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求 |
https://mp.weixin.qq.com/s/KseQ5co9EIDu22gdH9-Ryg 说实话,我一开始还犹豫是否要接受这个邀请。先前虽然对他的第一次录音有印象,却并未听过,而我对采用中文演唱舒伯特这件事本身,也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原因不难想见,艺术歌曲基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同语言的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体裁。 有时歌唱家的语言掌握不太好,在歌剧中尚可度过一些难关,优美的音色,优异的线条塑造,或是充沛的强音,都可让人稍稍忽视语言方面未尽熨帖之处。艺术歌曲的领域则不然,外在的技巧少了很多,对语言同音乐的结合,却是毫无遮拦的考验。 去除很多外在的技巧,这就意味着作曲家几乎完全是从语言本身入手,构思旋律的形态,节奏、乐句的设计等等。很多歌唱家为了深化自己的修养而去学习演绎艺术歌曲,就像某些演奏家去探索室内乐一样。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们确实非常考验演绎者的修养,其背后所对应的,是很多深层的技巧。因此将《冬之旅》这套连篇歌曲的首席代表作改为中文演唱,无论怎么看都是有些冒险了。 可既然受到邀请,还是将歌唱家的第一次录音找来听了。未料听过之后,我不仅立刻决定接手这次访谈,还深感必须为此做最充分的准备。缘何产生这样的转变?自然是那次录音的成就不凡,且让我大吃一惊。目前,NCPA Classics的重录版已经面市,彭康亮的演绎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原先定下的演绎路子却未改变。 这样的路子,也就是让我180度转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将两次录音都听了多遍,感到那样的成就了不起,却又是难以总结的。思忖之下,暂且称之为:歌唱家为如何在中文的语境下唱美声,树立了一个典范性的表现。由此,重录版《冬之旅》的推出固然是一款精彩的演绎,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这是深具指导意义的演出。 |
还有这个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35526271/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7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