到了我手上。除开早已预料到的高兴,我隐约感觉还有些其他的什么,让我可以从先前的躁动不安中暂时解脱。
   一年飘然过去,很多次我都想无论如何先把这早晚要发出的文字给敲打出来,交上作业。但耳放始终在一次又一次地被修改,我的遭遇也是飘忽不定,怎么也没能把两边合适的时间给碰巧凑到一块。终于现在,来自学校的逼迫眼见即将终结,耳放也归于定型。此间的曲折,无论是焊机前后还是心路历程,都饱含着多样的滋味,非亲身经历恐难以了解。首次在技术区发表陈述性质主题帖的我,斗胆下笔写出跟技术区风格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的词句,请大家莫怪。
   说到焊机,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人物——element,本次“装机”的CTO首席技术官,曾经出没江湖尔后隐退的“弹弓杨”(当然只是在这里)。他爱憎分明、不拘小节,成熟而非世故、简约而不简单,习于挥洒自如品味从容、常于不经意间铭刻经典,总之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见见他。
   电路方案上,先是实验了6N11 SRPP+6P14三极管接法/胆整流+CLC滤波的方案,感觉胆味甚浓于是没有采用,故而在这里不再详述;后采用了6N3+6P14三极管接法(电源同上)的单端方案,感觉声音接近了设计目标,于是决定采用此方案。之所以没有采用12AX7、12AU7或者E88CC这样的热门管,一方面是因为放眼望去都是大家做过的这样的机器以至于难以做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二来也是因为这几种管里面品质好的也比较贵。经过了调整——(换管)煲机——调整——听音——调整的漫长,终于耳放基本定型了;所用胆管也从最早的桂光5AR4、北京6N3T和6P14T一直换成了现在JAN的5R4WGB、GE的5670和JJ的EL84。放大电路方面就是5670屏级出来经WIMA MKP10电容(本来预计用0.47uF的,但是一时没找到,于是用两颗0.22uF的并联)耦合到EL84,屏级出到输出变压器,辅以少量的大环负反馈,没什么特别的闪光点;EL84电流调到35到40mA之间,当然就参数而言也可以在25mA到50mA之间取值。电源方面还是上面说过的胆整流后用CLC滤波,限于成本只采用了一组电源,按较高标准说来电源的各级隔离和内阻控制上没有做好;没有单独的灯丝牛。外壳是直接买的上面一个整流管加四个小九脚管的那种样式,因为不得不把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放置得很近,所以整机的信噪比受了一些影响,这个问题可以用外接电源的方式解决。所有的管子都是交流供灯丝。
   我本人对技术了解并不多,不打算班门弄斧,另外为了上原理图只匆匆学了一点点Protel,画得差的地方请大家包涵。上图(紧挨整流管的是滥竽充数的6N2):


放大电路


电源


总体外观


管子特写一


管子特写二


上电开机


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系统总览


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di  -_-b


众多的追忆之一



   贴完了图说说声音。我以前也写过一点关于器材声音的文字,当时总唯恐考虑不周遗漏分毫,也担心词不达意误导别人,不得不穷尽思量于遣词和逻辑;现在写自己用的东西——毕竟这不是朋友们可能倾囊于其的产品——反倒多了些许平和,丝丝恬淡的感觉衬托出怡然自得的心绪。(顺带提一下我现在用的设备:音源是天龙的DCD1600,耳机是拜亚DT931,信号线不详,普通电脑用电源线)
   全单端、三极管和变压器输出,这三个概念合在一起总让天然纯真、晶莹通透、流畅清澈这样的形容词不由自主地荡漾在人心中,而负反馈也让人下意识地想起瞬态响应失真;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来,少量的负反馈在这个仅仅两级放大的电路里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倒是单端电路的欠缺控制力的弱点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声音的总体表现方面,由于手头没有好的音源和线材,所以很难下确切的定论,就我目前的系统应该说:这台天龙机瞬态和透明不错,但欠缺高档器材式的高低两端延伸和柔美音色;而拜亚的DT931则同样具有不错的瞬态和透明度、两端延伸也挺好,欠缺极端的准确定位和稳定声场,同时凑巧也有几乎雷同的中性音色;信号线有一定中频厚度,音色偏暖,高频有些许颗粒。尽管是如此地缺乏可参考的标准,我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点评一下这个耳放的声音:中频方面,可以说得上细腻流畅,透明度不错,但有时候织体也会有闪亮的情况出现,可能还是负反馈和不够牛的电源等因素造成的缺憾吧;高频方面,延伸上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表现,所以空气感也不算特别好,织体方面还算圆润清澈,所以音乐的流动感上还是不错;低频方面,下潜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量感比较充足,控制尚可。就目前的搭配而言,我最感到满意的就是在得到比较细腻光滑织体和流畅清新的音乐感的同时,音色方面并没有过于明显的“胆味”,毕竟我自己还是喜欢中性一些的音色。下此评断时,我采用的CD盘是Carmen Extraits(DG 459 174-2)、Andrea Bocelli的Sentimento(Philips 289 470 400-2)、Handel的Missiah(DG 453 028-2)、Shchedrin的Carmen Suite(DG 471 136-2)、Bach的Brandenburg Concertos 1 2 3(DG 457 889-2)、Mozart的Symphonies Nos.35-41(DG 453 046-2)、Richter的Liszt Piano Concerto 1 2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10 19 20(Philips 464 710-2)、Arrau的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4&5(Philips 464 681-2)和The Sheffield出品的A2TB测试盘“My Disc”。


疯言疯语



   当一个器材不作为商品出现的时候,她往往会具有更多的精神上的意义;当这样的一个器材又是在自己眼前诞生于DIY的时候,这精神意义里也被渗透以可以称为象征的气息:不止是已化身为绕梁韵律的点滴音符和节奏,更是升华为前进动力的种种际遇和感悟。在彷徨无助的时候,得以找到一时寄托和顿悟突围方向总是最有价值的收获。现实中陷于“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的秩序里,长此以往,某天突然意识到“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恨它,后来你习惯,到后来你不能没有它。这就是体制化。判了无期,等于交出一生,至少也是一部分”,所以很多时候对原本是事实的“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我们像造物主般自在”都难以置信;挣脱这样的窘境只能依靠信念或者说希望的力量,但是有些时候出于落差,现实面前的希望也让人望而却步,这个时候需要的无疑是勇气和信仰。对我自己,也许这会是勇气和信仰的化体之一,就像安迪·杜方手中毫不起眼的手槌。冲出桎梏,高翔蓝天。在我眼里,木梁上的“Brook was here”/“So was Red”后面应该还有“And so was Trademark anywa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8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