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94|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了这张马三,快要癫狂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18 1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省泉州市
sacd版,这张碟制作太精良了,忍不住发帖感慨一声。

mmexport1697627702065.jpg (222.14 KB, 下载次数: 98)

mmexport1697627702065.jpg
2
发表于 2023-10-18 2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sacd光盘,牛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10-18 2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昭通市
已经在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10-18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Horenstein的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18 2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以70年代的录音技术来衡量还行,就是不能和现在的新录音来比音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18 23: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货轮斯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18 2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有没有抓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07: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碑刻书法有三绝碑,即书法绝、内容绝、刻工绝,这首算是三绝cd了,作曲绝、演绎绝、录音及后期制作绝,请各位大佬再罗列一类似的cd,继续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0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wacww 发表于 2023-10-18 23:55
有没有抓轨分享

建议买正版,支持知识产权,大家都有钱挣,未来才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19 0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襄阳市
本帖最后由 xtb888 于 2023-10-19 08:44 编辑

Mahler - Symphony No.3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Jascha Horenstein


magnet:?xt=urn:btih:19961752609B09FB8C2B69A8083C0703E27A7C02

较早的版本是这个封面,24/192的:


magnet:?xt=urn:btih:629FA6EC1B86C5E3C212C6270E87EB74BB53E6E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19 08: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这张是名碟啊,而且没想到的是录音效果非常好。虽然和现代录音比有差距,但已经是足够让人满意了。毕竟,如果演绎不行,录音再好也补不了,反而是录音差些还能脑补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19 08: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谢谢分享,一饱耳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19 1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好听的录音不一定是高保真的,这张是好听的,也没有喧宾夺主改过演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德阳市
xtb888 发表于 2023-10-19 08:37
Mahler - Symphony No.3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Jascha Horenstein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有点犹豫要不要写下下面一段话,但还是写出来吧。

说实话,个人感觉这个马三从演奏到录音,都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乐团演奏失误的数量,有些超过个人能接受的极限了,这也是霍伦斯坦绝大多数传世录音的一个通病,大师似乎对于乐团演奏的准确性并不在意(当然也有人说这是调教乐团能力不足的体现,个人对这一观点不置可否)。录音综合年代来说,只能说很刺激,但是比起同期顶级水平,实在是有差距。

p. s.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备受烧友追捧的录音,往往大多或者是音色很有特点(极其凌厉/甜美/...),或者是速度很有特点(飙车/乌龟/变化极大/...),或者是在谱面基础上做了大量二次创作,或者是录制时候有意无意突出某一声部,或者是明星效应造就的所谓“名盘”,反而是很多工整严谨的演奏被大量忽视。实在是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19 1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3-10-19 10:44
有点犹豫要不要写下下面一段话,但还是写出来吧。

说实话,个人感觉这个马三从演奏到录音,都没什么可圈 ...

谢谢大神点评,麻烦推荐个演绎好的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19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tomman 发表于 2023-10-19 10:52
谢谢大神点评,麻烦推荐个演绎好的听听

整个不太公平的对比吧,现场 vs 录音室。没有记错的话,霍伦斯坦这个马三是一张录音室录音,以及个人对录音室录音演奏水平的要求是稍高于现场录音的。

再早的经典录音我懒得搬了,也用不上。就在下面贴三个2010年以后的现场吧(当然现场也一样是拼接,也可以大幅修音,此处@K. Petrenko & BPO),前两个同样是所谓“发烧制作”。

M. Honeck & Pittsburgh SO, 2011, Exton, SACD-r

magnet:?xt=urn:btih:CCF0F322E5538CA9DA7136D18C92819527772090

J. Nott & Bamberger Symphoniker, 2011, Tudor, SACD-r

magnet:?xt=urn:btih:4526312FBCA4BE276212902B24663228885C67B5

Y. Sado & Tonkunstler-Orchester, 2023, 24-96

magnet:?xt=urn:btih:20DF6FCA8ABA5A33F04973B297CEF481E70F08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泉州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3-10-19 10:44
有点犹豫要不要写下下面一段话,但还是写出来吧。

说实话,个人感觉这个马三从演奏到录音,都没什么可圈 ...

各抒己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19 1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3-10-19 10:44
有点犹豫要不要写下下面一段话,但还是写出来吧。

说实话,个人感觉这个马三从演奏到录音,都没什么可圈 ...

非常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19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马勒《第三交响曲》是马勒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标准曲目单上最长的一部交响曲,
其典型演出时间大约持续90至105分钟。
马勒《第三交响曲》被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之一。

《第三交响曲》的最终形式共有六个乐章,其各自的标题是:
第一乐章:“潘神苏醒,夏季来临”
第二乐章:“草甸上的鲜花告诉我”
第三乐章:“森林里的动物告诉我”
第四乐章:“人类告诉我”
第五乐章:“天使告诉我”
第六乐章:“爱告诉我”

“这是我最个人化与最丰富的作品。”诚如马勒自己的评价,
《第三交响曲》是面对困惑、历经困境、克服困难的马勒心所向往的理想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6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