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0|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鬼打墙式发烧:我与HD600的孽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3 20: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本帖最后由 RRRAYYY 于 2024-6-4 01:14 编辑

看了@安音收藏lox 的帖子,受到鼓舞,加上此前被lox友情@了两次 作为一个把hd600“焊”在头像上,且将hd600称作我发烧生涯的“万恶之源”的人,折腾了众多hd600、围绕hd600这一主题进行了众多折腾之后,也突然想发帖抒发一下感想了
lox负责讲史实,那我就负责讲故事吧。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我喜欢hd600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干脆一吐为快。
不过我讲不出hd600这个耳机的故事来,毕竟个人的了解实在只是盲人摸象的程度
所以这里我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一下“我和hd600的故事”,或者不如换个词叫孽缘——我是如何在烧路上为hd600千千万万遍,又是如何从hd600出发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说来话长……想到这个话题我会有一种疲惫感。虽然回坑两年时间不长,但是自从碰了hd600之后,回想起来我已经听过两位数的hd600了……

曾经发过一个破除hd600版本神论的帖子,本意是希望大家听hd600是因为真的欣赏这个耳机,而不是因为版本论开脑放,巩固某些或许并不可靠的刻板印象,或者依靠版本论牟利。
结论依旧放在前面吧,所谓的版本论(不限于hd600)是随着生产工艺的变更(物料改变等客观因素),同一型号的声音确有流变的过程,各个时期也能找到标志性特征(前提是当下依旧保存状况良好)。

但如今再认为一个时期的个体声音都差不多就太理想化了,由于保存使用条件不同,这些老耳机的个体差异可能大于版本差异仅靠接触几个特定个体了解某个时期某个版本,就如同管中窥豹,终究只是可见一斑。
总归是不要太迷信版本论的好,就算你相信,也是抱着求证或者证伪的怀疑态度去自己探索,而不是人云亦云。

话说回来炒hd600版本这怪象只有国内有……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hd600是个存量巨大的耳机,光铜环版就有8-9w个之多,这个数目已经是很多名机加起来都望尘莫及的了,其中纸版可能也有2-3w个。
这耳机说老也不算老,保存的好的兴许可以保值20年,但那些炒到五六千的,成天蹲点从国外捡洋垃圾往国内倒的耳机贩子,就差不多得了

虽然个人很反感炒作版本论,但是hd600确实版本众多,因此本帖不可避免地会提到各个版本,或许也会有一定阅读门槛(?)这里简要梳理一下hd600的版本流变线路,主要以包装外观、单元和单元前面的滤网作为区分特征:
瓦楞纸盒大理石纹【铜环单元+纸滤网 → 铜环单元+尼龙网 → 无铜环单元+尼龙网 → 无铜环单元+金属网】 →  黑盒大理石纹 → 罗产蓝盒非大理石纹 → 爱产蓝盒非大理石纹

feiyu2981思总发的“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从九支HD600的对比妄议HD600的变迁”
还有另一个hd600和hd650版本的总结贴已经说的相当详尽了,可参考。
不过楼主依旧发现过不属于文中的某个版本的、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的个体(而且不止一个),但由于无法求证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版本(还是刚好碰见了两个散装的……),固不作深入讨论。





我接触hd600的历程可以说是有点梦幻的,毕竟又有几人在初次接触hd600时就冷不丁地听到一个20年前的纸版头版呢……(直到前几天我再度拿到这个耳机才知道它是纸版,此前一直以为是尼龙网)
当时我哪里知道什么hd600的版本之分,只知道之前因为“hd600外观太丑”而迟迟没有去听它的我是多么鱼唇

——那一瞬间的致命吸引,毫无防备地触发了我的悔恨之泪!
(当时只想感慨之前我听的都是啥??)
我已经无法完整回忆当时的我究竟在那个风中残烛般破旧、甚至线材都接触不良的耳机上究竟听到了什么(当时我甚至是扶着线听的),只记得,分明是很糊很糊的声音,我却在这之中品出了难言的韵味。
每每想起那时的感受,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


