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浦丽春 于 2025-3-28 02:12 编辑
目前已经基本折腾完毕,后续会在供电和环境上继续调整,目前效果中性宽松自然的声音。
音箱视频b站链接
恰似你的温柔 - 蔡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QX2YuEB2/?spm_id_from=333.1387.homepage.video_card.click&vd_source=fdf97964962ba8b36f4c319c4f571cee
倩女幽魂 - 张国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jovYMEHF/?spm_id_from=333.1387.homepage.video_card.click&vd_source=fdf97964962ba8b36f4c319c4f571cee
加州旅馆 - 老鹰乐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rZLYVEQq/?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fdf97964962ba8b36f4c319c4f571cee
天空 - 王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8XhYuE9p/?spm_id_from=333.1387.homepage.video_card.click&vd_source=fdf97964962ba8b36f4c319c4f571cee
购买过的有源监听音箱
音箱①真力G3 一开始本人也选购了网络上非常火的真力G3,当时搭配的解码前级也是大火的adi2,音源就电脑,那时候还是盲烧小白阶段,出来的声音非常的干涩,用了大概1个礼拜就出手了。
音箱②jbl 705p 然后购买了也是刚开始火的jbl 705p 声音确实比真力柔和一些,解码还是搭配的adi2,音源还是电脑,但是听久了还是干涩,然后更换了解码换成新派的dac10h,初听也确实柔和一些,声场大不少,过了几天还是觉得干涩,然后把音源换成了hx500,声音也确实柔和了一些,整个声场表现力也出来一些,但是声音有点粗。不过听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不耐听,就出了。(当时确实没调整好)
音箱③epic5 这对音箱价格不贵,全新的买成8000左右,搭配的解码是新派的dac9se,音源是ipad pro声音还不错,怎么听也不会刺耳的声音,也一度在b站推荐过,因为客厅20平米用5寸的音箱,有点小了,然后就出了。
音箱④minimore6 据说国内非常不错的音箱,这音箱声音好像有点厚度不够,需要把低频旋钮那一块的旋钮玄到最大,对我来说才算厚度差不多,声音也还不错,同轴,6.5寸,三分频,不刺耳的声音,就是缺了些味道。(这箱子以我现在的认知可能有点误解)
音箱⑤大洋路Pro 2a 本来想购买psi的,也幸好选择了大洋路Pro 2a 让我少走了很多歪路。
初识阶段
这对音箱,本来是觉得他们家跟杰克逊挂钩有点广告嫌疑,又觉得他们家给出的音箱参数给的很拉胯,2分频8寸,无波导,功率D类功放低音才100多w,这几项数据在老烧眼里基本上就是垃圾的代名词了,网上能云试听的也少。 开箱: 阴差阳错,还是搞了一对,到手了之后发现,这个体积真的是巨无霸级别的,长宽都是超巨型的,重量也是20公斤一只,直观的感受其体积和重量,心里是莫名的有些底气了。 开声: 开声中规中矩,不难听,柔和,低频干净,那时要求不高,没有觉得刺耳,就是不错的了。然后立马发视频去对比真力8341,那时候还是初烧小白不会听,好像比真力8341好听些,又好像不如。当时只会用好听去判断器材。
调整阶段 调整一 购买脚架 够买了新的脚架,也没有多贵,就瑞声的,够重,一只大概28公斤,然后听了大概3个月吧,其中陆续跟真力8341比较,然后解码也换过新派的dac10h,也又重新上过hx500,总体下来还是没有太惊艳的感觉。
调整二 换音箱电源线 当时听了b站psi a25的声音,好像这对大洋路出来的声音还是觉得干,也看到了b站朋友说买了两根杨阳发烧电源线,700多一根不贵。加上之后声音三频均衡了不少,也不会觉得冲和闷了。
