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前几年卡拉扬的几个大包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3 22: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至少两年前、或是更早的事情了,仅凭记忆中可靠的讲。

先说前提:只说在环球(DG+DECCA)的、网上流行较广的、我见过的。
再说结论:最不宜下载的是那个140多GB大小的环球330CD的FLAC包子。

曾下载过140多GB其中的2个rar,发现大多数图片10~20M,单独放在文件夹也就罢了,但却嵌入到每个FLAC中去。1MB的图片我都嫌大,有的短音轨也就10~20M,却背着和音频大小差不多大小的10~20M的JPG。
FLAC这个大包子之所以有140多GB,单独的JPG和嵌入到几千条音轨中的JPG估算就占了好几十个GB(估计有近50GB吧)。
想要瘦身,还没这么简单,每张图片要先缩小尺寸,但并不是替代原先的内嵌的大图片FLAC就会自动快速缩小体积的。

若非喜欢环球这套330张的话,另一个无损ALAC格式.m4a包子可以考虑,不过好像不含DECCA的orch&opera两集。
KARAJAN在DG的240张日版,不含DECCA,在DG的仅少了一些在萨尔斯堡音乐节mono录音(记得当年对比是这样)
不过,DECCA有单独的KARAJAN合集,合集中还多了一套在RCA的卡门。

没必要纠结wav,flac,ape&m4a(lossless)音质,都是无损的,解码出来都是PCM,相互间可以很容易同等转化的。在同一台解码器播放谁要是听出区别那就是心里作怪导致耳朵出问题,或者就是解码器本身有问题。
过去老设备只支持WAV解码,没办法。现在支持高码flac,m4a等的设备很普遍了,谁要是热衷于WAV格式,可以很简单地把手中的flac,m4a转成wav,不过前提是:若现在是一块硬盘,先再买至少两块同容量的硬盘。
2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上提到的.m4a格式的KARAJAN全集包子里,经再回忆没包含的是DECCA10张管弦乐和KARAJAN首次录音mono(下载前可再核实)。

有关WAV:在CD盘里的数据流是线性PCM,抓轨出来对应的音频文件就是.WAV,如果下载的原抓原发的是WAV文件,那就是没有经过转换的,上百张碟抓取很耗时、压缩转换一次也很费时。
若看到原创的是APE或FLAC格式,那就是在抓取后软件自动或自己手动进行一次无损压缩转换。常点击刚下载的CUE文件报找不到文件,大都数情况是CUE文件里调取的音频文件名扩展后缀还保留原始生成的.WAV, 原发忘了或是懒得一个一个修改cue文件中的音频文件名后缀,很费事,留给下载者自己整理完善。了解了未压缩WAV和无损压缩FLAC,M4A等的关系,就好理解了。

图片,记得之前说过一次。对无嵌入图片的、或几十张一卷只有一张图片的音频文件,若想补充或替换图片,而平时主要是用电脑FOOBAR播放,那会很方便:不必去添加替换,只需在一个文件夹下放上(可以设置)cover/fodler.jpg(如对分轨)或与音频文件相同的文件名.jpg(如对整轨),foobar会优先显示外挂的这张图片。foobar的这个功能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否则要一张一张缩小原始大图片到适合尺寸,再一张一张碟的嵌入替换,很费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3-4 2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淮安
以前完全不知道,找出来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以70年代布九为例,全部转成Flac文件,日版240CD全集和欧版环保装布交9CD这个布九单CD文件大小为257M,此330CD版本压制的文件大小为322M,足足大了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3-4 2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确实没必要纠结这些wav,ape。因为都是老货抓轨。有啥音质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3-5 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本帖最后由 英文字母 于 2024-3-5 16:56 编辑

