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鑫人 发表于 2022-9-9 18:57 哪一个? |
多谢分享! |
感谢 |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9-8 18:53 虽然已经买了要听的但还是大喊一句牛逼 |
老米和切利合作的那个贝五钢协也很棒! |
品味很高,精品资源 |
可以考虑整波阿劳的 |
米神在DG没记错是11单张的CD,这个包子浓缩了一下,蛮有性价比的 |
谢谢分享 |
谢谢分享,米哥的录音从来都是质量的保证啊 |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朱里尼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DG 419 249-2... 有人说这张唱片是老米一生的最高成就(当然可以有不同看法),也是他所有音乐理念的完美总结。这是个登峰造极的优秀版本,有很多专家和资料将它推荐为“贝五”的最优秀版本。其实在这个交响曲一般的协奏曲中,朱里尼的协奏是担当了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他优秀的协奏搭建了一个辉煌而坚实的平台,剩下的就是这位“皇帝”的隆重登场了。没有人能比老米弹出更加晶莹华美的音阶,更加雄浑有力的和弦,更加精致轻巧的颤音。在这部很多演奏家望而却步的高难度巨著中,不仅有大片快速的经过句,层出不穷的宏伟和弦,还要赋予作品帝王般的气势和让人仰视的高贵气质,这一切对于毫无灵性的钢琴匠来说是个无法逾越的高峰,但在老米手下,却成为了历史上的永恒。整个作品听下来,心中充盈的感觉就和唱片的封面一样,如凡高的油画一般到处喷溅着琥珀般金黄的色调,句子从容不迫却没有任何拖沓,充满皇帝般的气派和威严,而第二乐章那真挚、亲切的旋律更是如春天的阳光般普照人心,既有消融人心中一切坚冰的圣洁和温暖,又有催人泪下的感动。完美无瑕的音色即使在fff的强奏下仍然圆润动听,没有一个破音和炸音,一切都臣服在老米王者般威严的控制之下,而辉煌多变的色彩,高贵的气质和丰富的层次也只能令人叹服,加上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后赋予作品的那破云般的璀璨,淡然恢弘的孤傲和雄浑不羁的霸气,使这个录音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和伟大的作品一同化为永恒。 |
米凯兰杰利 1920-199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1%B3%E5%87%AF%E5%85%B0%E6%9D%B0%E5%88%A9/4445987 米凯兰杰里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善于恰到好处地把握音色和多声部层次的控制,有条理地处理整体与细节的关系,追求音色清澄、干净的演奏灵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乐派的内在与平衡,又注入了浪漫乐派的热情与感染力,极具强烈的艺术魅力。 米凯兰杰里一生虽然留下了近40年的录音,但因为选择曲目挑剔,对演奏的要求又近乎苛刻地高,所以演奏曲目并不广泛,录音数量相对其他同时代的演奏家来也少的可怜。正因为这样,虽然他的唱片很少,但只要有的都是极品。米凯兰杰利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演奏质量要求甚高,决不轻易举办独奏会。他演绎的贝多芬作品,摆脱了任何一种巴洛克风味的弹奏方式,将自己的音乐个性隐藏在乐曲自身的内涵下,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绎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软圆滑的线条歌唱,丝毫不带钢铁的森冷,已达”无槌之音”的佳境,因而获得“音乐哲学家”的美誉。此外,他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钢琴教育家,指导和培养出了一批钢琴家,其中不少已名扬世界,如意大利钢琴家波利尼,阿根廷钢琴家阿格里奇以及捷克钢琴家伊万·莫拉维茨。 同时,和神奇的演奏一样著名的,就是米凯兰杰里那古怪的脾气和性格。他对钢琴的音色出奇地挑剔,挑剔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他经常不顾观众的感受临时取消音乐会,任意改变甚至中断演出的日程安排,中途停止录音等。因此在音乐评论界和广大乐迷中留下了“古怪孤僻,反常乖戾”的名声,甚至他的高徒波利尼、阿格里奇都与他格格不入。“对我们这些被消费时尚宠坏了的听众来说,米的存在显得像是一个冒犯。”实际上,米凯兰杰里一切的反常举止都来源于他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和对艺术极端负责的态度:每一次演出结束,即使观众为之迷醉倾倒,好评如潮,他仍要自己和自己较劲一般地挑出自己演奏中一大堆的毛病。尽管这些毛病在别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却固执己见,闭门思过,苦思冥想。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他才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反常”的举动。 |
