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EMI小天使系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0 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潍坊
EMI小天使系列是相当优秀的一个系列唱片,不知道一共发行了多少张,哪位兄弟有收藏能否分享一下?
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再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5-23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鄂州
可以简单地把EMI唱片分成两个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logo但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则是1991年。

现在的二手唱片界,显而易见的是早先的天使版比较受追捧。但是可以说,EMI的压片情况是最为复杂的。同样的一张唱片,EMI会发行很多个版本,直到把人搞晕为止。同样一张唱片,高价的、中价的、廉价的,单张的、套装的,层出不穷地发行不说,这些发行还往往同时并存。

高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是CDC74 XXXX,唱片的制作比较用心。中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以CDM76X XX为主,唱片封面相对简单一些,基本是艺术家的个人照片。廉价版的唱片以CDZ开头,唱片制作也最为简单。套装的唱片,一般以CMS76开头,价格是中价的。也有以CDS74、75开头的。虽然CD印刷为CDM76,但因为是套装,总的编号为CMS76。至于EMI的王版系列References(参考)也是备受追捧。它同样有天使版和非天使版。此系列主要发行历史录音,异常珍贵。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1991年之前的天使版唱片,很多大师级的唱片(杜普蕾、大卫等)不少都以中价第一次发行。而一些比较新的模拟录音是高价发行的。这跟国外的唱片市场有关。国外由于LP的大量存在,CD诞生初期,很多人不会花高价去购买本来已经很熟悉的老唱片了。所以唱片公司一般会把比较新的唱片定为高价发行。

1991年后,EMI的商标改成红字的大EMI,没有了天使标志。天使时代正式结束。不过很多天使版的唱片一直在发行,直到现在仍然如此。到了无天使时代,高价唱片的编号一般来说就是一串数字。当然,还存在其他可能性。有人认为是EMI的乌龙,或许是处在新老交替的必然结果。EMI的中价天使版,之后被studio plus系列代替。需要说明的是,这个studio plus系列一直在荷兰压片。至于唱片编号,跟天使版是一样的。这个系列的唱片,目前都停产了。可是有意思的是,有些中价的天使版却还在发行。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EMI唱片发行的混乱。

studio停产之后的中价版,主要也就是目前还在发行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了。还有其他一些系列。这个系列好象不大讨巧,很多人对其声音的处理大为不满,这也促进了老版的辉煌。世纪伟大录音大家都很熟悉,封面是这样的,压片也都在荷兰。

请注意带有这个art标识的版本。这是EMI具有标榜着art技术(即Abbey Road Studios Technology)是EMI得到Prisms技术支持后再重新将母带Remaster出版的CD。有人认为此版声音还原像极LP,可大多数人却不太接受这种新转录。最新的References也用了此种技术。

至于后期的廉价版,这里不多作介绍了。主要是小双张、小狗听喇叭的单张系列,红线系列等。这些廉价版音质制作都很马虎。此外,EMI还有环保套装。

EMI的版本之所以如此复杂,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唱片业初期。早在LP时期,EMI就到处设厂。除了英国本身,还在美国(angel,就是那个可爱小天使的来历)、德国、法国。。。所以,到了CD时期,其版本仍然众多,编号也极为复杂。当然,参考也会有乌龙,明明外面是EMI标,CD上却仍然是天使标。

至于最新版的References参考,则在封面封底都标有art的标志。
除了英国EMI,美国的EMI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发行过一批FDS系列唱片。这批唱片用了原始母带重新制作,声音和英国版并不相同。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批米尔斯坦的小无和一些协奏曲。美国版的FDS系列,声音更HIFI一些。这些唱片一部分仍在美国发行。

EMI喜欢搞大包子。EMI经常偷懒,所以就会把几张唱片塞进一个盒子里,然后搞个特价卖。具体来说,几张高价的塞一个盒子,就按中价卖吧。中价的一堆就按廉价卖。于是,就产生了EMI的各生产地及版本辨识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也很难说清。另外EMI不厚道的地方还在于,EMI唱片封底标注的产地是不算数的。打开CD,你可能看到的产地和封底写的完全不同。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这些情况:

德国版,sono press压片(世界上最好的压片厂之一),有些在盘上并没有标注德国版,但是CD背面内圈的sonopress还是表明了它的产地。早期还有铁芯版,这个二手价值最高。

西德sono press半银圈
德国银圈pdo铁芯版(难怪EMI也有银圈)这是很少见的版本,二手价格极高。

英国版:
跟德国版的价值类似。其实一般唱片要么有德国版,要么有英国版。两版都有的似乎很少见。
最早的EMI UK压片是黑色的,是早期UK by Nimbus(印象里,后来的Nimbus也有红色的)
UK 红盘和西德、老荷兰版是同一水准,可以放心收。
后来的UK压片,改成  UK by Swind on
最后的EMI UK版,则只标示 Made in UK。

