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路上漆黑一片.不知道黑暗引领的前方是哪.但是还是要执意上走下去.依靠的仅仅是最初的信仰.—By 渣渣猫
以上的这句话适合全部忠实的捆绑玩家共勉.与其用发烧友.我更喜欢自称玩家.因为这样拘束更少一些.一种爱好.就应该自由一些.
现在的评测真心比发廊妹还不靠谱..所以我也只说说感受好了..
捆绑族是现今论坛里几乎最小的种群.状态可以概括成:苟延残喘.基本在论坛上被大部分人视为异类.饭总说捆绑玩的是心理.虽然想想是有点这样的意思.但是深想.玩国砖才是玩得深深的信念.玩蛋的续航.玩蛋的操作.玩蛋的UI.玩蛋的BUG.某些国砖的声音还是玩蛋的难听.标榜一个HIFI就是HIFI吧?不如Hi,end吧.233.
其实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论坛里对录音笔玩家的接纳程度远比对捆绑玩家的大.D1出来跪一片(我个人比较反感见什么都跪的节奏).然而捆绑出来就是Z你的炸弹能上飞机吗?能过安检吗?在室外能听吗?能叫随身听吗?我真想说.我次奥!!我现在就听着捆绑.在国际航班上修改着这文章.音乐播放器为什么不能上飞机?为什么不能过安检?这么大个人了.为什么看问题不能看到本质?捆绑比D1体积大很多?比国砖大很多?说话之前能不能先经过脑子?我不是很懂.为什么在一个音频器材论坛里.玩家对录音器材的接纳程度比相比起来更专注的回放器材要高.这是一个什么逻辑什么状态?难道是捆绑这两字不好听?难道就是因为D50是所谓的神器.神话了录音笔?还是高高在上的D1?其实我个人不喜欢录音笔.D50更是一个我觉得差的播放器.无乐感.干.操控性.音乐文件管理也都一般.如果要是说名字难听.那换个名字吧.叫独立分体音频设备好了.捆绑玩过来的过程是有点像台机系统的顺序.数字源-解码-放大器.这三个主要部分.所以我觉得这个思路更清晰明了.
好了.下面开始要认真写了.到此处先要说明.本文不涉及听感.评测.仅仅是当常谈.东扯扯西扯扯.要是有空的话.我希望都能细心的看下去.而且.重中之重.看的时候.请唯物辩证地看待我的观点.谢谢.
为什么我会走上捆绑的不归路
最初的我是一直直推的.塞子是IE7/8.当时还是11年(请看注册日期).当时的我还没IPC.李宗瑞还没火爆.有的仅仅是A845.ZUNE-HD.后来断断续续还玩了一把XK.RH1.IMOD.索尼的那两部机子推动圈是十万个悲剧的.至少驱动IE7/8是相当的悲剧.根本就是恶声.想着我那么习惯ITUNES. IMOD又被誉为退烧神器.我就心一横.把索尼的机子通通出掉.专心玩IMOD.IMOD+71A+IE8还是听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从此走上捆绑的不归路.没多久IPC有了外置DAC.当时HPP1还是非常的不出名.大家知道的便携解码for IDEVICE就只有CLAS了(老版solo).当时是弄了一个SOLO回来.遗憾的是.当时并不清楚什么叫素质.觉得细节多.声音冲就是高素质了.那么IPC加上SOLO是一耳朵的素质更好啊.不过好景不长.当时用的是71A+EXK.71A本来就是中性偏冷的耳放.细节还多.高频还彪.EXK也是偏冷.高频还是冲.SOLO+71A+EXK 搭配起来就一典型的悲剧.这样下来当然累不爱啦.所以老SOLO并没有在手上多久.
累不爱.接下来会怎样?当然是萌生退烧的念头.想着弄部D1然后EM+JH13退烧算了.但是D1的歌曲管理+不能无序让我十分蛋疼.让我迟迟不敢下手..后来命运的不期而遇.让我遇到了CONTINENTAL V2这部耳放.让我放弃了直推.还是继续捆绑.当时我不懂为啥随身做胆机就是蛋疼.为啥有如此般低噪/低音量偏音我还喜欢这货.甚至还向不少人推荐了.现在想起就是笑.随身想用电子管.就要把供电避震做好.但是随身本来跟这两个就是矛盾的..
后来断断续续玩了很多耳放.出名的.好的.都有过.过着保留至今.为什么还是捆绑?我觉得此时就能用三字概括了:体制内.
