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ichardxq 于 2020-1-28 01:35 编辑
不引戰,只是偶爾看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話請看原文
Soloist evaluations of six Old Italian and six new violin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34184/
實驗中的獨奏家,10+1人,20到62嵗,獲得的獎項包括艾弗裏費捨爾職業大獎,柴獎一等獎,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一等獎等等,反正就是頂級水平的演奏家。實際上過去50年間獲得這些獎項的人加起來也僅僅大約90人。
6把老琴,是從6把stradivarius,2把Guarneri和1把另一位18世紀意大利大師總共9把琴中盲測挑出(意在排除最差的琴,新琴挑選同理)
6把新琴,是從15把新琴中盲測挑出
具體哪幾把琴實際參與測試,並不會公開,也不會透露給製造商,經銷商,收藏家以及演奏者。
結果簡單來説就是,在這個實驗中,盲聼盲拉的情況下,獨奏小提琴傢們無法分辨六把意大利古董名琴和六把新制小提琴的區別。包括哪個更好,以及新舊判定。
反駁實驗結果的話,最好能看完原文,基於實驗本身科學性嚴謹性來懟,盡量別張口就來
意大利老琴這些年的炒作基本稱得上瘋狂了,strad,瓜奈利最近的拍賣都拍到千萬美元以上了。以至於有些小提琴家實在搞不起琴,退而求其次追求琴弓,頂級的琴弓現在的價格也都是幾十萬美元了。
但是現實是,頂級小提琴演奏家,對於他們最熟悉的樂器,自己現場演奏都無法判斷好壞,甚至無法辨別人人都在説的老琴獨有的韻味。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電源綫,usb綫什麽的...那麽多金耳朵們都真的是一耳朵的區別嗎?
前兩天論壇裏提到那個8萬實驗,有人說器材不夠好,耳朵不夠金,音樂素養不夠高,不知道這個實驗夠不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