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同一个PCM-24-192样本的频谱,第一个fft长度是1024,第二个是32768。32768这个“清晰度”就高多了。 192k的频谱呈现顶楼这个样子,我推测fft的窗口参数大概是1024或者2048的样子。 ![]() ![]() |
membr 发表于 2025-9-26 23:23 foobar解dsd用的是声卡硬解,还是foobar自带的软解,转成pcm输出的?如果是后者,转pcm的频率是多少? |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5-9-26 22:42 左边:256 dsf; 右:24-192 flac |
如果是foobar的话,我推测可能是为了节约算力,所以截取窗选的比较小。fft的运算复杂度与截取的数据段长度是相关的。 数据越长,算的越慢。 |
顺便问一下,这个foobar的插件是什么 |
membr 发表于 2025-9-26 21:45 “右边明显谐波要丰富得多” 严格来讲,左右两边谐波是一样的。左边那个,像平行线一样的,最下面的一条一般是基波,往上的平行线,是基波的整数倍,这些是谐波。 右边这个,这些平行线(基波+谐波)都糊了,频域分辨率太低导致的。只是图像上糊了,不是谐波更丰富。 |
membr 发表于 2025-9-26 21:45 我刚才自己软件试了下,肯定是fft截取窗的参数设置问题。右边这个,就是fft窗太小了,频谱的分辨率太低导致的。 右边这个什么格式啊?fft截取窗相对于采样率而言小太多了。 CD质量,44k以上转频谱,正确的截取窗尺寸下都不会这样。 |
张花花 发表于 2025-9-26 19:48 展开说说?大概是多大区别?哪方面的区别?是什么原理导致的区别? |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5-9-26 19:49 上图确是同一段音频(不同格式)的频谱,右边明显谐波要丰富得多。但这很可能是不同格式的音频转换成频谱图形的算法所致。另外,两段听不出差别,可能是我的设备太Low的原因 ![]() ![]() 谢谢 llbird2021、张花花......等 ![]() ![]() ![]() |
另外我感觉你的软件参数设置可能有问题。 做fft的时候有个参数叫 “窗口大小”,也就是 每次fft有几个sample纳入fft算法。 这个参数一般是要根据你音源的采样率调整的。太大太小都会影响频谱图的观感。 我感觉你这个参数可能改一改。尤其是右边这个图,可能是窗太小了。改大一点试试? |
我手上R2R解码器,flac和DSF,完全两种声音,没人会听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5-9-26 20:04 编辑 左边只是“看起来”更精细。听觉上应该并没太大差异。 从大致轮廓看应该是同一段。质量上听不出差异也是正常的。现在基本上都是高码率制作,然后降低采样率后发行。大多数商业级器材下表现差异很小很小。 |
本帖最后由 llbird2021 于 2025-9-26 19:55 编辑 你这两个图,主要是数据采样率(44.1k、96k、192k)不一样。在相同的fft截取窗下,频谱显示的精度会不一样。 这种频谱图,本质上是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依次截取一小段音乐做频谱,不同采样率下,假设fft截取数据长度是一样的,那么对应的音乐的时间长度就会不一样(假设是96k vs 192k的两个音源,那么相同的窗,截取的时长差了一倍)。 频谱图看起来当然会有很大差异了。 |
绝大部分回放系统、绝大部分人都这样。 甚至,十几年前,广州音响展上就做过实验,大部分人对cd和320mp3也区分不出来。 |
听不出来24/96和16/44.1的区别,说明你是个正常人 |
这玩意儿要搞明白很累人的。木耳朵听那个好听就是王道。 |
以肉眼判断声音图谱的差别很大,除非有特异功能 |
理论上讲,器材越高级,在与一般中低档器材比较时,越能分出听感差异。但一般人不太明白的是,器材低到什么档次以下就基本听不出差异了,所以在那个器材高低分界点不明的情况下,用某一范围内的器材都基本听不出差异。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更换再高级点的音箱还能听出音质有点提升! |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9-20 14:07 绝对正确! ![]()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8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