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1Bit的完整表达」Cayin N7+便携播放器详细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28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童小邪 耳机美学
在我印象中,采用1Bit解码的便携播放器在市面上并不常见,但其声音却足够有特点。丝滑绵密的音色填充了音符之间的空隙,而空灵通透的背景和清晰的乐器定位又赋予其一定的精致感。1Bit解码的听感介于R2R和Delta-Sigma之间,既拥有丰富的模拟味道,也具备了水准之上的声音素质。这类播放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Cayin N7,它的音色甜美流畅,声场规整,背景纯净,层次感丰富,一经推出便收获了不少热度与好评。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N7对声音力度的表达略有不足,没有达到它在质感和味道上同等的高度,显得有些“小家碧玉”,但并不妨碍它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便携播放器。




时隔两年半,Cayin正式推出了N7的升级型号N7+,价格直接定在8999元,相比N7的上市价格更加亲民。更重要的是,它在继承N7细腻的音色和清晰的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对动态表现做了针对性的加强,声音背景更加深邃,无论是大动态还是微动态,响应速度、力度和幅度上限都有了明显提升。这样一来,这套1Bit解码的声音逻辑变得更加完整:“素质与味道兼备,在更高动态指标的加持下,寻求一种自然流畅的表达。”在还原音乐的基础上,细化音乐的表现力,传递出更多的美感。






N7+延续了前代方正硬朗的设计风格,并做了进一步优化。外壳升级为镁铝合金,坚固耐用的同时减轻了10克的重量,表面涂层也从黑色换成了相对耐脏耐磨的钛银色。涂层的金属颗粒感更细腻均匀,金属光泽感更强,所以看上去比N7还要显得精致一些。










而顶部的金色旋钮,侧面的按键布局和底部的插口位置,则延续了N7的设计,同时N7+依旧分别设计了机身底部的耳机输出与线路输出接口,将分属两组3.5mm单端与4.4mm平衡接口做了物理隔离,其中的线路输出可与前级输出模式相互切换。由于输出电路之间的硬件隔离,可有效减少串扰的发生。








至于夏普屏幕、骁龙665 SOC和Android12操作系统等主流配置,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电池容量仍为9000mAh,但得益于全新优化后的内部电源系统,3.5mm单端下的续航由原来的10小时提升至13小时。与此同时,该套电源还针对1Bit解码做了深度优化,不仅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供电完全分开,还把数电中的高电平与低电平的供电逻辑完全独立,经过1Bit前置处理后的信号只剩下高低电平两种状态,从而得到更纯净、抗干扰的信号单元,提升了声音的准确性和安定度,以及1Bit解码最擅长的声音连贯性。更低的电源内阻和更高的供电精度也有助于降低发热,提升背景纯净度和结项稳定度,强化声音的响应速度。所以尽管1Bit解码部分没有改变,但依然可以听出来N7+在声音素质上的提升。






1Bit解码为什么能带来更连贯绵密、充满空间感的声音?关键在于它对音频文件独特的处理方式。数字音频文件在转码前会先以高出原来几倍的精度进行重采样,将原本以单个电平值标记的信号转化为连贯的高/低电平信号,相当于把柱状图变成更加密集的点状连线。这样在滤除高频噪声时,就可以用一个更细的“筛子”保留下更多的原始信息,接着再对这些信号进行时钟校准。我个人喜欢将升频选项打到DSD512的最高档位,虽然机身温度会高一些,但此时1Bit的声音特色也最为明显。








Cayin N7+依旧沿用了两颗高水准的Accusilicon AS318时钟芯片,用以降低相位噪声对音源时空信息的干扰。这种从源头上就注重保留信息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处理方式,正是1Bit声音特点不同于数字解码芯片与R2R的原因。





在复杂的音频信号当中,除了声音的频率,响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快速的响度变化,构成了乐曲中的重拍、轻拍,也是女声独唱和器乐独奏中的低声细语,和交响乐中鼓乐齐鸣时磅礴气势的来源。节奏和律动都离不开能量的变化,而这也正是N7+重点提升的部分。





Cayin将4颗功率对管升级为PHPT610030NPK,能够承载更大的瞬态电流。相当于扩充了“管路”尺寸,如果瞬时间流过的电流变大,声音动态的改变幅度自然也更大。另外7颗运放IC OPA1612A也升级成了SOIC-8封装,令温度稳定性大幅提升,长时间热机下的听感也不会显得毛躁。除此之外,电路工程师还优化了各个芯片的引脚布局与电气特性,让传输链路更短,延迟更低,信号受到的干扰也变少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N7+对声音力量的响应速度更加敏捷准确,能够细致地表达出音乐当中的节奏和情绪变化。






经过这些硬件升级,N7+的3.5mm单端和4.4mm平衡输出功率分别提升至330mW和690mW(32Ω),提升幅度达32%和38%。反映在听感上面,便是更加凝实的声音结项,更为突出的前后层次感,更强劲有力的打击乐节拍,以及更容易打动人的情感表达。不仅是低阻高敏耳机改善明显,推一些大尺寸平板耳塞和低阻头戴耳机时,也能表现得从容舒展,低频下潜和弹性兼备,再通过强化微动态的灵动感,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家对这类耳机在多数便携前端上表现的刻板印象。





