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刚刚收到平衡线,再这之前一直都是用QM前面的6.35单端耳机口推T1二代,说实话,单端口推的声音已经让我觉得很不错了,解析高、背景黑,声音通透,声场虽然略小,但听一些流行曲目氛围很不错,主要是低频量和弹性的恰到好处,人声靠前,很有厚度;而T1二代的直接设计成可以直接换平衡线,官方还自己出了平衡线,出于好奇心和一些毒文的影响,我闲鱼800块入了一条二手的平衡线;插上后,真是一耳朵的差别,声音的变化有点让我觉得像是换了个耳机似的(有些夸大,但表达出了我当时的反应)。最明显的一点,低频少了,或者说是因为回收得更快了,声场明显有些被撑开了,人声距离变远了一些,高频细节更突出了,乐器的分离度明显更高,推力也明显大很多,推力的提升大概15%—20%这样吧,我是通过调小音量旋钮的刻度大概可以推测的,可以肯定的是QM的平衡口较单端耳机口,素质是更好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在能把耳机推得更彻底了。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整体听感确实有所下降了,随着细节的增加,分离度的再一步提升,声场提升,让T1二代这耳机更倾向于分析乐器了(很多人都觉得T1严肃的风格的,我觉得QM平衡口下的T1更强化了严肃这个词)。整体的听感更加缺乏“味道”,之前听一些烧友说T1二代缺乏感情,我在单端口下的听感觉得还好,听很多梁静茹和别安的歌一样也很有感觉的,而在平衡口下,更多被细节吞没了,尤其在DSD音源下,更是细节满天飞,真是喜忧参半。一开始我还想,等平衡线到了,就把原装的单端线给出了,现在不打算这么做了,我觉得两者是可以互补的,一个适应面更广(单端确实更杂食),一个素质更高(平衡线更适合听古典,古典的录音质量更高,细节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