捆绑的优劣势
捆绑有啥优势?我说几个吧.独立供电.或许能有比一体播放器更好的供电.专注程度更高.或许能比某些砖头里面的耳放部分更加专业.控制力比国砖好.真的能称得上”全阻抗”.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音色与素质之间的协调.能搭配出很多国砖暂时都无法企及的音色.而且有不错的素质.能与自己的喜好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另外耳放的个性鲜明.如SR71的磅礴+定位精准.LISA3的大气热情.1SD的灵动.各种噼里啪啦的.在国砖里还没诞生的音色.或许在捆绑里.早已见多不怪了.
当然事物是有两面性的.有优势.肯定就有劣势.劣势是.很多产品价高质劣.ALO的耳放首当其冲.黑店无疑..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这是常识.但是在ALO的耳放上来说.基本每分钱都扔进海里了.还有缺点就是整体性价比低.体现在无节操的耳放定价.无节操的线材坑.无节操的电容坑..这些慢慢再讲.
这时就有人问我了.续航体积操作神马的不算坑?.我给出的答案是.不算.无论是之前IMOD的捆绑时代.还是现在的IPC+DAC捆绑时代.续航一直不算坑.IMOD+AMP.随意都有15hrs+.这基本是碾压大部分国砖的续航.体积.IMOD+电容DOCK+AMP这个我就不说了.体积重量均小/低于C4.那么IPC+DAC呢?现在的IPC DAC+AMP续航做得算是完成版本了.SOLODB+IPC(或者别的IDEVICE)能保证数字源在满电的情况下续航15hrs左右.而现在的平衡耳放.71B MK3B PB2 都能有至少15hrs的续航.71B/MK3B更能有15hrs左右的续航.一套下来.整体有15hrs的续航.是非常平均而且协调的.那么体积呢?无论是我个人之前用老版SOLO+1SD还是HPP1+IQUBE还是现在用IPC+SOLODB+71B/mk3b.我都不觉得这个体积能称为炸弹.因为跟一众国砖比.是略大略重一些了.但是这不是质的差距(当然如何界定质.看个人.).国砖比捆绑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不过要是拿出IMOD+0.47uf电容盒+半台机级别的耳放还要加电池盒来说的话..我只能说.这个是连我都累不爱的组合.相当无法接受.所以有人执意认为捆绑就是这样的炸弹..那我无言以对啊.因为这是赤裸裸的个人偏见.
说到捆绑的操作.最主流的两种捆绑方式IMOD/IPC捆绑.都是植入式ITUNES的操作.只要使用者不处在潮流的尾巴.这样便捷的操作真心碾压国砖一万遍啊一万遍.背后还是整个ITUNES生态系统的BACKUP..又是碾压一万遍啊一万遍.
捆绑最大的两个劣势.在于:第一.贵.想要顶级的声音真的贵.所以不建议预算不多的玩家玩捆绑.不过中等偏上的捆绑也能有不错的听感.这个见仁见智吧.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在于不可确定因素X相比各种砖头多太多了.砖是什么声音就是什么声音.但是捆绑的话.首先就有很多劣质产品充斥其中.很多还被捧为佳品.其次.一个好系统很容易哪里出错就造成满盘皆落索了.很多壕.真的是大壕.大设备买完了.不屑DIY线的.一上来就用ref16或者twag 12/24芯..孰不知道这些正好是整个系统的败笔.拿HPP1+L3这个系统来说.本来声音就比较拖沓.素质有限.还要整个系统都用TWAG线.24芯还是多少芯的twag..其实别说24芯了.8芯都基本跪了.为什么?关于线材的下面讲.
所以很多大壕猛的一烧.说不再碰捆绑了.情愿玩AK100了.其实就是自己花大价钱给自己狠狠地坑了一把.所以玩捆绑.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必很多.但起码要懂一些基本的.
IMOD+电容
我想吐槽这样的组合很久了.因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价高质劣产品.我个人前后仔细用过3部IMOD.风别是SXC的BINBIN MOD.还有所谓RWA’原厂’128SSD IMOD.最后是RWA 120G HDD IMOD.撇开128SSD的不谈.因为这个硬盘比较贵.看看120的BINBIN MOD /RWA MOD.价格差上两三倍.但是出来的声音也只是很差跟差的区别了.另外我玩IMOD的时候一直坚持用带容DOCK.一来是用电容盒.体积产出比太低.第二就是我试听过不少电容.其实都是改变>提升(当然不否认有提升..高价电容+线材简直跟直接扔钱调味没什么区别.
有人拿出一套捆绑问我.这个算不算大家谈最腻害的播放器.我一看到是IMOD.回了句:应该跟603差不多.2333333333333
其实IMOD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听感好’‘耐听’.现在想想就是系统回放素质太差.很多细节无法表达.基本没有揭示力可言.一个音乐文件的很多问题都无法呈现.达到一种类似朦胧化的效果.再者模拟信号经过耦合的润色..再次失真.虽然会有一定提升.但是投入这样数额的金钱.得到的提升是非常少的.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就是不是还有个mini ITUNES嘛!
