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字很嚣张,声音挺质朴】小谈和声力Zeus宙斯头戴耳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2 1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0-11-22 12:20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今天想谈的品牌,对大家坛的朋友来说,还比较陌生,它叫做HarmonicDyne,中文名称叫和声力,我最早接触它是在一年多以前,那时候在微博写过一点介绍的文字,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发表在论坛这边。所以今天如何对完全没听说过这个品牌的朋友们介绍和声力成了一个问题。我想了一下,摘录一些以前的文字放在这里,算是先对这个品牌进行一点介绍,然后再谈谈今天想说的耳机。

工作关系,每天都会在耳机大家坛泡上挺久时间,你知道除了主讨论区,论坛最火热的版块是哪里吗?那就是二手区,其实从二手区的繁荣程度,以及热门器材的出现频率,还有二手/全新的价格比例,是可以看出很多有用信息的,更重要的是,偶尔二手区会出现N年难得一见的宝贝,这种感觉就好象钓鱼,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大鱼浮上来,这种等待惊喜的感觉也是很多人每天逛的动力。除此之外,你还会在二手区看到一些别处看不到的,那就是有些在主讨论区很少被提及的冷门品牌冷门产品,多数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品牌或者DIY产品,命名方式也很有意思,都是类似于“天津李工耳放”、“厦门老赵解码”、“东莞杨神信号线”这样的,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种命名太过于草率和简单,其实音响品牌,在决定声音走向和品质方面,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主事人一个人的拍板,而不是所谓一个团队的集体抉择。哪怕是许多国外的HIEND品牌,也是这样,因为声音是有个人风格的存在,所以集体决定往往会三个和尚没水喝。所以你也会看到,在音响行业,随着主事人的跳槽或者离开,某个品牌也会发生重大的声音走向的转折,从而一飞冲天或者一蹶不振,比方说马克列文森,比方说KRELL,比方说高文,比方说索尼。

和声力这个品牌的前身,其实最早就是在这个场景下见到的,当时这个品牌的产品叫“老郭平板”。虽然直到现在我都没听过这款平板,但是也逐渐记住了老郭这个招牌,直到去年底有一天,闲聊中才知道一个认识挺久的朋友竟然就是这位“老郭”。江湖之名容易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让人主观上产生一个虚拟的“人设”,然后网上传播起来就容易放大这种人设,但线下真人和这种人设是否一致呢?并不一定。比方说三上老师其实并不在学校工作,方丈并不是光头,同理,“老郭”一点都不老,只是名称误导了我们一直的惯性思维,造成假想而已。引申一下就是,hifi圈子里,很多纸面上的数据引发的想象力固然美好,但是回归真实聆听更加重要,否则就会沉溺在知乎鬼麦一般的成见中而不自知了。当这个很讲武德的年轻老郭告诉我,他准备以HarmonicDyne(和声力)这个全新品牌启航的时候,我说,老郭不一定老,新品牌不一定稚嫩,有没有奥尔·杰克斯森号的实力,来大家坛这座深水港试试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2:20 | 只看该作者

和声力目前在产的头戴耳机类产品有两款,一款是去年年底发布的Helios太阳神,这是一款定位千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也是品牌的处子秀,而另一款,则是前阵子发布的中端产品Zeus宙斯。熟悉欧洲神话的都知道,用光明和音乐之神太阳神来首发,潜台词就是希望ta是充满乐感的存在,而宙斯是太阳神的爸爸,爸爸的含义,你懂的。除了型号命名,从外型上也可以很明确看出两者的关系,反正这个金属镂空的腔体表面和抽拉杆处木质的装饰,使得和声力这两款耳机在颜值上还是有不少辨识度的。只是,我个人不太明白这个命名的规则,反正从造型或者声音来说,个人并没有把耳机和古希腊神话里众神的形象建立起足够的联想,没记错的话,便携耳塞里面貌似也有叫太阳神或者宙斯的,好吧,这年头名头的高大上是不是软实力的体现?个人反正还是更加适应森海、拜亚这些老派厂家的型号命名方式。



花了点篇幅介绍了我对和声力品牌的一些了解,回归到Zeus这款耳机本身,简单来说,64欧阻抗,100dB灵敏度,5-40000hz频响,50mm双面镀铍振膜,双3.5mm可换线设计,380g体重,北美胡桃木耳罩外圈。算是所有公开的技术参数了。耳机整体不重,佩戴舒适度也不错,但是让我觉得要吐槽的,是耳机线,这根线据说是订制的单晶铜镀银,屏蔽层做得很厚实,捏一捏柔中带刚,所以不可避免地,这根线比较重,比较硬,也比较粗,作为头戴式大耳机的配线来说,这样的规格是OK的,但是……为了强调Zeus耳机可以用便携设备直推的特性,原线竟然标配的是3.5mm的插头,这使得我平时用起来不太适应,又硬又重的1.5m线身本身就累积了不少应力,小小3.5mm的插头并不能提供足够紧密的结合度,有时候拨一下耳机线,插头就会松动。个人觉得如果厂家希望强调便携性而不愿搭配6.35mm插头的话,起码可以考虑一下同样紧密的4.4mm平衡插头。平心而论,原线的素质确实不错,但是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反而妨碍了它的方便性,所以到手没多久,我就给它换了线,Zeus的线材和手头拜亚T1 3rd、艾巴索SR2都是通用的,倒也不需要另行购置。



既然强调和便携器材的适配性,那么我们就从海贝R8这个级别的便携播放器来测试Zeus的表现,其实最新的新一代R6驱动Zeus我也试过,老实说,驱动效果不够好,声音的密度比起R8驱动还是欠缺不少的,新R6是偏向于各类耳塞产品的,而Zeus的50mm口径振膜还是需要更大电流,例如R8/DX220 MAX/QA390这样的大块头便携音源才能伺候得七七八八。我对Zeus的定位理解比较保守,它是一个以桌面系统为主战场,兼顾大推力便携设备的头戴式耳机,而到了和声力将来推出的平板单元或者70mm口径动圈单元作品的话,谨慎推测,目前的便携设备将会很难驾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2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