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132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23: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16 23:57 编辑
dtzdzk 发表于 2022-3-16 23:26
这招 真绝  我怎么没想到

以前一直是用写字板打开再保存一下就行,但这次一看汉字是乱码不能用。后来太多眼花不小心贴错到网页回复框里,才发现这招更简单。网络时代,少一次操作就是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2
发表于 2022-3-17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J大开始分享流行了啊~我记得J大以前分享过邓丽君的链接,不知最近是否有她的新包子(音质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3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1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sunnycougar 发表于 2022-3-17 13:03
J大开始分享流行了啊~我记得J大以前分享过邓丽君的链接,不知最近是否有她的新包子(音质好的)?

现在这个年头儿,分享一个源头被三体人盯上毁掉一个。个人还没有的话可自己悄悄去搜,不要随便公布。

据传邓丽君的母带在香港失火烧完了,没法再挖高码版本了。最早的版本都是宝丽金本家的“邓丽君 宝丽金全集”,内有岛国情歌小系列。有最佳声效,哪怕是APE格式的。版本来源全都过不了宝丽金这关。

其它所谓的版本,声音都怪,稍好一点的是LP私抓的,但频响分配不均匀,更多的格式都是自己拉皮出来玩标题党的。白下载,一对比很垃圾只能直接删除。

邓丽君的风格带有一点老的舞台戏剧表演风格,还有点压抑个人情感,把这边的精力放到了表演美那边,和听者有一定距离感。听上去总会有点隔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4
发表于 2022-3-17 2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3-17 18:38
现在这个年头儿,分享一个源头被三体人盯上毁掉一个。个人还没有的话可自己悄悄去搜,不要随便公布。

...

谢谢J大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德国小提琴家穆特,音视频各专辑
https://rutracker.org/forum/tracker.php?nm=Anne%20Sophie%20Mutter

德国女小提琴家有很多,但一般都比较专一。有的集中在巴洛克和古典范围,有的专攻巴洛克。但擅长浪漫派的女小提琴家比较少见,出一个成名一个。穆特就是这类名家。以前有古典派韩国的郑京和,现代派的张娜拉。

小提琴演奏难度大,和声乐类似名家很少,但比声乐好些。所以对这类演奏家只能从精神面貌和青春风格角度去欣赏,不能抠细节。钢琴界比如阿格里奇,听个精神面貌就已经很不错了。侧面也说明此类演绎风格以鲜活为主要特色,如果面面俱到就难免压抑刻板。浪漫派音乐都是热情洋溢个性强烈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美国有个萝莉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以技巧特色为主但曲目比较广泛。也算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7
发表于 2022-3-18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3-18 15:00
美国有个萝莉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以技巧特色为主但曲目比较广泛。也算一位。

这位萝莉都40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8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5: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19 23:40 编辑

弄一大堆纯现代音乐以前的音乐,难免包含很多摇篮曲的吃奶成分存在很大的幼稚安慰效果。乐此不疲业荒于嬉所以这不是纯粹的高端音乐。纯粹高端音乐体现在现代无调性音乐里,去掉媚俗愉悦直接表现音乐精神的精髓。雅俗无共赏。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
这不是说这不行那不行,而是在说人如果能精确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才更有价值。一般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知道正在用什么方式去做事属于高难度认知。能主动明确准确选择的话 认知程度就比较高。如果明明还没摆脱婴儿习惯老是不想自己动手 还有对具体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习惯 却看不到问题而误认为站在一个什么高度那就坏了。这是方式问题。对客观能看到的物质,直接知道自己爱吃蛋糕爱喝奶选择很容易。但对音乐的属性就不一定知道自己的选择属于什么情况。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还有个角度 就是知道自知之明很贵很难。一个是间接类比的物质属性选择问题,一个是方式方法行为模式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9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zeppelin 发表于 2022-3-18 15:29
这位萝莉都40多了

风格不变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发表于 2022-3-18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zeppelin 发表于 2022-3-18 15:29
这位萝莉都40多了

是啊。。。主要入门阶段听她拉小无唱片封面十多岁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发表于 2022-3-20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3: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20 20:22 编辑
看了一下,本帖是从2020年冬天开始的。以下是老贴,再次重编推荐给众位老铁们。发个不会断的哈希链。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2:24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元月春节,100页面,210000, 二十一万点击!