在一个温暖的傍晚,我站在一汪湖水旁,阳光倾泻而下,灵动的音符宛如水波之上的点点日光般,在一片氤氲的光晕之中,起伏荡漾着。

那是一种让我瞬间心静下来的魅力,让我只想屏息凝神一直听一直听。
当时我啥也说不出来,只能激动地一遍遍复述,hd600好听啊,我想不到它原来这么好听,太好听了吧!
一旁的烧友不解:你难道不觉得这耳机很糊吗?我说,不,听的就是这种糊味,其他耳机没有

获得成就:感染【棉被病毒】


听闻我被hd600毒了,我的好朋友gg哥,慷慨的借给了我他珍藏的黑线铜环版hd600
太感谢gg了,在和你的交流中留下了我,和音乐,以及对hd600最初的情思。



我和gg聊到,新的和用旧的耳罩的声音是如何不同,老hd600好听是不是包浆耳罩也贡献了一部分,以及我是多么想也收一只老大理石600来,却担心遇上拆装单元的“散装”耳机……
交谈过程中,gg问我,他的这个hd600跟我之前听到的那个hd600,听起来像吗?
我说,我觉得是一种陌生的感觉。
但是,也很好听。
然后我想了想,说:

就算我能带着你的hd600去和我之前听到的那个对比,我也不会这么做。
只要对比,就必然会决出三六九等。
我不想对比。
只要不对比,就都是最好的。
存在于两个人心中的,最美好的声音。





因为实在太想拥有一只自己的hd600,于是我冲了个新的……甚至还研究了好一阵如何让耳罩快速包浆,变得更好听……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最新版的hd600和我最初听的那个hd600声音就是不一样,和gg的黑线铜环声音也不一样……

它们的声音虽然很像很像,但是我在这只一手冲新的hd600上却没有找回第一次的那种感动……
我一度怀疑,我第一次被hd600毒,会不会实际是被那套前端魅惑了(毕竟那也是套二手5w+的系统了

当时我还在幻想,经过煲鸡和积年累月的养成之后,我这只新新的hd600会不会也能被养成一个传奇的老东西……


虽然有了自己的hd600,但是收一只大理石hd600,把最初的那份感动狠狠抓住的心情,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最开始是碰巧收到一个爱产黑盒大理石600,也是一只我怀疑声音“有问题”的hd600——因为它的声音,和那些刻板印象的描述,实在区别太大了。

那一只hd600的人声,非常大和近,颗粒分明,给人一种极度intimate的感觉,可以说完全是个人声向耳机了(只不过没有“毒性”染色)。
然而hd600不适合听人声的说法流传已久,这个说法也恰恰流行于黑盒时期,这让我一下子摸不着头脑。
这只黑盒,被我戏称为asmr耳机,舔耳朵(




之后我又收到了罗产、后期瓦楞纸等……也是渐渐的,随着收hd600这件事成为惯性,我摸过的hd600变得越来越多。
本是无心研究版本,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折腾不停,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莫名其妙地积累了一些知识
今天看到一个坛友称这种烧路历程叫“鬼打墙式”发烧,顿觉太精辟了 烧久了总会又回到hd600,就仿佛卡碟了一样,在同一件事情上不断的重复:怎么是你,怎么又是你,怎么老是你……
直到后来的后来,我借到了朋友老默的一个一手冲新黑盒hd600,发现声音和我之前那只确实不同:他的那一只人声也很突出,但绝对不是又大又近的,至少听起来是自然的。
从这时开始,我对同一版本的hd600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认识到老耳机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最终保存下来的声音可能会产生各种变化,即使同一个时期的两个耳机,声音也可能有巨大差异。


说个很有趣的点:在国内,hd600和650普遍被评价为不适合听人声(650还好,而600就比较惨了)
然而在外网,hd650被当作人声的标杆,而hd600也是被评价为人声表现非常好的一款耳机。
感受到了世界的割裂……

