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的大伦敦质量都不是太好 |
感谢分享 |
jcshp 发表于 2023-7-20 10:35 很好很好,多謝無私分享! |
这些碟的吹嘘给人感觉极为油腻 正经爱乐者谁听这些玩意 |
如果单独搜索唱片名,说不定能有新的版本。发烧这个的应该这样搞。 |
jcshp 发表于 2023-7-20 10:35 謝謝分享 |
门头沟其实就是指的永定河,有好的名字不用,非要沿用老土的门头沟。礼士路早都改了这个是没法不改。 |
这有几张,不知是不是你要的。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c35KvzENS8hv7YEi9-slg?pwd=1111 提取码:1111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8的分享 |
哈哈哈,门头沟区和永定区一说,苗 |
谢谢分享 |
有些人一看到别人聊天内容多了就有掀桌子的冲动。最喜欢当喷子,喷一嘴就跑。这样的人直接就是在上学的时候学习不好的品种,对正常学习和交流有抵触。往往查看这些人的帖子主题的标题,都是各种不明白进进出出无脑操作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20 18:10 编辑 ------ 入门阶段的情况和经历基本对谁都一样,但是不断往前走的话那就不同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也不一定全都对,如果以后发现了问题其实对自己也是个提高。 比如安塞美皇家芭蕾,在发烧圈子里整天就是这些标题,别的没了。容易造成误认为安塞美只是个芭蕾伴奏指挥。以后搜索安塞美的唱片听了,感到他指挥芭蕾舞曲只是个零食,其实安塞美的指挥功力,是处于一线古典指挥家等级高度的存在。 为什么前面说入门古典音乐的时代必然都要经历天碟和试音碟阶段,这是必然规律。自己需要接触以后经历尝试和对比,以后慢慢接触多了自然就能明白问题。但发展高度的前提,也是需要个人基本知识结构宽度所决定的以后个人辨识能力的提升高度。基础教育和基础能力,确实是隐形实力的源泉。 |
以前那些天碟问题。主要是60年代开始发明立体声唱片的时代,香港一些非土豪中产烧友玩胆机,没有空调,但是还在屋里不怕热坚持玩电子管胆机,顾名思义发烧友。这是铁粉时代。 那个时代延续下来,到90年代内地初级小康群体的时候,几大电子商城都是音箱系统的听音室。收音机里有发烧门诊部栏目,主要靠音响杂志接触信息。这使得入门台阶比较高,实体盘也贵,而且根本没有发烧耳机的影子。所以从那个时代传入内地音响圈的都是老的香港流行圈玩出来的东西。天碟很少,所以被炒到天价。但进入2000年以后,有了网络就好多了。选择性也来越大,对比鉴别对象也越来越多。造神活动也就失去了大量从众消费和攀比消费的低级阶段了。 早期网上还有些古典天碟标题的东西,宣传实体盘在那些音箱党圈子里炒到几千块。结果一看信息,都什么不知名的作曲家不知名的乐团和指挥,晕。合着发烧器材玩家,只是听那个唱片里乐器的声音和录音方面的一些效果,对音乐本身毫无感觉。这就叫天碟。同时期还有一些HiFi名词也被滥用糟蹋了。 现在的问题是,监听这个名词,已经被商家忽悠小白这个才专业,买回去一听不好听,结果也被糟蹋了。 |
对老的London没太大感觉,以前买过London的cd。但个人不喜欢听实体张盘感觉麻烦透了,不管是什么黑胶还是cd,一般听过几次就不再听了。花钱太多后来不玩实体盘放入尘封了。 现在玩旗舰大耳,主要是听出Decca的多数古典录确实有高端音效。这是Decca整合了London品牌以后的情况。以前London主要录交响乐,Decca主要录歌剧。所以品牌合并以后Decca对现场的把握有传统。 |
老唱片本身都是好的,但品种繁多单说几张盘太突出的话,行业里没这个习惯。应该都是外围群体搞的自嗨。 其实很多好的古典唱片,基本都能达到天碟的效果。 而且古典业界本身就是高素质群体,不喜欢和炒作靠边。本身古典音乐就是从教堂来的,最高端是行业特征。 |
jimguo 发表于 2023-7-19 20:04 学习了 |
duoduo88 发表于 2023-7-19 14:19 咱们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自然有正常人思考的逻辑。(数假阳澄湖螃蟹的才交浅言深没有自制能力横插一杠子,这种品种80年代还不知道在哪里吃窝头拉拉撒撒听收音机呢。) 那么,这个decca 22天碟的问题,肯定是需要用旗舰大耳才能听出来有唱机低频机械噪声。以前玩老旗舰的时候仔细对比就能听出来。如果是厂制的高码就没设个问题。听的多了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自己直接就能听得到。 |
jimguo 发表于 2023-7-19 13:52 ap重制,日本立体声发行的皇家芭蕾也是一样的吗? |
wuxinchen 发表于 2023-7-19 13:45 cd时代已经是80年代中期了。这个时代立体声黑胶还是并行的,这个时代玩黑胶的都在最成熟阶段,肯定看不上和便携玩具盒带配套的升级版cd。但唱机系统那个时代很少有数万的,有的人也不会转录出来满世界得瑟。所以玩有限设备胆机黑胶发烧的中间层搞的转录,唱盘的隆隆声和一些噪声还都是有的。比如皇家芭蕾,任何高码底码都是同一个来源,噪声和时间特征完全一致。 |
jimguo 发表于 2023-7-19 12:57 不是原版cd唱片抓轨的吗?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8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