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声明我绝对不会出我的SE300。
换了很多前端,从Mojo到线电加持的Qutest,播放器包括AK自己的SP2k、3k,其他家的万元机、次旗舰。每次想要完整听听一部作品(一小时以上的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等),真正能静下心听下去的,也就SE300了。
完全抛开R2R对比芯片机的素质、是人声向还是器乐取向,单纯从声音出发。SE300自然度其实很难得,或者说它的均衡、不突出,是它的最突出优势。
比如和弦追求的高频,旗舰机追求的解析和规模感,可能是试听购买模式驱动的市场共识,SE300是个异类,乍听绝对不吸引,市场反响而言对AK来说可能也是失败的尝试,所以也没啥后续了。
稍微总结下个人认为SE300的核心优点:
1. 音色正,乐器泛音过渡自然,让人听感上很接受这是真实乐器应该有的声音。A/B一下那些有拔高倾向的解析倾向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富士胶片直接底片扫描,和加锐数码照片的区别,虽然都是数码化图像。
2. 中频解析。高频不突出的情况下,中频体现的解析才是真解析。交响乐团大部分声压还是集中在音响系统的中频,真正低频、极低频是很少的(音乐厅听感)。SE300能清晰的在定位、泛音层面体现比较好的乐器分离度。这个好处在于,不需要很大音量,不需要被两边翘器材轰炸耳朵的情况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从而长时间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