米凯兰杰利 Michelangeli 介绍(1920-199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1%B3%E5%87%AF%E5%85%B0%E6%9D%B0%E5%88%A9/4445987 米凯兰杰里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善于恰到好处地把握音色和多声部层次的控制,有条理地处理整体与细节的关系,追求音色清澄、干净的演奏灵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乐派的内在与平衡,又注入了浪漫乐派的热情与感染力,极具强烈的艺术魅力。 米凯兰杰里一生虽然留下了近40年的录音,但因为选择曲目挑剔,对演奏的要求又近乎苛刻地高,所以演奏曲目并不广泛,录音数量相对其他同时代的演奏家来也少的可怜。正因为这样,虽然他的唱片很少,但只要有的都是极品。米凯兰杰利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演奏质量要求甚高,决不轻易举办独奏会。他演绎的贝多芬作品,摆脱了任何一种巴洛克风味的弹奏方式,将自己的音乐个性隐藏在乐曲自身的内涵下,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绎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软圆滑的线条歌唱,丝毫不带钢铁的森冷,已达”无槌之音”的佳境,因而获得“音乐哲学家”的美誉。此外,他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钢琴教育家,指导和培养出了一批钢琴家,其中不少已名扬世界,如意大利钢琴家波利尼,阿根廷钢琴家阿格里奇以及捷克钢琴家伊万·莫拉维茨。 同时,和神奇的演奏一样著名的,就是米凯兰杰里那古怪的脾气和性格。他对钢琴的音色出奇地挑剔,挑剔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他经常不顾观众的感受临时取消音乐会,任意改变甚至中断演出的日程安排,中途停止录音等。因此在音乐评论界和广大乐迷中留下了“古怪孤僻,反常乖戾”的名声,甚至他的高徒波利尼、阿格里奇都与他格格不入。“对我们这些被消费时尚宠坏了的听众来说,米的存在显得像是一个冒犯。”实际上,米凯兰杰里一切的反常举止都来源于他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和对艺术极端负责的态度:每一次演出结束,即使观众为之迷醉倾倒,好评如潮,他仍要自己和自己较劲一般地挑出自己演奏中一大堆的毛病。尽管这些毛病在别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他却固执己见,闭门思过,苦思冥想。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他才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反常”的举动。 成就编辑 播报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朱里尼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DG 419 249-2... 有人说这张唱片是老米一生的最高成就(当然可以有不同看法),也是他所有音乐理念的完美总结。这是个登峰造极的优秀版本,有很多专家和资料将它推荐为“贝五”的最优秀版本。其实在这个交响曲一般的协奏曲中,朱里尼的协奏是担当了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他优秀的协奏搭建了一个辉煌而坚实的平台,剩下的就是这位“皇帝”的隆重登场了。没有人能比老米弹出更加晶莹华美的音阶,更加雄浑有力的和弦,更加精致轻巧的颤音。在这部很多演奏家望而却步的高难度巨著中,不仅有大片快速的经过句,层出不穷的宏伟和弦,还要赋予作品帝王般的气势和让人仰视的高贵气质,这一切对于毫无灵性的钢琴匠来说是个无法逾越的高峰,但在老米手下,却成为了历史上的永恒。整个作品听下来,心中充盈的感觉就和唱片的封面一样,如凡高的油画一般到处喷溅着琥珀般金黄的色调,句子从容不迫却没有任何拖沓,充满皇帝般的气派和威严,而第二乐章那真挚、亲切的旋律更是如春天的阳光般普照人心,既有消融人心中一切坚冰的圣洁和温暖,又有催人泪下的感动。完美无瑕的音色即使在fff的强奏下仍然圆润动听,没有一个破音和炸音,一切都臣服在老米王者般威严的控制之下,而辉煌多变的色彩,高贵的气质和丰富的层次也只能令人叹服,加上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后赋予作品的那破云般的璀璨,淡然恢弘的孤傲和雄浑不羁的霸气,使这个录音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和伟大的作品一同化为永恒。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6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