所以N7+并没有改变N7的基本声底,而是在它通透、恬静、绵密的风格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背景,提高响应速度,凝聚结项,加强力度表达,虽然听上去还是同一位歌手在演唱,但是中气更足、气息更长、表演也更稳定。






具体到三频表现,N7+尽管强化了低频的质感和动态幅度,但在多声部合奏时,低频的占比并没有过量,大约为三成。其线条紧致,鼓点的起止干净利落,能量凝聚,回弹更快,低频层次由下而上逐级展开,鼓皮与箱体的结项关系交代完整,摇滚与电音中的铺底旋律清晰。混响清晰且没有缺失,所以没有糊成一团的闷声感。相较前作,N7+把低频下潜的能量淤积点向着“更凝实、更利落”的方向再推了一格,节拍的力量感更明显,强弱对比更分明,尤其大编制交响乐队的低音区铺陈得厚实、稳定,不仅是打击乐,其他低频管乐和弦乐行进间的节拍也显得舒展自然,跟随着拍子,有种渐进连贯地下沉,再拉回来的感觉。N7+在动态、瞬态上的提升,也使得在聆听古典乐时,动态压缩的痕迹明显减轻。








中频仍然是这台播放器最抓耳的部分,占比也达到了四成。人声结项的位置稳定,足够凸出于声音背景,且与乐器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二者之间表现出了明确的空间混响关系。人声的形体饱满,密度与润泽感并重。男声的胸腔共鸣结实,高音区的齿音被打磨得不留痕迹,低音区强化后的凝聚力,让嗓音中的磁性与颗粒感更为突出;女声则兼备光泽和肉感,假声区舒展且不刺耳,真声区的颗粒度细密,有些贴耳但不顶头。N7+并没有刻意放大口型,而是把口型的边缘描绘得更清晰,能量在何时衰减,气息又在何时向外发散,这些细节都有呈现。气息与咬字的细节承接着前面的信息逐步浮现出来,向四周散开,泛起轻微的混响。






琴弓在琴弦上滑动时的音色连贯,弦上的泛音也更完整。钢琴在琴键激发时,琴弦震动的语音跟音板的共鸣混合起来,音色本身就带来了一定的层次感。那种一键一键,音色呈块状分布的感受不复存在。器乐合奏时,各声部之间井然有序,铺陈时有足够空气与距离,支撑起完整的层次。而在N7+强化了强弱力度的表达以后,这些声音信息更容易被人感知到,并有机地融入音乐的每个小节,每段旋律,以至于大段的情感起伏当中去。当细节与力度互为一种有机的表达,情绪的释放更为完整,感染力跟沉浸感也更上一层楼。









N7+的高频延伸宽松、舒展,泛音会一直向上行进,但不会碰到刺激的红线。高频能量从不淤积,而是依照线性逐渐衰减。更多的延音从本来的音色边缘发散出来,与基频之间带着丰富的过渡与联系,就像是“自己长出来”一样。镲片、三角铁等高频金属打击乐器的金属质感还原,近场处的空间混响真实、稳定,并不会随着编制乐的动态全开而变得模糊,也不会显现出毛刺。由于高频处的微动态也经过了精细的处理,泛音被有条理地铺开,不仅整个高频声部与中低频之间的分离度明确,各种高频乐器跟泛音之间也增加了相应的层次感。弱音依旧有着清晰的轮廓,强音拍子则更有底气,但并不毛躁。






整机的声场像是一个横向稍宽的规整椭球体。在本体的声音力度被加强之后,N7+的声场边界会由于大动态的缘故,向两边扩张。虽然纵向也因为背景更深邃,向后挪了一段距离,但还是澎湃的气势给到的观感刺激来得明显一些,使人们更多聚焦于声场的宽度上面。另外,这个声场也相对稳定,不会忽然扩大,也不会一下子变小,更不会被扭曲了形状,在面对民谣、摇滚、古典编制乐时,能够保持声场表现上的一致性。









漆黑的背景、安稳的声场、绵密细腻的音色,再加上微动态、大动态间距的特点,N7+适合聆听那些注重真实乐器质感、空间氛围和情感表达的音乐类型,例如古典、爵士、人声以及录音精良的流行乐和电影原声。而A类、AB类两种不同的耳放工作模式,则会赋予音乐不同的听感。AB类的功耗稍低,随之便可再解放出一定的动态表现,所以声音结项稍显凝实,也会把舞台的空间进一步拉开,加深空间混响给人的印象。所以对交响乐、电影配乐、摇滚、电音甚至二次元音乐都有着良好的适配性。由于更充足的驱动力,搭配一些平板耳塞,便携头戴效果也很不错。A类模式下虽然功耗高,发热量大,但声音更为连贯,微动态细节更多。氛围感和感染力自然是这个模式的强项,拿来聆听流行人声、民谣、爵士、小编制室内乐再合适不过,也能充分发挥多动铁、圈静铁耳塞的密度和解析力,与N7+的声音特点相得益彰。









从特点鲜明到全面均衡,Cayin N7+通过针对性的升级,将前作原本空灵、通透、顺滑见长的声音,进阶为凝练、律动、流畅,氛围浓郁,情感充沛,且空气感依旧的表现。1Bit的声音特质,在各项均衡、没有短板的声音素质之下,展现出自己在表达音乐美感方面的独到优势:从衔接的细节处做起,将缺失的讯息补全,利用自然舒展的音色和细致准确的力度,还原出作曲和编曲想要传递出的真情实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9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