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2:33 范登豪试一试吧 |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7:56 厂线会有箭头指示方向 |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20:11 不是啊,是个正经的品牌,线材可以。张扬的成品线大多用的他们家的线材 |
风卷残云 发表于 2022-11-19 20:03 是不是很垃圾 |
柏力,澳大利亚的一个品牌 |
料峭春风 发表于 2022-11-19 17:52 同轴线也有方向吗?线上没有标识怎么分方向,佳耐美客服说没有方向 |
不仅不同,而且同一根线正接和反接也不同 |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9 15:29 老哥太厉害了 |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8 21:44 不是玄学,只是你不懂的领域而已。我也不懂,但据说虽然数据没差异,但传输效率会对接收端收到的数据质量有影响。 |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5:18 激光线和摄像头没关系了,单独装了3个360环形激光 就是罗技挺便宜的一款,软件带个十字倒是挺实用的,否则开着激光线,挺晃眼的 |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9 14:37 这是什么摄像头,还带激光定位的? |
andy5354 发表于 2022-11-19 14:57 买了佳耐美的线 |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9 14:21 这是卖家送的 |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2:33 买厂线单晶铜,diy的线最好别用。便宜的skw单晶铜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19 14:41 编辑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4:20 没用过这个音箱了 专业、长距离传输,肯定都是用XLR,家里无所谓吧 之前听说过,百万大烧更喜欢RCA,大概意思是,两端少了两个RCA到XLR的转换 耳朵、设备能力和环境条件有限了,耳朵位置的变化,很多频率都会有变化,可能还更明显一点吧。 在家随便听听歌,听听音乐,差不多就行了吧。 闲的没事,淘了个摄像头,保持坐姿正确,还是挺累的,呵呵呵~~ |
好像一般阻抗是75欧的数字信号线,线上都会印上75欧? 5N?模拟信号的RCA音频线?买的时候,卖家怎么说的呢? |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9 14:03 刚在淘宝上下完佳耐美的单,花了几百块。你用过纽曼的音箱吗?xlr和单端rca有多大区别,纽曼是rca转6.35的头 |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19 14:07 编辑 木耳用户 发表于 2022-11-19 12:34 联想起,这个视频最好玩了,德国喇叭和日本喇叭的区别~~~~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G41187YF/ 吉林工大、重庆大学好像研究的比较多。很多年前,还听说过,吉林工大研究出一个特别好听的喇叭,日本想买,没卖,呵呵 不同品牌、不同喇叭、不同音箱的音色风格趋向完全不同了 目前音色分析,好像大概可以分为,频域特征、时域特征、倒谱域特征 如果知道自己喜欢的音色,在这些特征方面的特性,就知道用什么调整、调整多少,能有多大影响了吧 比如 43%的人,“一些听众更喜欢清晰而不是混响”;57%的人,“其他人喜欢强烈、混响和宽广的声音” 混音师更喜欢混响时间为0.17~0.26s,“干一点”的房间。母带师更喜欢0.3~0.4s稍微热闹一点的房间。 B&O和Lokki的2009年研究发现,混响时间约0.4秒是听感的临界值,高于0.4s则明显出现负面评价。 Linkwitz认为聆听乐趣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房间,400~600毫秒,混响时间在450毫秒左右是最佳的。 人耳频域方面的可听度阈值大概是0.5~1dB的变化吧。 时域方面,去年研究测到最低可以听到0.5ms的延时 房间在频域、时域上的影响最大,±6~15dB,200~1000毫秒,不过大概可以区分6ms以上延时的直达声和反射声 音箱,轴上响应,±1~6dB,0~20毫秒?泛音谐波对听感音色的影响最大吧 线材、DSP都是内容层面的滤波信号处理,影响可大可小吧 这个100米的模拟信号线,看着还挺平的,大概5万Hz开始衰减吧 XLR换成6.35,大概对频域、时域、倒谱域特征方面的影响,大概是什么级别水平呢?不太了解了,可以去官网查查,有没有相关性能参数吧。 |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9 13:13 kh80输入有xlr和6.35,我想换成单端的6.35。都说单端人声更好,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