瑞士版:
很早期,数量很少。除此之外,不有一个有意思的版本,内圈涂漆,外沿盘面上有一圈塑料圈,用久了会破损脱落。塑料圈据说有减震的作用。

美国版:
USA小天使版和欧版质量无太大区别。不过多数是美国地区的演绎。封面倒是比欧版要华丽不少,封面控的玩家可以多收。美国版其实跟英国版、德国版不太一样。美国的天使版很多还在发行中,所以美版的CD,如果还没有绝版,那是不值钱的。比如,杜普雷的德沃夏克大协,目前还在发行高价美版。从音质上说,美版我不觉得会差于德英版。这三者基本上可以并列。只是大家买二手的时候,留个心眼,看看Amazon上是不是还在卖。

法国版:
有的唱片或许我们只能找到法国版, 有人很推崇这一点。尤其是比较后期的法国小天使版。有人建议,不管黑盘红盘,见张收张,一是发行量少,二是法版演绎多数出众,且多是其他国家未见得发行的独家演绎(这里可以拿法版和日本重新制作的相同演绎版本作比较。个人以为,很多日版往往是画蛇添足之举)。

事实上,法国MPO压片也很不错。MPO是法国的压片厂商,经常可见made in France by MPO等。法国人Pierre de Poix于1957年成立了Moulages Plastique de l'Quest(即MPO),它原本是生产45转LP和磁带起家的法国本土公司,1984年它敏锐地成为法国最早制造CD的公司,迅速膨胀发展成为MPO国际集团。直到今天,MPO已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预录光盘技术与生产巨头。MPO开始时主要是为EMI和法国本土一些小唱片厂家生产CD,EMI亦曾注资参股,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的MPO也为欧洲WEA和环球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法版黑盘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部分都是法盘的专属编号(非747打头)。这类一般都没有同样的国际版发行,为法国压片只在法国销售的地区盘。少部分747打头的黑盘为法国压片全球销售的国际版。

日本版:
很多日本版现在被卖高价,也是最早的压片地之一(和西德)。但是感觉它比较独立。有人认为,EMI压片质量最好的是早期的日本盘。无论从盘面印刷质量、内印凸字,内页装帧还是片基厚度、均匀度来说,日本盘质量甚至好过了西德版。早期日本盘和现在的日本盘最大的区别就是早期盘没有对音质作过多处理,保证原汁原味。当然这个是各有所好,也有不少人喜欢现在日本盘的处理方式。
有意思的是,早期日本国际版小天使也有黑色版。

荷兰版:
对于老荷兰版,其实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人曾做过个案对比,大卫贝小协的西德和老荷兰版,压片质量相差无几,在多套系统上也无甚音质的区别。多数人不喜欢荷兰版的原因还是受了后期荷兰版的影响。因为后者的质量下降很明显。所以基本上小天使的荷兰版还是可以放心收的。
至于现在的EU,其实都是在荷兰。

至于两德统一之后的德版时代,这个时期基本上是德版一枝独秀,压片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选择余地已经不多。到后来的EU时期,就没得选了,不过发行量也大,买到不好的回去换就是了。

EMI最好的一点就是,它标出了这张唱片录音及发行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判别它的版本。如下图:
第一个数字,1986年,就是它的录音时间,而第一次转制CD 发行时间也是同年,本张CD的发行年代(最后一个数字)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EMI标的CD并不是这个录音的首版。首版于1986年发行,而那时是天使版。这张CD是改成EMI标之后再发行了这版CD的再版,时间是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CD是EMI换标的第一批,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digital remastering是在1986年,这很重要。隐含的意义,就是1991年发行的这个版本,并没有再次进行混音和重新制版。这是因为有些版本在再版的时候会重新制作,值得大家在购片时注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5-24 1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长春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23 20:47
可以简单地把EMI唱片分成两个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logo但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则是1991年。

现在的 ...

感谢介绍。
EMI唱片版本确实很复杂。现在华纳翻制的EMI老录音好像效果都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2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23 20:47
可以简单地把EMI唱片分成两个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logo但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则是1991年。

现在的 ...

感谢介绍。只是问一下:有没有可供分享的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5-26 19: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emi本身的设定只是时代的习惯。没这个可能性出过全体大系列,爱好者也没人投资玩出来。一般都是直接的艺术家传系和一些主题系列。免费爱好者没必要什么都要求自己单边美梦的一网捞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