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ndygao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昨晚的现场听感再看HD800,乌托邦,HEK的古典音乐表现力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6-17 17: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想楼主推荐一下一体机或小型点的耳放来推HEK V2,目前是Mojo+zotl来推HEK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7-6-17 21: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看到不足,指出改进才是正理
一味的无视,只能是讳疾忌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7-6-17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悠风号 发表于 2017-6-17 12:09
插嘴歪个楼,其实小提琴历史名琴和普通琴(注意只是当代制琴大师做的新琴,而不是低端琴,同样是顶级乐器) ...

不排除名琴演奏者特别认真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7-6-18 16: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龙岩市
楼主有空家里装个好点的投影机,4K吧,没有的话,至少2K,买些好点的线材蓝光视频碟,蓝光里面的音频格式是高于CD的,再配一套好点的箱子,打开投影和不开投影听两次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7-6-18 2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感觉800的性价比很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7-6-18 2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看了个半天,就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你这些耳机都不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7-6-18 22: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国人v5 发表于 2017-6-18 22:33
看了个半天,就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你这些耳机都不够好

800这货我耐着性子听了不到半个小时,从此不想在听它,hek 这货低频又多,中频又凹,自家的耳放都推不好,还费个什么劲?1266没有听过,不与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7-6-19 1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淄博市
问一下大家,那能听到大乌和1266?我湖北的。或那位烧友手里有,我拿自用器材去交流拜访一下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7-6-19 1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株洲市
国人v5 发表于 2017-6-18 22:43
800这货我耐着性子听了不到半个小时,从此不想在听它,hek 这货低频又多,中频又凹,自家的耳放都推不好 ...

800实机我没听过
从脑放君里的视频里听过,感觉还不错,高低频延伸好
有点听箱子的感觉,真想借个800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4: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4:11
800实机我没听过
从脑放君里的视频里听过,感觉还不错,高低频延伸好
有点听箱子的感觉,真想借个800来 ...

800是个值回票价的耳机,不过有局限性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7-6-19 1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株洲市
andygaof 发表于 2017-6-19 14:16
800是个值回票价的耳机,不过有局限性罢了。

脑放那个视频对比的是800和800S
明显可以感觉到800S对声音有了一些修饰,略有了些音乐性
底子还是800的底子
800的局限性应该是高素质,几乎没有啥音乐味吧
不像HD650和HD600,哪怕是HD600音乐味都满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7-6-19 14: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本帖最后由 国人v5 于 2017-6-19 19:25 编辑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4:11
800实机我没听过
从脑放君里的视频里听过,感觉还不错,高低频延伸好
有点听箱子的感觉,真想借个800来 ...

耳机这东西,到了高阶阶段不止是追求什么高低频延伸,而是要升华至追求极致的平衡度,整个系统的极致平衡性。最终呈现的音质可以作到以假乱真。接近于还原现场的音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7-6-19 14: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株洲市
国人v5 发表于 2017-6-19 14:48
耳机这东西,到了高阶阶段不在需要追求什么高低频延伸,而是升华至追求极致的平衡度,整个系统的[/backco ...

高低频延伸这个高音上得去,低频下得来和追求平衡度并不矛盾啊,这只是一个素质的硬指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7-6-19 17: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4:51
高低频延伸这个高音上得去,低频下得来和追求平衡度并不矛盾啊,这只是一个素质的硬指标吧

从我自己有限的直接体会来说,耳机和音箱+放大器这类重放器材,高频和低频在量上是有矛盾的。

这里头有人的感知能力的调制作用,这头多了,那头就不足了,比如说,长笛的空气摩擦声清楚了(这非常细微)~的话,低音提琴的尾音就不足了(这也非常细微,十分考系统的线性)。

平衡的窗口其实很窄~非常考耳放制作搭配的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7-6-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株洲市
sean8 发表于 2017-6-19 17:12
从我自己有限的直接体会来说,耳机和音箱+放大器这类重放器材,高频和低频在量上是有矛盾的。

这里头 ...

恩,的确有这种体会,但这到底是器材素质的不足呢?还是人耳朵感知不足呢?
值得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6-19 1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7:42
恩,的确有这种体会,但这到底是器材素质的不足呢?还是人耳朵感知不足呢?
值得思考

我已经有答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6-19 18: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4:51
高低频延伸这个高音上得去,低频下得来和追求平衡度并不矛盾啊,这只是一个素质的硬指标吧

高,低频上下限的延展能否覆盖人耳的听域,中频的饱满度平直度,整体的声压频率曲线的平滑度,不失真的声压级能达到多少(音箱考核的指标是总谐波失真<1%时的声压级,),耳机要更苛刻一些,要<0.1%才好。考量现在都是数源讯号,这个值要定到120分贝左右才好。这都是耳机的硬指标,达到了,也只是满足中级阶段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7-6-19 1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国人v5 于 2017-6-19 20:09 编辑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7:42
恩,的确有这种体会,但这到底是器材素质的不足呢?还是人耳朵感知不足呢?
值得思考

你的这个问题,在昭和29年,也就是1954年,有日本学者专门发表了研究结果:



这个资料满老旧的,就我的实践来看50hz--15000hz偏差在±1分贝就有很明显的差异。在50hz-100hz有
±0.5分贝的偏差,声音就明显不同.这只能说人耳的敏锐度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7-6-19 2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125187881 发表于 2017-6-19 17:42
恩,的确有这种体会,但这到底是器材素质的不足呢?还是人耳朵感知不足呢?
值得思考

我自己个人的认知如下(我自己都认为不一定正确):
主要在于换能器(喇叭)的不完美。


喇叭(扬声器)也好,耳机(也是扬声器)也好,原理都是在同一块振膜发声的,因此,同一振膜在形变发声时,高低频是有相干涉的,也即是按下葫芦翘起瓢。

现实中,长笛与低音提琴是各自发声的,因此不干涉,因此在自然界,人类能分辨不同发声物体各自的声音。

事实上,一块振膜居然能发出交响乐这么复杂的声音,真是人类伟大的贡献,尽管它还不够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7-6-19 2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sean8 发表于 2017-6-19 22:18
我自己个人的认知如下(我自己都认为不一定正确):
主要在于换能器(喇叭)的不完美。

不对,照你这样说,人类耳朵里的鼓膜不也是一张膜吗,和喇叭的换能器构造区别也不是太大吧
那么一张鼓膜能接受到自然界不同频率的声音不也是非常厉害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6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