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和调整系统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 1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科威特
器材和线材(包括保险丝、垫板等配件)的试听、搭配和调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个人经过多年试验探索,觉得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和调整系统声音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结像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低的层次,结像没有明确的发声点,结像是一个边界不太清楚的团,第二个层次,是结像有清晰的中心发声点,但结像是发散的,其中心发声点没有明显的轮廓,外围发散区域和第一种情况一样,也是一个边界不清楚的团,第三个层次,结像清晰具体,有明显的轮廓和形体感,结像一点也不发散。当然,还有很多情况是介于第一和第二层次,以及第二和第三层次之间,调整你的系统,包括,音源、耳放、耳机、线材、保险丝、墙插、拖线板、电处、垫板等,统统可以用这个方法,让你系统的结像质量尽量接近结像的最高层次。
结像的质量与系统的透明度密切有关,透明度越高,系统的结像质量就越好,而透明度又和系统的音染有密切关系,器材、线材、保险丝以及各种元器件的音染越低,最后组成的系统透明度就越高,结像的质量就越高。
用结像的质量来判断器材等的效果,比较容易听出来,例如,深海的HDVD800,个人感觉结像质量不太理想,可能比最差的第一层次稍好一点,但明显没有达到第二个层次,即没有清晰的发声点,索尼总价在4万多的金砖+ZH1ES+Z1R的效果也不太理想,结像也只是介于第一和第二层次之间,没有达到结像有明显发声点的第二层次。
2
发表于 2017-8-1 1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这次笼统听到了大奥2之后, 结合对z1r结像为何是那样半年多来的思考, 我的结论是相信索尼和森海这些技术站在前沿的厂家, 已经抛弃了结像要轮廓清晰的固有观念, 转而描绘一种从结像中心到没有结像的区域, 之间存在一个宽幅的过渡的结像, 也就是你说的, 发散.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真实的结像其实还就是这样. 所谓的轮廓清晰, 更多的是出自人的直觉印象, 是一种hifi化的音效, 而不是真实. 真实的结像反而是, 能清楚辨别, 却没有明确形体, 哪怕人的印象中结像形体感最强的乐器双簧管, 我仔细去听真实的演奏, 也突然发觉双簧管的声音并没有一个我想象中那么圆润光滑的形体; 很多hifi化的东西不过是人脑中劣化的幻觉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4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