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避免未来“以价论声”,提前谈下不同前端下的HD650和K81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21 11: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阜阳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0-4-21 12:43 编辑

今天看到讨论,说是不是K812降价之后,就成为和HD650一个档次的耳机了呢,当然本意是调侃,但是我可急了啊,最近刚试出来HD650在某些情况下明明是可以直逼K812的,不论价格是否便宜。


看来,有争议的看法需要尽早发出来,至少现在不会有人说我以价论声,那就赶紧。。。



介绍下,K812是16年买的奥产行货,完全煲开;HD650是黑盒,状态挺好。最早用QM单端推,K812对HD650形成了全面的碾压,信息量、声场、透明度、细节、分离度、等等,都有明显的档次差距,但是中高频有些生硬始终去不掉,而HD650的优势就在于宽松自然的听感,不刺激、不累,其他的跟K812没得比。


后来,为了试试HD800s到底能推成什么样子,几经辗转一体机换成了何庆华R27,几乎有半个桌子那么大,到的时候吓我一跳。机器本身是R8+M9的合体简化版,USB部分升级了隔离和晶振,换了根乐机宝双头USB直插PC。前面有隔离滤波电源。到手之后名不虚传,HD800s威风凛凛素质听感全面大幅提升但还是不那么好听,于是继续躺在箱子里,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能成为主力。


K812那个中高频的锐利刺耳终于治好了,虽然声场规模几乎没变化,但是中高频开始变得自然耐听,中下盘也开始饱满大气,很有冲击力,确实比QM、金画眉都要明显的提升,R2R还是有作用。这时候的K812,听大编制已经可以全面压制单端HD600,之前太过素净,气势和冲击力不足。




最大的惊喜来自于HD650,两百多换了根sommer的平衡线,声场宽度和K812一个规模,纵深要明显更好,听古典音乐可以轻松听到扇形的乐队分布,前后错落有致;音色上,中高频清晰自然(清晰度、锐度依然比K812差一个规模),低频扎实有冲击力,最难得的是,结像非常清晰,比如乐队里的bass、大鼓之类,能听到明显的形体和边界,这是之前从未体验到的,相比之下,K812则松散模糊。


更难得的来自于全面的均衡,不管是三频的分布,还是密度与形体感、规模感之间的取舍,还是宽松度和透明度之间的权衡,都是恰到好处,几乎没有任何突出的单点,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非要说有的话,低频的下潜明显能感觉到受限)。整体的协调自然,加上优秀的声场表现,就形成了一种逼真的临场感,闭上眼睛似乎能“看”到乐队,而对比之下,K812更像是不远处一个大屏幕在放映着浓郁锐利的图像。


这种对比,也充分暴露了K812的不足。之前见到胳膊评论,说K812的低频模糊是近乎无解的,当时我还在用QM,完全体会不到这些。而到今天则暴露无遗,K812的中高频凝聚、清晰且锐利,整体信息量和透明度依然是超过650的,而低频则松散模糊,不仅信息量交代不清楚,甚至连下潜都没有对HD650形成优势(听不清楚,很难分辨是否更深,但也不会更差)。

最终,我当前的系统,如果听现场录制的古典音乐,尤其是大编制,HD650拥有明显的优势,K812在中高频信息量的些许优势并不能体现(前端信息量有限?),仅仅能表现的更通透而已。




HD650已经登堂入室,各旗舰还刚刚暴露出特点和缺陷,想要充分发挥真的是路漫漫且修远。比如K812,想把中高频的分辨率发挥出来,再弥补好低频的不足,那是另外一个巨大的搭配任务了,至少胳膊兄试过之后放弃了转头去玩静电了。我这整天摆弄一体机的懒人也许就把HD800s和K812放那里当吉祥物了,反正HD650已经足够好听。K812已然如此难搞,谁再说HD800s直推也比HD650好我打他家玻璃。
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阜阳
同样的前端、线材,换成平衡HD600,声场宽度也能打开,但是纵深推不开,定位交代不清;信息量不足导致结像粗糙,整体上差HD650好多。意思就是,场面打开了,但是控制不好,也填不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6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