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uanting0827 于 2017-6-15 12:30 编辑
2017年是贝多芬逝世190周年,西安交响乐团与世界同步举行系列音乐会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得以让我向这个在生命中谱写出第一个古典音符的伟大的灵魂导师致敬!今晚,贝多芬不在教科书上、不在播放器里,在宓多里老师和众演奏家的指间,在郑小瑛老师时而婉转时而激扬的指挥棒尖。 整场演出由弦乐器三次强奏八度的C音打开,却每次都被强有力的和弦打断,仿佛感受到科里奥兰傲慢不屈的心性在面对民众亲朋质疑时的恼怒、矛盾。指挥转念变得温文尔雅,这是妻儿母女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哀求。辗转持续了一分多钟,然而任何苦心的劝诫在踌躇满志的极端者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大提琴的低沉仿佛科里奥兰发自心底的愤懑,随着再现部的展开仿佛科里奥兰在倾诉,倾诉不同于内心斗争,粗暴的和弦看似无序的交织在一起,却将所有的无奈尽情宣泄,可是有时候,人在发泄的过程中释放出来就会变得妥协,慢慢的,乐队沉浮在一片寂静之中,而科里奥兰最终放弃了抵抗。 郑小瑛老师,转身、鞠躬,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手扶指挥台前的护栏,用不急不缓的浑厚嗓音娓娓将我们道出下一个故事——命运在敲门。 如果有一天你听见了三短一长音的叩门声,请别问那是谁,是命运在敲门。也许因为当今社会人心复杂,让我更加欣赏一切简单直接和直抒胸怀。正如梵高所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贝多芬也是这样开门见山的展开了第一乐章,各种乐器交替上场将主人公一下代入了令人发指的黑暗势力中,步步紧逼却依旧没有打垮贝多芬坚强的内心,圆号逆势而上是他突破黑暗的一盏明灯,然而重低音从未停歇,依旧危机四伏。第二乐章由缓及急,鼓舞着人们应当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也是乐器轮番演奏,不断变化的高潮章节,非常丰满。三四乐章连续演奏,是激战通向胜利的过渡章节,大提琴低音时而想起的焦灼好似人物内心的彷徨,这到底会不会是终结?然而最终以最高音和最低音管乐器的加入奏响了C大调胜利的凯歌。 整场演出的最后以明媚的爱情收尾,由郑小瑛老师执棒,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宓多里携手西安交响乐团为我们带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容的快板引入象征着不经意的遇见,渐进的独奏那是年轻的贝多芬未了的情愫,随之而来的第二乐章是热恋的伴侣才会有的柔情蜜意,抒情的节奏以及宓多丽老师忘我的演奏将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想闭上眼睛感受却发觉看到演奏者的如痴如醉更能将我代入情境之中,身体时而前倾,时而随着音律没有方向挪动脚步,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逐颜开。然而世间的爱情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第三乐章的回旋曲式则仿佛一对恋人面对爱情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不妥协的精神,最终一切终于归于平静。 演奏结束,宓多里女士主动和郑小瑛老师握手,和乐队的演奏家们握手,三次向观众行礼,而台下观众则掌声不断,以表达对演奏者的肯定和对他们辛苦付出的感谢。我想,这一晚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每当88岁高龄的老人扶着指挥台前的护栏转向观众,每当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声音中夹杂着微弱的喘息,我心里都充满了感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很不易更何况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然而是什么支撑着她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我想,是对音乐的热爱,是对经典的致敬。 最后,感谢西安音乐厅举办了这场系列音乐会让我得以在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观众席里有四五岁的孩子,也有戴着眼镜花白头发的夫妻,大家一起重温经典,向贝多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