伟大的浪漫派钢琴家
Josef Hofmann 约瑟夫·霍夫曼  1876-1957
因11岁就在欧洲巡回演出,而被当场抢购下场票。唯一被鲁宾斯坦誉为天才的弟子,世界上第一位钢琴录音的著名钢琴家。
勋伯格认为,以一个钢琴家而言,"霍夫曼以一种融合古典主义的纯争,和浪漫主义的优雅"的方式演奏。
- 风格类似鲁宾斯坦,但更加青春洋溢一点。感觉好像是当代演奏家,很少见能穿透历史的老唱片。

The Complete Josef Hofmann (1903-1948) [14CDs] -2.96G
8ad4a66a1713f79fe428b07bc78777f1eae48a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0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举个例子。其它个人自己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4
发表于 2022-3-21 1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3-20 13:0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20 20:22 编辑
看了一下,本帖是从2020年冬天开始的。以下是老贴,再次重编 ...

Hofmann 我个人一直比较喜欢 最早听的就是Marston制作的那套,虽然音质不算上乘 但是Hofmann清澈的琴音还是很鲜明的特色。他的chopin 风格的确和rubinstein很象 beethoven也是那种徐徐不急的风格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他的演奏曲目有些偏窄 几乎没有Bach Mozart的演奏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发表于 2022-3-21 1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3-18 15:00
美国有个萝莉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以技巧特色为主但曲目比较广泛。也算一位。

Hahn技巧一流 没准比Mutter还强 请看这段视频 一把琴能拉出两把琴的声音 这个曲目也可以称为封神之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x411H7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6
发表于 2022-3-22 1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7
发表于 2022-3-23 08: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北辰区
leitong 发表于 2022-3-21 19:40
Hahn技巧一流 没准比Mutter还强 请看这段视频 一把琴能拉出两把琴的声音 这个曲目也可以称为封神之作

...

刚去B站看了这个视频,Hahn也太牛了吧!一个人怎么拉琴怎么会出来一个乐队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23 13:34 编辑

萝莉哈恩技巧为主,类似于萝莉王羽佳弹钢琴。穆特主要是阳光灿烂,有点极致大耳机风格的意思。
所以技巧型演奏家,相当于大耳机的瞬态好或显示屏刷新率高,遇到快速和爆棚不会糊,相当于DT990,HD800。穆特相当于DT880,T1这类大耳机,不支持瞬态爆棚但音色好。

小提琴家技巧的试金石是帕格尼尼第一小协录音对比,类似于大提琴巴赫大无,钢琴里的巴赫哥德堡。非技巧性小提琴家都不碰帕格尼尼。现在为止听到的录音里,柯岗的录音仅次于阿卡多。穆特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快速拨弦部分不熟掉链子,说明她不擅长技巧,擅长抒情和正常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发表于 2022-3-23 1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昨天突然发现,原来迪卡和飞利浦(联合)也出过他们的大禾花唱片,左上角的圆形图标都相似,唱片数量好像没有DG那么多。我在网上查询,也没发现它的相关资料。
J大见多识广,想知道迪卡和飞利浦的大禾花属于什么水准?是不是不如迪卡小双张、飞利浦朵系列,所以名不见经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0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1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23 13:48 编辑
mxj009 发表于 2022-3-23 12:56
昨天突然发现,原来迪卡和飞利浦(联合)也出过他们的大禾花唱片,左上角的圆形图标都相似,唱片数量好像没 ...

好像有点印象。如果是DG的蓝色圆形图标,那就是DECCCA作发行商的时候做的一批。看原录音时间和指挥乐团等原版信息就能知道老版本新发行的问题。大家不推崇那就是重复了,新的很可能听上去不如老版本。以前的存储量不足也贵,就无法弄两种一样的。本来大禾花就是大黄标的廉价版,再往下廉价一遍那还能听。不调音直接复印,每次复印的解析损失也越来越大。
原录音厂等于种地的农民提供原材料,发行商等于是包装加工批发商超连锁商业,面向渠道和终端顾客。新版本这个东西,有时候等于是从原录音厂买过来原版,再做点后期统一微调复印到新的唱片物理介质上和外包装设计印刷。如果搜索英美亚马逊网站的长篇信息,可以看到有的同一个版本不同时代的封面就超级多,就说明再版多。有些书籍名著也类似。英国血统善于做商业销售,Decca本身就是把器乐录音品牌London和歌剧录音品牌Decca捏在一起的新商家。比如工匠国的德国万宝龙在80年代中期昏了头,想学日本人赚大钱就改变高端形象玩多型号亲民钢笔线,结果没玩好市场效果差进入破产保护,被英国财团收购改造变成现在更加高大上的精品品牌。这就是英国贵族商业超越工匠的升维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