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版HEKU?】HIFIMAN Ananda Unveiled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7 1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上个月,HIFIMAN海菲曼召开了线上夏季新品发布会,边仿先生公布了多款运用革新技术的平板耳机及一款自研DAC芯片,引发业界专业人士和音乐发烧友的广泛关注。发布会上,HIFIMAN公布了全新的增强磁体技术、次世代超纳米振膜技术以及次世代人体工学头带设计等三个阶段性科研成果,并表示这些成果已经陆续投放到新品耳机应用中。这次发布会的耳机新品有4款,分别是HE600(定价5.2k)、ANANDA Unveiled(定价3.5k)、EDITION XV(定价2.5k)、AUDIVINA LE(定价2.6k)。这几个耳机因为定位和特色都不太一样,我是打算逐一申请和分享的,今天就说说其中的ANANDA Unveiled(以下简称Ananda U),选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前阵子我刚刚分享过前一代ANANDA的感受,这次新品到了,我们可以顺便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关于Ananda的历史就不必赘述了,它算是hifiman在入门和进阶价位的主力型号,其产品寿命周期还是很长的,随着厂家技术的迭代革新,我们大概每隔个四五年可能就会看到这个型号的推陈出新。目前Ananda U算是第二代,从型号上看,多了Unveiled这个后缀,对应的是无格栅架构。传统的开放式耳机,为了保护脆弱的振膜单元,通常会在外部设置一层金属或塑料格栅,俗称“百叶窗”或“防尘网”。然而,这层格栅虽然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在物理上构成了一道声学障碍。声波在穿过格栅时,会产生反射、折射和衍射,这些干扰会扭曲声波形态,尤其对高频的延伸和细节的清晰度造成负面影响,而HIFIMAN去年的“无格栅架构”技术,正是为了彻底消除这层“面纱”而生。他们通过移除这层物理格栅,让声波传递到人耳的路径更加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有害的声波反射和折射。这项技术最开始是在两款旗舰级产品:SUSVARA以及HE1000身上使用的,分别出了带Unveiled后缀的版本,也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于是到了这次,技术进一步下放到3k价位的Ananda U身上。其实架构决定颜值,Ananda U的模样,明显是和HE1000U更加相似的(和SUS U不像是因为SUS是圆形而非椭圆形),两者的区别在于,Ananda U腔体外侧的磁体分布和数量和HE1000U并不一致,仔细看,有些磁体的形状、宽窄都不一样,每个平板耳机有它独一的磁路结构,对Ananda U来说亦然。

从耳机本身的基本参数来说,Ananda U继续践行了初代Ananda较低的驱动门槛,阻抗22欧,灵敏度93dB,频响方面也依旧是比较夸张的5Hz-55kHz。从最近试玩的感受来说,玩家用小型桌面设备就可以把Ananda U推得有模有样,甚至是推力大一点的便携设备也可以,我自己在家比较常用的搭配就是用钰龙的39套装或者德森瑞的M1一体机进行驱动。如果是便携(可移动)设备的话,QA390LE一体机和IFI女武神都可以驱动得比较开扬。在DAP这块,我最早用乐彼P6p直推,音量开到三分之一,音量是够了,但是场面感就明显不如前面提及的设备,这就是前端控制力下降的结果,绑上乐彼EA4便携耳放以后,Ananda U就原地复活了。所以,对于这个耳机,我个人的建议是:拿来听钢琴竖琴管风琴之外的器乐独奏或者配器简单的人声作品,那么中等功率的DAP就足够了,不用太刻意搭配。如果涉及到对动态、细节的要求,不满足于只听一个大概的框架,那么请从DAP+便携耳放或者桌面一体机这个级别起步。

耳机的声音表现永远是要结合价位来谈的,其实一代的Ananda,可以说是进阶头戴大耳市场上的常青树,在Ananda U推出之前的两个月,官方也结合国补做了一轮非常彻底的降价(不到2k),一口气甚至让Ananda成为了入门级别最越级的那一个,不过这个情况不会是常态,大概率也不会碰到6月份那么夸张的价格了。作为二代,Ananda U的使命很简单,依旧是瞄准进阶的中档耳机守门员的角色。