究竟什么叫适合,什么叫不适合,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独立思考,又有多少人云亦云





然后说说我这个后期瓦楞纸版本的,被我裱进了头像,并且打算一直留在手里的,lox同学戏称“先天圣体”的hd600(前缀真长



……恍惚间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我留它的理由就是好听,哪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它的声场给我一种开扬的感觉,动态澎湃,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声音,听它就是一种单纯的、听音乐的享受。对于我来说,它就是让我感到了满意的、我梦寐以求的大理石hd600。
即使它的声音和最初的那只hd600依旧天壤之别,但是带给我沉浸感、那种安静聆听的快乐,是一样的。它是什么版本,此时已经不重要了。
我曾经因为折腾某些耳机心态爆炸出掉了我所有前端,就拿个入门一体机听这个hd600,也听的有声有色,丝毫不嫌弃


hd600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能让自己化为无的耳机。戴上它,能吸引你注意力的,只有音乐,流畅的、流淌着的音乐。

我曾说过这只hd600我永久不出,也说过如果这辈子我只允许听一个耳机,那一定是hd600。
或许有很多人不理解那些执着于“音质很差”的老耳机的人,或许人和人之间总是无法互相理解。但是请不要怀疑,那些热爱老耳机的人,他们一定从聆听这些耳机中,获取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不管是因为耳机确实经过精心设计和制造、是个完善的作品,亦或是单纯的心理效应,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精神享受,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今天看lox的帖子,又恍然受到了些感触。
尤其当我想起hd600盒子上的那两行:

For Digital
Natural Sound

一瞬间非常感慨。
在数字时代寻求自然之声——要知道这是一种多么至高的追求。

很多更新、更强的耳机,甚至没有这种觉悟!

甚至后来的hd600也……






实际上在拥有这只hd600之后,我还捡了几只不同个体,不过我心中折腾hd600的火焰其实是逐渐熄灭了。
当时我又重燃了折腾某些耳机的热情……于是乎,某种程度上,这只hd600已经是属于我的、hd600的终点。

但是,我仿佛是一个永远会往回望的人,我甚至想过,像我这种人,一生都将向着起点奔跑,追逐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就像《来自深渊》中的设定那样,一切诞生自深渊的生物,终其一生都会向着深渊爬行,回到最初的地方。

也是万万没想到,在一年之后的如今,我竟然又重返寻回曾经那份“白月光”的路……
这一切,只能说某lox是逃不脱罪责的催化剂

说来也是有趣,我之前对lox这个人的了解仅仅止步于他发过的tz700、hd600、650和dt880的一些帖子。直到真正算“认识了”,还是因为——dt880
因为我捡了他的03版dt880,于是就跟这位考古学家聊上了
然后得知这是一位真正的94后hd600仙人(乐),作为一个考古学家,他自然是把能考据的“史实”都考过一个遍了,拆解了各个时期的hd600、研究它们制造工艺上的变化、寻找导致声音变化的佐证……
不得不说,我就没有这种觉悟,我觉得不好听的hd600,根本就不想研究,大概率当天就挂鱼了(觉得好听的可能会存活久一点,但最后留一个就够了

对了,在我经手的那些hd600中,有一个尼龙网无铜环版本,也是让我以为声音有点“不正常”,却也是我觉得声音很有意思的:
这只尼龙网无铜环版本,有着极其奔放的动态,动起来就好像刹不住车一样,随时在崩坏的边缘上游走。播放到大动态的片段时,我甚至感觉单元发出了异响……
但是lox跟我说这是某个时期的hd600的通病,原因在于腔体设计,而非(我以为的)单元损坏。如果卸除后腔体,就不会出现这种大动态下单元异响的问题。

我:???竟有此事!




