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音源的一点思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9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tsumi1022 于 2020-8-19 21:40 编辑

今年年初开始自己的系统基本完成,一套系统UD505/HEXI RAINBOW/真力G3/DT1990PRO,算上一台老TEAC CD机和索尼X700蓝光机,小房间这样听听也挺满意了,注意力也渐渐回到了音乐本身上。但欣赏音乐不可避免的就面临音乐载体及其获取的问题。
我在了解思考各种音源获取方式的过程中,整理了一些数据对比,虽然比较片面,但也有一定的参考对比价值。


本人姑且算是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沉迷3B,老柴,马勒等等;学生时代沉迷摇滚,尤其爱好日本的ACG和J-ROCK,所以也收藏了不少CD。
我的音源来源主要是一个Prestomusic的CD和下载版(我特别喜欢DECCA的那些音源,特别清澈),然后日系音乐主要靠mora.jp,最后偶尔上坛子随缘收点大佬们分享的SACD抓轨ISO。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开始想一个问题,商家/厂家是如何看待各种音源的价值的呢?音源的售价,音质是一方面,也得考虑其物料人工成本。


Prestomusic上算是各种音源载体都有,那我们以单张CD的内容为单位,看一下各种音源载体的价值对比,也稍微跟淘宝的雅音阁等几家我常去的老CD店对比下。


PRESTOMUSIC各音源载体定价对比
音源载体
prestomusic一般定价
实际情况备注
淘宝价格情况(一手未拆)
实体CD
71~106rmb
打折全集大包大概每张30-50rmb
70~150rmb
SACD
106~122rmb
打折后能到74~100rmb
130~180rmb
CD下载版
55~96rmb
DECCA、DG等CD下载版定价是其他家价格一半左右(其他家会促销8~5折)

HI-RES下载版
74~133rmb
DECCA、DG等HI-RES下载版定价是其他家的价格一半左右(其他家会促销8~5折)

黑胶
150~213rmb
presto上选择不多
200~400rmb
注:以单张CD(一部作品)的内容量为标准


Prestomusic的定价应该说相对比较公道了,CD和SACD存在物料和人工成本,而下载版基本只有个服务器的运营成本,SACD和CD按理说成本应该差别不大,
他们家有种叫prestoCD的东西,就是将一些绝版的CD数字文件刻录成盘,配上印刷说明书和封面,这种盘的价格差不多是CD下载版的两倍,从这个玩意我们可以猜测,CD的物料成本可能占到定价的一半左右,


那么这样看Prestomusic上的大部分商家对HI-RES下载版的定价,应当是认为SACD比CD提升甚少;HI-RES下载版和SACD相比,价值相仿或者更高的。
DECCA和DG是个例外,他们的下载版音源定价是自家CD的一半,其他家定价的一半,而且这两家应该是也不出SACD。(但这两家基本是乐迷们最重视的LABEL了)
但考虑到前文猜测的物料成本,也可能DG和DECCA才是正常定价,其他家对母带比较铭感,定价离谱。
附带一提DECCA的SACD也不是没有,二嫂拿DECCA的母带搞了很多名盘精修SACD,国内淘宝买普遍是大概200rm左右,日本的渠道似乎要比欧美贵点。

那么再看看索尼家MORA的定价策略,看看他们对下载版音源的定价策略
单专辑各载体对比
RADWIMPS天气之子
DG小克莱伯-贝5、7
DG米凯兰杰利贝朱里尼-贝5钢
实体CD
3000円(197rmb)
71rmb
106rmb
SACD
106rmb
黑胶
138rmb
prestomusic cd下载版44/16
35rmb
25rmb
prestomusic HI-RES 96/24
58rmb
40rmb
mora AAC 320kbps
2240円(147rmb)
815円(53rmb)
1018円(67rmb)
mora HI-RES 96/24
3870円(254rmb)
3259円(214rmb)
3044円(200rmb)
国内淘宝代购CD/SACD
280rmb
85rmb/133rmb

根据我多年买碟经验,不考虑限定之类的,日本国内的CD专辑大概都是3000-5000左右日元,折合人民币200-330左右,还算正常;
在MORA看来HI-RES的定价要高于日本普通的CD售价,考虑物料成本的话,那MORA是认为HI-RES下载版价值高很多。


总的来看,各家还是基本认为HI-RES下载版的价值跟CD专辑接近甚至更高,数字下载版还是能作为一条音源路子的
最近新发的专辑24bit的下载版也基本开始普及,也不断的有过去的母带放出。
但稍微看一眼Prestomusic和Mora上下载版的数量级,再看看CD的出版量,我们一下就知道,CD依然是音乐市场的绝对主力,
站在欣赏音乐的角度,CD仍然是最大最齐全的曲库,现在的所谓云音乐曲库,仔细看看无非还是从CD专辑里扒出来的,很难跳过CD这一出版过程。
所以从音乐曲库的齐全角度,这个时代还是CD>数字下载版>SACD>vinyl(黑胶)。
当然从经济性的角度,数字下载版可以白嫖,所以我们这边还是PCHIFI和数播占主流,古典和ACG党这类比较喜欢收藏的人不少选择CD的。


——————————————————————————————————————————————————————————————————————

结合以上的信息,我还是认真思考了下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数字下载版:目前玩法,作为音源兜底
优点:便于保存、无需担心老化物理损伤,操作便利,获取轻松,
缺点:没仪式感,PCHIFI也不是省油的灯,折腾是另一方面的麻烦。
经济投入:就算支持正版投入跟CD实际上差不多,也能白嫖省钱,我在音源上省的钱,实际在界面上还回来了,上了界面后跟CD机差距听不太出来。


选择一CD:中流砥柱-收藏
优点:曲库最多,有收藏价值,仪式感还行,业界标准-设备投入性价比高省事,保存相对容易,就是占地方。
缺点:操作相对麻烦。听大编制交响的话,44.1khz/16bit的信息量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经济投入:其实不贵,瞅准打折世纪,大包贼便宜。日系的东西贵点,偶尔买点就好,CD机选择多,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产品不少,也能选择纯转盘配解码。

选择二SACD:号称死了但是似乎死不透
优点:信息量大,DSD
缺点:算是基本被时代抛弃了(?),音源少,SACD机现在选择很少。
经济投入:碟子不算太贵,但由于输出接口的限制,没有纯转盘,造成门槛较高,机子比较贵,成熟产品要么天价要么停产,入门选择不多,设备投入看起来是CD的1.5倍,但能兼顾CD

选择三VINYL:号称复兴但也似乎复兴的有限

优点:模拟声-另一个角度的高保真
缺点:维护麻烦,音源少,基本靠缘分
经济投入:黑胶价格是CD的两倍左右,考虑到一张CD专辑的内容实际上相当于2份黑胶专辑,从曲目上讲可能黑胶实际投入是CD的四倍,设备投入倒是跟CD看起来差不多。

作为古典爱好者,最大的乐趣就是收藏版本,
总的来看数码声上CD和SACD机的分歧在于买新CD机的时候,要不要花额外的钱去兼顾曲目有限的SACD。
VINYL的选择难题在于模拟声的魅力能不能让我忍受随缘的音源获取,厂家的发行并不是稳定的,损耗后的补充也是个问题,黑胶复兴,究竟能复兴到什么程度呢,还是说这次仅仅是服务于文艺青年们的形式狂欢呢?

至于数码声和模拟声的选择?我觉得还是都要吧
数码音频的清晰度和模拟音频的氛围感都不过是毕竟HIFI(高保真)的一个方面,现有科技水平下我们无法兼得。



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2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不知大家是否看好近年的所谓黑胶复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