IMOD整个过程有向HIFI靠拢的倾向.但是方法太旁门左道.因为IMOD先天残废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天生解码素质就是硬伤.再想通过后天堆料去进行大补救.是不可能了.IMOD我觉得唯一的优势在于音色.但是IMOD并没有动态.没有细节.我曾劝告一些玩IMOD很狠的.转玩DAC+AMP或者国砖+AMP.都要比IMOD有整体更优质的声音.但是貌似大部分都认为.还是原来的IMOD套装好.好吧.音色党是比较固执的哈哈.
线材
说说线材.线材应该是音频器材里最”神秘”的组成部分.先说一下.线材的无用论.很多人觉得线材就是导电嘛.晶彩跟衣架能有区别?我问两个问题.铜线跟贴现的导电能力都有区别吧.初中知识了.为什么来到论坛里就特别小白呢.事物都是联系的.另外这个阻抗头大家在主区见多了.还有阻线.这些是明确对声音有影响的.还有电容.大家对电容可以改变声音这个没有异议吧.既然电阻/电容都对声音有影响.那么线里面也有这些东西.更应该说线就是这类东西组成的(所以煲线这个说法可以有).那么为什么线材无用呢?这是不是不攻自破?真无用的话.100块的秋叶原跟80000的ABD绝对没区别了.后者是谁买谁213了.那为什么大家有钱都要买好线材.而不用秋叶原?你说那是脑放.满足虚荣心.木耳.好吧.不会全部高烧都是傻多速吧.木耳吧.有些东西自己没听过没关系.千万别YY.YY其实也没啥.最怕就是YY了还要大条道理说出来.好像只有自己不是213一样.在技术理论方面.论坛里的绝大部分都是懂得很少或者基本不懂的.最怕就是YY党出来YY完.下面一堆看得云里雾里的就跟着以讹传讹.这是相当的可怕.
再说说堆芯的事情.这个做法的先河是谁开创的.已经无法考究.但是我可以坚定地说.TWAG/ALO的堆芯就是为了满足傻多速.因为这些堆芯基本没有考虑过线材的架构.线是存在一种叫”电感抗”的东西.每一种的线材的电感抗都有差异.尤其TWAG这种感抗这么高的线基.一堆芯基本素质玩蛋了.堆芯的结果是声音大了!233~!很多人一耳朵听上去是声音大了.好像信息量增多了.其实这是一种无中生有.连无懈可击都无效的效果.带来的坏处就是素质会下降.动态尤其.而且这种所谓的信息量.本来也是一种不应该存在的存在.(有兴趣的大可谷歌:谐音填充效应)
TWAG应该是被中指哥盛赞了一下才迅速红火的.至于中指哥的言论嘛.大家前后对比一下就好了.真心神论.
接着下来吐槽一下所谓的原厂线.ALO?TWAG?叫原厂线?要是所谓的原厂线是找人随便编一编或者用机器随意编织好.再焊个插头.弄个好看的热缩管.包装.卖个高价叫原厂线.?是就图样了.无论ALO还是TWAG.我觉得都是作坊形式的存在.玩玩可以.但别深玩.大家可以看到ALO的REF16卖多少钱.TWAG V3 12芯?卖多少.这个价格可以玩很多厂线了.随身有QABLE.台式有晶彩..出来的效果会比堆芯线更有保障.而晶彩基本是素质碾压.幸好认识了几个玩线材比较深入而且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朋友.才少走了很多弯路.身边有很多玩捆绑的朋友.十分迷信所谓的原厂.最后都累不爱了.我只表示233.
捆绑应该怎么玩
这明显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不过我个人给出的意见是:请合理搭配+耳朵收货.另外不能忘了唯物辩证地看待事物这个关键点.
我回顾了我整个捆绑的历程.终结出那么一句废话...真心对不起了..捆绑过程中.影响声音的未知地方太多了.某一步的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不堪入耳.所以请别盲目扔钱.任何事情讲求一个循序渐进..步子太快肯定会扯着蛋的.
另外什么是辩证地看待?例如体积-声音/价钱-声音/素质-听感之间的关系.多问问自己值不值得.需不需要.贵的不一定好.好的不一定贵.辩证地看.是玩好捆绑的不二法则.如果你能很好地权衡这些关系.而且能在之间游刃有余地找到平衡点.那么恭喜你.你将会在捆绑的路上玩得不亦乐乎.而且相当成功.
by reeves0107 2013.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