正好,我也遇这个问题,发现140G那个包子,文件信息量要大,看频谱图和small cat发布的以及m4a包子版不一样(small cat版和m4a版的频谱图是完全一样的),听感好点点,,对比small cat注释版有心把内嵌的图片一点点删除,反正还要一点点手动建立ID3信息,却发现140G这套RAR文件解压后这么多专辑出现文件错误,重新上百度下载还是错误无法播放。
刚刚发现有个办法可以修复这些无法播放的文件,就是用ID3编辑软件打开音轨,把图片信息删除,文件压下来了,同时发现居然可以正常播放了。如此一来,140G版本还是要下的,我个人比较音质要好一些,从频谱上看也是信息比另两版多一点点点。



1.png (234.34 KB, 下载次数: 508)

1.png

2.png (83.38 KB, 下载次数: 486)

2.png

3.png (204.53 KB, 下载次数: 474)

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3-5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青岛
为何我用foobar移除了内嵌图片 但是文件体积仍然没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3-5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wood17 发表于 2024-3-5 15:02
为何我用foobar移除了内嵌图片 但是文件体积仍然没有变化?

看你上面我的帖子,用ID3编辑软件删除内置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3-5 16: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英文字母 发表于 2024-3-5 14:29
正好,我也遇这个问题,发现140G那个包子,文件信息量要大,看频谱图和small cat发布的以及m4a包子版不一样 ...

这么大的资源包,看上去处理起来挺麻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3-5 16: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solitas 发表于 2024-3-5 16:56
这么大的资源包,看上去处理起来挺麻烦的。

如果要用ROON进行管理,ID3信息都要一张一张进行处理,高码资源也是如此呀,整理编辑也是一种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3-5 1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英文字母 发表于 2024-3-5 16:57
如果要用ROON进行管理,ID3信息都要一张一张进行处理,高码资源也是如此呀,整理编辑也是一种乐趣

对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及作品是一种乐趣,否则真是一种煎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3-5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本帖最后由 英文字母 于 2024-3-5 18:02 编辑

把140G版和SMALL CAT(M4A)版频谱对比图放上来,注意看放大后的,偏右边的细线,140G版的竖细线明显而且数量都多些左边为140G版




1.jpg (260.13 KB, 下载次数: 475)

1.jpg

2.jpg (188.3 KB, 下载次数: 446)

2.jpg

1_副本.jpg (113.98 KB, 下载次数: 492)

1_副本.jpg

2_副本.jpg (104.5 KB, 下载次数: 443)

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3-6 11:17 编辑
wood17 发表于 2024-3-5 15:02
为何我用foobar移除了内嵌图片 但是文件体积仍然没有变化?

foobar默认的是:非必要不重新生成文件。在调整FLAC属性信息文字和图片后,若原文件内空间有余量,保存时仅快速替换,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我没有去寻找是否有设置可以更改FOOBAR这个习惯,因为若只是一点小改动就要生成一次文件会花费很多时间。只是在有必要时(如这个140G,一条音轨就是10来M和100来K的差距)手动去转换一次,这样可以把原富裕的空间释放,减少文件尺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英文字母 发表于 2024-3-5 17:56
把140G版和SMALL CAT(M4A)版频谱对比图放上来,注意看放大后的,偏右边的细线,140G版的竖细线明显而且数量 ...

多比较几张不同碟中的音轨看看区别。
尤其时间较短的音轨,时间长短略有差异,软件扫描生成的频谱在同屏显示时在细节上就会有区别。尽量选择相同时长的作比较,相同时长的还可以查看音频MD5是否完全一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款录音,能很容易听出区别的,是混音版本不一样。对同版CD抓轨出来的音频文件能很容易听出区别的,是CD盘质量和抓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8: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午前后仓促,正好碰上另一帖回复时想起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在这里啰嗦几句:

目前网上存在很大一批分轨FLAC(16-44.1CD格式)包子,看上去以为是官方发行的数字媒体版,其实并不全是。带抓轨log的肯定是CD抓轨版,不带log的并不代表就是官方版。
仍以140多GB的KARAJAN环球全集FLAC大包子为例,当年下载的其中两个小包从反正我从各方面看不像是官方发行的数字版,不是数媒版那就该是抓鬼版,但包子里却没有带抓轨质量记录的log文件,看不到log就无法方便快速判断其抓轨质量。
因为不是几张或一小套,这么大一个重要包子几百张碟几千条音轨,也很难做到全部下载后一张一张和原有的CD或FLAC做AB对比,然后做出一个结论。何况当时分析出其140多GB会有1/3的容量被内嵌在FLAC的超大图片占据,下载后减肥工作量大,所以选择放弃!

很遗憾,当时下载330张KARAJAN的FLAC和M4A不在同一时间,文件没有同时存在硬盘上,无法进行相同碟或相同音轨的比较。

再来说说日本DG240张那套KARAJAN,抓轨带LOG,质量几乎99.9~100%,这样的大包让人下载得放心踏实(音质主要取决于DG录音制作了)。能超越它的只能等确信的官方直接发布的数字版。
KARAJAN在DECCA的CD不算多,9+1张和8部歌剧,每10年都要改头换面发行一次,最近的一次是9+1&8+1(RCA卡门)合起来的全集。都是模拟录音,都会有96K或以上高码版。

有些抓轨不完美,但是随包子提供了log,这样也能让下载者搞个明白,考虑是否下载或保留。

挑几个记忆中比较肯定的说:网上流传较多的奥伊斯特拉赫和帕尔曼在DG的全集,抓轨log记录的是非安全的爆抓Burst。手中要是有这两套的可以打开log文件看看,是不是记录了很多timing problems。
更早些的有塞尔在CBS的全集,大部分CD是采用Burst抓轨。以上这些,要么不下载,若下载了只把他们当一个目录,然后把手中已有的抓轨质量有保障的FLAC、高码FLAC、官方数字版去替换抓轨质量不佳的FLAC。

带log的好分析,那些抓轨不带log的会是什么样呢?成熟的抓鬼者都会带log, 他自己也要检查抓轨后的质量,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抓。
所以,与其纠结是WAV的音质好,FLAC、M4A哪个音质好,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关注抓轨质量LOG上来。

有些原发带LOG文件, 但网络上有人不了解log存在的意义都给删去了,缺少log的包子反而在网络传播开。
比如几年前SOLTI+CSO那套,最早看到的是网盘上的,没有LOG,没下;之后找到种子带LOG我下载了。网盘上是不是就出自BT?没对比不清楚。
阿劳在PHILIPS的全集,常在网盘看到有分享,无LOG,懒得下载。反正阿劳的金线银线白线一大堆,没有COMPLETE的100%,但80%有了,不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3-7 0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闵行区
听感上,330CD那套转得并不好(这个转指抓轨并转成分轨Flac),对比相同录音,不如那套240CD的日版抓轨。但日版全集的相同录音,又比不过欧版小包抓轨(比如那套BPO的布交9CD)。这里面有原发录音remastering的影响,也有每个资源制作者抓轨和转Flac使用工具的影响。

当然这些抓轨,和官发的数字文件比起来,比如布4-9的24-192,还是差了蛮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17: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分轨整轨影响不了音质,抓轨时可以设置整还是分,分可以合整,整可以拆分。但有一点就是,要设置好,有些软件认为音乐都是一首一首歌曲,总在每条音轨前插入几秒静音,在设置中把这功能去掉。
可以找一整轨用cue拆分,然后再合并一整轨。看看前后两整轨总时长和音频MD5是否一致。若一致,代表拆分整合成功。

对,会有重制版本区别。华纳的卡拉扬记得大盒子上注明remaster了。环球并没有标注,但里面有些是重制有些并不是,想搞清最好能有随CD的BOOKLET,看看里面是否有标注。
没有官方标注想理清全集里那些是那些不是很费事,干脆重制版直接选192K 96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9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