……或许是受到了曾经慷慨出借我耳机的朋友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能拿出来让别人也喜欢,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于是发现lox也是个hd600迷之后,我把我手头能借给他听的hd600一股脑全甩给他了(接受我hd600的暴击吧!
和lox交流之后,奇怪的知识增加了,我对hd600的理解仿佛深入了一点……【智力+1+1+1】


可能是在和另一位“hd600仙人”的交流中受到鼓舞,我决定把我那个第一次听到的“初恋”hd600借到自己手里。
此时对于我来说,它与其他耳机比较结果会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我其实只是想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再听听当初那个给我心里埋下了深深情结的“白月光”。

没想到还有惊喜!


之前我一直误以为这只耳机是黑线铜环版本,直到我鼓起勇气揭开它的面纱……
我发现它是一个纸版
原来我第一次听的hd600就是这么个东西



也不知是脑放开足了还是它就是真的这么好听,这一次,我确信我真的找回了曾经的种初见一般的感觉。
而这一次是在我“阅尽千帆”之后……
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再度细细聆听它的心情,只知道那声音之中飘逸而出的股股细腻的丝线再一次紧紧拴住的我的心。

哎。
hd600是一个让我听哭了数次的耳机,这一次,依旧想哭。
只能说,我确实是一个非常专一的人,在任何层面上。

我会永远记住第一次心动的感觉,并永远喜欢我哪怕很久之前喜欢的东西…… 过去的歌,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一切皆如是……

此前我一直为自己没能听到“纸版”hd600,完成我hd600板面上的最后一块拼图而感到焦灼……
却没曾想,原来我当初听到第一个,竟然正是我之后苦苦寻求的纸版。
从起点走向终点,却发现终点竟是起点。
也许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做的一些事情。
而它带给我的一点小小的“hd600震撼”,却早已深深影响了我的发烧之路。
当初听罢hd600我便把手里的hd800s卖掉了,从此踏上一条寻找“hd600的上位替代”之路……
它的那种音色,所带来的感触,似乎已经刻进了我的DNA里,往后你永远会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新耳机中寻找hd600的身影……
我想,这也是很多hifi发烧友所追寻的。
然而,很多同道上的苦行者、那些经历过反复尝试的人们却说:别找了,找不到的,都是徒劳……


在追寻hd600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一起谈论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听了有意思的音乐……
hd600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件听音乐的物件那么简单了。
它是我发烧之旅上的前奏,是主题,是变奏,也是尾声。
说到底我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一个耳机,获得了这么多宝贵的经历,它带给我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过一个耳机本身。

“找不到的,都是徒劳……”
但现在的我觉得,我或许真的已经找到了,又或者即使找不到也不再重要(笑)
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城市,离开这里之后,我可能会为自己可能再也听不到这只“初恋”hd600而感到遗憾吧……

谁知道呢~







这就是一些……我与hd600的“孽缘”故事 或许显得非常私人化,我个人也很少发表如此私人化的东西。总归是可能玩hifi走到一个阶段了吧,既然有契机,索性抒发一下
也很感谢你看到了这里。不论你是感同身受,亦或是觉得这人在说些啥?总之


故事内容字字属实,我对此言论100%负责







2
发表于 2024-6-3 20: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六安市
佩服佩服,玩家精神值得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6-3 2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专业精神值得称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kenxu1118 发表于 2024-6-3 20:48
专业精神值得称道

哪有什么专业,纯粹折腾久了自然而然积累了一些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6-3 2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kenchan 于 2024-6-3 21:02 编辑

听了声波飞行员那一期, 深有感触, 毕竟我也有着与LZ很不一样的孽缘--RS1, 痴迷到近乎癫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6-3 21: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听古典乐的玩家来说是值得一入的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kenchan 发表于 2024-6-3 20:58
听了声波飞行员那一期, 深有感触, 毕竟我也有着与LZ很不一样的孽缘--RS1, 痴迷到近乎癫狂

或许之后会出现某个契机,让你也发帖抒发一番你与歌德的故事?总之先期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shaeyoung 发表于 2024-6-3 21:01
听古典乐的玩家来说是值得一入的耳机