调整三 空间调整 当时可能意识到,我这横厅摆放,反射有点严重,然后开始客厅大调整,用了短边摆放,感觉一下子,整个低频都干净了,每一下都能敲到我心里了。
调整四 更换解码 当时因为空间换了短边摆放,导致反射没有那么多了,以至于觉得用dac9se好像这个声音细节有点空,也考虑到自己一只没有购买万元以上的解码,就去换了对恒星前级解码,大概一万出头前级带解码功能,换上去之后,初听还有点小惊艳,这声音清晰干净细节都清楚了不少。
调整五 入手界面 又去和8341对比,然后好像还是打不过,然后听说真力玩的是界面,然后我也搞了几个界面,感觉有提升,但是声音确实也变得某方面更加不自然了,折腾了4个国产界面,后来都放弃了,要么感觉不耐听,要么感觉没啥提高,这个界面有点智商税的感觉(可能我没玩好)。
调整五 入手CD机 既然界面救不了音箱,后面也上了一下国产几千的数播,声音还是不太行,合计了一下自己平时听的歌也不多,就直接上CD机了,上的是专业机达斯冠的cd 6010 因为有用jbl m2的朋友推荐。上了之后,这个动态是真的吓人,感觉非常的能爆,声音也不会疲软了,然后继续去跟真力8341比较,不过后来觉得声音确实能出来,但是怎么一点都没有控制力的,当时是觉得专业机,专业机就得噪。
调整六 入手同轴线 当时身边用的是200块的同轴线。然后考虑是不是同轴线太次了,让声音这么的噪,然后开始更换了几根同轴线,最后买了千把块的卡达斯的宝石同轴线,用上去之后感觉确实声音,稳定了不少,就是卡达斯的宝石线,好像什么都差一些,然后又更换了zu的那个同轴线,感觉就是我要的感觉,声音干净,细节清楚。然后又去听别人的视频,感觉声音还是不够柔顺。
调整七 入手更多的电源线 被人嘲笑录音后,我又把cd机的电源线和解码的电源线全部换成了小主流,这下感觉声音确实顺耳了不少。然后我又去听别人的视频,发现好像声场不对头。
调整八 CD放地上 当时CD是放在凳子上的,再更换电源线的时候由于这个线够长了,我把CD无意间的放在了地上,好吧整个声音瞬间安定了,声场也出来了一些,后来才知道原来凳子不平,CD完全没调平啊。
调整九 更换音箱XLR线材 一开始没太在意XLR线,随便用了跟几百的diy的,后来卖我电源线的老哥(本身也是从事录音工作的)提了xlr线材对声音影响巨大,然后就买了根2000不到些的mps线用用,其他家的线材入门都得4000左右,选择mps也因为他的便宜。声音一下子饱满了,低频也全部出来了,才意识到原来diy这线确实不行。
调整10 调整摆位和拉窗帘 一开始我喜欢不拉窗帘的,后来无意间发现拉了窗帘整个声场的立体感出来了一些但是声音变糊变闷了,我以为大洋路这声音跟蓝牙的声音差不多啊,虽然细节多,但是糊啊,然后我无意间的调整了一下摆位,好吧这个声音一下子锐利起来了,感觉自己的声音又牛逼起来了,然后又去网上找人ab。
调整11 加避震且调平CD机 刚好卖我线的老哥跟我说他买了几块避震版,提高巨大,然后他跟我提了很多次,我也觉得上次从椅子上放到地上还是有提升的,就特意买了个爱丁堡的架子,当cd调平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CD机细节那么多,声音一点都不噪,还是我误会了cd 6010 是专业机就应该直白和噪,看来设备和人一样不可以貌看之。
调整12 声学布置 听了两天又觉得整套系统好像有点干和对环境摆位影响很大,然后开始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有一种东西叫做反射的,然后对第一反射点布置了一下,这下子真的震惊了,原来大洋路是真的一点没有吹牛,整个声音中性自然宽松,声场巨大。这才是第一次的听到了什么是声场,什么是细节在眼前全部铺开。也意识到了,声学环境对系统的发挥占了多大的比重。
总结 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也幸好买的是大洋路的音箱,因为大洋路目前出的所有音箱都是数字箱(包括他们家的旗舰XRM-X,如果使用他家的功放),厂家已经把他认为的完美声音风格已经固定在音箱上,通过后续通过线材和前级和解码和转盘并不能使其声音风格发生多大的改变(素质上变化依然存在),也省了很多时间去折腾搭配,当然他家的声音是我非常喜欢的宽松中性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