结合一代Ananda,说说二代的声音表现,后缀“Unveiled”有一些命名上的巧思,既是无栅格的意思,也有“揭开面纱”的意味。从声音的对比来看,一代和二代Ananda 在同样前端下,一耳朵极大的区别就是Ananda U具备更加通透的音色。这种感觉甚至和声音的细节没啥关系了,就是一耳朵的风格差别,Ananda U的空气感更好,更开扬和透明,虽然没有对比的时候觉得Ananda一代高频解析力已经足够,但是AB相比以后伤害就显得很明显,一代显得“闷”了。其实说到解析力,对平板耳机来说,磁路和振膜都是榨取信息的重要环节,这也与此次HIFIMAN的发布内容相关,Ananda U的磁路设计也和上一代不一样,运用到了增强磁体技术,这个技术其实也算是响应当下形势的产物,通过使用不含稀土的磁性材料,利用结构和材料优化达到接近使用稀土磁体的效果。如果你也玩音箱,尤其是有一定年代的老箱子,一定会看到“钴磁”、“粉磁”等类似描述,其实就是说,磁体的种类不一样,磁密度也不一样,对声音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你不难理解一些德系品牌为啥那么执着于特斯拉级别的磁路。另一个让Ananda U的声音显得轻盈的原因是,它采用次世代超纳米振膜技术,达到初代超纳米振膜厚度的60%,极为接近纳米级厚度的薄膜,物理学告诉我们,更轻、更薄的振膜意味着更小的惯性,简而言之一寸薄,一寸快。

给我们一个非常透明的对比初体验之后,说说Ananda U的音色,它的整体音色比起初代来说,显得轻盈、清亮了很多,不过整体厚度(能量密度)和前代相比,甚至还小加强了一点,所以整个并不显得单薄或者过于飘逸。声场方面,横向的宽度令人满意,一字摆开的器乐群结像显得很规整度。得益于更加开放的设计,Ananda U的声场边界会比前代再模糊一点,这点其实就向着HEKU的方向走了。具体到三频,Ananda U的中高频是和前代相比最大的提升,更明亮,更细腻,细节也更多,这点让它在人声的还原上,会更倾向于女声一些,如果你要问,碰到一些齿音仙人怎么办?这点我觉得Ananda U挺神奇的,一方面它比前代更华丽,但另一方面齿音却也没有更多,似乎是刻意进行了一段打磨,矛盾而统一?也许吧。

文末我想说,在这种能量分布的微调之下,Ananda U的中频和低频走的是偏筋骨而不是肥厚的路线,无论是男声还是大提琴、巴松管等器乐,Ananda U的处理方式都是接近的:尽量缩减结像的大小,提升凝聚度,让中低频的能量更加集中地释放出来,这点和高端的HEKU又是一种不谋而合,这也是标题说它是青春版HEKU的原因,只不过HEKU会更加鲜活灵动一点。另外一说就是,Unveiled后缀的几款耳机,在中低频方面确实不太具备HIFIMAN早期那种“米饭”味,而是注重下潜、速度和弹性,有点当代主流音箱审美的走向。总结就一句话:ANANDA U所揭开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格栅,也是音乐精神上的帷幕。怎么说呢,时代在变,主流的审美和品牌的趋从也在变化,HIFIMAN亦然,这次的另外几款新品又会是怎样的风格呢,回头我看看能不能申请一下,有一说一,作为从HE6时代流落至今的烧友,我对HE600还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淫的。







2
发表于 2025-8-17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把才子来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8-17 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ragon_music 发表于 2025-8-17 10:36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把才子来围观

这写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7:32 | 只看该作者
dragon_music 发表于 2025-8-17 10:36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把才子来围观

哈哈,还挺押韵,以后考虑也用一下这位仁兄的版本
这两天深圳sias,HIFIMAN展位还是很火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17 1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云视听和ananda一样人声口型很大哦,实际大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20:05 | 只看该作者
ayumi123 发表于 2025-8-17 17:59
云视听和ananda一样人声口型很大哦,实际大不大?

三个字,看前端,这个耳机还是比较忠实反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17 2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展会听了,HE600听感不喜欢,感觉是更清凉偏薄一点的风格,更喜欢ananda u!不过一共才听了七八分钟,不一定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18 04: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想请问横向和纵向声场大小有heku的80%吗 这两隻音色上最大的差别是在哪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8-18 09:03 | 只看该作者
误食萌汉药 发表于 2025-8-17 23:08
展会听了,HE600听感不喜欢,感觉是更清凉偏薄一点的风格,更喜欢ananda u!不过一共才听了七八分钟,不一 ...

我第一个申请的是ananda U而不是HE600,直觉就是,Ananda U是前代的延续,必然会更稳一点,而he600是我下一个准备申请的目标
hifiman他们本身的水准不会有问题,大概率不会存在贵的更差的道理,只是说怎么搭配的问题,目前我还没申请到HE600,等申请以后,再找机会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8-18 09:04 | 只看该作者
connor123 发表于 2025-8-18 04:04
想请问横向和纵向声场大小有heku的80%吗 这两隻音色上最大的差别是在哪 感谢

横向可以做到HEKU的大部分宽度,纵向不行,差距挺大,音色上面HEKU更加温润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18 1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onnor123 发表于 2025-8-18 04:04
想请问横向和纵向声场大小有heku的80%吗 这两隻音色上最大的差别是在哪 感谢

Ananda Unveiled很不错,但与ku比,声音的高级感差一些。总体,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18 1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u版是和隐磁版还是nano版比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18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虽然男人家的大耳琳琅满目,但还是担心品控,不敢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9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