我充其量只能算前古典听众,现在主要听欧美流行电子民谣摇滚金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6-3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佩服佩服,hd600真是一支让人忘记比较忘记对比专注音乐的耳机。每次戴上一听就是几个小时,中途不会去比较。其他耳机戴上总是没法专注听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3 2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昌平区
本帖最后由 snowgundam 于 2024-6-3 22:04 编辑

我的是瓦楞纸大理石金属网版本,12年入手,直到最近接在DX9上才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突然理解了那种在音乐中徜徉的感觉,感觉HD600要出好声确实需要一个合适的耳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3 2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3 2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新乡市
好多人爱600,我是用到了650,几进几出,而且版本区别没有那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3 2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别的不说,这是我见过绿檀排版最有艺术性的帖子,没有之一。

不亏是美女设计师,在一众直男排版中让我感受到读杂志的喜悦,反观我的排版糙的像砂纸。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很多研究HD600的人,包括你我,都对10W号前后无铜环瓦楞纸有着很深的印象,甚至有了明显更好的版本也不愿意轻易出掉。

可能那种动态小钢炮的暖糊声音才是大众认为的HD600声,或者说HD600中的最大公约数?

Anyway,今晚远程干杯!

For Digital
Natural Sou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6-3 23:00
别的不说,这是我见过绿檀排版最有艺术性的帖子,没有之一。

不亏是美女设计师,在一众直男排版中让我感 ...

Cheers~
For The Legendary Sennheiser HD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3 2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6-3 23:00
别的不说,这是我见过绿檀排版最有艺术性的帖子,没有之一。

不亏是美女设计师,在一众直男排版中让我感 ...

毛球姐的含金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Su_JL 发表于 2024-6-3 23:23
毛球姐的含金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3 2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帮顶,看到还有不少年轻一代的爱好者对hd600着迷,我觉得还是挺高兴的,hd600这个耳机以现在的收入来看比较便宜,如果不是这么多年锱铢必较的压缩成本,也不会有今天这个价格。不过这么多年浮浮沉沉,有些事情一去不复返我心里也是清楚的,hd600这个耳机总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被人拿出来称赞,就像那些在勾栏瓦舍被踢出来的家伙又想到家里给留饭的黄脸婆,等到经济起色,比如过几天高考结束的时候,就又会被遗忘到架子上了。不过无论如何,这耳机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当你觉得自己被那些“新”玩意儿晃点的时候,不妨拿出来听听,大概率会帮你再次找回方向。当然,如果在现在这个环境下还能坚持着用他在家欣赏好的音乐,那我就更替你高兴了,因为他确实能助你更加专注,这样听音乐其实更有收获。最后就是想再次提醒一下这个耳机的放大器非常难找,无论是以前制造的还是后期制造的,给他配放大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3: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mvw 发表于 2024-6-3 23:39
帮顶,看到还有不少年轻一代的爱好者对hd600着迷,我觉得还是挺高兴的,hd600这个耳机以现在的收入来看比较 ...

竟然被版主回复了
我也是万万没想到会和hd600结下这样一段“孽缘”……第一次听hd600,也是我第一次听和我年龄近乎一样大的耳机,二十多年前诞生在爱尔兰的某个平常的『工业品』,兜兜转转,竟然在二十多年后掀起了年龄相仿的我的灵魂的激荡。而后知后觉的我,当时却竟一无所知,只知道听到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直到我自发地一步步走近hd600,聆听和领悟,通过各路前辈的介绍了解到它的前世今生,自己追寻和挖掘,才发现原来我曾经历了如此意想不到的奇妙的事情,这种后知后觉、始料未及的浪漫,更加令人欣喜异常。
我算是半个电子产品迷,从小就爱玩那些通电的玩意,但不求甚解。而这样奇妙的经历,可能在我的整个人生中都是少有的了。不得不说hd600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很少能如此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物品和一段经历,这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治愈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4 0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一直用600和800s当主力听流行音乐的路过,就是看重其对器乐的顶级重放能力,流行音乐可不等于人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6-4 0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好文,值得我逐句逐句拜读,深受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8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