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身听之观念篇(别有用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5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柳州
一些十分简单的哲学原理,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些看似高深的文字,用在随身听上,未尝不可?今日小弟我突发奇想,温习之余,尝试把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对随身系列的看法、做法以及种种跟哲学原理联系起来,抒发一下咱的抱负及对随身听的理解。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应该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发展。”
    在这里,日常的随身听就是所说的物质。物质是发展的,随身听当然不离其宗。随着厂家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随身听也在发展,磁带、cd、md不正说明如此?好了,这很简单不多说。入题。
    从sony开创性的推出第一款随身听起,随身听就开始慢慢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产生了对随身听的认识甚至对随身听的追求。这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载体、技术的不断演变,也决定了我们意识的更新。相应的我们对随身听的理解,也局限了我们对随身听的购买、使用、甚至追求!既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意识应该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发展”也可以说是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对日新月异的随身听的认识。
     但是,3句话结合后应该这样说:
  厂家的产品在更新,厂家的技术在更新,厂家的特色在鲜明,每个厂家难道没有在为了自己的市场而奋斗?!答案显而易见。可为什么很多人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要抨击的是,现在的一股误导别人的崇拜老机、崇拜音质的潮流!随身听,随身而携,随身而听,这难道不是随身听的宗旨么?可是…… 以前的技术不得力在加上集成芯片技术的原因,这样的得到产品只能做到比较大的功率,相应的,大功率带出了好音质、高消耗,适应时代的产品不应该多说什么。可是到了现在,为什么说到机器,说到音质就要提老机?就要提01?现在是2003年了,1999年的(甚至之前)的东西老要提出来?个人追求的话,是理所应当,但是误导了风气就要抨击。一个很简单的逆向思维:以现在任何一家随身听厂家的实力,要做一台好声的机器,还不简单么?可是为什么不推出呢?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想过没有,咱们是玩随身听的,厂家可是做随身听!它不做,咱有得玩么?厂家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厂家自然做过定位的,到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厂家最明白,用不着咱们瞎搅和,去建议什么什么老机,好的老机,还有01,容易找么?何必弄的那么辛苦?!让一些混水卖机器的人趁机占了便宜!
   现在数码产品发展的大趋势是“轻、薄、短、小”,这是规律,稍微懂一点的人都知道,规律是不可改变的。逆流也终会顺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之前是说老机的,现在可是说主流。咱们买随身听,图的是什么?
答案不用我说,一定十分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就对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管什么老机,我都不建议!主流嘛,当然是“价格便宜,量又足。”(相对而言)更重要的事,不要陷入误区。购买、使用随身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音质的话,体积、外观自然放而其次。如果是体积的话,又何必在音质上斤斤计较呢?
  可是,我有题外话要说:随身听嘛,到底用来干嘛?
---是放在家里hi-fi?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随便问一个稍微懂行的人,他一定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随身听来hi-fi是浪费。因为他根本hi-fi不起来。瓶颈完全在随身听自身。”
---是追求音质的享受?我就晕……玩随身听,何必在乎那一点点音质的区别?而且那一点区别,你听不听得出来还是问题呢~ 现在的随身听要说音质区别,其实是声音取向的问题。每个厂家的产品的取向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都基本有了各自的特点(这个可以以后细说):索计比较pop些,也就是音染重些,适合流行;松计比较hi-fi,也就是比较真实还原,适合乐器一些。同一个品牌的主流声音的区别大可在若离之间,先不说你能否听出,至少要听出还需要比较昂贵的器材。
---是追求随身的音乐?那为什么还要计较这个“叉叉”和那个“圈圈”音质的区别?正如上文所说,这个区别你听得出么、有办法听得出么?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别太在乎别人对机器音质的评价。因为很多人根本没听过,甚至没有听出有什么区别。
   综上,太苛求、注重音质,为什么要选择随身听?!现在一款主流随身听的价格,足以购买一台国产入门的hi-fi的cd台式机。需要便携,为什么拘泥于那么一点点的音质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谁都听过,在2者之间找到自己的黄金分割点就行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个有特点。”

这里的矛盾有些难说明,但是可以看作是事物自身的属性、特质。具体联系随身听可以这样说:
  磁带、CD、MD以及MP3,可以说是现在随身听的主要载体。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磁带:模拟数据,根据电流强度记录在带电阻的磁带上,使用磁头还原,还原度低。CD:完全数码数据,根据0、1排列的不同进行还原,还原度高。MD、MP3:有损的数码压缩数据,只是2者的压缩编码不同,但原理大概都是省略掉人耳理论上听不到的声音以达到压缩的目的。根据这个,可以延伸为:
  磁带基本被淘汰……再加上我年纪小,没玩过这个……所以……
  CD因为其自身矛盾(特点),是随身听里面音质最好的。最主要的是其技术相对公开,能够从事起解码生产的厂家比较多,声音取向也不同,所以是众说纷纭的一样。但就随身听而言,暂时还是索和松2者称霸,其声也说过了。
  MD vs MP3 2者的区别是比较难分的。很多人都说MD比MP3好,我不觉得。因为MP3的技术是比较公开的,而MD技术是只对日本公司公开,对外完全保密。(别跟我说,你见过日本以外的MD公司……)在这样的局面下,MD与MP3自然是不可比的。还个方面来说,MD一般使用DISKMAN的光纤输出来进行数码录音,而MP3则是网上下载和自己转录。因为MD技术十分机密,所以其核心芯片一般都基本一样,相应的录制规则已经定死,只有模式的选择,没有太大回旋余地。因此MD碟片的容量自然没有多大意义。而MP3一方面由于技术的相对公开,所以导致核心芯片的泛滥,其质量的参差和性能的差异……不用我多说了吧;另一方面MP3以容量为单位,在存储这个取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上,高品质的MP3歌曲的空间多大,想必许多MP3 ER比我更清楚,再加上MP3随身听的容量有相对不可改变性(不能象MD那样还碟子)。以上2个方面局限了MP3的声音的发展。2个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怎会具有可比性?(呵呵,为许多MP3ER平反~)
   它们不仅各自都有区别,统一范畴的产品在其竞争中也有着区别:比如不同品牌的竞争。这个大伙儿一定很熟悉了,不用我罗嗦了。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它们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难道我们不可以大胆的想到:将来MP3使用高能集成芯片来扩张市场、或者MD使用高效解码芯片独领风骚?甚至HI-FI的机器做到了随身听大小?“事物总是发展的”,某天,也许我说的东西成了一纸垃圾也不一定。
   综上,每个事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矛盾(特点),我们在购买、使用时,是不是要考虑其矛盾(特点)?追求音质、追求体积、追求…… 追求什么都有各自的选择,何必为了别人的一句话语,硬是要在某个范畴里面“鸡蛋里面挑骨头”。想开点吧,只要某个它(随身听)能够解决你的矛盾就行了  ,要是它不能,一定有别的东西转化你的矛盾。(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结语:鲜花鸡蛋我都接受,写得好请回贴鼓励,写得不好敬请怕砖,咱们交流交流意见。若是我的观点有些偏激,请多多包涵,这是我文章一贯的特点,我怎么也改不掉。还有一句话:“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不仅可以用在随身听上,也可以用在人上。具体自己理会吧。
对了!文中,某些问题和细节我没有深入发掘下去,因为这样会陷入“钻牛角尖”的误区,何况要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思考余地。就请大家自己推敲一下吧,可以去找我讨论讨论:www.smcn.net




               此文章属于www.smcn.net的斑猪:水若寒。  
               如需要转载,请到smcn论坛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