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cclimatise 于 2020-6-21 22:33 编辑
石机价格的生死线
答案2w
这不是我个人臆想出来的,而是由同期的一批耳放,比如430ha, rp030,高文,394一代,gsx mk2,液态金等共同决定的。这些耳放首发都在2w以上,然后逐渐回落到2w以内,基本代表了石机的顶尖水平,而且价格也都类似,差价在某个历史时期内很小。
Why 2w?
因为2w以上的石机完全失去竞争力,在高价位耳放的世界里,只有胆放。
引用下farrel的话,仅对耳放而言,石机设计到顶端始终会存在一个问题,要么就是素质(透明度)很高,然而缺乏好听的味道(染色)。要么就是加入一定的味道(染色),然而这染色往往没有高价胆管天生的染色来的自然、舒适。
高价位胆放 Woo Audio WA234,次旗舰WA5,Eddie Current的ECBA,Studio,4*2A3,DNA Stratrus,Viva 2A3,Viva 845,Apex Pinnacle,Manley 300B,Fostex的HP-V8
胆机先不谈,因为我不玩胆机,胆机虽然好声音,但我伺候不起。
2w以内这几台石机都有什么问题?
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限于篇幅,不然一台耳放能写一篇文章。
共同的问题是,由于其发行太早,造成没有跟上时代形势。
什么形势呢?
1. 平板耳机的异军突起,以hifiman,audeze,1266,thror等为代表,这些耳机不怕火气大,很吃功率。
2. 高敏低阻耳机遍地开花,这类耳机非常恶心的吃耳放控制力,还吃音色,不吃功率。
而我上述的石机都在15年以前发布,完全按照当时拜亚森海的传统旗舰调音,适合中高阻中高敏动圈耳机。
于是你就看见了今天这些耳放被说不行的各种言论,没办法,其中很多耳放推平板推不了,推高敏低阻有底噪。
问:石机的技术还有可提升空间吗?
完全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成熟,国内师傅拆个机子就能复制的玩意,当然想要100%还原基本不可能,因为很多零件你完全搞不到,比如原厂电源。但技术来说完全没有障碍。
那现在的高价位石机在搞什么呢?
在搞平板和高敏动圈的增益调试工作。
其实不仅国外高价石机在这么搞,国内的w元货都在这么搞。
高价石机一共就2台。
一是394二代
394一代当年就在2w多耳放中属于最贵的那个,当年普遍认为有些溢价,买它的都是图它的体积小,不可否认它有个高素质,甚至是这波里素质最好的,但也只是比较突出,它的日式调音不是谁都喜欢(当年主流耳机不是日本耳机,是森海拜亚)。当时买它的很多都是留学生,因为体积小嘛,dave+394是很多海外学子的首选。
直至出了394二代,一下直接提价了10w日元(其实之前一代的时候就很恶心的在不断提价,当年有一段时间日元汇率很友好,订单很好,日本老头很傲娇)。多了什么功能呢?鸡血模式,就是多了一个超大增益档,可以用来推一些低敏平板。其他区别?换了个保险丝,不会超过500元(高估的情况下)
而这个鸡血模式,到底鸡肋不鸡肋,你自己判断,你玩不玩he6或者kk。
毕竟现在推低敏平板更好的headtrip二手已经在2w以下,但这货其实就是个功放,连800s都底噪。
二是niimbus
看增强的增益设置,范围为36dB(-12 ~ +24dB),覆盖几乎所有可能的输入电压以及耳机阻抗/灵敏度,并提供一个超大行程的音量控制(实测可以开到5点钟不失真)
也就是说:一个耳放能当好几个耳放用,不管是低阻高阻动圈平板,都能提供合适的不失真的增益方案,背景漆黑安定感一流。增益的范围好改,但各个增益的声音都能保持的非常一致的好,要做到这种水准,肯定是堆了料了,不然价格也不会这么贵。大厂舍得堆料,声音肯定差不了,但湖人这家整体的调音,玩过281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是什么走向,他家不会换走向的。
因为耳放不只是增益的差别,音色搭配与否至关重要,所以玩到极致,基本上一台耳放对应一两只驱动要求类似的耳机就不错了,甚至会出现一放一耳机的情况。
你得问问自己,你真的玩那么多耳机吗?你是想找一个很多耳机都能推的七七八八的耳放?还是想找一只耳机的最优解?
你真的需要这么贵的石机耳放吗?
在3-4w的价位为啥不选择胆机我是真的想不出来原因了。
最后夹带点私货,最近把电源线升级了,我有点疲惫了,再说退烧你们都不信,哈哈。挂上了一条音乐农夫耳机线,急需回血,有大佬带走的话不胜感激,3.5插针适合hifiman, 天龙,索尼等个耳机。这是一条好线,有懂的大佬可以带走,我不玩垃圾线。
最后设备定型
惊雷650d cd机 电源线 晶彩fd 信号线 银彩crown princess 惊雷430ha 电源线 kubala elation 耳机hd800s 银彩3m单皇冠碳纤维双三,农夫3m双三(是的我有2条)高丘架子与垫子,古河墙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