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吉列尔斯&穆拉文斯基-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cue+整轨flac

查看数: 1657 | 评论数: 11 | 收藏 4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4-10-21 15:44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小鲨不咬人 于 2024-10-21 15:44 编辑 链接:magnet:?xt=urn:btih:07B3BA60DBB25F1D9AD2350BBC313752A451D7BB 大家都去拖吧,亲测115离线秒下

回复

lzleele 来自 广西 发表于 2024-10-22 13:39
谢谢老师分享
tenijrewww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4-10-22 08:36
小鲨不咬人 发表于 2024-10-21 16:01
https://115.com/s/swhll5l3zvg?
ief5

多谢分享。
hanshan123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4-10-22 08:36
谢谢分享,另外还收藏一个搜索引擎,意外之喜,哈哈
scfan 来自 江苏苏州 发表于 2024-10-21 21:30
多谢多谢
esa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24-10-21 20:47
小鲨不咬人 发表于 2024-10-21 16:01
https://115.com/s/swhll5l3zvg?
ief5

多谢分享
xiaohmao 来自 江苏南通 发表于 2024-10-21 17:53
小鲨不咬人 发表于 2024-10-21 16:01
https://115.com/s/swhll5l3zvg?
ief5

谢谢不咬人分享好资源。
lam8888 来自 广东汕头 发表于 2024-10-21 17:17
小鲨不咬人 发表于 2024-10-21 16:01
https://115.com/s/swhll5l3zvg?
ief5

谢谢分享。
gaoland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24-10-21 16:35
迅雷分数下,感谢!
小鲨不咬人 来自 广东深圳 发表于 2024-10-21 16:01
本帖最后由 小鲨不咬人 于 2024-10-21 16:13 编辑

https://115.com/s/swhll5l3zvg?
ief5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1, Violin Concerto  (Mravinsky, Gilels, Kitaenko, Kremer)

scfan 来自 上海闵行区 发表于 2024-10-21 15:50
哪位115已离线请不吝分享5盘链接,多谢!
小鲨不咬人 来自 广东深圳 发表于 2024-10-21 15:46
(转自豆瓣音乐)这一版柴一钢协录音为1971年3月30日在列宁格勒爱乐大厅的现场录音,与前者的录音室版本相比,它显然具备了录音室录音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对于穆老与吉列尔斯这样的以现场演绎见长的“人气型”大师而言,无疑有如鱼得水般的积极效果。正因如此,此版音响效果更加自然柔和,动态起伏控制更加流畅自如;已近花甲之年的穆老对乐句的处理也有了更多的洒脱与悠扬,情感的表达没有了早年暴风般的直接宣泄只剩下充满人文气息的细腻表达。处于演奏生涯黄金期的吉列尔斯又一次为我们展现了什么叫“钢铁般的触键”!那种细腻的犀利感相信只有听过这张唱片之后才能深切地领会——里赫特的优雅的洒脱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乐章从引子开始,乐团的处理就十分果断,铜管的合奏充满力度又不至于过分粗粝,弦乐方面在每个细部的处理也十分到位,而且保持了全曲的平衡感。与常见的版本相比,这一版速度稍偏慢,少许拉长的旋律线反而突出了更多的空间来表现老柴那种无可奈何的忧郁。与此同时乐曲内在的强大张力也由吉列尔斯“钢铁般的触键”被淋漓尽致地得到表达——震撼以不足以形容这一切。
  第二乐章细腻而灵巧,木管乐与弦乐对答灵巧而生动,钢琴进入得刚刚好,无时无刻都优雅而迷人;第三乐章自信而辉煌,在前几个小节凌厉的弦乐合奏中我们终于再次听见了久违的充满俄罗斯风味的凌厉而阳刚的的弦乐合奏——这只属于LePO与穆老。自始至终, 吉列尔斯和穆老的配合可谓处处到位,水乳交融。无论需要戏剧性的段落,还是需要细腻处理手法的乐句,都演绎得恰到好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乐团的音响在保持激情的同时始终保持了与钢琴音响力度的和谐感,我们不得不为穆老与全盛时期的LePO的优异素质而折服,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典演出,曲毕之后观众疯狂的掌声就说明了这一切,何况这个录音的音质也如此让人欣喜......
  该唱片的后三轨收录柴一小协与前面那个录音相比仿佛有些黯淡,但几位演出者同样来头不小:生于1940年的指挥家迪米特里.基塔连柯作为前苏联指挥界年少成名的新人,正处于意气风发的阶段;与之合作的基东.克莱默作为当时苏联的小提琴新星,潜力无量;加之穆老的亲兵LePO的友情加盟使得全场录音自始自终都充满火一样的热情与核武器般的音乐能量,令人听后依然有“绕梁三日”之感。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2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